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育:总有一些东西值得坚守

2022-07-04郭炆娟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22年5期
关键词:文本语文课堂

著名思想家斯宾塞·约翰逊说,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这句话之所以被人们奉为圭臬,是因为它道出了这个世界的一个基本规律,那就是发展与变化。但是,一直以来,我总认为,对于我们的语文教育来说,不管外界如何风云变幻,总有一些值得坚守的东西。

简要梳理一下,执教《少年中国说(节选)》一课,我所坚守的主要有三个方面,那就是阅读、发现和预见。

一、深度阅读:夯实语言根基

语文界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話:“学理如筑塔,学文如积沙。”我深信,这句话道出了“理”与“文”的基本特征,以及“学理”与“学文”的基本路径。学文,需要的是兼收并蓄,广闻博览,于是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之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阅读的意义有清晰的阐述:通过朗读,将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不管社会如何发展,科技如何进步,“读”,总是“学文”者需要竭尽全力去做的事。因此,阅读是我的语文课堂始终不渝的坚守。本次我执教《少年中国说(节选)》,亦是如此。

《少年中国说》是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先生的作品,写于一百多年前,是一篇相对浅易的文言文。对于学生而言,他们之前只学过故事类简短的文言文,例如《守株待兔》《精卫填海》,因此备课时,我确立的首要学习目标就是文本阅读,不只是读通顺读流畅,还要读出文本内涵。我的基本想法是,对初涉文言的小学生来说,培养对文言的兴趣是最重要的。其次是培养文言语感,而阅读是实现这两个目标的最直接有效的办法。为此,我在两个方面做了努力。

1.给予时空保障,营造阅读情境。在时间方面,我安排课前十分钟读、课中读,延伸到课后读。在内容方面,我指导学生进行全方位的阅读,读主题导语,读文本主体,读文下注释。在阅读方式方面,我通过指名读、男女生配合读、师生合作读、齐读等,达成阅读不同层面的要求。通过这些阅读活动,我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感知语言文字,体会文本情感,培养思维能力……

2.利用文本资源,引导深度阅读。小学生的初始阅读,最容易产生的问题就是浅表性阅读,读得有字无意,有声无形。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从表层读向深层?这篇文章句式整齐,层层递进,读起来铿锵有力,振聋发聩,教师应让学生通过阅读,品味文字的魅力,体会逻辑的意趣。

通过阅读,学生不难发现文本第1自然段的排比句式。那么,怎样引导学生读好排比句,从而感受其气势和情感呢?我用肯定的评价语言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排比句式的特点:“我听出了节奏”“我听出了气势”……试教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往往为了追求“气势”而忽略了“连贯”。于是,我抓住“则”这个连词,重点指导“连贯地读”。在理解了“则”这个文言虚词的意思后,学生能够读得声断气连,语意贯通,把课后习题中“读得连贯而有气势”这一要求落到了实处,深切地体悟到语言的魅力。

文本第2自然段4字一句,一共20个短句,节奏铿锵,急促有力,很好地体现了汉字的音韵美。我着力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其韵律的魅力,并链接他们已有的知识——《关雎》的句式特点,从读得正确流利到有节奏、有韵味,再到饱满有气势。学生通过朗读更好地理解了文本,在读中品味语言文字之美,实现了课堂上看得见的生长。

引导阅读过程中的深入思考,是深度阅读的要义。读的过程如果没有思考的介入,朗读则成了镜花水月,缺乏实际意义。在本课教学中,我从文本的内容入手,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适时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在思考中阅读,在阅读中思考,实现对内容和意义的通透把握。在学生读了“少年智则国智……”这段文字后,我提问:“梁启超用8句话来形容少年和国家之间的关系,这8句话能不能调换顺序呢?为什么?”学生带着疑问再读这8句话,带着思考咀嚼其中的“智”“富”“强”等8个关键词,然后小组讨论,发现了这8个词逻辑和情感上层层递进的关系,这时,他们的朗读又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二、不断发现:培养学习品质

人的学习与成长的过程,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不断发现的过程,发现外在世界,发现自我。真正意义上的以学生为本的语文教育,需要将这种发现的权利和机会还给学生,让他们的语文学习充满发现的愉悦感和成就感,借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而这些将会成为学生一生的财富。这是我在语文教育中的又一坚守。

此次备课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让学生沉下心来发现文字背后的秘密是一件很有趣且有意义的事情,我的课堂活动该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于是,我努力将学生带到更有挑战性的情境中去,让他们在不断的自我否定、自我和解中,体会发现的快乐,激发学习的欲望,促进思维的优化。试举几例。

1.借词汇品语意。选文中,“少年……则国……”的排比句式,是任何一位执教者都会关注的,但大家也许更容易关注那些形容词,却忽略其中的连词“则”。教学中,对“则”的词义探究,为我的课堂开启了新的发现之旅。在反复诵读语段后,我引导学生用关联词来替换这个“则”字,学生们提出了很多答案:“如果……就……”“因为……所以……”“只要……就……”“只有……才……”……我抛出一个更具挑战性的问题:你觉得哪个最合适呢?学生们在反复比较中,发现“只有……才……”最合适,因为它更能突出少年的发展之于中国的不可或缺,更体现出梁任公对少年的殷殷期望—— 期盼少年担负起富国强国的重任。通过这样的替换与比较,我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精确,引向严谨,引向精益求精。

2.借意象悟深情。在学习第2自然段的时候,学生很容易找到作者用来赞美少年中国的意象:“红日”“潜龙”“乳虎”“鹰隼”“奇花”“干将”等。但世间事物千千万万,为什么梁任公要选用这些事物来象征他理想中的少年中国呢?借此,我带着学生走上发现之旅。通过抽丝剥茧式层层深入的探究,学生获得了令人惊喜的发现:(1)这些事物中许多都是中华文明的体现: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中国人崇尚龙图腾,干将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宝剑……从中,学生感悟到梁任公对祖国的满腔的爱。(2)结合“潜”“乳”等词,学生可以发现这些事物都是刚刚诞生的、生机勃勃的,从而明白了梁任公心中的少年中国是朝气蓬勃、蓄势待发的。(3)抓住每句话的后半句,学生发现正是这些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展现了少年中国的光辉前景:声威巨大、光明美好。

这样的“发现”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教师适时的拓展补充与资源整合,将学生的思维向着更深处推进。尤为重要的是,学生从中品味出先辈们对祖国的无比深情,从而获得情感的浸染。

3.借背景探主旨。这篇写于一百余年前的文章,有其特殊的历史渊源,当下的小学生,与之有着巨大的时空隔阂,所以理解文章的写作意图并非易事。我想,这也是可以由学生自己来发现的,让他们在发现的过程中接受情感的洗礼、认识的升华,从而让文本价值得到体现。为此,我以文本中的“今日”为引,结合相关背景资料,将学生置于当时的社会中去,让他们自己去发现:

“本文是梁启超先生于1900年发表在《清议报》上的一篇文章。当时,八国联军阴谋瓜分中国,污蔑中国是‘老大帝国‘东亚病夫‘一盘散沙,不能自治,只能由帝国主义列强瓜分。国内,封建统治者腐败无能,一些卖国求荣者叫嚷着‘中国不亡是无天理‘任何列强三日内就可以灭亡中国。”

在学生们读完这些材料后,我追问:你觉得当时的中国怎么样?学生有的从材料中直接提取“一盘散沙”“统治者腐败无能”“国人卖国求荣”等短语,有的提炼出“弱小”“贫穷”“落后”等词语,也有的根据自己对清朝历史的了解,介绍当时的一些情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有了更深的理解,对作品的主旨有了直观的感受和清晰的认识。最重要的是,学生在发现的过程中,获得了探究文本主旨的又一路径。

三、充分预见:助力生成精彩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教育而言,人们讨论得多的不是预见,而是生成。但我的认识是,预见是生成的前提和基础,生成是预见的延伸与拓展。充分预见,才可能充分生成;缺乏预见,即使生成,也可能被忽视,被误导。因此,充分预见,是我坚守的又一语文教育理想。以我教授的本篇课文为例,着重进行了两个方面的预见:一是“已知”,二是“未知”。

1.预见学生的“已知”。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教育必须准确把握并立足于学生的现有水平。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有过这样一段表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他们教育思想的共同点可以归结为两个字:已知。在备课过程中,我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在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上。在考虑学生活动时,要先弄清学生现有的认知状况,以使活动安排符合当下学情,让学生借此获得实实在在的成长。我想,学生对“智”“富”“强”“独立”“自由”“进步”等关键词的意思可能有初步理解,但还不够精确。我翻开工具书,一一查询这些词的意思,便于课堂上灵活点评。果然,在试教的过程中,有学生对“富”理解狭隘,有学生对“富”与“强”无法区分,有了课前充分的预见,课堂上便有了恰到好处的点评引导。

2.预见学生的“未知”。不但预见学生的“已知”,亦预见学生的“未知”。在教学方案设计中,我总会设置“弹性区间”,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与空间,并对过程多做假设:学生会如何反应?教师又该如何引导?教师在课前有了充分的准备,课堂上才能从容不迫地面对学生,才能胸有成竹地进行对话,也才能收到更多预约的精彩。

比如,课堂伊始,学生读完课题后,我引导学生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我预设了学生的问题:为什么是少年中国?少年中国怎么样?少年和中国的關系是怎样的?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于是,当学生提出这些问题时,我胸有成竹地与学生对话,从容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去寻找答案。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插曲。在备课、磨课的时候,王爱华老师问我:“如果学生说‘雄于地球的意思就是在地球上称霸,你怎么办?”陈兰老师问我:“让学生找概括全文、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学生如果找第一段第一句,你怎么办?”在省赛的课堂上,真的有学生像陈兰老师说的那样,找错了核心句。这时,我准备的引导学生重新找句子的预设语言,派上了大用场,让我能轻松驾驭课堂。由此,我更加佩服两位老师的未雨绸缪。

语文教育也许正如一江春水,水流不息,变化无常;但其中某些重要的隘口,却如中流砥柱,需要教师坚守,绝不能随波逐流。我作如是观。※

郭炆娟,江苏省第22届青年教师小学语文优课评选活动特等奖获得者、如皋市安定小学语文教师,曾获得南通市教学比武一等奖,被评为南通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南通市师德标兵、“168”爱生优秀教师。

猜你喜欢

文本语文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