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中学生理想信念的培养
——以青春梦与中国梦的关系为例

2022-07-01

科教导刊 2022年13期
关键词:理想青春同学

冯 璞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0)

理想信念的教学主题对应“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第二章,属于思想教育的板块内容,也是整门课程中具有重要地位的一章,共包含三节内容,第一节的主题是理想信念的内涵及重要性;第二节的主题是坚定信仰信念信心;第三节是本章的落脚点,主题是阐明中国梦与青春梦之间的关系,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这三节内容在逻辑上紧密相连,旨在让同学们了解理想和信念及其重要性,引导同学们坚定信仰信念信心,最终的落脚点是让每一位大学生都能够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去实现自己的青春梦想。因此,对于本章的落脚点即中国梦与青春梦的关系这一单元的教学就显得尤为关键,也是本文探讨的重点;为方便探讨,本文选择的授课对象以高职院校大一新生为主。笔者认为,在学生前期掌握了理想信念、中国梦等知识内容的基础上,这一教学单元关键要讲清楚“青春梦为什么要融入中国梦”与“如何为中国梦注入青春能量”两个问题,也即明白为什么、怎么做,并以此为主线展开课堂教学的相关设计,方能达到不错的教学效果。

1 教学基本情况

首先,学情分析可以从高职院校大一新生的知识背景和思想现状两个方面展开。就知识背景而言,大部分学生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知识储备的基础上,知道个人理想,但对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尚缺乏本质认识;就思想现状而言,或许会存在两个问题:一是部分同学会自卑不自信,或因为高考的失利让他们感觉前途渺茫,对未来彷徨;二是刚进入大学,学生迷茫、无聊、孤独、矛盾等心境较为复杂。

其次,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可以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三个方面分析。一是知识目标,要让学生理解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阐明中国梦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社会理想。二是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有机结合对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意义。三是素质目标,引导学生坚定信仰信念信心,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去实现自己的青春梦想。

最后,基于教学目标,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讲清楚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辩证关系,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现实问题。教学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把实现理想的道路建立在脚踏实地的奋斗上,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才能放飞青春梦想,实现并升华人生理想。

2 教学设计过程

2.1 课堂导入环节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设置两个小问题展开现场调查:一是“你觉得你个人的梦想和中国梦联系紧密吗”,二是“你会将自己的梦想与中国梦的实现相结合吗”。这两个问题既可以采取在线上云课堂发布,让学生现场线上回答,后台直接获取统计数据的方式;也可以采取直接课堂提问,师生互动的方式,目的是引发同学们对青春梦和中国梦的思考。需要指出的是,上述问题仅做一般意义上的意向性调查,目的在于从整体上了解同学们如何看待青春梦和中国梦之间的关系,为本次授课做铺垫。通过学生的回答,会发现还是有部分同学对中国梦和青春梦之间的关系存在一定的认知误区,而要破解这些误区,在理论层面就要讲清楚青春梦和中国梦之间的逻辑关系,再从现实层面进行举例和归纳,本节课的内容就更有针对性。

2.2 理论讲解环节

这一环节教师应围绕核心问题“青春梦为什么要融入中国梦”展开教学。青春梦与中国梦的融合,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现实问题。教师关键是要讲清楚个人的青春梦想与中国梦之间究竟存在什么关系,让学生从理论上彻底搞透这一问题。而要想破解这一问题,就要搞清楚、搞透核心知识,即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辩证统一关系。这个问题可以从理论和现实两个层面分析、归纳和总结,并引发同学们思考。

2.2.1 从理论层面看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从理论层面来讲解这一问题,建议教师采取“讲授法”,能够深入浅出,以学生易懂的方式讲清楚这一问题,要求教师必须要有过硬的理论功底。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之间是辩证统一的,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区别表现在二者的概念、主体等不同,个人理想对应的是个人的青春梦想,“社会理想对应的是全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共同奋斗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它所对应的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互联系表现在二者之间相互依存、渗透,并且共同发展。一方面,个人理想以社会理想为指引。由于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于人不能脱离社会、架空于这个时代而单独存在,这种关系反映到理想层面,就是个人理想从属于社会理想,这种关系就如同鱼与水的关系一样,相互渗透和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

另一方面,社会理想升华并汇聚了个人理想。因为在现实社会中,每一个个体,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会参与社会生活,参与到社会分工的某一个环节,默默无闻地为社会创造着物质财富或者精神财富。从另一角度来看,每一个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参与了社会理想的实现过程;同时,每一个人也是社会理想实现的见证者,因为社会成员共同奋斗目标的实现,比如强国梦、强军梦等的实现,可以让每一位同学感到骄傲、自豪。

2.2.2 从现实层面看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从现实层面来讲解这一问题,教师可以设置一个教学互动,适宜采取“头脑风暴”式的教学方法,设置的问题可以是“请同学们说出不同时期将个人理想同国家、民族的需要相结合的模范人物有哪些,请列举人物姓名”。这个问题现实性很强,能够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同学们举出丰富的、鲜活的、具体的人物案例,也更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问题的理解中来。经过互动、归纳和梳理,教师可以强调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那些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的人,无一不是将自己的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最终成就一番事业。“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个人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祖国和人民也永远不会忘记忠诚于祖国、奉献于祖国的人。

教师在将“为什么青春梦要融入中国梦”这一问题讲清楚后,务必要将关注点放到大学生的生活中。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更义不容辞,“大学生要在社会理想的指引下,奋发有为,勇于追求个人理想,在实现社会理想的过程中努力实现个人理想”。

2.3 案例分析环节

这一环节教师主要围绕“如何为中国梦注入青春能量”这一问题展开教学。教师适宜采取案例分析法,通过选取贴近学生身边的鲜活、生动的人物案例,主要针对“90 后”“00 后”的人物案例,引发同学们思考和共鸣,只有让学生入耳入脑入心,才能逐步落实到行动中。

教师可设置小问题“我们应该赋予青春什么样的奋斗色彩”,并以此为切入点,向同学们强调青春的色彩并不是单一的,会因每个人奋斗经历的不同而体现出不一样的青春色彩。比如有的人的青春自由随性,有的人的青春负重前行,有的人的青春心系家国。同学们需要思考我们应该赋予青春什么样的奋斗色彩。紧接着,教师以案例引入,青年大学生案例的选择要贴近大学生生活,建议从生态环保美丽中国建设、坚守疫情防控一线,扎根脱贫攻坚事业等的“90 后”和“00 后”人物案例中选取,向同学们展示不同青年的奋斗经历,呈现出不一样的青春色彩。案例分享完毕后,让同学们归纳总结出不同青年青春经历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引发学生思考与共鸣,让学生明白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无一不是将自己的奋斗与国家的需要紧密相连,在实现自己人生梦想的同时,也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了力量。

3 教学反思总结

3.1 教学取得的经验

首先,能够紧扣“青春梦与中国梦的关系”这个主题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教学思路清晰,逻辑严谨。

其次,对“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辩证关系”这个教学重点,能够从理论和现实两个层面分别进行阐述,尤其是在理论讲解完毕之后,设置师生互动环节——“头脑风暴”式的问题互动,作为理论到现实的过渡,学生能够很好地将理论与现实案例结合,加深对教学重点的理解。

最后,对“如何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放飞青春梦想,实现并升华人生理想”这个教学难点。因为这是个现实性很强的话题,关键在于内化于心,怎么样才能外化于行。因此,教学没有直接干巴巴地讲解怎么做,而是借助于精选的和学生比较贴近的不同青春故事(人物奋斗经历),通过教师动情讲解与分享,再让学生去归纳总结,并启发学生思考“我们应该赋予自己的青春什么样的青春色彩”。这样一来,克服死板地讲解知识点,引导学生去感悟、去体会、入耳、入脑、入心,在确信的基础上,逐步在实践中外化于行。

3.2 不足之处

首先,在目标达成度方面,尤其是在素质目标的达成度方面还有待改进,即如何让学生坚定信念信心,为实现中国梦注入自己的青春能量,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虽然人物案例的讲解有好的一面,但也是教师单方面的讲解,学生还是缺乏有效的参与,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还需要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探索实践教学模式。

其次,教学重点和难点的解决方法和达成的效果还不够。一些道理学生似乎都懂,但未必会有理性的认识,如何让学生内化于心并外化于行,对教师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要求就会越高。

3.3 改进措施

一方面,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自身需不断加强学习,夯实相关理论基础,做到深入浅出,能够启发学生思考,这一点还需要教师磨炼硬功夫。今后在教学中,要多和其他授课教师开展交流、研讨,集中优秀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学生喜欢接受、愿意参与的方式,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另一方面,教师应做好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了解学生心声,把握学生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活动,才能在今后的授课过程中,真正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的实效性。

猜你喜欢

理想青春同学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埋线:1厘米提升的青春
青春献礼
青春不打烊
我的青春谁做主 爆笑篇等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