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以职业需求为核心的专科院校师范类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研究
2022-07-06彭小英
彭小英
(钦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熟练地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熟练地操作计算机并掌握计算机的应用技术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也是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前提。对此国家教育部门高度重视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如2019年2月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提出“全面提升信息素养行动,大力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加强学生课内外一体化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应用能力以及信息意识、信息伦理等方面的培育,将学生信息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这两份文件都对教师岗位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作为未来教师的师范生们,如果不能熟练掌握计算机的操作应用,信息素养不高,将很难立足于岗位,更加不能承担推进国家信息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使命,因此,构建以职业需求为核心的专科院校师范类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已成为各师范类院校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专科院校师范类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基础课程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缺乏符合专科院校师范类专业职业需求而设计的教材
目前,市场上的专科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种类繁多,但万变不离其宗,千篇一律,基本都是以本科教材为蓝本,在本科教材的基础上作了一些删减后形成的通用教材,教材内容缺乏系统性,缺乏专业特色,没有针对学生未来岗位需求而编制,忽略了专科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特别是师范类专业岗位对计算机应用水平的需求。
(二)学校对师范类专业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重视程度不足
专科院校师范类专业主要有学前教育专业和小学教育专业,学校投入大量的资金重点建设舞蹈实训室、钢琴实训室、婴幼儿护理实训室等,非常重视学生的弹、唱、跳、画等基本功的培养,但忽略了这些基本功的背后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在专科院校师范类专业中,《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最多一周4课时,少则一周2课时,个别学校甚至把该课程作为选修课。在少量的课时下,学生勉强只能完成课本基本内容,甚至少部分同学未能完成,更谈不上知识的拓展,学生未能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体系,也未能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与其他专业课融合,无法满足未来职业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需求。
(三)传统的教学方法、手段限制了学生计算机技能水平的掌握
近年来,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各式各样的教学方法、理念层出不穷,教师们也一直致力于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但在实际授课过程中,由于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或是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授课过程中最终还是以老师为主体,学生仍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老师讲授知识,学生操作,“讲—练”不断循环进行,缺乏创新,一节课很快就过去了,学生的知识仅仅停留在课堂,甚至很多学生下课后知识也就还给了老师。这种授课方式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就不能使学生自主主动地学习,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得到有效的尊重,限制了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
(四)传统的教学评价方法限制了学生计算机技能水平的提高
目前,在各专科院校中,不同专业的教学目标不明确,导致同一门课的考核方式、评价方法适用于所有专业,基本都是通过期末考试成绩评定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评价方法单一,以至于学生平时不注重知识的积累拓展,体现不出专业需求以及专业的差异性,更是限制了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以及计算机技能水平的提高。
(五)地域的差异性导致各学生接受新知识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域限制,导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而高校生源则来自全国各地,学生在对计算机的认识和操作水平以及新知识接受能力上都会有很大的差异,部分学生在小学就已经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上课时能人手一台计算机,家庭条件好的,在家里也有计算机使用,进入大学阶段,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甚至个别学生对计算机操作已经非常精通;而部分来自乡村的学生,他们在中学阶段很少接触计算机甚至没有接触过计算机,连基本的开关机、键盘的使用、鼠标的使用都不会。在这种两极分化的情况下,对于同样的知识,基础好的同学接受得很快,基础不好的同学会感到很吃力,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又得两头兼顾,导致授课的知识内容只能停留在课本中,很难对知识点进行拓展。
二、以职业需求为核心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实施
(一)课程标准的修订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大专院校学生入学第一年的第一门公共必修课,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应用,这也是适应当前社会信息化高速发展要求、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前提。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相关负责人说:“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必须坚持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而推动融合的主体是教师。”专科师范生作为未来小学教师、幼儿园教师的主力军之一,必须加强信息素养的培养。信息时代要求老师具有更强的能力。通过对各小学、幼儿园的调研,明确岗位需求,确定培养目标,重新修订课程标准,新的课程标准更能体现岗位特性,更贴近“以适应职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培养模式。
(二)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内容的选取
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教学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度。通过对当地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需求调研,发现各所学校基本实现了“信息化办公”“信息化教学”“信息化交流”,每个班都配备了大量的电子设备,要求老师们要掌握一体机、投影仪、摄像机、扫描仪、打印机等外部设备的使用,同时老师们不仅要能够对文本进行编辑、排版、制作表格、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制作简单课件,还要能够对图片进行处理、简单的音视频剪辑,并且能够通过Internet搜索获取各种信息资源,要利用网络互动平台,如微信、QQ、电子邮件等工具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联系,为学生的成长创建一个良好的家校氛围。通过对专科师范生职业需求的分析,对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选取整合,按照教学周16周,总课时为64课时的标准,初步制定了专科师范生《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如表1所示。
表1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内容
(三)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研究
通过对钦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师范类专业约1700名大一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学习的调查(如图1所示)发现,学生学习主动性整体较差,“较好”以上仅占19.6%,对知识掌握程度整体较差,“较好”以上仅占13.7%,而一半多的学生对知识掌握是不好或基本不掌握,导致培养的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无法满足岗位需求。因此,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过程以案例教学和课后任务导向相结合,以岗位真实案例为对象组织教学,教学过程和形式上体现“学习”和“工作”的紧密结合。针对学生基础差,采用零起步讲解,任务驱动式教学;针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通过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增强学生学习信心;针对学生操作能力差,采用分组实训、互帮互助,而部分学习效果不佳的同学,则适时督促,及时检查反馈。
图1 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情况
通过职教云网络教学平台的部署,按照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实现教学过程,课前,教师把授课内容信息介绍、教学课件、微课等预习资料发布到平台,供学生课前预习,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完成平台上对应的课前任务、课前测试以及相关讨论。教师跟踪学生线上预习情况,收集学生预习所遇到问题,制定课上活动。课中,重点解决学生预习所遇到的问题,并对相关知识进行拓展,通过任务驱动的方法,再次加强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同时,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小组讨论、实践操作、教师实时指导等方式习得技能。最后,通过学生学习成果展示的形式,分享技能习得。课后,根据职业需求设计课后作业,学生完成作业后在指定的时间之前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可教师评价也可小组互评,学生也能及时查看评价后的结果。整个教学过程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课堂上积极开展讨论式教学,利用不同的岗位案例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鼓励学生思考,让学生爱上学习、主动地学习,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对应的教学活动实施过程如图2所示。
图2 以“职业需求”为核心的教学活动实施过程
(四)考核方式的改革探究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同时加强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因此,应该注重过程化考核,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机制。整个考核过程由过程性考核和期末考核两部分共同组成,过程性考核分为课堂出勤情况、线上线下作业、课堂表现、讨论、网络教学平台资源学习完成情况等,主要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团队协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能力等。而期末考核则引入岗位真实项目,考核学生现场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元化的评价机制不仅能着重考核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平时所学知识的掌握,更能考核学生举一反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促进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全面发展。最后,将考核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态,做到持续有效改进。
三、结语
只有本着以职业需求为导向,明确专科院校师范生的培养目标,才能构建符合专科院校师范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体系。课程改革是一个漫长而繁琐的过程,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市场对职业的需求,积极开发信息化教学资源并灵活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服务教学,才能培养出符合职业需求的合格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