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初中生自卑心理的转变途径
2022-07-03李夏婷
[摘要] 当前,在社会经济转型、多元文化冲击的宏观环境和升学压力、竞争压力相交织的微观环境相互作用下,一部分初中生出现了自卑等不良心理。运用积极心理学帮助这些学生克服自卑心理是本文要探讨的主要问题。学习“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习得性乐观的“ABCDE”练习法,以及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福流体验,用全面、长远、客观的眼光来代替片面、短视、偏激的看法,看到事物的发展变化,注重比较的综合性,肯定自我的闪光点,创造福流的幸福体验,是战胜自卑心理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自卑心理;积极心理学;习得性无助;习得性乐观;福流
如何界定自卑心理?奥地利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认为,当一个人面对问题无法应对,并坚信自己无法解决问题时,这就是自卑情结。如此说来,自卑心理几乎潜藏于每一个人的心中,因为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挫折与压力与我们的生活如影随形。只是积极心理占主导的人们才会更加自信,并积极地寻求办法解决问题,而消极心理占主导的人们不敢直面问题之所在,用一种表面的优越感来掩饰自己,自卑也就悄悄袭来。
积极的心态是应对自卑心理的良策。被称为“积极心理学之父”的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曾说过:“消极情绪是指示‘这里有危险’的感官系统警报,它告诉你,你正处在一个非赢即输的情况中。积极情绪也是一个感官系统,它是一盏‘这里有成长’的霓虹灯,它告诉你,眼前是双赢的情况。”他认为积极的情绪能激发宽广、有包容性、有创造力的思维方式。中国积极心理学运动的倡导者和推动者彭凯平也认为:“我们觉得积极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密码。” 由此可见,克服自卑心理,关键是要拥有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
目前,在社会经济转型、多元文化冲击的宏观环境和升学压力、竞争压力相交织的微观环境相互作用下,一小部分初中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自卑、厌学、叛逆、强迫思维、情绪抑郁、焦虑等各种心理困扰潜藏在他们脆弱易感的内心里。其中,针对自卑心理,笔者运用自尊量表(见下表)对自己所任教的两个班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一部分学生自尊程度较低,即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这一部分存在自卑心理的学生,面对自我的评价较低,认为自己远远不如他人;面对他人又缺乏交往的勇气,显得羞怯内向;遇到事情时缺乏主见,畏首畏尾,与之相伴的还有情绪波动起伏较大、自欺欺人、妒忌心理变强等不良心理表现。
那么,初中生自卑心理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根源何在?如何运用积极心理学帮助这些学生克服自卑心理?这正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一、初中生自卑心理的表现
1.学业上的担忧
初中生自卑心理的产生绝大部分与学业成绩有关。笔者选取了班级中几个典型事例,表现如下:有一名学生的学业成绩几乎每次都排在班级最后一名。他自述非常在意家长、老师、同学的目光,甚至总觉得别人因他学业成绩落后而看不起他。另一名学生学业成绩处于班级中游,她在小学阶段是班级的佼佼者,而进入初中以后因理科学习任务加重导致成绩下滑,心理落差较大;还有一名学生学业成绩十分优秀,但家长要求及自我要求均较高,该生多次在成绩没出来之前自以为考得很差,产生较大的情绪波动,表现为哭泣、闭门不出等。
2.生理上的欠缺
有一小部分初中生因为身材、容貌欠佳或者是其他生理问题而感到自卑。班上比较典型的例子:一名学生因为身材比较肥胖导致没人愿意和他同桌,大家嫌他会挤占别人的空间,他也因此而极度讨厌自己的身材;有一名学生总是戴着厚厚的口罩,原因竟然是脸上长满了青春痘,自己不再像过去那么好看了。有一名学生总是喜欢对别人说三道四,甚至无中生有地向老师打别人的小报告,后来才知道,他是为了报复那些厌恶他有脚气的同学。
3.家庭中的问题
还有一部分学生因为离异单亲、经济欠佳、外地迁入等各种家庭状况而自卑。比较典型的事例:一名学生生活在单亲家庭,父亲的故去使他心理比较敏感,在遇到需要完成“我的父亲”命题作文之类的作业时,他就会因此而心情沮丧;一名学生家境贫困,父母年龄也较大,在老师提出要去家访的时候,他明显焦躁不安;一名学生是半途从外地迁居转学过来的,父母文化程度较低,做一些小商贩的工作来养家糊口,父母浓重的外地口音令他倍感自卑。
二、初中生自卑心理的根源
初中生自卑心理的根源何在?自卑的表现千千
万万,其本质是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由马丁·塞利格曼最先提出,是指经历某些事情之后,在面临一些不可控的事情且无论怎么努力也无法改变结果的情况下,就会放弃努力的一种心理。马丁认为,习得性无助源自永久、普遍、内在的解释风格。容易自卑者面对问题,相信禍事临头的原因是永久而不是暂时的,一旦失败就放弃一切而不寻找特定原因,失败后一味责怪自己,而不去责怪他人或环境。具体来看,存在自卑心理的初中生,他们各种各样自卑表现的背后确实存在着面对失败的各种悲观化的解释风格。
1.永久性解释风格
拥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往往认为失败是永久的,问题是永远存在的。他们深深沉湎于学业成绩不尽如人意、外表长相不讨人喜爱、家庭情况存在难言之隐等各种痛苦之中,持久地悲观失望,却不懂得及时摆脱这种无助感。
马丁·塞利格曼说:“人不是被过去所决定的,而是被未来所召唤的。”受生活处境、人生经历等种种因素的影响,每一个人的过往、现在和未来都会发生很多改变,只要不放弃努力,未来绝对不是过去和现在简单的复制粘贴。学生们如果一直都以过去或现在的失败来定义未来的自己,只会让自己永远看不到希望。
2.普遍性解释风格
拥有自卑心理的学生,一旦遇到某一方面的失败,就会认为自己所有的一切都是失败的。他们非常善于由点及面,如仅仅因为学业成绩比不上他人,就全面否定自己,认为自己一无是处。
世上不存在完美之人,哪怕一败涂地的人,身上也有闪光之处,而这或许就是他人梦寐以求的。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有言:“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理,世上也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气质、脾气和优缺点,是独一无二的美好存在。学生们如果一直都拿自己的缺点和他人的优点比较,看到的总是自己不如他人的一面,自我评价感也会一降再降。
3.内在化解释风格
拥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在失败面前习惯责备自己,将问题内化到自己身上,从而使得自我挫败感增强。他们往往只看到了失败和自我之间的关联性,却看不到失败和他人、环境等外在因素之间的关联。
周围人片面的评价标准、攀比之风盛行的不良环境等都会给人带来挫败感。另外,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家长对孩子的各方面要求水涨船高,孩子做得再好,或许也难以达到家长的要求。学生们如果看不到这些外在因素,一味地妄自菲薄,就会渐渐出现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等问题,心理健康受到极大影响。
三、运用积极心理学克服自卑心理的方法
如何帮助初中生克服自卑心理?积极的心态是首要法宝,而积极的心态又是可以培养的。马丁·塞利格曼在《真实的幸福》一書中提到“习得性乐观”一词,并提出“习得性乐观”的获得有五个重要步骤,即“ABCDE”模式:A(Adversity)代表不好的事,B(Belief)代表当事件发生时自动浮现的念头、想法,C(Consequence)代表这个想法所产生的后果,D(Disprove)代表反驳,E(Energizing)代表你成功进行反驳后所受到的激发。具体来说,即学会用长远、全面、客观的眼光来代替短视、片面、偏激的看法,相信自我,这是打败内心自卑情结的关键所在。
1.柳暗花明又一村:看到事物的发展变化
彭凯平认为,学习成绩不是我们能力的体现,它只是我们学习态度和学习时间的体现。他也提及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和她的《成长的心态》一书,她在书中把那些将成绩看成能力体现的思维习惯称之为“固化心态”,而把那些将成绩看成阶段性行为反映的思维习惯称之为“变化心态”。显然,后一种心态更利于我们自己和孩子的成长。
因此,尝试变“固化心态”为“变化心态”,相信世间万物都处在发展变化之中,有利于积极心理的建立。例如,“初中理科难度加大,遇到一些失败也是正常的,尽力而为即可,到了高中选科时,完全可以抛弃这恼人的物理、化学。”“长了青春痘确实不太好看,可是这就是青春期幸福的烦恼,成长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蜕变是为了更好地展现自我。”“家庭的变故确实让人伤心,但是挑起生活重担的那一刻,我比别人收获了更多,相信我有能力给家人幸福。”
雨果曾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万事万物不是一成不变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尝试跳开自己给自己设定的狭隘标准,尝试接受生活的千变万化,就会发现自己曾经担心的问题都只是暂时的,其实都无需
担心。
2.横看成岭侧成峰:注重比较的综合性
彭凯平认为,一个人的成就、获得和收益到底有多大,与他的幸福没有完全的正比关系,但是和他的认识和判断密切相关。他提到对奥运会奖牌得主表情分析的实验,银牌得主只是礼节性地微笑,铜牌得主却焕发出发自内心的微笑,他们的表情与成绩没有多大关系,而是与他们的比较心理有关。银牌得主是往上比较,只要再努力一下就可以获得金牌。铜牌得主是往下比较,如果再差一点可能就得不到奖牌。
因此,学会客观合理地比较,注重比较的综合性,有益于提升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如前所述,笔者班级里因各种原因而产生自卑心理的学生,他们中有很大一部分综合素养十分优秀,但是在与比自己某一方面更优秀的人比较时,就不可自拔地陷入了自卑。其实,不妨适当改变一下思维方式。例如,“这一次考试还是班级倒数第一,但是自己和倒数第二的差距越来越小了。”“怎么努力都还是超不过同桌,可是不知不觉已经超越了班级里更多的同学。”“文化课考试好多次都是第二名,得不了第一名,但是自己的体育成绩远远优秀于那个第一名的同学。”
究竟何为优秀和成功的标准,从来就没有非此即彼的答案,学会从单一的数据牛角尖中钻出来,综合性地进行分析,就会看到自己的优势。
3.任尔东西南北风:肯定自我的闪光点
他人的刻板印象、父母严苛的要求、兄弟姐妹之间无谓的嫉妒、种种无知的偏见……我们的周围总是充斥着种种不良思维,它们深深影响到我们对自我的评价。面对失败,马丁·塞利格曼认为应该学会与自己争辩,“绝大部分事情的发生都不会只有一个原因……悲观会使你找到最糟糕的理由……这时,真理通常会站出来反驳:既然有很多理由,为什么要找最坏的理由来跟自己过不去呢?”例如,考试成绩不好,并不能就此说明自己比别人笨,复习时间太少、阅卷不公平等都可以用来解释这个失败。
如前所述,笔者班里的一部分学生,因自身的一些原因而受到周围同学的嘲笑,因达不到家长的期望而倍感自责。其实,他们不妨与他人的评价一争高低,勇于肯定自我的优点。例如,“父母一直怪我脱离不了中等生队伍,狭隘蒙蔽了他们的双眼,擅长绘画的我今后的出路未必就比不上那些学习尖子生。”“我因为胖而被同学们嫌弃,这是他们的偏见,班级抬水、搬桌子等事情一样都少不了我。”“我是外地来的学生,口音一时半会儿改不过来,有些人要笑话就笑话去吧,也有人羡慕我走南闯北眼界丰富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学会充分挖掘这些闪光点,改变个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或者,也可以不管不顾,个别人的评价改变不了大气候,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4.不将今日负初心:创造福流的幸福体验
“福流”是积极心理学的一个核心词汇,最早由匈牙利籍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提出:“‘心流(flow)’是一种现象,即全力以赴地无私奉献去做一件事。”国内心理学家彭凯平将之译为“福流”。这个概念描述了人们沉浸在当下正在努力地做某件事或实现某个目标时集中精神、全神贯注、乐此不疲的心境。积极创造福流的幸福体验是应对自卑心理的高级手段。
面对种种困难、失败、诘难、误解,不忘初心、相信自我,一往无前地努力创造福流体验,必能化自卑为无影无踪。例如,“我自觉离父母要求的考上当地第一梯队高中的目标还很遥远,但是我认为自己可以考上第二梯队的高中,并且为此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我通过体育锻炼健康减肥,即使再怎么努力也拥有不了别人眼中的标准身材,我也不自卑,我相信自己现阶段就是最好的状态。”“乡音难改,我做不到立刻融入周围的环境,但是我坚持努力,我在自我进步中获得快乐。”
勇于坚守初心并持之以恒地努力,不问成败,忘怀得失,这本身就是一种十分积极的心态,因为这代表了对自身拥有坚定的信念、充分的自信,不因毫无希望而垂头丧气,不因实现不了而自怨自艾,也不因过程漫长而徘徊不定,任何自卑、忧虑等不良情绪都消失了,只剩下福流的充实感。
初中生正处于人生最美好的青春时期,而真正的青春属于自信乐观、力争上游者。生活不可能永远都一帆风顺,会有凄风苦雨、狂风暗流,唯有用积极的心态去战胜它们才能成为强者。“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尝试去赶走心灵深处的自卑吧,青春的绽放必定是绚烂多姿的!
[参考文献]
[1] [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自卑与超越[M].杨蔚,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18.
[2] [美]马丁·塞利格曼.真实的幸福[M].洪兰,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20.
[3]彭凯平.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4] [美]马丁·塞利格曼.习得性无助[M].李倩,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
[5] [美]马丁·塞利格曼.塞利格曼自传[M].庞雁,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20.
[6]林静.福流教育:创造生命的高峰体验[J].江苏教育,2021(06).
李夏婷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六中教育集团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