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耳穴护理联合综合护理对产后抑郁患者的干预效果分析

2022-07-04刘翠丽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13期
关键词:产后抑郁综合护理护理效果

刘翠丽

摘  要:目的  分析中医耳穴护理与综合护理在产后抑郁产妇中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青岛市黄岛区第二中医医院收治的62例产后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研究组采用中医耳穴护理与综合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负性情绪评分、产后抑郁量表评分、睡眠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婴儿照护能力评分及产妇满意度差异。结果  研究组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焦虑量表(SAS)、抑郁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后抑郁量表(EP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量表(GQOLI-74)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婴儿照护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后抑郁产妇采取中医耳穴护理与综合护理,可改善心态,减轻抑郁程度,还可增强婴儿照护能力,提升自身睡眠质量与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较高。

关键词:产后抑郁;综合护理;中医耳穴护理;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2)-13-00-04

心境障碍类疾病中,抑郁症较为常见,存在一定致残率、自杀率。结合临床实践分析,女性抑郁症患者多于男性,尤其围产期女性,发生抑郁症风险更高[1]。虽妊娠、分娩是女性正常生理过程,但受心理、社会多因素影响,可致女性情绪波动,进而引发产后抑郁[2]。发生产后抑郁后,产妇典型症状为焦虑、失眠、哭泣,甚至引发头痛,大部分产妇无需特殊治疗,但部分严重抑郁者,可能出现自杀倾向,影响产妇精神健康及生活质量,还可影响婴幼儿正常生长发育[3]。目前临床多采用心理疏导、音乐治疗、药物治疗及其他辅助方案治疗,效果各异。常用抗抑郁药物包括阿米替林、氯米帕明、5-HT再摄取抑制剂、5-NE再摄取抑制剂等,但单纯药物控制整体效果不佳,且长期用药可能对产妇及婴幼儿产生不良反应,不利于产妇预后[4]。因此,临床尝试对产后抑郁产妇开展护理干预,以改善其精神状态,增强产妇生活质量,但常规护理难以满足围产期女性护理需求,限制了护理效果[5]。近年来,中医耳穴护理逐渐用于产后抑郁护理中,具有健脾、疏肝、解郁、利肺之效,联合综合护理,可辅助产妇减轻不适感,增强产妇生活质量。本研究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青岛市黄岛区第二中医医院收治的62例产后抑郁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中医耳穴护理与综合护理价值,现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青岛市黄岛区第二中医医院收治的62例产后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研究组患者年龄24~38岁,平均年龄(30.18±2.14)岁,初产妇21例,经产妇1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5~39岁,平均年龄(30.21±2.19)岁,其中初产妇22例,经产妇9例。两组患者一般資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获取青岛市黄岛区第二中医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抑郁症诊疗指南》中抑郁症诊断标准[6];②年龄20~40岁。

排除标准:①伴产前精神病史者;②伴器质性病变者;③伴重度窒息者;④新生儿畸形。

1.3  方法

研究组采用中医耳穴护理与综合护理。①常规干预:产妇分娩后,为其讲解恢复知识,监测产妇身体变化,确定针对性干预方案;叮嘱产妇绝对卧床休息,建议取去枕平卧位,头部偏向一侧,同时创建静脉通道,必要时为产妇输血,以维持血容量正常。②认知干预:结合产妇产后抑郁程度,以通俗语言为产妇讲解产后抑郁诱因、危害与诊治方案,同时为产妇例举过往产后抑郁症治愈病例,使产妇正确面对产后抑郁,鼓励、支持产妇,使其度过抑郁阶段。③支持干预:部分女性分娩、育儿经验匮乏。因此,护理期间还需重点讲解新生儿喂养方法与护理方案,鼓励产妇母乳喂养;叮嘱产妇多接触新生儿,增加母婴感情;对于部分剖宫产、会阴侧切者,护理人员需结合产妇心理状态,从专业角度为母婴提供照顾,以增强产妇信任感。④家庭干预:多与产妇家属沟通,叮嘱家属多关心、理解、支持产妇;定期对产妇开展治疗性会谈。⑤情志干预:转移法,结合产妇爱好,鼓励产妇观看书籍或电视节目,1次/d,30 min/次,还可鼓励产妇积极参与家庭活动与社会活动;⑥用药干预:叮嘱产妇遵医嘱用药,告知用药方案、用药剂量、不良反应及疗效等,对于产妇内心疑虑,开展针对性解答。⑦呼吸道护理:维持产妇呼吸顺畅。⑧生活干预:叮嘱家属做好产妇卫生护理,定期更换衣物、被褥,保障产妇休息环境舒适。⑨中医耳穴护理:产妇完成分娩后,确定是否存在出血,并结合肝、胆、脾、胃在耳穴上对应穴位,利用推拿、针刺、贴药等中医特色疗法刺激上述穴位,以调和脏腑,发挥排除瘀血作用。治疗期间,还需为产妇进行按摩,可指导产妇自行操作,每次按摩10~15 min,产妇出现局部酸麻、热胀感后停止。

对照组常规护理。①产后干预:完成分娩后,尽早安排母婴接触,指导产妇正确喂养。②安抚产妇情绪:分娩后产妇情绪易波动,因此,需保障病房空气清新,为产妇创建和谐、温馨的修养环境;还可播放柔和音乐,使产妇舒缓负性情绪;产后尽早安排母乳喂养,并叮嘱家属轮流照看婴儿,以保障产妇休息;将抑郁症产妇安排在安静、舒适病房修养,为产妇普及母乳喂养经验及照顾婴儿经验,保障产妇维持积极心态;发现产妇出现情绪波动,尽早开展心理疏导,以减轻负性情绪影响;家庭对产妇心理情绪影响较大,尤其丈夫关爱程度,直接影响着产妇情绪变化。因此,护理人员需引导丈夫多与产妇聊天,以舒缓产妇情绪,降低产妇抑郁风险。

1.4  观察指标

①疗效指标:显效为护理干预后,思维迟钝、情绪低落、语言减少等抑郁症症状消失,患者可积极配合后续治疗,且对周围人或事物兴趣提升、体质量增加、睡眠质量改善;有效为上述抑郁症症状改善,体质量未继续降低,且能够自行入睡;无效为上述抑郁症状加重,体质量持续降低,无法正常入睡。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②两组护理前后焦虑量表(SAS)、抑郁量表(SDS)指标差异,两种量表分界值均为50分,超过50分即存在焦虑、抑郁症状,分数越高,症状越严重。

③两组护理前后爱丁堡产后抑郁症量表(EPDS)、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差异,其中EPDS分界值为12分,超过12分即存在产后抑郁,PSQI满分21分,得分高,睡眠质量差。

④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综合问卷(GQOLI-74)评分差异,各项总分均60分,得分高,生活质量佳。

⑤两组护理前后产妇婴儿照护能力评分,以青岛市黄岛区第二中医医院自制量表评估,包括日常照护,婴儿动作、语言、认知指导,异常情况处理等,满分100分,得分高,照护能力强。

⑥两组护理满意度差异,以青岛市黄岛区第二中医医院自制量表评估,满分100分,高于80分为满意、40~79分为基本满意、低于40分为不满意,满意率=(总满意+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研究组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护理后,研究组产妇SAS、SDS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EPDS与PSQI评分比较

研究组护理后,产妇EPDS、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GQOLI-74评分比较

研究组护理后,产妇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与物质生活等各项GQOLI-74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  两组婴儿照护能力评分比较

研究组护理后,产妇婴儿照护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2.6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护理后,产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3  讨论

产后心理疾病中,产后抑郁较常见,可影响母体食欲,降低产妇睡眠质量,影响婴儿身体发育,且过度抑郁症状,可影响产妇正常生活、工作,甚至诱发各项产后并发症,常规护理效果不佳,可通过中医耳穴护理与综合护理联合,改善产妇预后。近年来,我国产后焦虑、抑郁发病风险逐年提升,常于分娩数日至分娩6周内发病,在产褥期疾病中较常见。有报道显示,不同区域产后抑郁症发病风险不同,我国产后抑郁症发病风险处于6.5%~43.12%,而国外处于8.8%~40%[7-8]。结合相关研究比较,女性发生产后抑郁后,可影响女性性生活质量,进而影响夫妻生活质量[9]。目前临床治疗产后抑郁分为心理干预、药物干预两种方案,以药物干预为主,但由于分娩后女性生理状态特殊,如何合理应用抗抑郁药物仍存在一定争议。结合临床实践,产后抑郁诱因众多,主要与产妇消极认知有关,家庭支持少也可增加产后抑郁风险[10]。经合理护理干预,可减轻产妇负性认知,促使产妇更好的适应角色变化,进而改善产妇抑郁症状。袁坤等[11]研究中,相比常规护理,分析中医耳穴护理联合综合护理用于产后抑郁症患者中护理价值,发现耳穴护理联合综合护理能够提升产妇生活质量,改善产妇抑郁状态。

结合中医理论分析,早在西汉时,就有中医学者利用耳穴治疗疾病[12]。人体耳廓周围存在十二经脉,具有六条阳经,分布在耳周、耳中位置,且阳经与阴经相对应,部分经脉络连接腧穴,部分结合阳经上达于耳。可见十二经脉与腧穴关系密切。结合西医理论分析,人体耳廓组织内存在迷走神经耳支,其中舌咽-迷走神经感觉纤维对应耳甲内脏,可见耳穴可调节内脏功能。受现代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影响,可致脾胃运化紊乱、脏腑气机失衡,尤其产妇刚分娩后体虚、气郁,更易进展为病理状态,致气血双虚、肝郁气滞,若未积极调理,可影响产妇产后情绪。中医经贴药、点刺及按摩方式刺激耳穴经络,可达安神健脾、宁心养血、滋养肝肾、疏肝理气之效,进而恢复产妇内脏功能,舒缓负性情绪。

本文采取综合护理与中医耳穴护理为产妇开展产后护理,结合本文数据分析,研究组疗效高于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中医认为耳不但是人体听觉器官,也是机体脏腑器官全息图,且中医利用耳廓诊治、预防疾病历史悠久。因此,加强耳穴护理,可取得治疗疾病目的。中医学者认为,产后抑郁症与女性分娩期间失血过多有关,通过耳穴护理调节对应脏腑功能,可取得调和气血、舒经络通之效,进而消除抑郁症状,提升疗效[13-14]。研究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统合护理干预可辅助产妇了解自身身心变化,辅助产妇做好角色转变的心理准备,使其认同自身母亲角色,进而减轻恐惧感,联合中医耳穴护理,可进一步改善产妇抑郁状态。研究组护理后,产妇EPDS、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QOLI-74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综合护理期间,护理人员充分了解产妇心理、生理护理需求,同时开展家庭护理,叮嘱家庭成员为产妇提供情感支持,可减轻产妇压力。研究组产妇婴儿照护能力评分及产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综合护理中融入中医情志护理可提升抑郁症控制效果,护理人员利用自身语言、行为影响产妇情绪,可减轻产妇忧虑感,增强其克服疾病的信心,通过移情法可转移产妇负性情绪,使其积极面对产后抑郁,进而提升产妇满意度。

综上所述,对产后抑郁产妇采取中医耳穴护理与综合护理干预,疗效显著,可改善产妇抑郁情绪,增强其生活质量,还可提升产妇婴儿照护能力,且护理满意度较高,可在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可,张彩云,张志刚,等.正念疗法对产后抑郁患者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 [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20,34(1):15-20.

[2]钟远芬,钟彩玉.认知行为护理干预联合系统性家庭护理干预对于轻中度产后抑郁的效果分析 [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1):181-182.

[3]于西兰.产后抑郁症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及效果观察 [J].臨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5):144-145.

[4]杜玉青,侯红娟,马晓娟等.帕罗西汀联合心理干预治疗产后抑郁的疗效及对患者五羟色胺及HCY水平的影响[J].心理医生,2017, 23(10):42-44.

[5]罗辉娥,马厚蓉,李奕升.心理护理和社区关怀对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干预效果分析 [J].黑龙江医学,2017,41(1):94-95.

[6]刘慧慧,吴绍长,夏朝云.综合护理措施对高龄初产妇产后抑郁失眠的干预效果分析 [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6):143-146.

[7]章艳,刘永侠,任娜.循证干预措施对高危产妇产后抑郁症应用效果及心理状态分析 [J].贵州医药,2020,44(2):313-314.

[8]高丽,郑学民,邢培凯.瑜伽放松训练联合文拉法辛对产后抑郁症患者的效果 [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0,47(2):347-350.

[9]刘佩佩,张增祥.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敷贴对产后乳汁分泌的影响 [J].新中医,2019,51(6):304-306.

[10]刘建清.观察生化逍遥散联合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产后抑郁症的效果 [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11):139-141.

[11]袁坤,尹丽娜,高丽红,等.耳穴护理与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产妇生活质量的影响 [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14):1585-1587.

[12]吴晓梅.产后抑郁症产妇实施中医耳穴护理的价值评估[J].心理月刊,2019,14(23):92.

[13]陈亚军,刘爱平.《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临床应用价值探析[J].国医论坛,2021,36(6):69-70.

[14]杨阳,汪悦,邬颖华.产后抑郁症的中医治疗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2):62,64.

猜你喜欢

产后抑郁综合护理护理效果
产后抑郁的三时段护理干预研究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CRRT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及护理
心理健康教育对孕期焦虑、抑郁及产后抑郁的影响
元认知干预对产后抑郁治疗效果的观察
临床分析产妇产后抑郁情绪的原因和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