APP下载

“四位一体”支持策略:学校教育科研的生长点

2022-07-08邵长峰操基兵

江苏教育 2022年12期
关键词:支持策略教育科研四位一体

邵长峰 操基兵

【摘 要】为有效推动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南京市红山初级中学进行科研“前测”,为学校教育科研“把脉”,创造性提出“四位一体”的支持策略,从发展愿景、平台建设、集群攻关、课题研究等四个方面支持学校教育科研工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关键词】教育科研;教师研究;支持策略

【中图分类号】G46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42-0051-03

【作者简介】1.邵长峰,南京市红山初级中学(南京,210028)党总支书记,高级教师;2.操基兵,南京市红山初级中学(南京,210028)副校长,高级教师。

教师不仅是教育实践的主体,也是教育科学研究的主体。当前,不少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存在诸如管理制度和运作机制不完善、教师专业发展动力不足、激励和评价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南京市红山初级中学创新性地进行科研“前测”,为教师和学校教育科研“把脉”,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教育科研工作机制。

一、学校教育科研存在的共性问题

1.缺少规范的教育科研培训

教师定期参加学科教学研究活动,有利于提升学科教学水平。然而,目前普及性的定期教育科研培训活动较少,导致较多的中小学教师不具备基本的教育科研知识、不了解教育科研制度、不清楚教育科研要求,不少教师对教育科研仅有碎片化的理解。总体来看,传统教育科研缺少流程规范引导和教、研、训的三者融合。

2.缺少有效的教育科研管理

传统的教育科研管理主要通过电话沟通、转发通知、间歇性专题培训等方式传递管理要求,仅仅起到了上传下达的作用。这样的教育科研管理试图以自上而下的方式引导教师进行研究,但是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不足,致使收效甚微。其实教师需要的不仅仅是一则通知,更需要自下而上的有针对性的教育科研服务,因此学校需要不断优化管理方式。

3.缺少智慧的教育科研平台

传统教育科研粗线条的管理缺乏过程的细化,忽略了研究和培养过程的资料收集。随着智慧校园建设的推进,教育科研管理也应该借助信息化手段进行革新,创设智慧平台支撑数据分析,综合考虑过程和结果,改进管理决策。

二、以“四位一体”的策略支持教育科研发展

鉴于以上问题及思考,学校提出“四位一体”的策略,从发展愿景、平台建设、集群攻关、课题研究等四个方面支持教育科研工作的发展,发挥教育科研对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助推和促进作用。

(一)以发展愿景引领教育科研方向

1.理念引领

红山初级中学注重引导教师开展理论研究,更新科研理念。学校秉持“尊重生命,建设生态型绿色学校”的办学理念,致力于生态型、智慧型、科技化、国际化的校园建设,让学生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名校优质教育资源。近年来,学校打造“四‘生’融通”的新时代“新生活教育”,并以“开放融通”的办学思路助力每一位红山人走上通向成功的立交桥。学校引导全体教师聚焦科研,学习前沿性的文章,更新理念,提高对科研的认识和理解。教师通过不断学习,形成自觉意识,成为学校文化的实践者、建设者和传播者。

2.规划引领

以学校办学愿景和五年规划为指导,完善学校教育科研发展规划及学期计划,不断推动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进展。学校紧扣课程建设、课堂变革、课题研究三个方面引领教师成长。学校着眼未来发展,有计划推动学校主课题研究,以“智慧校园”“少年科学院”“新生活教育”等为主题进行课程建设、各学科主课题的培育和申报,完善学校科研蓝图,补齐科研短板。

(二)以智慧平台支持教育科研管理

玄武区依托“南京教育政务”创建“教科研平台”。全区各校的教育科研申报、评审、成果等材料均可以上传至平台,玄武区教育科学研究所随时在线统计和审阅,提高了教育科研的管理效率;各校教师可以直接从平台了解各项教育科研活动及科研评审的条件,以便对标找差反思提升。

学校坚持“创新”导向,用“云科研”为教师专业发展赋能。如在居家办公的特殊时期,学校借助腾讯会议进行在线科研培训。

学校建设课题网站,加强课题研究管理。为了规范课题研究,让课题真实落地,学校与第三方合作建设了课题网站。课题成功立項后,每个课题组都要上传研究资料,包含课题申报书、研究进展资料、阶段成果、结题材料等,教科室定期在教科研群里反馈各课题组研究的进展情况,督促课题组负责人按时开展研究活动,确保课题研究真实进行,且始终处于深入研究的状态。这种方式既强化了过程管理,又健全了课题管理档案。

(三)以集群攻关提升教育科研质量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过去,教师主要靠单打独斗进行散点研究,教科研水平参差不齐。现今,学校非常重视组级研修,通过团队互助的集群攻关提升教育科研质量,开启学校教育科研内涵发展的新篇章。

学校依托江苏省“教师发展专项”课题“以培育教师专业共同体为导向的网络校本研修实践研究”和“构建‘1+1+1’模式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实践研究”,积极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按照南京市教师培训项目“为发展赋能:基于个性化的阶梯式教师团队建设”的要求,学校搭建由学科组、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构成的三级研修阶梯,全员、全学科覆盖,面向这些不同级别的“微组织”创设具有针对性、阶段性、连续性和有效性的多元化研修路径。

根据教师发展的实际需要,学校以学年为时段开展师德师风类、课堂教学类、德育工作类、教育科研类等四大类课程培训,有针对性地推动不同层次的教师成长与发展。

为了提升研究质量,学校经常邀请省市区各级专家进行研究指导;学校还积极发挥校本资源优势,加大校本教育科研培训力度,发挥学校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开展名师专题讲座、主题沙龙、红山论坛等活动,以此激发教师的研究热情,促进他们的专业成长。

市区教研员来校观课、研课、磨课,对青年教师加以指导,从而保障对课题研究的专业引领,促进课题的高品质推进。学校形成了以教师市区个人课题研究为载体、以学科主课题带动全组教师参与研究、部分骨干教师撰写研究论文、市区教研员专业把关的科研新样态。这种研修氛围,极大地提高了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在这样的组级研修中,教师提升了自身的理论素养,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

(四)以课题研究深化教育科研实践

学校紧扣课程建设、课堂变革开展课题研究,建设“科研型、综合型、服务型”的教师队伍。依托学校承担的江苏省“教师发展专项”课题,建构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通过“团队合作”,实现“组组有课题”“人人有项目”。这是自下而上的基层设计,是为了将学校主课题和个人微项目进行对接,打通教科研上下通道,实现全校教科研的核心聚焦。近些年,学校越来越多的教师主动参与学校和教研组的课题研究,并且积极申报市区的个人课题。仅2020年,学校就有7项省市级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和教研课题立项,4项省市级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结题。全校所有教研组均有主持课题,80%以上的教师参与了区级及以上的课题研究。

1.紧扣课程建设

学校围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核心理念构建三维的立交桥课程体系,形成了语言与文化、逻辑与思维、体艺与生活、科学与探索为主的课程群,建构了生态课程学习网络,成为玄武区课程建设的首批示范校。课程的开发、构建、实施,每一点建设都促进了教师的成长。

2.紧扣课堂变革

学校借助南京市首批智慧校园的创建契机,更新教学设备,积极运用新技术,依托学习大数据实施精准教学,推动课堂变革,逐步形成以“精准目标、精炼过程、精确反馈、精细辅导”为特征的“四精课堂”。课堂的变革既促进学生优化了学习方式,也引导教师反思、优化了教学方式。学校定期开展课堂研讨活动,深入推进课题研究。教科室规定每个课题组每学年组织开设一到两次课题交流展示课或研究课。除了常态课外,學校还鼓励教师利用市区公开课和赛课的契机,展示课题研究的成果。部分教师的课题研究成果在区域内分享推广,体现了课题研究对教师发展的推动作用。

为了提高教师研究的积极性,学校制订合理的绩效方案,对教师的教育科研成果进行可视化表达,利用大数据对教师成长进行精准分析和清晰评价,激励教师的教育科研工作。江苏省特级教师王栋生说过:“优秀的教师应该是一盏不灭的灯,而那‘开关’就在他自己的手里。他的‘亮度’在于他个人的修炼;如果他有‘电源’,或是不断充电,他就能一直发光,一直照耀着学生面前的道路。”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应该帮助教师点亮这盏灯,“四位一体”的专业支持为这盏灯持续充电,服务于每位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

猜你喜欢

支持策略教育科研四位一体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理念下幼儿艺术表现的支持策略
对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认识与思考
推进“四位一体”土地制度改革
学习“四位一体”教学法,全面推行主体教育
精英领航 集体突围
浅析高校教师教育科研中的不正之风
解读孩子游戏,提升有效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