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不怕写(四)

2022-07-04王栋生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22年5期
关键词:应试小朋友考试

问题7:学生平时小练笔写得很有生活气息,富有童趣,但一到考场作文,阅卷老师对照“评价标准”就会扣分。怎么衔接平时练笔和考场作文呢?可以让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吗?

平时练笔和考场作文,我觉得根本没办法衔接,可能也没有必要衔接。总不能按考试要求练笔吧。一辈子就那么几次重要的考试,考场作文就考那么40分钟至多1小时,改作文的那个老师兴许只瞄了几十秒钟,就迅速打好了分数。“应试”就是“应付考试”。为了应付一件事拿学生宝贵的学习时光去赌,很不合算,老师不要去干那种傻事。我不是反对考试作文,但我知道考试作文是怎么回事,从命题直到评价,实在没什么好说的。跟学生谈应试作文,原则就是“考试作文能不吃亏就行”,不要指望“讨便宜”,也不要指望“满分”“高分”—— 老师们都有批阅作文的经历:学生用半小时、1小时才写完的一篇作文,老师也许用几分钟就批改完了。老师为什么不同心同理,也用半小时琢磨学生的作文?这不现实。所以,老师批学生的作文时,要很慎重,学生的作文是用心写的,评分要客观一点,不要毁灭他写作的兴致,脑袋里不要总是有“考试”。

我常跟人讲一件往事:1989年,《扬子晚报》的一位编辑给我看两篇小学二年级学生的“写话”。

第一篇:昨天,我到浮桥公园去玩了。我哧(南京方言,从上往下滑)了两回滑梯,吃了两根冰棒—— 一根豆子的,一根橘子的。后来我小了一泡便,就回家了。

第二篇:昨天,我到中山陵去玩了,看见三个孙中山。下面一个黑的(指中山陵下的孙中山先生铜像,文中“白的”是汉白玉坐像,“黄的”是黄玉卧像),站着;爬到中间,一个房子里面有一个白的,坐着;房子后面还有一个小房子,里面有个黄的,躺着。后来我就回家了。

这两篇写话都被老师打了不及格,编辑问我:“王老师,你看看怎样!”我说怎么会不及格,你看这位小朋友作文写得多好:“‘昨天,我到浮桥公园去玩了。很有生活气息。‘我哧了两回滑梯,吃了两根冰棒—— 一根豆子的,一根橘子的。后来我小了一泡便,就回家了—— 这里面数字出现了多次,而且有‘总—分关系,叙述很清楚。”

再看另外一篇写话,“昨天,我到中山陵去玩了,看见三个孙中山”—— 开头总说,下面分说—— “下面一个黑的,站着;爬到中间,一个房子里面有个白的,坐着;房子后面還有一个小房子,里面有个黄的,躺着”,把中山陵的特征一一说了出来。这个小学生很自然地能“说明”,而说明是表达能力中最重要的,比抒情、记叙还要重要,在生活中大量使用的恰恰是说明。这位小朋友的说明能力很好,可老师给了不及格。

我只好猜老师为什么打不及格。第一篇,很可能是“小了一泡便”坏了事—— 老师肯定觉得“小便”这个事不能写,怎么能写“小了一泡便”?第二篇的短处,可能是老师认为不能说“看见三个孙中山”,觉得这是“尊者”,小学生当作“物”了,有点犯讳。如果老师能注意到表达中的亮点,其实,小学生写“小了一泡便”等等是可以忽略的。有小朋友写“我去屙粑粑了”—— 他不忌讳,他不觉得丢人,那是正常的事。要是一天没屙粑粑,他可能会不舒服,要是今天一次小便都没有,家长会带他上医院,那才是让人害怕的。他写自己的生活,正常的记忆,这有什么不对呢?老是觉得这个不能写,那个不能写,会造成学生怕写。

学生会长大的,当年写这两篇写话的小朋友,今年应该有40岁了。我经常想这件事,因为我是老师。当年那个二年级的小学生,现在应该成家立业了吧,他可能也有个孩子正在学写作文吧,他是不是会教孩子:“小便”是不能写的;某某人,一定要说准确,千万别把人当成“东西”,人不是符号……一代惊弓之鸟,仍会有恐惧。还有一种可能,当年的小朋友现在当语文老师了,他回忆童年写作文的事情,可能非常感慨。我们还可以换一个视角去看,当年那位语文老师如果是40岁的话,现在已经70多岁了,他或许还认为自己一辈子教作文教得很好呢,可他不知道有个叫王栋生的人死死地记住了他批改的“不及格”的两篇写话。

来自生活的素材,有些比较粗糙,不一定符合一些老师的评价标准,甚至不符合成年人的审美趣味,可是,这些素材是真实的生活,有生命活力。现在的小学生,已经能说各种各样的大话、套话,能写倡议书了,能写演讲稿了。有一年,我观摩一场小学生演讲比赛,看到一位老师在场地外辅导学生:“说这句话的时候,要朝前跨一步,手要向前一伸。来,再来一遍!”小女生学了,姿势没做对,动作还不协调,往前跨时总是把手僵硬地伸出去。轮到她上场演讲,到节骨眼上,小女生还是忘记了。当她说完了以后,大概才想起“手要向前一伸”,她愣了一下,补了一个“手伸向前方”的动作,场上有评委忍俊不禁。—— 老师如果不辅导,也许她会按自己的习惯,自然地完成演讲,未必会那么尴尬。应试作文往往也是这样,有些规定不合理,如果练习阶段就强行灌输,破坏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他们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应试作文教学往往弄巧成拙,我们应当警惕。

应试作文不是作文内容的全部。老师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考试不能这样写”,这就抹杀了学生的好奇心,败坏了学生的想象力。某市的“教育名区”,一些老师要求小学生背作文,成了教学惯例。当地老师告诉我:要学生背作文,不止是检查背,还要“默写”,因为“会背不一定能把字写对”。二三十篇作文,每个人都要背,以应付区里的“统测”。“背作文”,等于没教,不但没教,还害了学生,一大群老师“习非成是”,真正误人子弟。应试教育就是想方设法走捷径,缩短探索的过程,结果毁灭思维能力。把整个思维过程缩短,只教小学生几种模式,鼓励他们去套,他们也就没有思维意识了。没有思维,教师的教学也“归零”。这些极端功利的寒酸伎俩,会毁了一个人的童年和少年。

我们现在面对的学生,说不准未来会是些什么样的人:他们很可能是非常有智慧的人,他们很可能是非常善于反思的人,他们很可能是有探索意识的人,他们很可能是有评价原则的人。对写作的热爱,关系到思维品质,也关系到生活的品质,关系到生命的质量,所以,老师们在教学中,要尽可能保护学生的写作激情,眼光要放远一些。

学生写的作文即使不符合本次作文要求,也应该尽量发现优点并鼓励他,指出作文中闪光的地方。我多次遇到这样的情况:本次作文要求抒发议论,可是一个学生偏偏写的叙事加抒情,我批了一个60分,然后写一句“誊写一遍,交给《树人》杂志编辑部”。—— 一码归一码,按本次作文要求,它不合格,但它是一篇很有意思的作文。学生也明白:议论文就是要议论,这次作文夹入的叙述多了,但老师对我的记叙很满意,推荐给校刊发表了。他可能会对那个“60分”感到有些不快,但他也多了一份经验。

那么,学生真的可以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吗?老师要给学生机会,学生的表达要有这个通道:他非常想写一写某个内容,等了一学期,老师也没给他这个机会,让他有个“出口”,老师甚至连随笔都规定了要写什么题材,那他怎么办?如果又得不到家庭的鼓励,他就放弃写作了。能不能让学生多一点写自由作文的机会?义务教育阶段,少一些桎梏,多一点自由,对未来学习发展有利。

应试作文其实并不难。我在南师附中教书,常跟学生讲:高考作文,就算平时得过且过,临阵磨枪都来得及。为什么?高考作文,是“不自由状态下的写作”,无非是打球不要出界,尽量把球投进框,懂得规则和要求就行了。高考作文阅卷,阅卷老师在试卷上停留时间一般不会超过120秒,只要在这期间,让阅卷老师看不出破绽,或者120秒之内,能有几个句子,或一两个段落打动他,就不会吃什么亏。平时自由地想,自由地写,丰富实践,考前学点应试技巧,差不多就行了,这比用三年时间去琢磨揣测、背模式、说套话合算。三年高中,可以省下很多时间,读一些对一辈子有用的书。

再说,小学作文,期中、期末要做点客观评判,平时作文,干吗不给学生多打几分?我一直很困惑:现在一些老师给学生作文打分太低,有必要吗?没必要。这次作文,有些老师评分时觉得选材蛮好的,可是结构有点松散;下次选材、结构都很好了,表达有点缺陷;后来表达也很好了,可是“少写了一行字”——永远有扣分的理由!何必要这样?他是个小朋友,他对这个世界充满期待,他希望到处都能遇到美好的人和事,他很想把作文写好—— 他只是“少写了一行字”。那位老师坚持标准,考试作文少了一行字就不行,一下子扣他5分,扣他10分。有朝一日,这位小朋友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成了“李蓝”了,成了“苏西坡”了,那时候,他回想小学老师当年给他打70几分,会感谢你的严格要求吗?—— 这种可能性虽然不大,可是作为老师,为什么总是要让学生不开心?为什么要让他们对作文望而生畏呢?在我们的教室里,坐着很多小朋友,在未来,他们可能成为各种各样的人,他们有无限发展的可能,而一个老师的作用可能是有限的,但是,我们可以给他们创造“机会”啊。

坦率地說,在座的老师都是应试教育哺育出来的。—— 我这样说,绝对没有藐视各位学历的意思,因为我连应试教育都没接受过,当年我接受的教育更糟糕。现在说什么“过重的作业负担”,我们那时根本不可能有“过重的作业负担”—— 因为国家经济困难,没有足够的纸张生产练习本,小学生每学期语文、算术都只有两本薄薄的练习本,到学期快结束的时候,封三、封四也全都写满了—— 不要说没钱,有钱也没用,没有“计划”,买不到。那时学习条件很差,什么课外书都没有,学习内容也简单。现在的学生教辅多得不得了,一个书包十几斤重;我们那个时候,想有那么重的书包,都是不可能的。我受的教育差,没有什么书可读,但是困难没有阻碍我成为一名语文教师,毕竟我有很尽职的老师。所以,我觉得在当下的应试教育中,学生丧失了对学校的趣味,这才是最可惜的。

多给几分不要紧,学生不会因为多几分就被冲昏头脑。

在和老师们交流时,有的老师也说,家长觉得你这个老师给我的孩子作文打100分,让他自满了,是害了我的孩子。这也真没办法。不是所有的家长都是有理智的。干吗不敢打100分?在小学和中学的所有学科中,除了语文的作文,其他科目作业经常出现满分,唯独中小学生的作文极少出现满分,这不正常。我觉得,语文老师在自己职业生涯中要敢给学生作文打100分。

小学生的作文,基本符合要求,就把分数打高一些,给他85分、90分,还要经常化;也要敢打100分。也许有的家长说,明明有个错别字没改出来,还打100分,老师太大意—— 谁规定一个错别字要扣10分的?小学生写了两个错别字,何必看得那么重要?我是老师,也不敢保证不出错。好多家长,还有老师,对自己要求并不高,但对学生要求太高,动不动“从难从严”。如果你的一篇论文、一个案例因为有一两个错别字或病句,被专业刊物退稿了,你肯定觉得委屈:不就有一两个错别字吗?不就一句话不顺吗?而我文章写得这么好,何必为难人?那么,何必对小朋友的作文吹毛求疵,打个100分又有什么?不就是批批学生作文吗?有些老师搞得如临大敌,锱铢必较。小学生作文,就是要多鼓励,让他们敢想、敢写。是的,好多学生作文不太可能得到100分,那么,“给这一段打100分”,行不行?我曾跟一位老师说过“给这一段打100分”的想法,他真试了一回,效果很好。学生会反复看这一段:“为什么老师觉得这一段写得好?”他反复琢磨这一段,教学目的不就达到了吗?

不能挫伤学生的作文兴趣。作文教学本来已经有困难了,老师不要给自己制造麻烦。有的老师认为不宜多打高分,学校会查,校长要查,会问为什么给学生作文打100分,可是,没有文件规定“上限”啊。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巡视、考评、评估,所有的校长都希望分打得越高越好,老师们的展示课或“赛课”,得了满分,他们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合适,为什么小学生作文的分数不能多给一点?※

(未完待续)

(王栋生,江苏省特级教师、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原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应试小朋友考试
2021年高考《选修3—4》考点预测及应试策略
体育课“大翻身”须警惕陷入“应试”误区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应试写作的文化视角探讨
找茬儿
海边玩一夏
你考试焦虑吗?
Let’s DIY Poster
准备考试
外语不再统一高考是打破应试体制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