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内固定手术治疗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并糖尿病疗效观察

2022-07-04王凯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2年6期
关键词:降钙素髓内股骨

王凯

(河南省开封市中心医院骨科 开封475000)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骨折的常见类型,主要见于外伤、骨质疏松,好发于老年人群,主要采用手术治疗。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的损伤位于髋部附近,占髋部骨折的15%以上,损伤程度严重,且该区域受力复杂,治疗难度大、预后较差[1]。合并有糖尿病时因患者本身存在代谢紊乱、免疫功能损伤,糖代谢紊乱现象不利于术后骨折愈合,且容易并发感染,增加了手术难度。手术具有创伤性,加重了糖代谢紊乱现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内固定器支撑是骨折复位后促进愈合的主要方法[2]。目前临床常用的内固定器种类较多,包括动力髋螺钉、锁定加压钢板、骨近端髓内钉等,受骨密度、粉碎程度和部位等因素的影响,缺乏统一的治疗标准,安全有效的内固定手术方式是骨科医师研究的重点[3]。本研究对比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手术、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并糖尿病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2017 年10 月至2020 年9 月收治的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并糖尿病患者83例,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35 例,男21 例,女14 例;年龄51~93 岁,平均(62.9±3.8)岁;糖尿病病程2~17 年,平均(9.0±1.6)年;体质量指数19~26 kg/m2,平均(23.7±1.6)kg/m2;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21 例,专科9 例,本科及以上5 例。研究组48 例,男29 例,女19 例;年龄52~95 岁,平均(63.4±3.9)岁;糖尿病病程1~16 年,平均(9.1±1.7)年;体质量指数20~26 kg/m2,平均(23.9±1.4)kg/m2;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30 例,专科11 例,本科及以上7 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1)经影像学检查结合患者临床表现确诊为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有糖尿病病史;(2)年龄超过50 岁;(3)符合手术治疗标准。排除标准:(1)合并恶性高血压;(2)患有精神疾病;(3)伴陈旧性骨折;(4)伴凝血功能障碍;(5)伴严重出血倾向;(6)有手术禁忌证;(7)中途退出本研究。本研究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审批号:2017 审(0152)号],患者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进行3~7 d 的常规血糖监测,合理安排胰岛素使用剂量,将血糖水平控制在安全范围内,术前空腹血糖低于7.8 mmol/L,餐后血糖低于10.0 mmol/L。术前进行影像学、血常规、血糖等检查,明确患者病情,评估手术风险。研究组采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全麻后引导患者取仰卧位,软枕垫高臀、肩、患肢。影像学引导下进行患肢牵引,健肢屈膝外展后固定。C 型臂X 线机置于两腿间对骨折部位进行复位,复位效果满意后经大转子顶点作5 cm 纵向切口。对肌肉组织进行钝性分离,充分显露大转子顶部,将髓腔内导针随大转子顶部内侧插入至髓腔,使用工作套筒对周围组织进行保护。空心钻开口置入带锁髓内钉主钉,将导针拔出,将瞄准器角度前倾15°,C 型臂X 线机直视下置入螺旋刀导针,位置、深度满意后测定刀片长度,置入合适大小的螺旋刀片。由两名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共同判断骨折程度,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选择动力交锁或静力交锁,拧入髓内钉近端尾帽。放置引流管,对切口进行逐层缝合。对照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全麻后引导患者取仰卧位,患肢立体牵引后将健肢屈膝外展固定。C 型臂X 线机置于两腿间,经大腿近端外侧的股骨大转子向下作10 cm 左右的手术切口,将肌肉组织钝性分离,对部分骨膜进行剥离,充分显露股骨大转子。将锁定加压钢板放于大转子下方,与骨干完全贴合。钢板近端的3 枚螺钉孔处安放导向器后置入2 mm 导针3 枚,测量待安装螺钉长度。安装套筒后钻孔植入螺钉,在股骨近端和股骨干置入锁定螺钉4~5 枚,放置引流管后缝合切口。两组术后均给予心电监护6~24 h,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使用防压疮医用气垫床,防止发生压疮。同时静脉输注低分子肝素钠,防止血栓形成。积极进行抗感染治疗、功能训练指导,康复期间均接受个体化降糖治疗。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3 d 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骨折愈合时间,术前及术后3 d 降钙素、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随访6 个月,比较两组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不良事件(深静脉血栓、髋部感染、固定物松动、固定物断裂)发生率。Harris 评分0~100 分,低于70 分为差,70~89 分为良,90 分以上为优。VAS 评分0~10 分,得分越高,疼痛越明显。SF-36 评分通过生理职能、社会职能、一般状况等8 个维度评估患者生活质量,满分100 分,得分越高,提示患者生活质量越高。分别在术前及术后3 d 采集患者晨起空腹静脉血5 ml,放射免疫法测定降钙素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超敏C 反应蛋白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3 d 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s)

组别 n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术后引流量(ml) 术后3 d VAS 评分(分) 骨折愈合时间(月)研究组对照组48 35 t P 56.0±6.1 78.3±8.5 13.923 9 0.000 0 157.2±19.8 199.8±31.6 7.537 0 0.000 0 60.1±8.3 88.2±12.4 12.366 1 0.000 0 3.3±0.5 4.4±0.7 8.356 3 0.000 0 3.2±0.5 3.9±0.7 5.317 7 0.000 0

2.2 两组SF-36 评分、Harris 评分比较 术前,两组SF-36 评分、Harri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 个月,研究组SF-36 评分、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SF-36 评分、Harris 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SF-36 评分、Harris 评分比较(分,±s)

Harris 评分术前 随访6 个月研究组对照组组别 n SF-36 评分术前 随访6 个月48 35 t P 70.0±8.1 70.7±7.5 0.401 0 0.689 5 88.2±4.8 80.8±6.6 5.917 5 0.000 0 66.5±5.3 68.2±5.4 1.431 7 0.156 1 90.4±2.9 83.2±3.8 9.793 0 0.000 0

2.3 两组降钙素、超敏C 反应蛋白水平比较 研究组术后3 d 降钙素、超敏C 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降钙素、超敏C 反应蛋白水平比较(±s)

表3 两组降钙素、超敏C 反应蛋白水平比较(±s)

组别 n 超敏C 反应蛋白(mg/L)术前 术后3 d降钙素(ng/ml)术前 术后3 d研究组对照组48 35 t P 63.6±5.8 62.9±5.5 0.554 8 0.580 5 16.8±2.1 21.9±3.2 8.762 2 0.000 0 76.6±9.9 76.8±9.5 0.092 4 0.926 6 20.1±4.6 36.4±6.3 13.632 3 0.000 0

2.4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是骨折的常见类型,近年来发病率持续上升,主要见于摔伤、高处坠落、交通事故等暴力损伤,好发于>65 岁的老年人群。骨折部位主要位于股骨小转子与股骨颈关节囊间,解剖结构复杂,治疗难度大[4]。长期研究发现,合并有糖尿病的骨折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高,且骨折愈合速度慢。糖尿病患者多伴有钙磷代谢紊乱,对手术的耐受性差,加之手术的创伤、术后长时间卧床休养容易引起伤口感染、静脉血栓等并发症,不利于骨折愈合,加重了患者的心理压力、经济负担。对于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并糖尿病患者,术后选择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是临床骨科师生共同关注的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主要采用牵引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锁定钢板、带锁髓内钉是两种常见内固定手术形式[5~6]。本研究通过对两种内固定手术方法进行对比发现,相较于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采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的研究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术后3 d VAS 评分低(P<0.05)。随访结果显示,骨折愈合时间快、髋关节功能恢复快、不良事件发生率低(P<0.05),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手术属于微创手术,切口一般为5 cm,切口小,对机体的创伤小,带锁髓内钉与人体组织发生排斥反应的概率低,符合人体生理特性,术后恢复速度快[7]。螺钉直径增加,使用螺旋刀片替代防旋钉、拉力螺钉功能,打入时横切面呈长方形骨质隧道,紧贴松质骨,既能抗旋转,还能防止骨量丢失,降低固定物移位发生率[8~9]。主钉顶部设计有外翻弧度,在插入主钉时减少了扩髓范围,减少了对骨髓腔的损伤,对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骨折愈合打好了基础[10]。带锁髓内钉操作方便,对血供破坏少,加压固定符合人体生物力学特征,有利于术后肢体功能恢复及骨折愈合,减轻患者疼痛感。术后配合降糖治疗、运动指导可加快髋关节功能恢复[11~12]。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为(157.2±19.8)ml、术后3 d VAS 评分为(3.3±0.5)分,分别低于对照组的(199.8±31.6)ml、(4.4±0.7)分,骨折愈合时间为(3.2±0.5)d,短于对照组的(3.9±0.7)d(P<0.05),说明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手术的出血量少,术后患者疼痛轻,髋关节功能恢复快。C 臂X 线机透视下手术可准确判定骨折断端的对位线,定位精准、术野清晰,可缩短手术时间[13]。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的切口约有12 cm,切口大、出血量多、术后切口恢复时间长。在固定锁定钢板时需要植入多枚螺钉,容易发生螺钉脱落,增加了内固定物断裂、松动风险[14~15]。降钙素、超敏C 反应蛋白参与机体炎性反应,属于应激性指标,对细胞组织及肠道转运功能均有损伤。两组治疗后降钙素、超敏C 反应蛋白水平均有所降低,且研究组下降幅度更明显,表明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手术对机体的创伤性更小,患者的应激反应较轻。研究组SF-36 评分、Harris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4.17%)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P<0.05),说明相较于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手术在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是本研究所选病例较少,研究时间较短,还存在不足之处,需要临床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提高研究结论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内固定手术是临床治疗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并糖尿病的主要方案,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效果优于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创伤性小、术后患者疼痛轻、功能恢复快、不良事件发生率低,疗效更为显著。

猜你喜欢

降钙素髓内股骨
髓内钉加钢板钢缆联合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
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研究进展
正常血清降钙素和大肿块甲状腺髓样癌的研究进展
交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胫骨骨折的效果对照分析
降钙素原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指导使用抗生素的效果分析
降钙素原临床检测分析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降钙素原、D-二聚体联合SOFA评分对脓毒症预后的评估价值
对比股骨开窗技术和大转子延长截骨术在股骨侧翻修术中的疗效
组配式与一体式股骨假体联合转子下短缩截骨治疗Crowe Ⅳ型DDH的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