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意识”之匙,探“教材”之秘

2022-07-04简中兰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22年5期
关键词:禾苗维度意识

简中兰

一、目标维度

《琥珀》是一篇科普类文章,课程目标可以这样拟定:

其一,能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了解琥珀形成过程和必备条件,形成琥珀生成链。

其二,探究文字的科学性与生动性,用“科学家的视野、文学家的情怀”表达科学知识,生成文字品析链。

其三,学会用科学家的眼睛去观察,激发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生成自然探究链。

科普类文本解读的宗旨是“科学味与语文味的融合”,但作为语文课,还应以凸显“语文味”为根本。

有时候,目标设定也可以体现教师的自主性。如,笔者在高年级指导习作“童年趣事”时,是这样拟定教学目标的:

其一,能抓住题眼“趣”回顾亲身经历,再现童年生活的天真无邪。

其二,在“傻、仿、皮、莽”等角度的基础上,聚焦“窃”,选择出恰當素材。

其三,感悟《窃读记》的写法,学会刻画心理活动,运用对比,写出“内心慌乱与外表淡定”,突出趣味性。

这则教学目标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学生写“童年趣事”的时候,素材选择存在“假、空、老”的现象,而开发了“窃”这个维度,获得了极佳的写作效果。

由上可知,“目标”其实就是教师每一节课的“初心”。所以解读教材的时候,教师要想明白自己的“初心”是什么,一如外出旅行,只有确定好目的地和沿途浏览路径再出发,才不至于“迷失”。

二、内容维度

1.主旨意识。有相当一段时间,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为了体现民主,也为了课堂表面的热闹,再也不对学生说“不”了。学生这样答可以,那样说很棒—— 有时候被学生带偏了方向,内心却还沾沾自喜,觉得自己的课堂多热闹。“热闹”不是不好,如果有发散性的问题,学生能从多维度展开,是值得称赞的,但如果违背了教材主旨,也是要引导的。例如,《揠苗助长》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读完《揠苗助长》,请你谈谈对文中这位古人的看法。

生:生我觉得文中这位古人很“傻”。他为了禾苗长得快,居然把禾苗往高里拔,结果禾苗都枯死了。

生:我觉得他是“爱动脑筋的人”,因为他看到禾苗没有长高,就想办法帮它们长。

生:我觉得他是一个心急的人,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所以最后禾苗都枯死了。

生:我觉得这位古人还很“勤劳”,你看他“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精疲力尽”,直到把禾苗都拔高了才罢休。

师:大家都说了自己的看法。在这么多的答案中你更欣赏谁的观点?请你们再细细品读故事,认真反思,说出你欣赏的观点和理由。

生:我赞同说这位古人是“很傻很笨的人”,因为他连最起码的禾苗生长要日积月累的道理都不懂,最后辛苦一场,颗粒无收。

生:虽然我也认为他“爱动脑筋”,但他却动错了脑筋。如果思考方向不对,就会耽误时间,事与愿违。

生:他确实很“勤劳”,你瞧他“天天到田边去看”“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精疲力尽”。

师:同学们讨论得真热烈,你们对这位古人有了深刻的认识,真好。

这个案例的教学环节看似开放,实则是“伪开放”。教师在课堂上的两次总结均无关痛痒,态度含糊,一直“不置可否”,纯粹是在走教案环节而不是带领学生与文本对话。同时,教师也缺少现场捕捉生成的意识。当学生出现“思考方向不对,就会耽误时间,事倍功半”这个极好的现场资源时应该及时追问“方向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才能不事与愿违”并展开讨论,让学生明晰违背事物发展的规律会起反作用,也让学生明晰寓言常带有讽刺与劝诫。在课堂上,这种不追究、不引导、放任自流的作为,就是置文本主流意识于不顾的现象,也是对文本、对育人不负责任的表现。强调尊重,放弃引导,放任学生误读就是置文本的价值取向于不顾的体现。解读教材时,教师要考虑文本的主旨,不能因解读不透而偏航。

2.板块意识。解读教材时,抓住文本的主要线索,设计清晰的板块,会让教者、听者无痕地进入教学环节之中。

例如,教学《穷人》一课时,教师可以分为两个板块,聚焦“穷人真穷”和“穷人不穷”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使学生在品读、交流中领悟文本主旨。

再如,教学《天窗》一课时,教师可以先从“赏天窗”这个板块切入,与学生一起沐浴在“雨天和夜晚”这两个场景,体会“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之后进入第二板块“亮心窗”,引导学生由文字走向生活,学会发掘自己的“慰藉”,这样的育人是无痕的。

3.语用意识。在具体的语境中,让学生思考一个词语能否换、删、调、添,这样的语言敏感度训练是解读教材的重要方法之一。如,《“诺曼底号”遇难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喝:‘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可让学生在朗读中比对“大声吼喝”与“大声吼”“大声喝”的差异,继而让学生感受当时情况的危急和哈尔威船长的威严。教师也可以给文中那段简短有力的对话添加上提示语,让学生通过比对来感受危急情况下,简短有力的语言之下隐藏着巨大的力量……在品析的过程中,学生不仅理解了此处语言文字的妙处,还可以积淀自己的语言储备,提升语文素养。

语文课要有语文味,也就是要有语言文字的味道。从文本中挖掘有价值的例句带领学生一起读、品、悟,慢慢积累,学生语言的敏感度也就必然因训练而提升。

4.大问题意识。“大问题意识”是指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意识,“发”指设计一个大问题,“全身”指整篇文本。也就是说,设计好一个大问题,就可以带动整篇文本的学习。如教学儿童诗《童年的水墨画》时,教师在引导学生读准读熟之后,问:“读着读着,你们能把这首诗读成一个字吗?”于是整首诗的内容在此环节达到“回收”的效果。

一个大问题的设计可以避免一问一答的单一模式,可以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也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三、学情维度

1.缺失意识、提升意识。每一节课,对于教师而言,都要做到“让学生走进课堂和走出课堂不一样”。这“走进”与“走出”之间的经历就是这节课学生是否拔节的见证。“缺失与提升”大多数是相对应的关系,本着“缺啥补啥”的原则,通过对文本及学情的解读,针对问题就可以拟定“缺失点”与“提升点”了。如教学说明文,教师认为学生能了解说明方法,但是说明方法所能达到的效果却是模糊的,就可以这样拟定:缺失点—— 不清晰“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三种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提升点—— 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出带有“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句段。

四年级上册有老舍先生两篇写动物的文章《猫》和《母鸡》,学完之后需要在领悟单篇对比阅读中生成两篇乃至多篇的对比阅读。就此可以拟定缺失点:对比阅读中,不能从文本结构、情感表达、语言运用等多个维度发现两篇文本的异同。提升点:联系具体文本语言,引导学生由“点状”交流形成“网状”结构,学会比较两个文本不同维度的异同。这样的训练自然会提升学生阅读的清晰度,提高语文素养。

有了缺失、提升的意识,才能捕捉到文本的相关信息,才能将教材解读引向纵深处。

2.学情意识、差异意识。我们的教育对象起点不同,而许多教师在解读教材时想当然地把学生看成是零起点或同起点。其实不然,学生在某领域知识的广度绝不能小觑,有时候会让教师望尘莫及。记得笔者在讲述《飞向蓝天的恐龙》一文时,思考如何更好地导入以唤醒所有学生参与。本着“事事处处皆育人”的理念,笔者咨询了班级内恐龙爱好者,接着便改变了教学方案:上课时由学生讲解,最后几个爱好者集体上台答全班学生的“记者问”。学生侃侃而谈,连笔者也不断地参与提问,既为后续的教學开展搭建了极好的平台,也跟学生在这样的教材中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这就是对学情的解读,也是班级学生差异之间的互补。当然,教材解读绝不能只指向部分优等生,要真正实现面向全体。

3.扎根意识。每一节课都应该有“扎根意识”,学生才会有看得见的“长”。如薛法根老师在执教《灰雀》这节课时,针对列宁和小男孩的对话,薛老师说:“同学们,你们读读这段文字,读出背后的语气。”学生们朗读、思考、碰撞,最后生成了疑惑、紧张、担心、伤心、急切、质疑、坚定等语气,还可画出“情感心电图”。一个小小的环节,让“语气”扎了根,在后续的语文学习中必然可以再现并迁移运用。※

(作者单位: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禾苗维度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小熊的家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禾苗上的露珠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To Pull Up Seedlings To Help Them Grow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光的维度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