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拓展性阅读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教学实践

2022-07-05许沪霞

校园英语·中旬 2022年5期
关键词:拓展性阅读思辨能力教学实践

摘 要:思辨能力对高中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在高中英语拓展性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已得到高度重视。学生思辨能力的提高,能够使学生将所学知识真正应用于实际生活,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为此,本文通过名篇散文Of  Friendship(《论友谊》)的课堂教学实践,探讨英语拓展性阅读课堂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拓展性阅读;思辨能力;教学实践

作者简介:许沪霞(1964.10-), 女, 江苏泰州人,泰州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课程与教学论。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中关于思维品质的发展目标为:能辨析语言和文化中的具体现象,梳理、概括信息、建构新概念,分析、推断信息的逻辑关系,正确评判各种思想观点,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具备多元思维的意识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而思辨能力是在获取信息后,进行信息解释、分析、推理、评估、说明,最终形成自我观点的一种能力。因此,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的思维品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江苏译林出版社新版普通高中教科书《英语》,充分体现了《课标》的基本理念。

一、拓展性阅读综述

(一)拓展性阅读的定义

“拓展性阅读”英语表述为:Extended reading。查阅《朗曼英语词典》和新版 《韦氏大学英语词典》可知,动词“extend”与学习、认知等抽象事物相关的释义有“to advance, to further”如,“ to extend human knowledge”“to increase the scope, meaning, or application of”等,意在认知上的“推进”,或对某一事物在“视角、意义方面的拓宽或提高其知识的运用等。”故拓展性阅读即通过阅读文本内容激发学生对于某一事物有更广阔的视野、更为全面或深入地认识和思考,重在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二)拓展性阅读与泛读教学的区别

“拓展性阅读”(Extended reading )并不是“泛读”(Extensive reading)。拓展性阅读与泛读有着根本性的区别。首先,泛读“extensive”的词义为“having wide or considerable extent”“具有广度或相当的程度”。泛读教学是针对学生英语学习中基本的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培养,是一种基础性能力培养的方式。在英语泛读教学中,教师以提高阅读能力或通过阅读获取大量信息为目的,它可以不受主题或范畴的約束,只以阅读的“面”和“量”为重。而拓展性阅读则更具针对性,引入的阅读文本内容受主题约束且有明确指向,是单元主阅读的延伸,其根本性意义在于通过阅读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中去发现、挖掘、把握文章所传达的各种信息,进行理解性、深层次的阅读。因此,拓展性阅读更加强调对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这点与泛读教学有着本质性的区别。

(三)拓展性阅读板块的内涵

译林版高中英语教材新增拓展性阅读(Extended reading)板块。此板块是单元主题语境下的阅读,同时也是单元主题意义的深化,是单元题主阅读的延伸和拓展。教材第一册“前言”对学生学习该板块的建议是:在 Extended reading 板块,你将进行拓展性阅读,通过观点表达等活动,进一步探究主题意义,获得对青少年成长经历的新认识。其目的是引导学生对单元主题内容进行进一步学习和思考,实现对单元主题意义的深度探寻,并在此过程中帮助学生拓宽视野、丰富知识结构和提高思维品质。本文将以此板块作为理论依据和素材保障,通过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二、思辨能力与拓展性阅读

(一)对思辨能力的认知

思辨能力( critical thinking),又可以叫批判性思维能力,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苏格拉底提出的探究性质疑( probing questioning)。该方法通过提问,来揭示人们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理所当然的信念背后的假设所包含的不一致性,以探求新的可能答案。剑桥词典上对其解释道:思辨能力指的是一个不会受到情感、他人观点影响的针对某个主题或领域的仔细思考过程。Paul 和 Elder 认为思辨能力是运用恰当的评价标准,进行有意识的思考,最终做出有理有据判断的一种能力。综上可以得出,思辨能力就是在获取信息后,进行信息解释、分析、推理、评估、说明,最终形成自我观点的一种能力。

(二)拓展性阅读对于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意义

英语拓展性阅读是透过文本的表层信息,发现作者的写作意图与情感态度,挖掘其思想文化内涵,由表及里、从现象看本质。即由简单思维向复杂思维的进化,从识记、领会、应用等初级思维向分析、综合、评价等高阶思维的过度。这一过程实质上就是基于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而展开的深度探寻,通过分析、推理、评估、说明等,最终形成自己的观点,这对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三、英语拓展性阅读教学实践

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要贯穿学生学习生涯的始终,在高中起始阶段,这一工作就应启动。在本次教学实践中,笔者以第三单元“Getting along with others”的拓展性阅读板块“Of Friendship”作为具体的教学素材,以江苏某一重点高中高一班级为试点,该班54名学生分为七组,每组7-8位同学,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各项活动并展开关于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探索。

(一)明晰文本思路

研读文本是整体实践教学的启动阶段。本单元的主题语境是“人与社会”,话题是“友谊”,整个单元共八个板块,分别涉及“友谊”的多个层面,本单元教学旨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友谊观,习得有效的沟通交流技能,促进人际交往的健康发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本单元拓展性阅读板块 “Of Friendship”,改编自英国17世纪散文家、科学家、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的散文名篇《论友谊》,主要是以“亲密的友情能助我们踏平时而坎坷却又注定要经过的道路”这一中心论点展开论述,帮助学生领悟友谊对于人生的重要性,从而树立积极健康的友谊观。B239BC5F-4D7F-4545-AE09-4F7F74E3DC06

在研读文本时,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阅读时间,同时不要做过多的阅读热身,轻易降低阅读难度不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教师开门见山,给出以下问题“What is the main topic of this essay? How many parts can we divide it into and what is each part about? What type of writing is this essay? ”引導学生进行文本分析,理清结构,找出论点,掌握段落含义,总结大意。学生总结出文章的论点是:友谊对每个人来说都十分重要,并从三个层面论述“友谊之果”:首先,友谊是一种情感上的需要;其次,友谊可以增进人的智慧;再次,友谊还可帮助你完成一些自己无法做到的事情。最后就如何交友给出忠告。

接着教师进一步追问“Why are the three ‘fruitsof friendship important? ”学生通过思考、分析和推理等,给出深层次的理解答案。如“They can lead us to self-improvement and help us better walk the “path of life”,再如“Friends will understand us and are reluctant to listen to us and allow us to express ourselves, we feel more comfortable.”以及“ Friends can help us think more and offer solutions to problems.”等等。

通过以上文本分析,学生梳理和概括了文本的题材、体裁、主体结构和主要信息等。明晰文本思路是基础,也是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先决条件。

(二)拓宽思维广度

第二轮教学实践中,各组学生在充分掌握语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要求学生思考教材选择此篇散文作为拓展性阅读的目的和意义,教师提问:As is known to all, this essay was finished more than 400 years ago. Why do we still need to read it nowadays?

第一步,各组成员发表自己独立看法,因为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就是学生们能够对一件事物形成自己独立的主观想法,也就是思辨能力中的“思”。有的说:“The theme of essay is friendship, which is a permanent topic in human civilization.”,还有的学生说:“Bacon put forward some brilliant ideas about friendship, which are still helpful for us to make reflections on life and friendship in the modern world.”。

第二步,展开组内分析和讨论:“How do you know when to be independent and when to ask for the help of friends? Explain and support your opinion.” 讨论过程实质上也是在组内组织的一场辩论。思辨的要义是既要“思”又要“辨”,不仅要自己独立思考,还要倾听和了解他人的思想,从不同视角审视同一个问题,鉴别所有相关证据,警惕问题的复杂性。

第三步,各小组提炼出本小组的具体观点,并形成书面文字。

最后,教师进一步拓宽学生思维,组织以“Views on friendship” 为题的演讲活动,各组要根据组内讨论后所形成的统一看法编辑一份演讲稿。

在演讲活动中,第一组的演讲主题是青少年之间的友谊最真挚和最纯洁,认为他们之间的友谊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友谊更为纯粹,不存在功利的因素。在演讲过程中,第一组的同学特意说明了本小组观点在本单元的出处,使整体论断更具说服力。

第二小组演讲的主题是树立正确友谊观,谈到了《千字文》里有句关于交朋友的经典名句,“交友投分,切磨箴规”,意思是在交朋友这件事上,应该结交意气相投的人,要能够在学习上互相切磋,在品行上互相勉励。也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要结交和自己能力、品行等各方面都差不多的人,才能够长久地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第三小组的演讲的主题是维持友谊难于建立友谊,认为维持一段友谊,需要相互之间思想观念的统一,都应站在对方思维角度去看待共同面临的问题。第三小组的演讲方式在形式上有着更大的创新。同学们根据演讲内容编排了情景剧表演,使整体观点的论述更为生动、形象。

其他小组的演讲也有新意,有创新,涉及关于友谊的诸多方面。

通过本轮教学,学生在问题的分析、推理和评估等方面的能力显著提升。

(三)思辨能力的形成

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教师将演讲活动的形式由各小组选派代表转化为由教师随机抽取每小组任意一名同学进行演讲,具有高度的随机性。因此,每位同学都要精心准备演讲内容,以随时参与到活动中。活动过程中要求同学们脱离稿件,进行即兴演讲。演讲结束后,教师还会随机抽取其他组的任意同学,对该名同学的演讲表现以及演讲涉及的观点进行点评,指出其演讲的优点与不足。

经过这一轮的活动,学生主动思考,对自己的判断或结论能够提供充足的理由;对所听到的观点和方法有自己的见解,并且具有分析问题、形成观点和策略以及自我纠正的能力,最终形成自我观点和思辨能力。

(四)思辨能力的展示

本轮基于第三轮的活动内容,组织各组之间的辩论活动,更好地展现自我观点。B239BC5F-4D7F-4545-AE09-4F7F74E3DC06

在这一轮活动中,小组之间进行随机抽签组队,两两一组,共计进行五场辩论,每组同学全部参与辩论,由组内成员共同选举出一位主辩手。辩论的主题由學生们共同商定,五场辩论的主题分别为“同学之间是否有纯粹的友谊”“人与人之间的友谊是否是一成不变”“友谊是否与个人家庭环境有紧密的联系”“经济条件是否对人与人之间友谊产生影响”“友谊对个人发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在进行的五场辩论活动中,学生的表现一场比一场好,第三场辩论最为激烈,辩手无论是对概念的界定还是对论证过程的把控都比较严谨,逻辑性强,辩手表现得更为自信、开放和坚毅,通过这样的平台,学生的思辨能力也得到充分展示。

四、教学总结

本次以江苏某一重点高中高一班级为试点,以英语拓展性阅读板块为抓手,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教学实践路径清晰明了,效果显著。在共计四轮的活动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英语口语水平以及学生的思辨能力均得到了显著提高。第一轮教学中,学生研读文本,为之后的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后续教学中的演讲与辩论等活动,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现自身思辨能力的舞台,在教学反馈中,学生们普遍反映不仅自身的思辨能力得到了充分提高,语言能力、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等也有了显著提高。

五、结语

本次基于英语拓展性阅读开展的教学实践,不仅有助于克服对文本的“碎片化”理解,建立知识间的联结,也有助于克服对文本的“浅表化”理解,形成对问题进行深度探寻的意识与习惯,发展学生严密而有逻辑的思维同时,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本次教学实践也为其他拓展性阅读板块的教学提供了实际操作流程的具体指导,为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提供了实践性的依据。当然,思辨能力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偶尔为之就大功告成,教师只有把思辨能力培养的具体目标在课程的教学目标中牢牢确立下来,并据此设计和实施具体的教学活动,持之以恒,学生的思辨能力才能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最终春色满园。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张伊娜. 探索主题语境下深度阅读教学的新思路——谈“拓展性阅读”教学的价值、意义与原则[J].教育视界,2019(1):5-8.

[3]高清.基于大学英语泛读课程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探索——以大学英语泛读拓展性阅读材料的运用为例[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20(5):104-108.

[4]沈晓彦.高中英语“5A”拓展阅读有效教学探究[J].江苏教育(中学教学),2018(6):47-50.B239BC5F-4D7F-4545-AE09-4F7F74E3DC06

猜你喜欢

拓展性阅读思辨能力教学实践
小学英语拓展性阅读教学的策略初探
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中的思辨能力
“英语教学法”课程改革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