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式”混龄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2022-07-06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双甸镇鹤井幼儿园程章红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22年6期
关键词:小家庭混龄老三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双甸镇鹤井幼儿园 程章红

我园作为一个农村幼儿园,在幼教专家的指导下把“混龄教育”作为推进课程游戏化的重要抓手。经过一段时间的“间断性混龄”实践,我园在所属的“机关幼儿园教育共同体”活动中正式提出了“家庭式混龄教育”这一主题活动。传统的混龄教育是将不同年龄组的幼儿编在一个班级中,让他们一起游戏、生活和学习,而我们所提出的“家庭式”混龄教育是根据3~6岁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将幼儿以“家庭式”混龄模式编组并让每个“小家庭”在每周固定的时间段共同游戏、学习、运动和生活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间断性混龄教育。

实施“家庭式”混龄课程的策略

在每次混龄活动中,活动前老师们都要集体审议活动内容,制定详细的“家庭式”混龄课程一日活动方案;活动结束后老师们及时进行课程反思、课程总结。为了更好地发挥混龄教育的实施效果,使不同年龄幼儿在混龄活动中都能有所收获,我们以混龄教育目标为行动指南,在家庭式混龄编组及老师配备、周五混龄作息时间弹性安排、家庭式混龄区域活动环境创设、家庭式混龄两点一餐、家庭式混龄活动内容创生等方面都进行了尝试。

1.家庭式混龄编组及老师配备

我园共有幼儿77人,其中小班25人、中班22人、大班30人。我们在全园设置3个混龄班(混1班、混2班、混3班),每班设8~9个小家庭,每组小家庭分别由大、中、小三个不同年龄段的幼儿组成,分别被称为老大、老二和老三,分配比例一般为1∶1∶1,多出来的幼儿编入到不同家庭中或组成特殊家庭。三个混龄班的教师配备由原来小中大班的6位老师按照交叉原则配对产生,保育员不变动,保证了每个“小家庭”不管到幼儿园的哪个区域游戏、生活,都有一位熟悉的老师陪伴,减少了幼儿在初期混龄编组生活中的焦虑感。混龄班中每组“小家庭”成员的产生依据幼儿的综合能力而定,大班幼儿不一定都是老大,中班幼儿也可以做老大或老三,带班老师可根据实际情况与幼儿协商调整家庭成员的组成及角色分配。

2.“家庭式”混龄作息时间弹性安排

让幼儿在与自己心意相悖的情况下考虑他人并约束自己的行为、体验规则的意义,也是幼儿重要的社会化成长过程。我们把每个星期五定为“全园混龄日”,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都以“家庭”为单位开展,家庭成员结伴学习、生活、游戏。为确保“混龄活动”的有效开展,我们商定除在一日生活中必须渗透基本的劳动教育之外,各混龄班还可以结合本班的实际,实行弹性作息时间制度,用于参观或从事具体的劳动实践活动。

3.家庭式混龄环境的创设

根据教师们撰写的混龄观察记录,我们发现环境创设的难点表现在如何让幼儿在同一个环境中进行互动,从而实现多层次的目标。我们的做法是保持小中大班原有主题活动中创设的主题和区域材料不变,让混1班、混2班、混3班的“小家庭”轮流进入小中大班各生活一天,这样三个混龄班的每个“小家庭”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已有经验进行自主学习,每月至少可以接触到三个不同的主题活动内容。小年龄的幼儿进入高于自己年龄的活动区域后,能拓宽自己的视野,满足自己的兴趣;大年龄幼儿在小年龄活动区中的创造性表现又能为弟弟妹妹打开思路,起到榜样示范的作用,弟弟妹妹在模仿中使自己的知识建构更完整。我们还在混龄公共区域设置了劳动特色区域,师幼根据劳动课程的主题一起准备劳动区域材料,共享资源。

实施“家庭式”混龄课程的园本化初探

我园将“家庭式”混龄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作为我园“十三五”的规划课题,以自然的“家庭式”混龄人际生态环境作为课程的切入点,以师幼对各种有益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改造作为课程的生长点,以有效观察促进每位幼儿社会性、认知能力、情感的发展,实现师幼共长作为课程的落脚点,创生具有园本且多样性的“家庭式”混龄课程。

1.利用人际生态环境引发课程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社会领域指出:“幼儿园应多为幼儿提供自由交往和游戏的机会,鼓励他们自主选择、自由结伴开展活动。”在“家庭式”混龄一日生活中不同年龄幼儿发挥各自年龄的优势,会形成丰富的同伴资源,引发人际生态环境,从而引发课程。

混龄社会课程“‘老二’的故事”来源于新入园的弟弟妹妹。随着每一届新成员的加入,混龄“小家庭”的混龄角色也会产生变化。“‘老二’的故事”不仅描绘出“老大、老二、老三”真实、细致而温馨的生活场景和片段,更满足了混龄“小家庭”中幼儿之间交往的需求。走进课程,我们会不由自主地沉浸到老大、老二、老三的对话中,会震撼于他们互相关爱、团结协作的行为。

我们的感悟是:课程都是从幼儿多样化表征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开始的,在一个个生动而丰满的混龄故事中小家庭成员不断认识、认可自己,实现了“角色的转换”。

2.借助种植资源活化课程

《指南》科学领域提出:“和幼儿一起通过户外活动、参观考察、种植和饲养活动,感知生物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以及生长发育、繁殖和死亡的过程。”

混龄科学课程“果农‘小家庭’的春天”将幼儿园果园管培的权利还给孩子,运用“全收获”教育理念开展混龄种植活动,让混龄“小家庭”变身果农“小家庭”,走进果园实地勘察、绘制果园规划图。整地、播种、浇水、移栽、拔草、治虫、收获,整个培植过程中幼儿亲力亲为、负责到底。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果农“小家庭”学会观察、比较、操作、实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团队合作、团队劳动和团队管理的初步能力。

我们的感悟是:亲自然的课程和学习一定是开放、生动有趣、充满情感、持续和不断拓展的——亲自然的生态种植环境能引发幼儿主动活动,符合幼儿亲身体验、直接感知、实际操作的学习特点,可以实现“生命与生命的对话”。

3.利用专用室资源拓展课程

教师在规划混龄课程时应该有一个系统性的思考,全面考虑环境的各种因素,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体教育功能。专用活动室是我园近年来大力开发的课程资源,具有丰富幼儿园课程、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等价值。我们尝试把种植元素融入专用活动室之中,生成了以种植为核心经验的混龄区域游戏,促使混龄“小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乐于参加“小家庭”探索活动,人人有事做,人人有收获。

在混龄种植课程“种植园里趣事多”中,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求生成了以下区域游戏:科学馆“测量植物的高矮”,小班的老三用串珠测量、中班的老二用回形针和绳子测量、大班的老大用尺子测量;美工馆“蔬菜印章”,小班的老三自由拓印、中班的老二和大班的老三自制印章;生活馆里“小家庭”一起腌萝卜和包春卷;科学馆的“种植实验站”还提供了适宜“小家庭”自由探索的材料,如显微镜、放大镜、试管、烧杯、天平、昆虫盒、标本盒等实验材料。

我们的感悟是:教师应基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发展需求,力求让课程贯穿于区域活动的始终,让混龄的“小家庭”在区域游戏中收获新经验,实现“经验与经验的碰撞”。

4.提升教师观察能力深化课程

江苏省课程改革第二步支架中提出:“要将儿童发展、行为观察与分析同幼儿园的课程实践结合起来。”开发适宜于幼儿发展的混龄课程,教师不仅需要掌握混龄教育的核心理念,具备创设混龄教育的环境、设计混龄活动的能力,还需具备敏锐的观察力。为了调动教师开发混龄课程、实践混龄教育的热情和积极性,切实提升观察与指导幼儿行为的专业能力,我园提出了四步走策略:设计“功能型”观察表格、随身携带观察夹、坚持持续性观察、带着问题去阅读,为支持幼儿深入开展课程做好充足的知识技能准备,实现“师幼共生共长”。

在混龄“小家庭”里,幼儿的原有经验、发展水平、兴趣和需要不同,教师的教学智慧、儿童观和知识观也都不同,这些都是影响混龄课程开发的重要因素。我园“家庭式”混龄课程在劳动、生活、游戏、运动等板块进行了初步的实践研究,但混龄课程开发的内容远不止这些,教师还需要不断追随幼儿的经验、兴趣和需要,坚持实践和反思,不断挖掘、提炼开发出更有效、更有价值的园本化混龄课程。

猜你喜欢

小家庭混龄老三
“小家庭年夜饭”在上海走俏
爱画画儿的你,叮当等你来哟
《玲珑》杂志对大家族的抨击和对小家庭的向往
浅谈混龄教育
开展混龄自主体能游戏区初探
我不用,我打车
诛心
幼儿园户外区域混龄体育活动实施策略的实践研究
王老三进城
如何利用“混龄角色游戏”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