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视阈下当代大学生就业焦虑现象分析
2023-01-08袁睿聪
袁睿聪
(河北工业大学)
我国教育部发布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自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政策实施以来,高校招生人数和毕业人数均急剧增长,毕业人数从1999年的84.76万人增加到2021年的909万人。伴随着毕业人数增多的同时,就业市场的竞争不断激烈化,加剧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由此,大学生在就业压力下的焦虑心理问题不容忽视。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看大学生就业焦虑现象,焦虑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个体的认知因素。按照有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的思路,个体有意识地行为受自身的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的控制感的影响。其中,指向行为的态度由两方面决定,一是人们对于结果的认知和信念,二是对这些信念的评价;主观规范是指一个人对来自他人的社会压力的知觉,即该不该做出这样的行为考虑。它也由两方面的因素决定,一是感受到其他重要的人的期望,二是遵从这些期望的动机。知觉到的控制感是指人们对于完成行为是困难或容易的知觉。根据这个理论,以下将从社会、家庭、个人三方面的个体认知进行分析。
一、社会群体因素的影响—从众心理
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不断推进,毕业生人数较往届只增不减。每到毕业季,大量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创业,或者选择继续在学术领域学习深造的人生道路选择。当情况不确定时,他人的行为具有最大的参考价值,而多数人的普遍的行为便成为可靠的参考系统。尤其是在东方文化的背景下,与西方盛行的个人主义不同,东方的集体文化更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做出反应。在当今社会的就业潮流下,许多毕业生为了追随就业新潮流,而产生“随大流”的从众心理,在就业动机和职业方向的选择上,出现盲从等现象。从众是指个体在真实或想象的团体压力下改变自身行为与信念的倾向,在就业压力背景下的大学生,由从众心理引发的焦虑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就业动机从众—偏离群体的恐惧
大学生多数是以班级、宿舍、院系等不同群体进行学习和生活的,群体的生活会提升大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适应能力,但同时不免产生个体对群体的依赖心理。作为群体成员,会在真实或想象的群体压力下,出于对偏离群体的恐惧,对自己的行为做出盲目的选择和决定。大学生在形成群体生活的依赖心理基础上,在面临毕业选择这种不确定的情境因素时,同学和朋友的选择在就业的选择上有着重要的决定作用,选择和群体保持一定程度的一致性,例如常常出现整个班级或整个宿舍都在毕业时选择同行业或同领域就业。这种从众心理往往会导致就业动机的根本性错误,偏离的群体的恐惧感代替自身兴趣作为就业的内驱力,间接导致了在就业压力下,大学生在没有认清就业市场以及自身能力的关系情况下盲目投进就业大潮中。
(二)就业岗位的从众
选择一个适合自身能力和实际条件的职业,既能给个人带来工作上的享受与愉悦,也能使个人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但是大学生在校园学习的往往多数是基于课本的理论知识,对于社会工作的岗位及其实际的工作内容认知并不清晰,在这种信息因素不清晰的情况下,个体更偏向于选择大众所偏好的岗位,这是一种由于信息性的社会影响导致的从众行为。多伊奇(Deutsch)和杰拉德(Gerard)在阿希(Asch)的线段判断实验的基础上,对于从众的原因进行了说明。信息性的社会影响发生在个体希望从他人或其他团体上获得精确的信息时,当情景模糊不清或处于危机中时,人们有可能将他人视为自己行为的信息来源而顺从其行为。当今社会政治经济的潮流下,出现了许多新的热门领域,例如互联网、金融等,多数大学生往往会追随社会潮流,类似“流行的一定是好的”,“身边有许多朋友都选择了同样的岗位”这样的认知屡见不鲜。这样的从众心理明显忽略了自身因素,过于盲目地追求也许与自身并不合适的就业岗位,因此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在就业方向上的错误选择如果没有得到即时的修正,往往会使大学生的就业出现多次碰壁,加剧了就业压力的焦虑心理。
二、家庭的影响因素
(一)自身意愿被迫服从家庭期望—认知失调
面临毕业的大学生心理正处在个性化心理占优势的年龄,在从业选择上,大多数毕业生希望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意愿。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就业出现新形势。大学生更乐于追随新鲜事物,喜欢有挑战的职位,从心理上抵触按照传统就业选择。而有些家长不能与时俱进,追求平稳和安逸,对于就业新形势把握的准确性较低,更偏向于基于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传统观念,对孩子的就业和未来作强制的规划,从而忽略了孩子内心的意愿。
在面临人生重大选择,多数孩子需要父母的支持,按照自身意愿选择,自然就得不到家长的支持,甚至有可能遭到反对,同时,迫于家长“过来人”的经验理论说服,为了“讨好”父母,满足父母的期待,多数毕业生会顺从父母的期望,而违背自身的意愿,造成态度和行为的不一致,从而导致认知失调,根据费斯廷格提出的认知失调理论,个体的态度与行为应该是一致的并且是和谐的,但是个体认识到自己的态度与行为之间存在着矛盾,出现不一致时,就会产生认知失调,从而导致心理上的焦虑和紧张。在从业选择上,孩子强制服从父母的意愿就是认知失调的四种类型之一:强制服从失调,当一个受外力的影响而采取与信念相反的行为时产生的失调。由于孩子和家长这种观念上的矛盾,孩子采取了违背自己信念的行为选择,导致了心理上的紧张,并且在择业过程以及往后的从业生涯中,失去了内心信念的驱动力,也会不断加剧这种认识失调的内心焦虑和紧张。
(二)家庭的教养方式塑造不同人格
研究认为,家庭的教养方式可分为权威型、放纵型、民主型。家庭的差异和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对个体人格的发展和人格差异的具有一定的影响,不同人格特点的大学生在面临就业压力时也会有不同程度的焦虑表现。
采取权威型的教养方式的父母在子女的教育过程中,表现为过于支配孩子的行为,控制孩子的一切,在权威型的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容易形成消极被动、懦弱的人格特征。具有这种人格特征的大学生在面临就业情景时,一贯处于支配地位的家庭角色,使他们缺乏主动性,在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中难以自立,往往会选择逃避困难,依赖父母。选择逃避困难并不能即时有效地解决问题,因此极容易造成严重的焦虑问题。
放纵型父母在子女的养育过程中表现出过多的溺爱,造成孩子随心所欲,甚至导致过度任性和傲慢。在放纵型教养下长大的孩子,容易形成任性自大的人格特征。这种人格特征的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往往会脱离实际,表现为独立性差。例如不依据自身优势及特点,一味追求不切实际的理想爱好,造成就业困难。与此同时,自私任性的人格特点不利于缓解焦虑情绪,反而会加剧或转移焦虑情绪。
对于采用民主教养方式的父母来说,家庭氛围是平等和谐的。父母会尊重孩子,给他们一些自主权和积极正确的指导。这种方式下成长的孩子可以形成积极的性格,活泼开朗,并且有高度的思考能力。民主型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学生,在面临就业压力时,反映出的焦虑情绪值最低。一方面,积极的人格品质会为大学生减轻就业压力,他们善于交往,富于合作,往往会较快解决就业问题;另一方面,在面对同样的就业压力时,民主型教养方式下的学生,会与家长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并且积极的人格也会使他们乐观地面对压力,并且不断寻找解决问题、减少压力的路径。
三、自我因素
(一)自我认知不清晰
自我认知是指个体把自己当作注意对象时的心理状态,也称为自我觉知,是发动和维持自我意识的条件。自我觉知分为内在自我觉知和公众自我觉知。内部自我意识意味着个体更关注自己的感受和特点,倾向于夸大自己的情绪反应,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较小。另一种公众自我意识,是指个人更加关注自己的外在方面,十分介意甚至害怕他人评价自己,在乎外在的行为标准,这是一种环境引起的自我觉知,因此会导致个体常常感到紧张的窘迫。
以下将从内在自我觉知和公众自我觉知两方面来分析大学生在面临就业情境中产生的自我认知不清晰的原因。
1.虚假独特性效应导致自我认知不清
大学生面临就业选择时,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能力来制订合理的职业规划,切忌不切实际的天马行空。只有建立在对自身认知正确的情况下,才能作出符合实际的就业判断。当今大学生对就业形式和社会规则以及自身实际工作能力的认知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的主观认知和判断,往往会造成一些盲目乐观的情况。根据“虚假独特性效应”,人们总是认为自己的品德、智慧以及能力等是独一无二的,大部分人都觉得自己比平均水平好。和总体水平相比,大多数人认为自己的工作能力更强,由此导致对自身认知的偏差,对自己能力的过分高估,甚至形成一定的膨胀心理。例如内在自我觉知的个体往往会过分夸大自己的优点,对自身缺点却视而不见。
对自身认知的偏差就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对职业目标的认知,体现在就业选择的各个方面,例如应聘与自身能力不匹配的过高的岗位,或追求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的公司岗位。因为求职目标的不切实际,不仅会导致对应聘岗位的求职失败,而且同时也会错失一些与自身条件较合适的岗位的就业机会,最终导致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焦虑等心理问题不断增多。
2.自我效能感过低,自尊心受挫
与上一种情况相反,部分学生在求职期间还会表现出较为明显的自卑心理。
费斯廷格的社会比较理论提出,人人都不自觉地想要了解自己的社会地位如何,自己的能力如何,自己的水平如何。当个体处于缺乏客观条件的情况下,会倾向于利用和自己类似的任作为比较尺度,来进行自我评价。例如家庭条件不优越,或在学校学习期间成绩不佳,甚至多次出现挂科等现象的学生,基于自己以往的经历,较易产生与同龄人的心理落差,这类学生对于自我的认知往往过于低下,过分放大自己的缺点,自我效能感较低,认为自己的能力低于平均水平,过于强烈的自尊心使其更在意别人的评价和看法,认为各个方面都不如身边的同学和朋友。这种对于自身的错误认知在其求职的过程中会引起不自信的心态,在应对就业的压力下,极有可能出现焦虑的心理问题。根据联结主义学派的“刺激—反应”理论,多次求职失败以及以往表现不佳的经历会与消极的情绪形成联结,降低自我效能感,长期会形成习得性无助,加剧焦虑心理。
(二)失败求职经历的归因
如果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就业的压力,是造成大学生焦虑心理原因的“罪魁祸首”,那么,个体的归因风格是导致在就业压力下,大学生焦虑心理的根本原因之一。归因风格是在不同条件下因个体差异而产生的不同的个体归因倾向,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个体将从内因与外因、稳定与不稳定、可控与不可控三个维度来进行归因,归因结果对个体以后的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求职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大学生的求职经历难免会经历多次失败,因此对于失败求职经历的归因,也是影响大学生求职心理的重要原因。把成功与失败归因于外部和内部,稳定或不稳定因素会引起个体不同的认知和心理反应。把失败归结于内部稳定的不可控因素,会导致个体产生挫败感,会使大学生在下一次求职时自我效能感降低,更加不自信。多次失败经历的归因,会产生“习得性无助”,认为无论自己怎么努力都注定失败的信念,自尊心受到严重打击。因此对于自己的能力产生质疑甚至否认,再加上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剧,焦虑心理不断增强。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政治经济以及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压力也随之增加,这种压力下大学生焦虑心理的问题不容忽视。如果不能针对焦虑心理的根本来源加以分析,及时作出积极引导,将必然会影响大学生的就业甚至往后的从业发展等。
焦虑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动机和行为效率的比例决定的,耶克斯—道德森定律指出,个体的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并不是线性的关系,而是倒U型曲线的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并且每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这种最佳动机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任务难度较大的活动中,低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反之,在难度较小的任务中,较高的动机水平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面对选择就业这一人生的重大抉择时,对于还在象牙塔中的大学生来说,是一件难度较大的任务,大学生应当即时调节自己的动机水平,积极面对就业压力,适当的焦虑紧张感是完成就业任务的动机,但切忌过度焦虑。同时,在社会就业压力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如果忽视对大学生焦虑心理的积极干预,任由问题不断加剧和扩大,极可能造成一种不良的社会问题。为此,高校必须要提升对大学生就业的焦虑心理问题的重视度。在课程上,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等相关课课程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做出方向指导;在课余期间,增加心理辅导等积极的心理建设内容,帮助大学生积极面对就业压力,减轻焦虑,更顺利地适应社会生活,完成学生角色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