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家国情怀培育的历史课堂教学
2022-07-02陈菊红邵茜
陈菊红 邵茜
[摘要] 家国情怀是高中历史学科最高层次的核心素养之一。在引导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的过程中培育家国情怀,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是每一位高中历史教师都要充分重视并努力实现的目标。笔者试以“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一课为例,着重从教学实践的层面,探索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家国情怀;高中历史教学;开辟革命新道路
一、家国情怀的教学价值意蕴
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需要具备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向往,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此可知,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目标,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培养和涵育正确的历史价值观的高度重视。综观统编版必修教材,例如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等内容有助于培养家国情怀,甚至还专门设置了一节有关家国情怀的活动课。但是,高中历史课程课时安排紧,课量大,教师更侧重与高考相关的学科知识的教学,家国情怀的教学往往是用一些结论性的语句带过,忽略了素养培育的过程与形成规律。
从学生方面看,他们对国家和制度的认同,对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情感认同处于较高水平,但是理性认同还处于相对模糊的状态。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涯的重要一环,是学生成才的关键时期。高中生思维活跃敏捷,富有探究和质疑精神,可以用自身的知识储备对历史事件与历史现象进行思考与探究,一定程度上具备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因此,高中历史教学要以丰富的史料与多元的途径来引导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使之认识中国的历史与国情,从内心真正形成对祖国历史的温情与敬意。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秉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历史教师作为课程内容落地的实施者,需要对当前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反思与改进,笔者尝试以“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一课为例,探索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的有效途径。
二、历史课堂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有效途径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一课是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七单元第22课,第七单元的主题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创阶段与道路选择时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本课上承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下接抗日战争,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独立探索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成长为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的重要阶段。由此可见,本课是党史教育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不可或缺的一环。
1.基于课程标准设计家国情怀培育目标
课程标准是教学设计的依据,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应将家国情怀培育落实于其中。本课的课程标准是: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认识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意义,认识红军长征的意义,这与课文三个子目的内容相对应。基于课标要求和对教材内容的挖掘整合,笔者的教学设计思路是将“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新道路”设定为本课的主干线索,将全课分成四个部分展开教学:风云突变,分道扬镳;奋起反抗,攻打城市;转战农村,柳暗花明;战略转移,精神永存。四个部分前后相接,环环相扣,始终贯穿着中国共产党在严峻的革命斗争环境中不畏艰难,敢于斗争,在革命的生死关头做出一次又一次正确选择的主线。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家国情怀,这是深植于民族文化血脉深处的情怀。家国一体、家国同构是中国古代的政治特点;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标准。家国情怀从古至今都有体现,古代有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近代有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民族的解放与独立仍任重道远,国民党只是形式上统一了中国,新军阀仍在混战。广大的农村地区社会残破、经济凋敝,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生活普遍困苦不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如何真正改变?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民族解放抛头颅洒热血,换来新中国,带领中国人民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不懈奋斗,这是他们的家国
情怀。
笔者将本课的家国情怀目标主要设定为以下几点:一是中国共产党坚守初心,在遭遇国民党背叛革命后能及时总结经验教训、继续革命的优秀品质;二是中国共产党探索符合国情的革命道路,指引了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体现了党的实践智慧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三是在探索革命道路中的挫折与长征的艰难险阻,领悟伟大的长征精神和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正如习近平所说:“我们党诞生于国家内忧外患、民族危难之时,一出生就铭刻着斗争的烙印,一路走来就是在斗争中求得生存、获得发展、赢得胜利。”
由此可见,制定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在课前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際情况,精心制定家国情怀培育目标,才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中落实素养培育任务。
2.基于教学资源选择家国情怀培育载体
制定教学目标之后,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师的讲授或借助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学习,启发学生思考。合适的教学内容源于对教学资源的整合与选用,我们在选择家国情怀培育载体时,既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最重要的资源——统编版教材,又要适当开发利用其他资源。
例如,在讲授第一部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时,采用了教科书“学习拓展”中关于中原大战的相关史料,又补充了教科书以外的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军阀分布图,做到图文结合,同时设置了探究问题:如何理解国民政府只是形式上统一了全国?通过问题的设置可以引导学生发现统一与混战的矛盾,进而主动求解困惑,了解国民党统治时期新军阀混战和国民政府专制统治的史实,引导学生发掘国民党政权无法得到人民支持的原因,为后面讲述中国共产党在探索自身道路过程中重视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最终赢得民心埋下伏笔。
第二部分南昌起义的教学,先向学生呈现教科书上的油画《南昌起义》,通过观摩、分析画中人物的动作与神情,认识起义军在国民革命失败陷入困境之时,依然斗志昂扬,选择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壮举。之后,继续展示教科书以外南昌起义的领导者之一贺龙元帅所著《回忆八一南昌起义》中的段落,分析老一辈革命家们在探索革命道路时所遇到的难题与困惑,学习他们善于在挫折中不断总结革命宝贵经验,在充满荆棘的革命道路上一往无前的精神。
以上两则载体将教科书与课外教学资源有机结合起来,既不脱离课文又避免照本宣科,引导学生在已有的认知中扩展视角,启发思考。这样的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探究的意愿,也落实了本课设定的第一点和第三点家国情怀培育目标,即在中国革命转入低潮,中国共产党在严峻的考验面前表现出坚定的革命信仰、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强大的创新精神。
3.基于教学过程创设家国情怀培育情境
历史教学过程是一个知识与情感相互交织的过程,多层次的情感体验比乏味的说教更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内化而产生精神升华。因此,在创设学习情境时,根据学习需要,可创设简单情境,如控制冗长的文字史料数量,采用图片等形象化的史料,历史细节的语言讲述,毛泽东诗词的朗读体会,让学生从中感悟历史、体验升华。也可创设复杂情境,设计一系列有思维含量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材料,反复推敲,抽丝剥茧,将学生从感性的历史知识引向抽象的辩证思维,从而形成正確而牢固的历史价值观。
例如,在第三部分教学中创设转战农村,柳暗花明的学习情境:首先呈现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地图,按照地图箭头方向依次动态展示文字“进攻长沙受挫—文家市决策—三湾改编—向井冈山进军”,同步补充讲述相关史实的细节。例如,描述罗霄山脉的地理环境,体会革命斗争的不易,引导学生理解共产党人在偏僻险要的山区,面临困顿的物质生活时,仍然保持革命的斗志和坚定的信仰。增加学生相对陌生的文家市决策和三湾改编的史实讲述,帮助学生形成完整认知,井冈山道路的形成非一次性成功,而是在多次挫折下、在革命烽火中、在深刻认知国情的基础上才被大多数人接受。史实细节的描述将学生代入相应的历史情境中,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推动学生从历史的角度进行思考与选择,其教学效果远胜于枯燥的说教和结论灌输,是不可或缺的家国情怀培育教学方法。
在高中历史课堂,复杂情境的创设被教师较多采用的应该是问题情境和主题讨论情境。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教学中,笔者设定了讨论主题“工农武装割据能够存在的原因”,并选择相应情境材料:
只要买办豪绅阶级间的分裂和战争是继续的,则工农武装割据的存在和发展也将是能够继续的。此外,工农武装割据的存在和发展,还需要具备下列条件:有很好的群众;有很好的党;有相当力量的红军;有便利于作战的地势;有足够给养的经济力。
——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1928年11月25日)
这段材料选自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者毛泽东的著作,是当事人对工农武装割据的思考。鼓励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和领悟历史人物的所思所想,调动自身知识并围绕材料提出的几个方面展开讨论:赞成这段话的理由?是否还有可补充的条件?理由是什么?这段材料迅速激发了学生的讨论热情,“很好的群众”包括哪些人?“很好”的表现与原因?什么是买办豪绅阶级?帝国主义国家是否直接干涉中国革命?……在讨论中,学生了解了国民党统治时期中国偏远农村的概貌,感悟出了共产党人在革命磨难中锤炼出的智慧,体会到了共产党人在敌军围困万千重的局势中开辟出一条有别于俄国的革命道路,以农村包围城市,争取广大农民的支持,工农团结更加众志成城的革命必胜信心。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恰当地选择教学资源与讨论主题,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有助于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既达到了对历史事物的真实体验,又触发了理性思考,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渗透了家国情怀的培育。
今天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处处可见历史的影子,我们也可以借此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发他们去探寻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例如,在教学第四部分“战略转移,精神永存”中,学习红军四渡赤水的历史时,插入一个标题:谁这么“土豪”?竟然拿茅台酒擦脚?学生非常好奇,国酒茅台与红军长征之间有什么历史渊源?教师借机讲述红军在茅台镇的长征故事:遵义会议后因连续转战多地,行军强度大,战况激烈,不少战士受了伤或者脚上起泡溃烂,而长征途中缺医少药,很多人无法得到及时救治。恰好茅台酒度数很高,可以用来消毒止痛,战士们将它用来擦脚疗伤,活血舒筋。红军在茅台镇还发布了保护茅台酒的公告,严明纪律,坚持公平买卖,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这种教学情境的创设,与直接灌输长征精神相比,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切入历史,贴近现实生活,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和认识历史,深刻领悟长征精神,进一步完成了本课第三点家国情怀素养培育目标。创设学习情境在教学中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思考与实践,在选择载体时要注意关联教材,贴近史实,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能引发学生的共鸣,调动学生的探究意愿等。
综上所述,基于家国情怀在课程、课标和教学中的地位,高中历史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智慧,立足统编版教材,制定合理的培育目标,开发教学资源,精选素材,创设真实情境,从而做到以史育人。
[本文系福建省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2020年课题“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研究”(项目编号:FZ2020ZX082)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