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较阅读,感受散文的文辞之美

2022-07-02阳春

教育界·A 2022年11期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比较阅读

【摘要】高中语文新教材在每一个单元的导语中都提出了本单元的学习任务,笔者运用换词比较阅读、单元群文比较阅读和作家作品群文比较阅读的教学方法,从单元学习资源出发,拓展到作家作品,层层深入,引导并启发学生学会借鉴名家散文的写法,完成写作任务,让学生在文学鉴赏和文字运用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比较阅读;文学鉴赏;文字运用

作者简介:阳春(1983—),女,广西南宁市第三十三中学。

一、新教材对培养语文素养的要求

新教材在每一个单元的导语中都提出了本单元的学习任务,所有的单元学习任务都需要在实践活动中完成。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实践活动情境主要包括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和学科认知情境。”[1]教师要从单元典型篇目出发,引导学生解决情境下的学习任务,从而达到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学会感受生活并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二、散文单元的特点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是必修教材中重要的散文单元,本单元的学习任务是“文学阅读与写作”,要求学生精读散文作品,鉴赏形象、品味语言并体验情感,从而获得个体的审美体验,认识作者独特的艺术特点。本单元的散文都是名篇,以写景抒情为主。比较思维是一种能揭示对象本质特征的思维方法,通过比较词语和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深入感受散文大家的语言功力。笔者认为,可以把《故都的秋》和《荷塘月色》两篇散文做比较阅读,把《故都的秋》和郁达夫其他的散文做比较阅读,把朱自清的三篇散文《绿》《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做比较阅读,使学生在群文阅读中,进一步感受作家的审美志趣和思想情感,并学会借鉴名家散文的写法,完成写作任务,提升语文素养。

三、学习任务群

(一)任务一:文化旅行攻略

导入:“阅读了郁达夫和朱自清的散文,你一定会被作者笔下的美景所吸引,假如你是一名导游,请你为游客们做旅行攻略,根据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所涉及的相关景点和朱自清《荷塘月色》里作者的心情变化,设计最佳体验路线,并标出最佳打卡地。”

学生的旅行攻略初稿完成后,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旅行攻略是否让游客感受到了《故都的秋》和《荷塘月色》两篇散文背后的文化意蕴?其次,让学生就本小组的文化旅行攻略做整合修改;最后,让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以微信推文的形式向全班同学展示本小组的文化旅行攻略[2]。

设计说明:此任务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散文的结构和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为进一步品读鉴赏散文打

好基础。

(二)任务二:换词比较阅读

换词就是把文本中经典的词语换成其他与原词词意相近的词语,使学生经过比较鉴赏,感受经典文本的个性魅力。但不能随意换词,要遵循语言文字的特点,要适应原文的特色,换词要注意以下三点。

首先,要选准辨析点。例如,为了让学生体会《故都的秋》中秋天的“清、静、悲凉”的特点,就要围绕“清”“静”“悲凉”等带有作者主观情绪的词语来换词或调整句子。

其次,要结合文本语境。例如《荷塘月色》第四段的鉴赏,可以将“曲曲折折”换成“曲折”,“田田的”换成“碧绿的”,“亭亭的舞女”换成“美丽的少女”等。在荷塘和月色的情境之中选择与语境贴合的替换词语,才能使学生达到深入体会原词妙处的目的。

最后,要适当启发学生。选择替换的词要有启发点、有辨析的意义,才能使学生实现感受文辞之美的目标。例如《荷塘月色》第四段中,将“打着朵儿的”换成“含苞待放的”,可以生动地启发学生感受荷花即将开放的动态和羞涩感。

1.完成下列比对练习

郁达夫《故都的秋》原文:

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使作陪衬。

比较文段:

住在一椽破屋里,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坐在院子里,就能看得到……漏下一丝一丝日光来……开着……在牵牛花底,还长着几根……作陪衬。

回答:

(1)比较郁达夫原文和比较文段表达效果的不同。

(2)赏析《故都的秋》的文辞之美。

设计说明:以上任务是为了让学生研究两组句子的区别,提示学生思考“是不是只要选择了破屋、破壁腰、蓝色的牵牛花、疏疏落落的秋草、槐树的落蕊、秋蝉衰弱的残声、凉凉的秋雨这些意象,就显得悲凉了呢?”“文章的悲凉之感从哪里来?”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原文里有一个“赏秋人”,我们从原文里可以读出“赏秋人”悠然的兴致和闲情,进而理解作者为何急匆匆地从老远的南方跑到北方,坐在故都的院子里品秋赏秋。还可以引导学生在槐树落蕊图、秋蝉残鸣图、秋雨话凉图、秋日胜果图里品味出作者一边描摹秋一边欣赏秋的兴味。引导学生理解《故都的秋》的文辞之美在于既有对秋天故都景物的描摹,又融入了作者内心的感受,使学生从故都寻常的景物里体验故都独特的美,感受郁达夫所独有的审美情趣。这种独特而细腻的审美感受、闲淡而忧伤的文章情调,只有郁达夫这样对故都怀有深深眷恋的传统文人才能表达得出来。

2.完成《荷塘月色》的鉴赏比对练习

朱自清原文: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星星……美人……送来缕缕清香……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著……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比较文段:

曲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碧绿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美丽的少女的裙。茂密的叶子中间,零星地分布着些白花……含苞待放的;正如许多明珠……明星……姑娘……送来几缕清香……叶子本是肩并肩挨着……叶子底下是清澈的流水,遮住了……而叶子却更见姿态了。

回答:

(1)比较两个文段表达效果的不同。

(2)赏析《荷塘月色》的文辞之美。

学生回答完成后,在小组内讨论分享,选一名代表朗诵朱自清的原文并分析《荷塘月色》的文辞之美。

设计说明:以上任务里,一是把叠音词换成了非叠音词,叠音词和非叠音词虽然意思相同,但程度有别,文段中大量的叠音词强化了描摹的力度,增加了语言的音韵美,读起来和谐动听。二是把使用了修辞手法的地方换成不用修辞手法。三是把名词换成另一个意思接近的名词,让学生发现客观如实的描写不带感情色彩,自然不能调动读者的想象。四是通过朗诵,让学生感受朱自清散文的韵律美,通过换词,让学生在比较中感受表达效果的不同,从而体会朱自清先生遣词造句的深厚功力[3]。

(三)任务三:单元群文比較阅读

新教材设计的单元群文,大多都是同类型或者同主题的文本,学生只有在群文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比较阅读,才能更深入地感受同类型或者同主题的文本的区别。

1.小组讨论:《故都的秋》和《荷塘月色》你更喜欢哪一篇的语言风格?为什么?

(1)比对两篇散文,你最喜欢的段落是?

(2)你最喜欢的那一段运用了什么手法?

(3)你最喜欢的那一段体现了怎样的语言风格?

(4)请分析《故都的秋》和《荷塘月色》在语言上和写作技巧上的异同。

2.散文朗诵会:请你在《故都的秋》和《荷塘月色》两篇散文里自选一个片段,有感情地朗诵。

设计说明:诵读是学生将鉴赏感受内化的一个有效手段,学生深入鉴赏之后开展朗读,可以调动眼、口、耳等多重感官,深入感受作者的情思。

3.请你在《故都的秋》和《荷塘月色》两篇散文中,自选一个片段,写一则语段鉴赏。

设计说明:以上任务是让学生深入鉴赏《故都的秋》和《荷塘月色》的语言之后,进行比较阅读。让学生发现两篇散文都注重写景,但不都是单纯地写景或描摹事物,而是在景物的描绘中融入作者自己的独特感受和审美追求。《故都的秋》语言典雅简练,作者通过平常的景物写出了故都的秋的独特韵致。《荷塘月色》语言铺陈华丽,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和叠词,描绘月下荷塘的诗情画意。不同的人生经历、不同的审美情趣、不同的写作风格、不同的写景技法,使两位名家的散文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最后,让学生完成一则语段鉴赏,把鉴赏体验转化成文字,达到读写结合的目的。

(四)任务四:作家作品群文比较阅读

每一篇经典作品,都会让读者有独特的感受,通过作家作品群文比较阅读,可以让学生更进一步地感受作者独特的创作风格和审美情趣,从而达到文化熏陶的目的。

1.郁达夫作品群文比较阅读

(1)《故都的秋》运用了什么手法?呈现怎样的语言特色?表达了什么情感?

(2)《北平的四季》运用了什么手法?呈现出怎样的语言特色?表达了什么情感?

(3)《还乡后记》运用了什么手法?呈现出怎样的语言特色?表达了什么情感?

(4)以上郁达夫的散文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审美情趣?

(5)谈谈你所了解的郁达夫。

设计说明:郁达夫在自己的散文作品中打上了很深的个人印记,他的散文里总有一个感伤的自己,无论是抒情、描写还是叙事,都有感伤的情调。学生在品味出郁达夫的作品特点后,进一步去了解郁达夫其人,能达到探寻民族文化、建立文化自信的目的。

2.朱自清作品群文比较阅读

(1)《绿》运用了什么手法?呈现出怎样的语言特色?表达了什么情感?

(2)《荷塘月色》运用了什么手法?呈现出怎样的语言特色?表达了什么情感?

(3)《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运用了什么手法?呈现出怎样的语言特色?表达了什么情感?

(4)以上朱自清的散文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审美情趣?

(5)谈谈你所了解的朱自清。

设计说明:朱自清写散文喜欢拿女性作比,《荷塘月色》中将亭亭玉立的荷花比作“刚出浴的美人”,《绿》中把绿比作“少妇拖着的裙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将柳条比作“美人的臂膊”,这些比喻、拟人的句子可以唤起读者丰富的想象,折射出朱自清浓郁的女性情结。阅读朱自清的散文,能让学生感受女子的曼妙风情,获得感官和心灵上的审美体验。《荷塘月色》《绿》《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都爱用叠词和长短句,或清新雅丽,或语言纤秾,或色彩丰富,学生可以从中了解朱自清散文独特的音韵美。

3.读写结合,学以致用

读写结合是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方法,带入情境的读写结合任务,可以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鉴赏经典文本之后,学生可以借鉴并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方法。教师设计任务时,要注意情境要贴近生活,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4]。

课后作业:

(1)散文写作

对我们的校园,你也许已经非常熟悉,但很可能其中还有不少你没观察到的美景,请以《我仿佛第一次走过》为题,写一篇散文。

(2)解说词写作

我们学校将拍摄一个微视频参加南宁电视台“绿城画卷”微视频比赛,请你为微视频写一篇声情并茂的解说词。

设计说明:这两个写作任务要求学生选取自己熟悉和喜爱的景物来写,并抓住景物特点,写出景物的独特之处,自然地赋予景物以自己的情感,达到情景交融、情感真挚自然的目的。

四、课堂小结

教师通过比较词语和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让学生深入感受散文大家的语言功力。将《故都的秋》和《荷塘月色》两篇散文做单元内的比较阅读,将《故都的秋》《北平的四季》《还乡后记》和《荷塘月色》《绿》《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做同一作家作品比较阅读,让学生在多层次多维度的群文阅读中,进一步感受作家的思想情感,并学会借鉴名家散文的写法,在文字运用的过程中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李莉,沈慧芳.【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三)】 一草一木总关情,草木人间共清欢:《人间草木》阅读与研讨设计[J].语文教学通讯,2019(Z1):111-113.

[3]陈日亮.如是我读:语文教学文本解读个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王浩英. 新课程高中语文读写结合问题浅析[J]. 中学教学参考, 2012(19):7.

猜你喜欢

学习任务群比较阅读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教学探究
关于“学习任务群”的几点忧思与期盼
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作文教学初探
表述与实现:从“语文课程目标”到“语文课堂目标”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群文阅读教学
谈比较阅读内容的专题化
从学情认知“思辨”教学内容
浅谈优化阅读方法 提高阅读能力
原点之妙 终点之效
诗歌比较阅读的命题特点及解题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