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智慧课堂个性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2022-07-01陈雪芹
陈雪芹
(云南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云南 昆明 650000)
1 “互联网+”背景下智慧课堂个性化教学的相关概念、特征和理论
1.1 相关概念界定
1.1.1 智慧课堂
首先,“智慧”是能够应对外界事物的变化、理解新事物以及解决问题。然而,对于“智慧课堂”的含义当前无标准界定,它主要是针对传统课堂而提出的。智慧课堂是在大数据、多媒体、智慧学习环境、“云+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下,结合教师和学生智慧以及当代信息技术,构建出智能化、交互性、个性化的新课堂,在智慧环境中启迪学生的智慧。智慧课堂也是培养具备独立自主、创作、创新能力的人才,借助各种智能设备进行学习分析和学习内容推送,开展云互动的新课堂模式。
1.1.2 个性化教学
个性化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爱好、学习倾向、能力、限度、学习策略、认知水平等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环境、推送个性化学习内容、安排个性化学习进度、提供个性化学习评价,等等。个性化教学以学习者为中心、依据学习者的需求与期望,提供独特的、差别化的外部教学事件,最终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1.2 “互联网+”背景下智慧课堂个性化教学的特征
1.2.1 移动性
移动技术不断发展,它提供给课堂内外大量的、便捷的、智能的学习方法。人们只需要使用移动设备和无线网络就能随时随地进行个性化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泛在学习的需要以及为终身学习提供了可能。
1.2.2 智能化
技术支持下的智慧课堂个性化教学模式,可以通过智能设备来推送学习资料,收集学习过程数据,监控学习情况以便及时进行调整。所以,如今的教学内容不仅仅停留在静态的教材上,可以通过智能设备提供动态、直观的学习内容。
1.2.3 个性化
利用大数据进行学习分析,然后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推送个性化学习内容、安排个性化学习进度、供给个性化学习环境;以及借助学习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实时快速反馈并调整学习方案,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1.2.4 学习深度化
学生可以借助各种技术,对知识点进行深度学习,从对知识的浅层学习(即理解)转变为对知识的深度学习(即分析),以此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即创新)。不断地丰富学生的认知结构、扩充脑海中的知识图谱、充实对外部世界的认识能力。
1.3 智慧课堂个性化教学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
1.3.1 建构主义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理论是与客观主义相对立的,建立在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理论基础之上,不断完善改进而来。它强调知识是不断发展的,强调学习者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独特性,强调学习者是有意义的个体。它认为学习者并不是被动学习,而是主动建构自身知识的过程,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也强调教师不是教学过程的知识传递者,而是整个过程的引导者。因此,教学应该是教师设置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各种学习资源,激活现有的相关知识和经验,激发学生的意义建构,不断地将已有知识和现有知识进行重组,并生长出新知识。
1.3.2 混合式学习理论
混合式学习理论源自E-learning 快速发展,是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学习理论。E-learning 是一种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学习方式,更加注重学习者的主体性。但是传统课堂能够更有效地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因此,混合式学习将传统课堂和在线课堂的优势进行组合,既发挥教师启发诱导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
2 “互联网+”背景下智慧课堂个性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主体,学生只需要根据教师制定的课程表按时去教室上课,并且传统课堂的目标、内容、方法、评价全都是“一刀切”,忽略学生的个性差别,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和发展。而智慧课堂个性化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充分分析,找到他们在兴趣、爱好、学习习惯、认知发展阶段的个性化差异,从而为学生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提供个性化学习条件和学习策略,帮助他们实现自我最近发展区的发展。以下对新型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构建。
2.1 开展个性化学习分析
通过对学生进行学习分析,教师可以发现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预测学生在下一段教学所需的内容、方式、学习进度等。因此,安排教学之前,教师需组织学生进行学前测试和诊断性评价,以此作为后期教学的参考。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学生课前学习行为数据,诊断先决知识掌握情况,发现学生认知水平、学习需要等个性差别,最终找到学习问题所在。此外,通过学习分析,教师可以掌握哪些知识需要更新和变化,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
2.2 推送个性化学习资源与服务
依据前端的学情分析,针对学生的学习需要、认知水平的差异,推送个性化学习资源、方法、内容、策略、学习环境;并且依靠技术平台,为学生提供灵活性、多样化、智能化、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服务,以及在技术平台终端及时帮助学生答疑解难。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个性化学习问题,教师应该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减少学生的课堂困惑,有助于课堂学习的顺利进行。此外,教师还应该用平台终端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防止学生偏离实际学习目标。
2.3 组织个性化学习活动
根据学生的兴趣、需求,借助互动与交流平台,组织学生互动协作学习、沟通交流学习、自主学习、任务学习,问题解决式学习、项目学习、案例学习、探究式学习等。通过学习互动来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思维以及创造性思维,有助于学习内容的承上启下。此外,学习进程中,教师会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以及个性化的学习指导。
2.4 进行个性化巩固拓展
学习活动结束之后,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行独立的问题解决以及独立创作,有助于学生的创造性以及独立性思维的发展,也对已学知识进行不断巩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内化并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此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在多种情境中应用已学知识,以促进知识的迁移。教师对于学生的创作应该及时反馈,并鼓励学生在互动共享平台展示个人创作,通过同学之间互评以及老师的评价不断改进学习。
2.5 实施多元发展性评价
学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的个体。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发展,注重结果性评价的同时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实施个性化的发展评价。因此我们应该借助错题记录册、数字化档案袋,录像带、技术平台、智能设备等评价工具,从多维度搜集学习行为数据,以及注意收集学生的合作互动数据进行发展性评价。评价结束,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并视情况向学生推荐下一阶段学习内容、方法、策略等。而且也要注重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有效策略和必备的先决条件。通过以上的步骤分析,我们可以构建模式图如图1。
图1 智慧课堂个性化教学模式图
3 构建智慧课堂个性化教学模式的优化策略
智慧课堂个性化教学作为新型的教学模式,在实施和优化过程中,要以培养智慧型人才为目的,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评价多元化以及技术支持作用。
3.1 注重学生的个性化
以往课堂的“一刀切”教学方法,忽视学生的独特性以及个性发展,已经不能顺应变化的智慧型社会。因此,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要以学生为起点,充分利用学习分析技术,发现、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因为学生的学习特征、兴趣、习惯,以及认知发展水平是不同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之前应该对学生进行全面学习分析,知晓每个人的现状。在教学过程中,个性化地实施教学测评,根据评价结果,给予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和帮助。教师也可以广泛使用信息技术来提供个性化探究式的学习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3.2 注重评价的多元化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不便于收集学习数据,大多在课程结束时通过纸质试卷考核进行终结性评价,一味检验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不能全面地了解学习的结果和分析教学效果。而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智慧课堂,教师可以全面使用学习分析技术来快速、便捷、高效地收集学习数据,从而对学生进行全面、全过程的评价。智慧课堂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评价。注重学生之间的互评以及家长评价与教师的评价相结合。除了以上评价方法外,智慧课堂的教学评价还可从知识学习与智慧生成方面进行,通过收集连续时间段上不同时期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掌握学生智慧生成状况,从而为后续的教学设计给予指导。
3.3 注重技术支持作用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时代,信息技术和课堂高度结合并纵深发展。所以,我们应该关注信息技术给课堂教学带来的便捷。在技术的支持下,各种新智能软件被使用在新型课堂教学中,有助于推送个性化的学习资源、方法,时时监管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有助于师生之间、学生间、老师与老师间互动交流。比如,建立教师与学生间、学生间、教师间及师生与环境之间交互的智慧课堂云平台,教师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支持下,依据教学内容设计真实情境,使学生体验真实的问题,进而思考解决办法。因此,我们应该更加关注技术对教学的支持。
4 结语
随着“互联网+”迅速发展,教育与信息技术纵深结合,对课堂教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广泛使用信息技术,将现代技术和课堂教学予以有效结合,树立科学正确的智慧教育理念,对智慧课堂个性化教学模式进行合理构建,并将其充分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培养一批又一批的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