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类文本细读摭拾

2022-07-04鄂冠中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22年5期
关键词:贾府流泪词句

鄂冠中

其实,文本是作者匠心独运的产物,蕴含着作者独特的创作智慧。经典文本在创作構思上笔精墨妙,或草蛇灰线,或言此意彼,或妙手点染,一字(句)定乾坤,不一而足。解读时,从作者构思和创作手法的精妙处入手,无疑是最准确、最经济的细读方法。本文拟从细节、标题、情理等方面作出阐释例谈。

一、“细”在细节处理处

细节,是文本的血肉,是最富生命力的活性细胞。抓住细节解读文本,更能贴近文本内涵和作者的创作本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哪些词句是可供文本细读?

1.贯穿线索。文本中反复出现的词句是作者寄托奇思妙想的细节语句。对这样的词句进行比较分析,找到它们内在的联系,能更好地把握行文的思想情感脉络。例如,解读朱自清的《背影》,就可以抓住文中的四次“流泪”来进行。

①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②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

③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作者四次流泪的原因、情感的基点、伤感的程度都有差异。通过对这些细节的揣摩,我们可以体验作者的细腻情感,梳理情感变化的脉络,从而读懂父子深情。第一次流泪包含着作者对父亲艰辛操持家务的理解和失去至亲的悲伤;第二次流泪是作者目睹父亲艰难攀爬月台,感念父亲对自己的细心关爱,情由中来,悲不自胜;第三次流泪是第二次流泪的延续,是情感的升华,作者当着父亲的面不好意思流露的伤感情绪此时彻底宣泄了出来;第四次流泪的原因既有前三次流泪的情感积淀,又有对现实家庭生活龃龉的感伤,更有老父“大去之期不远”的逗引,这是儿子对父爱的深层次理解。四次流泪,将作者对父爱的理解详尽地展现了出来。

2.呼应词句。文本中的有些词句断续出现,前后呼应,但并不具有线索作用。这些词句看似微不足道,实则内涵丰富。如《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文本解读重点在分析场景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常规教学教师是从人物的语言、装束、行为等角度入手分析。但本文另辟蹊径,小说多次提及各主要人物动作行为上的“忙”,一个“忙”字的背后也体现着人物的真性情。

①黛玉忙起身迎上来见礼,互相厮认过,大家归了坐。(见“三春”)/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见熙凤)/黛玉忙站起来,一一听了。(见贾赦)

②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熙凤忙拉了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上坐了,黛玉十分推让。

③宝玉早已看见多了一个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作揖。

④贾母忙哄他道:“你这妹妹原有这个来的,因你姑妈去世时,舍不得你妹妹……”

黛玉因为初来贾府,刚刚领略到贾府的不凡气度,顾及自身的特殊身份,三处“忙”表现出她见人、听训时的谨慎态度;王熙凤的两处“忙”字既表现她的聪明乖巧、八面玲珑,又暗写出她一味迎合贾母,揭示其在贾府得宠的深刻原因;宝玉的“忙”体现的是他性情中的平易随和、超拔不俗;养尊处优的贾母掌控全局,率性随意,本不该“忙”,一个意外的“忙”字从侧面表现她对宝玉的溺爱和重视,暗示宝玉在贾府的地位与众不同。

二、“细”在标题分解上

标题是文本的“眼睛”,是作者构思、行文最基本的依据。解读文本时,结合对标题的分解,梳理文本就是提纲挈领。例如欧阳修的《伶官传序》,就可以将标题分解为“伶、官、传、序”。逐字揣摩,抽丝剥茧,便可将学生的思维带向深刻。由标题可梳理出以下三个问题:

①伶人何以能做官?

②为何给伶官作传?

③为何还为传作序?

古代社会倡优并称,伶人地位低下,伶人做官本就匪夷所思。但庄宗李存勖因为自己喜欢演剧,多与伶人交游,使得伶人得以参与政事并掌权。当时伶人做官并非个例,还形成了裙带关联,他们沆瀣一气,权势盛极一时。以一己私好而忘家国大义,庄宗何其昏昧!伶官现象何其荒唐!

欧阳修将伶官写入史传,用意何在?伶官败坏了官场风气,导致“一夫夜呼,乱者四应”“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的后果。欧公此意,显然着意于后世尤其是北宋的统治者。北宋官吏庸冗,吏治腐败,而根源恰恰也在昏聩的皇帝身上。曾经英明勇武的庄宗竟因一己之失而败身亡国,触目惊心的“伶官之祸”难道还不能让北宋的统治们警醒吗?

写完《伶官传》,欧阳修意犹未尽,又为《伶官传》作序。北宋内部的统治岌岌可危,北方少数民族不断进犯,民族矛盾尖锐。但统治者不图变革,不求振作,一味忍辱吞耻,纳币输绢以求苟安。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写出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经典名句,意在提醒北宋的统治者要下定决心整肃吏治,发愤图强。

分解标题,由“伶”到“官”到“传”到“序”的细读思路,层层递进,便能不断逼近作者的创作本意,读出文本的意蕴。

三、“细”在情理剖析中

通过对记叙中情理的分析探究,得出蕴含在文字背后的哲理深思,能提高学生思维品质,是高层次的语文学习。如解读《烛之武退秦师》一文,在理顺文本的内容,确定基本史实的基础上,反向思维,探情析理,多问几个“为什么不这样”,对文本的理解可以更上一层楼。顺着文本内容,运用逆向思维,可以梳理出以下几个问题:

①晋侯为什么不独自伐郑?

②烛之武为什么不去见晋侯?

③烛之武为什么不爽快出使?

④郑伯为何不曾重用烛之武?

晋秦联合伐郑,矛盾的主体是晋郑两国,秦仅是晋伐郑的帮手。但强晋为什么不单独伐弱郑呢?而且,在秦撤军后,晋为何“亦去之”?面对巨大战争利益的诱惑,晋不独享而邀请秦加入,肯定是自己单独行动的底气不足。因为郑“贰于楚”,晋单独应对楚郑联盟力不从心。有秦的加盟,晋秦合力足以震慑楚,使其不敢轻易助郑。晋邀秦出兵既是利用秦,也是依赖秦。后来秦倒戈撤军后,楚在郑危急关头出手相救的可能性陡然增大,这也正是晋最初的担忧。因此,晋“亦去之”便在情理之中了。首尾两段文字看似寻常,却句句都有潜台词,且前后呼应成理。

战争将爆发在晋郑之间,佚之狐为何建议郑伯派烛之武去见秦伯而不是晋侯呢?难道他不懂釜底抽薪的道理吗?晋出师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灭郑来壮大自我,郑求晋撤军显然是徒劳无益的。是“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的局势让佚之狐等人看出了端倪:两军本可以合兵一处以增强战斗力,分开驻军表明他们各怀鬼胎,各有打算。佚之狐看出了晋秦联盟基础薄弱,所以建议烛之武去见秦伯,就找到了消除国难的突破口。“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一句看似闲笔,却为后文情节的展开做了情理上的铺垫,使得叙事情趣盎然。

烛之武为什么不爽快出使?烛之武长期受冷落,已年近七十,仍只是个小小的“圉正”,心里自然不平:“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的抱怨恰好暴露了郑国内部的矛盾。但即便有矛盾,郑国君臣也很快捐弃前嫌,共赴国难。相比之下,晋秦两强国虽名为结盟,实际貌合神离。双方内部力量整合配置的差异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也暗示了故事的必然结局。

郑伯为何不曾重用烛之武?这个问题看似古怪,与主体事件无关。不妨先看看烛之武的外交辞令。从郑秦两国立场上看,这段辞令的确精妙绝伦,天衣无缝,烛之武堪称杰出的外交家。但平心而论,烛之武实则歪曲事实,无中生有——“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此处的晋君不是晋文公,而是他的弟弟晋惠公。烛之武利用秦穆公和晋惠公的旧恩怨来挑拨秦穆公和晋文公的联盟之谊,实属偷梁换柱。但秦穆公居然就信了。更有甚者,“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明显是主观推测,没有客观依据。烛之武一味想让秦穆公不断加深“夫晋,何厌之有”的坏印象,由此可见,烛之武退秦师的成功靠的是诡计。这只是一时的应敌之策,但在信奉儒家道义的仁人君子看来绝非正道。日常生活中,人们钦佩烛之武的才华,鄙薄其为人,旨在阐释儒家微言大义的《左传》委婉地告诉世人:才有余而德不足的烛之武,是很难得到郑伯青睞的。

文学类文本细读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领悟、驾驭能力为核心,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它是建立在文本细读基础之上的,是文本细读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学生细读文本的能力亟须教师做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高中语文经典作品细读教学的行动研究”阶段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B-a/2016/02/51]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中学)

猜你喜欢

贾府流泪词句
流泪
感动得流泪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流泪的红舞鞋
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例谈小说教学方法
从工具性和人文性角度解读《林黛玉进贾府》
画面太美,哭到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