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品格的实践策略
2022-07-01吴育慧
吴育慧
摘要:现阶段,小学英语学科的教学活动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就英语学科而言,教师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知识迁移能力以及文化品格等综合能力。其中文化品格是帮助小学生更好掌握英语语言的重要部分,需要英语教师积极将其落实到学科教学中。基于此,本文就以小学英语学科为例,探究了有效落实文化品格教育内容的路径,以期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完成英语学科的学习活动,提升该学科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英语;文化品格;培养路径
在教育事业不断改革进步的当下,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活动需要注重进一步落实改革措施,帮助小学生全面理解英语学科内容,充分结合教育领域的发展情况,保证英语教学活动的质量。为此,学生英语教师需要深刻认识到现阶段文化品格教育内容,在小学英语学科教学中的现状,并科学制定有效提升文化品格教育质量的策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认识中外文化的差异,于此同时对优秀文化积极的认可和认同,为小学生未来投入到全球化发展的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为培养文化品格创造条件
现阶段的教育活动,越来越注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避免将教学内容强硬的塞给学生。为此,在落实文化素养教育内容的过程中,小学英语教师需要注重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兴趣的基础上,将学生学习的焦点集中在英语课堂上,在此基础上渗透文化品格的教育内容。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活动,是学生英语的启蒙阶段,这一时期的教学效果对其接下来的学习活动有着较大的影响。为此,小学英语教师需要注重提升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以此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比如,小学英语教师可以借助阅读教学活动,组织学生阅读有趣的英语绘本,并结合语音的方式,将绘本内容通过声音传递出来。通常情况下,小学生的英语绘本内容充满趣味性,并且所朗读的内容也具备一定的故事性,能够极大地吸引小学生的阅读和倾听的兴趣。在此过程中,英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中外文化介紹的内容,帮助小学生在英语环境下,理解彼此之间的文化差异,并结合正确的引导,帮助小学生正确看待本地文化和国外的文化,为文化品格的养成奠定基础。与此同时,小学生英语教师还应该借助文化差异,培养小学生的交际意识,在平时的生活中注重搜集相关的内容,培养小学生对文化的洞察力,引导他们对不同的文化进行客观的评价。
二、注重结合生活中的文化元素,落实文化品格的培养活动
任何一种文化的形成都需要以实际的生活为基础,并在生活和生产的变动下,实现精华与糟粕的区分。为此,小学生英语教师在落实文化品格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的体验,在体验中实现文化品格的内化。这就需要英语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生活化处理,结合英语教材内容,挖掘实际生活中的文化教育内涵,充分体现文化品格的实质。结合英语学科的特殊性,教师需要在教学活动中,注重营造英语氛围,使我国的小学生的能力在模拟的场景下,深入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为落实文化品格培养内容创造条件。
比如,在英语环境下的名字,需要将自己的姓放在最后面。这一点与我国的姓氏文化有着较大的差别。此外,在称呼长辈的过程中,英语文化也需要将对方的称谓放在前面,姓氏放在后面,比如:Uncle Sam,而我国则是称谓:王叔叔。结合这一文化差异,小学英语教师需要注重调整学生的学科思维,使他们正确运用中英文化差异。因此,英语教师可以充分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文化元素,帮助小学生进一步联系生活实际,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英语文化、体验英语文化并学习英语文化的基本内容,为落实文化品格的培养活动奠定基础。
三、注重强化教师队伍文化素养,为文化品格的落实奠定基础
在教育理念不断更新的当下,小学英语教师所具备的教学理念和综合实力,对教育活动有着较大的影响。为此,在落实文化品格教育内容的过程中,英语教师需要注重提升自身的教学实力,积极转变教学方式,注重总结和挖掘英语学科中的文化元素,立足于英语教材内容,紧密结合英语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打好英语文化品格的基础,为其更好地学习英语知识奠定基础。对此,小学英语教师需要注重深入理解中英文化内容,从自身做起汲取文化中的精华内容,并帮助小学生对我国的传统优秀文化有正确的认识,在认同本土文化的基础上,了解和鉴赏国外文化中的精髓。通过这样的措施,小学英语教师能够为学生设计高质量、高水平的英语文化品格培养内容。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英语教学活动中渗透文化品格的培养内容,有利于帮助小学生更充分的学习英语学科。对此,英语教师可以结合英语阅读活动,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并注重结合生活元素,落实文化品格的培养,此外还需要注重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为提升文化品格教育质量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杨小丽.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品格的实践策略[J].校园英语,2021(39):211-212.
[2]费如春.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品格的策略[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21,44(08):4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