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钢琴构造原理学习的钢琴教学探究
2022-07-05段霁虹
段霁虹
钢琴构造的原理主要包括了钢琴的物理结构和发声原理两方面,这是我们了解和学习钢琴弹奏的理论基础。钢琴构造原理的学习,也是我们在教学中较容易被忽略的环节。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欲尽其能,必先得其法”,钢琴学习作为一种技能学习,也离不开对钢琴这件乐器本身的构造原理的了解。在钢琴教学中,适当的融入钢琴构造原理的知识学习,能使我们更好地去解释弹奏中的现象,提高教学质量。
一、钢琴教学中钢琴构造原理学习的主要内容
钢琴作为众多音乐爱好者和音乐专业学习者的首选乐器,它具有音域宽广、音色层次丰富和表现力强的特点,钢琴学习也是乐理和其他乐器学习的基础。在钢琴教学中融入钢琴构造原理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主要学习的内容可归纳为以下两方面:
(一)钢琴乐器的基本构造
钢琴是一件构造精细的大型乐器,在钢琴教学中我们虽然很难把成千上万个结构零件做详尽研究,但是要了解钢琴的主要构造和功能并非难事。从基本构造看,钢琴乐器主要由两大系统构成。首先是音源系统,钢琴的音源系统由琴弦弦列、铁板、共鸣盘和背架几部分构成;第二是击弦系统,包括了钢琴击弦机和踏板机械两大装置。
对于基础阶段学习钢琴的学生来说,琴键是直接接触的基本构造。每一个琴键都是由均质的原木制作而成,以达到弹奏的平滑效果。与琴键密切相连的构造是琴槌,琴槌和琴键由琴胆连接,演奏者通过对琴键的弹奏可以触动琴槌锤击琴弦,使琴弦振动发出声音。和琴键相连的另外一个重要结构是制音器。在琴键没有按下时,制音器紧贴在琴弦上,用以阻止钢琴在未被触键时发出声音。除此以外,钢琴的主要构造还有调音钉、响板、踏板等,其中踏板按使用效果可以分为弱音踏板、持续音踏板和延音踏板。
(二)钢琴乐器的发声原理
在钢琴教学中,我们需要学习的钢琴的发声原理,主要归纳为以下四个步骤,即机械激励、琴弦振动、音板共鸣和踏板调控。这里所说的机械激励主要是指钢琴击弦机中的各部件在触键发声过程中产生的效果。钢琴发声的过程主要运用了杠杆原理,我们在触键时,琴弦敲击琴弦产生振动,同时,在琴锤杠杆的末端与琴弦贴近的制音器抬起从而发声,再经过音板产生共鸣。当琴键松开时,琴槌和制音器回到原来的位置,琴弦振动受到抑制,声音则被阻断。除了发声和共鸣以外,想要使我们弹奏出来的钢琴音色更多姿多彩,就需要用到踏板进行润色。最左侧的弱音踏板可以让我们在演奏中的音色变得柔和,音量变小;中间的持续音踏板用于保持乐谱中所标示的需要保持的声部或持续音,使钢琴音乐更有立体感;最右边的延音踏板是使用率最广泛的踏板,踩下后能使钢琴所有的琴弦延续振动,扩大演奏音量,按照乐谱中标记的不同踩法可以烘托出不同的音乐效果。
以上钢琴乐器的基本构造和发声原理主要是对钢琴教学中需要学习和了解的内容的归纳总结,这些知识在钢琴教材和网络学习资源中,我们也可详细查阅,进一步加深对钢琴构造原理的掌握和理解。
二、钢琴教学中融入钢琴构造原理学习的优点
钢琴的发展历程至今已经走过了三百多年的岁月。钢琴这件乐器的每一次完善和发展都伴随着构造原理的进步,同时也见证了不同时期的钢琴演奏技术和音乐风格的变迁。钢琴的构造原理与钢琴弹奏的基础理论息息相关,对钢琴教学也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解释作用,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一)钢琴构造原理在弹奏中的重要性
从钢琴弹奏的过程来看,演奏者通过读谱,对钢琴音乐的旋律、和声、节奏和作曲家的乐思在脑海里有了初步印象,再由双手触键弹奏出音乐。在这一过程中,钢琴乐器、音乐作品和演奏者融合为有机的一体。因此,作为演奏者,我们要把钢琴这件乐器运用得宜,必须要了解这件乐器的构造原理,让它在弹奏中能更准确地发出自己想要的声音。然而,在我们的日常教学和练习中,往往容易忽略对钢琴构造原理的学习。在遇到技术瓶颈和疑惑时,较少去思考演奏者与乐器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在一些弹奏技巧的学习中,我们也可以运用钢琴构造原理去解析。例如,如何在触键动作中更好地掌握琴键,在不同手感硬度的琴键上如何去调节演奏状态,以及如何运用踏板处理不同的音色效果等。
(二)钢琴构造原理与音乐作品的联系
从钢琴音乐作品的角度来看,音乐作品是我们教学和演奏的重要素材,不同音乐风格的作品对弹奏技术和音色也有着不同的要求。我们在思考这些音乐风格要求时,也应与钢琴构造原理结合起来。例如,在演奏巴洛克时期的钢琴音乐时,触键动作上我们多采用垂直的指力触键,更迅速地促进琴键的回弹,以达到细致清脆的音色。在演奏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音乐时,弹奏技术和踏板的运用层次则更加丰富,这也使演奏与乐器本身的联系更加紧密。
(三)钢琴构造原理对钢琴教学的启发
我们在日常的基础钢琴教学中,较多的是去关注钢琴弹奏动作和技术的讲解,以及作品乐谱的分析,对钢琴构造原理的内容介绍不足。在教学中如果能适当穿插钢琴构造原理的学习,能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钢琴这件乐器,更加细化地去领悟钢琴弹奏的技术要点,掌握不同音乐风格作品的演奏方法。学习钢琴构造相关的原理,也能在教学钢琴音乐作品的同时发散思维,促使学生更准确地抓住练习要点,根据对弹奏音色的需要去调整自己的弹奏状态。
三、融入钢琴构造原理学习的钢琴教学要点
针对目前钢琴教学的内容偏向于强调弹奏技巧和乐谱学习,对钢琴构造原理内容的学习不足,学生对钢琴构造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不高等现状,我们在日常教学和练习中该如何把钢琴构造原理的学习融合进来,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教学要点:
(一)弹奏技术的训练
在钢琴教学的弹奏技巧训练环节中融入钢琴构造原理的学习,我们不是单纯地将弹奏技术与乐器的构造原理相联系,而是运用钢琴构造的原理中的发声原理和机械原理去解析弹奏技术的要点和日常练习中的一些现象。
首先是钢琴弹奏中的触键方法,随着上百年钢琴艺术的发展,钢琴触键方法也日渐完善,逐渐全面化和科学化。而触键的方法与演奏者的习惯、钢琴音乐作品的风格和钢琴的构造原理等因素紧密相连。钢琴的触键技术也与钢琴击弦机的原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在弹奏时,手指触键的瞬间,即为触发琴弦槌击弦的过程。在这一瞬间,弹奏者的手触键的速度、力度、高度、深度和角度等因素决定了钢琴奏出的音响效果。根据这些原理,我们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去调整弹奏中的触键动作。
钢琴构造原理还可以用于解释在钢琴弹奏中手对琴键的控制力的相关问题。这种控制力也可以理解为演奏的“手感”,这种感觉来源于指尖灵敏的末梢神经,从物理角度看这也与钢琴键盘和击弦机密切相关。例如,弹奏时键盘本身的下沉和抬起,琴键给予手的反作用力。在不同的钢琴上有不同的“手感”,对我们弹奏时的琴键控制力的要求也不同。从弹奏技术细节来看,连奏、非连音奏法、不同种类的跳音,八度与和弦等,这些技术的要求都与我们在弹奏时的控制能力有关。从乐器的角度来看,钢琴键盘的下弹和回弹灵敏度也影响着演奏。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去练习和感受不同的钢琴,锻炼自己在不同琴上弹奏的控制能力和适应能力。在技巧学习中也应当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更全面仔细地去训练。
(二)音乐听觉的提高
钢琴的音色和音高,与钢琴的构造原理中的物理属性相关。在钢琴教学中的音乐听觉训练也是重要的环节。一位精通钢琴的演奏家或教育家必定拥有着敏锐的音乐听觉能力,这种听觉能力,不仅仅是指对钢琴音准音高的辨识,还有对音律、音长、音色的感知能力。例如,在一架被调律过的钢琴上弹奏音乐,我们能听到琴音产生的美妙丰富的共鸣,而如果用一架音律不准的钢琴演奏,产生的则是杂乱无章的不和谐声音共鸣。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更加注重训练对钢琴的音乐听觉力,同时在理论教学内容中适当地融入一些钢琴构造原理和调律方面的知识,使我们更好地去解释钢琴弹奏时的音准问题,同时加深对音乐作品中的键盘和声与和弦特点的理解。
音色的感知也是音乐听觉中重要的一部分。钢琴的物理音色与音板的材料结构、琴弦的振动、击弦槌特点和钢琴制作工艺等因素相关,好的钢琴物理音色就是在丰富的声音层次中能达到均衡统一。从演奏者的角度来看,不同踏板的运用对演奏音色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从欣赏者的角度出发,对钢琴音色的评价则带有主观的感性审美色彩,不同的音乐作品有不同的诠释,人们对于音色的要求和标准也不一样。在教学中融入对钢琴音色与其乐器原理构造知识的了解,也能引发我们对所弹奏出来的音色成因和音色特点的思考。
(三)理论知识的拓展
在钢琴教学中融入钢琴构造原理的学习,也是对钢琴理论知识的拓展。而在目前我们的钢琴教学中,学生对钢琴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并不是特别浓厚。在这样的教学现状下,如何巧妙地在钢琴教学中加入理论知识的内容,是值得我们去探究的问题。在教学手段上,我们可以运用创新性的网络教学方式去融入钢琴构造原理的学习。例如,将这些知识点制作成生动有趣的动画视频,理论与音画结合的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更直观地从看中学习钢琴构造原理。另外,还可以把钢琴艺术史的内容和钢琴构造原理有机结合在一起,使钢琴教学中的理论知识学习得到更全面的拓展。
结语
在钢琴教学中融入钢琴构造原理的学习,能使教学者在这一过程中开始重视演奏者与乐器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助于我们在教学和练习中能更好地运用钢琴这件乐器。结合钢琴的物理原理,我们能进一步调整自己的弹奏方式,加强对技术知识点的掌握度,充实钢琴学习的知识体系。
[1]韩冰:《浅析钢琴内部构造对演奏方法的影响》,《音乐生活》2022年第1期,第91-93页。
[2]卞祖善:《我国钢琴人才呈现多元化发展的格局——读〈鲍蕙荞倾听同行——中外钢琴家访谈录(第三集)〉之联想》,《人民音乐》2020年第10期,第94-95页。
[3]代百生:《钢琴教育学科的勃兴——“首届国际钢琴教学法学术周”述评及其他》,《人民音乐》2018年第4期,第60-62页。
[4]张旭良:《强化服务学校音乐教育意识 加大钢琴伴奏能力培养力——普通高校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本科生钢琴伴奏能力培养机制研究》,《人民音乐》2009年第5期,第67-6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