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课后习题 落实语文要素
2022-07-04许丽华
许丽华
统编版小语教材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为线索编排了单元内容,力图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编者将语文要素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在各个单元的单元导读和课后习题(包括“语文园地”、课文中的气泡框提醒等)中。因此,教师要深入挖掘课后习题的价值,活用课后习题,为教学提供有力的抓手,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以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为例,本单元的人文主题为“思维的火花跨越时空,照亮昨天、今天和明天”,单元导语中的语文要素是“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围绕“思维的火花”这一主题,本单元编排了《自相矛盾》《田忌赛马》《跳水》三篇课文,展现了思辨与智慧。三篇课文的课后习题指向明确,都承接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以课后习题为抓手,细化习题的目标指向,有层次地设计问题并有效落实语文要素,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一、《自相矛盾》:为什么“其人弗能应也”?
追问语言“冲突”,探究核心问题,可加深学生对人物思维过程的了解,提升思维品质。那“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从表层看,是他所说的话前后矛盾;再深究,是因为他只顾把矛和盾卖掉,而缺少深层次的思考,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话不合事理。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教师可以对这个问题进行分解、细化。
1.思考: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先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小组合作学习,思考可能出现的四种情况。学生可能会说出四种答案:盾破、矛断、都没坏、都坏了。这时要引导学生发现后面两种情况其实是不存在的,盾被戳破了,而矛又断了,说明盾不牢固,矛也不锋利。只可能是矛断或盾坏。
2.图像化策略,用思维导图展示“以子之矛陷子之盾”的结果,发现其言语的矛盾之处。思维较为抽象,可借助具体的图示,帮助学生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并以此为抓手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再相机引导学生用思维导图将“以子之矛陷子之盾”的结果展示出来。
思维导图,提供了一个个小的支架,让学生深入理解楚人的思维。教师以此搭建思维的支架,进行分层教学,就可以将楚人抽象的思维过程变得清晰可感,从而让其言语的前后矛盾暴露无遗,进而让学生明白“其人弗能应也”的表层原因——“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3.追问并思考:“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究竟是什么?生活中有类似的事情吗?在学生理解了“其人弗能应也”的表层原因后,再让学生进行想象说话:
楚人面红耳赤_________ ,哑口无言,心想:说盾破了吧,_________;说矛断了吧,_________;说都坏了吧,_________ 。都怪我_________ ,以后我可要_________ 。
通过这样的说话练习,学生既了解了楚人的思维过程,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水到渠成地明白了故事的道理。这时,教师再追问:“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学生就能发现深层次的原因和道理——不能像楚人这样只关心眼前利益。
最后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寓意,学生就不仅能发现表层的言行的矛盾之处,而且能发现深层的原因是“楚人只顾眼前的利益,缺少深入的思考”,从而明白生活中思维缜密的重要性,要避免言行不一致。
二、《田忌赛马》:田忌为什么能够转败为胜?
这一课如果直接以“为什么还是原来的马,只是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转败为胜”做主问题来提问,学生可能会就课文讲课文,变成“贴标签”式的理解。这就需要对赛马过程进行分解,层层递进地引导学生学习。
1.默读课文,连一连,把齐威王和田忌赛马的对阵图标画出来。通过对阵图标的连画,学生不难发现田忌采用了调整马的对阵顺序的策略,最终以2∶1战胜齐威王。
2.思考:孙膑在制定策略前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认真观察、仔细分析”是孙膑想出“调整马的对阵顺序”这一取胜策略的前提条件。学生思考后,不难从文中找到答案——孙膑看了几场比赛之后发现,马的脚力相差不多,而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一是整体看,马的脚力差不多;二是每个人的马有差别,都可以分成三等。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学生明白了孙膑计策的得来不是“耍小聪明”,而是靠细致观察、仔细分析。
3.小组合作,完成学习单,画出对阵图并预测结果。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画图推演,全面分析各种策略的可能结果,发现只有文中这种对阵顺序才是必赢的结局,从而进一步了解孙膑的思维过程。
田忌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消耗完齐威王的上等马,就能实现三局两胜,从而保证最终的胜利。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学生体会到孙膑一方面观察得非常仔细,另一方面分析得细致合理,进而理解田忌在赛马时为什么那么泰然自若,即使输了第一场也能不急躁。
4.比赛马上要开始了,如果你是孙膑,你怎样跟田忌说清楚自己的策略?最后这个问题,对学生的要求就更高了。首先,學生要基于前面的学习,了解孙膑的思维过程;其次,学生还要以第一人称讲述,和田忌说清楚自己的思维过程。这个设计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提炼信息和表达的能力,帮助学生真正了解了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跳水》:船长的办法好在哪里?
根据课文内容,结合具体语境,走进人物的内心,想其所想,才能更好地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感受其思维之美。《跳水》一文中,在最紧要的关头,船长急中生智,举枪命令儿子“向海里跳”—— 这是唯一可以救儿子的办法。船长在瞬间做出决定,足见其经验丰富、思维敏捷。辨析船长的办法好在哪里,才能深入认识船长这个人物形象。
1.了解孩子所处的困境。要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船长所用方法的好处,就得先引导学生了解当时孩子所处的困境—— 孩子只要一失足,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课文所配插图正是孩子在横木上行走的情形,有助于学生认识帆船的构造,理解孩子当时进退两难的险境。
2.思考水手当时的做法和结局。看到孩子当时的处境,水手们全都“吓呆了”,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水手们的表现,让孩子两条腿也跟着不由得发起抖来。这就意味着孩子已经吓得僵住了,他没有办法依靠自己的力量下来了,随时会掉下来—— 孩子可谓命悬一线,时间就意味着生命。
3.如果你恰好站在船上,你打算怎样救孩子?同桌交流。学生将自己想象成船上的一员,思考在当时的危急关头,自己能采取的方法。学生的思维会比较发散活跃:有人说拿垫子,让孩子跳下来;有人说让孩子顺着桅杆爬下来。但这些方法都可行吗?只要结合前文孩子所处的困境,学生就会发现这些方法其实并不可行。
4.默读课文第5自然段,思考:在那危急时刻,船长是怎么想的?将船长的办法、水手们当时的做法以及同学们想出的各种办法进行对比,学生才能真正明白船长的做法到底好在哪里—— 船长的做法看似残酷,但联系孩子当时的状况和所处的环境(风平浪静的天气),不难发现,船长的决定是当时最有效最安全的办法。这一办法的背后,蕴含着一位船长丰富的航海经验、沉着处事的智慧和当机立断的非凡勇气。
总之,以课后习题为抓手,灵活地分解、细化或转化,精选言语实践的内容,扎实推进语文要素的学习,才能让语文成为“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外国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