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简阳长岭山摩崖造像调查简报
2022-06-30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简阳市文物管理所
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简阳市文物管理所
内容摘要:长岭山摩崖造像位于四川省简阳市安乐乡天才村,现存造像18龛,题材主要有观经变、僧伽变、千手观音、千佛、天尊说法、释迦说法、佛道合龛等。据龛窟形制、题记及造像题材、风格等判断,长岭山摩崖造像始凿于盛唐,中唐最盛,延续至晚唐五代,受川西仁寿等地影响较大。
关键词:长岭山;摩崖造像;唐代;僧伽变相
中图分类号:K87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22)02-0054-13
A Brief Report on the Changlingshan Cliff Carvings in Jianyang,
Sichuan Province
School of Archaeology and Museology, Sichuan University1
Jianyang Cultural Relics Administration Center2
(1. Chengdu, Sichuan 610064; 2.Jianyang, Sichuan 641400)
Abstract:The Changlingshan cliff carvings are located in Tiancai Village, Anle Township in Jianyang, Sichuan Province. There are eighteen carved niches extant in the cliffs today that contain artwork depicting themes such as the AmitayurdhanaSutra, the Sangha, thousand-armed Avalokitesvaras, the thousand Buddhas, Buddhas preaching scenes, Sakyamunis preaching scene, and images combining Buddhist and Taoist figures.According to the inscriptions, image themes and artistic styles found in the caves, it can be readily determined that construction of the Changlingshan cliff carvings began in the High Tang period, reached its peak in the Middle Tang, and continued through the late Tang and Five Dynasties periods. Furthermore, these niches were greatly influenced by cliff carvings at Renshou and other Buddhist sites in western Sichuan.
Keywords:Changlingshan; cliff carving; Tang dynasty; Sangha illustration
一 造像概况
简阳市为四川省成都市代管的县级市,位于成都东南部,北靠金堂县,东接乐至县,西邻龙泉驿区、双流区,南接仁寿县、雁江区,辖区内有大量唐宋至明清时期的摩崖造像。
长岭山摩崖造像位于简阳市安乐乡天才村千佛崖,环溪河西岸丘陵洼地内,东距环溪河约150m,周围竹林茂密,农田环绕(图1)。造像开凿于一东西向的红砂岩崖面上,崖壁高约6m,表面不平整,顶部有一东西向水泥路,周围150m范围内有多处民居。造像现存18龛、题记5处(图2),2012年7月被公布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造像受风化、水蚀及人为破坏严重,部分造像被现代改塑、妆彩。2009年9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简阳市文物管理所对该造像点进行了初步调查,并对造像龛进行了编号(共18龛),但调查材料未刊布。2019年8月,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简阳市文物管理所联合组成调查组,对该造像点进行了详细的考古调查,兹将此次调查情况简报如下。
二 代表性造像
1. 第12龛
第12龛位于崖面中部上层、现代修建的彩钢棚内,居第11龛右,第13、14龛左{1}。双层方形龛,内、外龛共用龛底。外龛顶部及左右壁上部残,有蜂窝状风蚀痕迹,底部被今人凿成两级宽台阶。内龛平面近方形,龛顶及两壁转折处略弧,左壁上部略殘,外龛宽252cm、高223cm、深154cm;内龛宽182cm、高190cm、深148cm,龛向207度。龛内部分造像残毁或经改塑,整龛造像被现代妆彩(图3)。
内龛正壁起一“凸”字形坛,高60cm。坛上造三佛像,坛前正中立二天王,左右壁造二弟子二菩萨四胁侍二天王,龛口立二力士,左右壁上部造天龙八部。
正壁三佛像头部、双手均经改塑,均有尖桃形头光和椭圆形身光。中央佛像倚坐于方形台座上,像高91cm、座高30cm,着双领下垂式袈裟,衣摆垂于座前,双手抚膝,跣足踩于扁方形低台上,台高10cm。佛座下坛前有二天王,均立于方形台座上,像均高55cm、座均高7cm,头部均经改塑,双手残,均着铠甲,肩搭帔巾,下着战裙,腰束带,飘带自腿前横过一道,穿腰带后垂于体侧,足着战靴。左侧天王左手似托棍状物倚于左肩,右臂上举于身侧,身右扭。右侧天王左手似上举于胸前,右手似拄棍状物,身左扭。左、右佛像均结跏趺坐于束腰覆莲座上,左佛像高65cm、座高43cm,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内着僧祇支。右佛像高65cm、座高40cm,双手经改刻,着通肩袈裟,衣角自颈下绕过,身前衣纹呈“U”形。BA4DB87E-0F9F-43E9-B55E-D0EA2AFD65E5
佛坛左右立二弟子像,头、足及所立台座均经改塑,皆有圆形头光,着交领袈裟,下着长裙。左弟子内着僧祇支,双手拱于胸前;右弟子双手持条形物置于胸前,倚于左肩。
二弟子外侧为二菩萨,均立于圆形台座上,皆有尖桃形头光。左菩萨腿部以上及双足均经改塑,下着长裙,帔帛自腿前横过两道后垂于身侧,腹前饰璎珞,左手似执帔帛垂于身侧。右侧菩萨残毁,仅可见头光及台座。
二菩萨外各有二胁侍,左侧二胁侍残毁不存。右侧二胁侍胸部以上均经改塑,均着广袖长袍,腰束带,双手均拢袖置于胸前。内龛左右龛口底部立二天王,均立于山形台座上,像均高70cm、座均高15cm,头部均经改塑,衣纹局部经改刻,皆着铠甲,下着战裙,腰束带,足着战靴,飘带自腿前横过一道,穿腰带垂于体侧。左天王左手上举于肩,右手置于腹侧,双手斜持一剑斜倚于身前,身左扭。右天王右手经改刻,戴领巾,左手下伸,身右扭。
左右壁上部刻天龙八部,均经现代改塑妆彩,原貌不存。二力士跣足立于龛口,像均高130cm,均有圆形头光,皆下着战裙,腰束带,裙腰外翻,均有飘带绕身后穿腰带垂于体侧。左力士腹部以上及右臂经改塑,左臂残,身左扭。右力士头部及左臂经改刻,腹部肌肉隆起,右手握拳上举于肩侧,身右扭。
内龛左右龛面上部各造一佛像,均似结跏趺坐于莲座上,座下有莲茎承托;内龛龛楣刻五佛像,均结跏趺坐于台座上,有尖桃形头光和椭圆形身光,均残损严重,仅存轮廓。
外龛右壁上部有两层浅龛。上层龛残损严重,残宽55cm、残高40cm、深3cm,龛内仅存二像轮廓。下层龛呈横长方形,龛右壁上部略残,残宽66cm、高36cm、深3cm,龛内造供养人像七身,均着广袖长袍,足着鞋,皆面向龛内而立,双手上举于身前作揖状。从内起第一、五身为孩童像,头部均残,余皆为成人像。
外龛右壁下部浮雕一螭首碑,碑首高31cm、碑身宽42cm、高66cm,碑座为横长方形,高8cm。碑首刻二螭龙交缠,龙身下开一拱门,饰水波纹,门内垂饰帷帐,帐下刻一小像结跏趺坐于覆莲座上,风化严重,仅存轮廓,有双层圆形头光和椭圆形身光,余皆不识(图4)。
碑文为楷书,残存8行,字径约3cm,全文为:
维……/故非佛,世以□道□□法云……/□相世以穷其体,精勤世以……/然言语道,寄心行处,绝即……/有鲁国唐公,奇风云秀……/莫断之郎犹世间虚幻,终上方胜,□□朱天圣敕□□/而俨然过去诸佛,佛相□而具之五色,□□人天交/□书□铭以……{1}
2. 第14龛
第14龛位于崖面中部下层,第13龛下,第15龛左,第12龛右下。双层方形龛,外龛顶部及左右壁上部残,内龛平面呈“U”形,龛顶与两壁转折处略弧,龛顶两角有弧撑,外龛宽75cm、高92cm、残深23cm;内龛宽60cm、高80cm、深39cm,龛向215度(图5)。
内龛环三壁起坛,高7cm,坛上造一天尊二真人二女真,二天王立龛口,造像残存妆彩,头部均经改塑。
天尊居中,结跏趺坐于束腰方形座上,双手及底座上部残,像高30cm、座高26cm,有尖桃形头光和椭圆形身光,着对襟广袖衣,胸前系结,左手置于身侧,似托物,右手似置于膝上。
主尊左右为二真人,皆立于圆形仰覆莲台座上,有圆形头光,均着对襟广袖长袍,下着裙,足着圆头鞋,双手均持笏于胸前。左侧真人像高42cm、座高8cm;右侧真人像高43cm、座高7cm。
二真人外侧为二女真,皆立于圆形仰覆莲台座上,有尖桃形头光,均着对襟广袖长袍,胸前系结,下着裙,足着云头鞋,均有璎珞自两肩垂下,于胸前相交呈“X”形后下垂至膝,折向身后,相交处有一椭圆形饰。左侧女真像高43cm、座高7cm,左手下垂提一圆柱形物,右手上举于肩,手中持一莲蓬;右侧女真像高45cm、座高6cm,左手上举于肩,似藏于袖中,右手下垂于身侧,提一圆柱形物。
龛口二天王立于山形座上,头部及双臂均残,均着铠甲,衣袖卷起张开,下着战裙,腰束带,着护腰,足着靴,均有飘带于身前横过一道,穿腰带垂于身侧。左侧天王像残高31cm、座高5cm,双手拄棍状物于腹前;右侧天王像残高33cm、座高6cm,左手托棍状物倚于左肩上,右手前伸,双脚交叉,左脚在前,右脚在后。
内龛龛底左右各有一兽,均作趴伏状,朝向龛内,均残毁严重,仅存轮廓。
外龛左右壁各有一浅龛,左壁浅龛顶部残,宽16cm、残高42cm、深1cm。龛内浅浮雕供养人像两身,均着广袖长袍,面向龛内而立,双手上举于身前作揖状。内侧一身为孩童像,头发绾起垂于脑后;外侧一身为成人像,头残。右壁浅龛为竖长方形,右壁上部略残,宽20cm、残高45cm、深1cm。龛内浅浮雕供养人像四身,分上、中、下三层排列,均风化严重,束髻,着广袖长袍,面向龛内而立,双手上舉于身前,作揖状。
外龛右壁上部有一竖长方形题记(图6),右侧残,高31cm、残宽10cm,有线刻方格,楷书,残存字5行,字径约3cm,全文为:
天尊龛一所、托化塔一所,为/亡儿进客敬造。/维建中二年太岁辛酉二/月□□□□□□平令/□……
3. 第16龛
第16龛位于崖面中部偏西,第17龛左,第15龛右。双层方形龛,内外龛顶部及右壁均残,内龛左右龛面各有竖长方形框,框边缘饰联珠纹,框内饰菱形纹和团花纹,菱形纹外饰联珠纹,右侧龛面上半部残毁。外龛宽210cm、高232cm、深24cm;内龛宽172cm、高196cm、深80cm,龛向205度(图7)。
内龛造观经变一铺,造像头、面部风化残损严重,部分残存妆彩。
正壁中央造一佛二菩萨,佛像居中,结跏趺坐于束腰仰莲座上,头及双手残,像残高33cm、座残高29cm,有内圆外尖桃形头光及椭圆形身光,饰莲瓣纹、联珠纹、卷草纹及火焰纹。着袈裟,衣摆垂于座上,头顶有圆形华盖,华盖左右各有一飞天,仅余轮廓。佛像左右侧各立七级宝幢一座,佛座下方似有童子、仙鹤、瑞兽立于莲座上,座下均有莲茎伸出。BA4DB87E-0F9F-43E9-B55E-D0EA2AFD65E5
二菩萨像均结跏趺坐于仰莲座上,像均高25cm、座高5cm,座下有莲茎伸出。头、手均残,均束髻,斜披络腋,下着裙,帔帛自双肩垂下于腿上横过一道后绕双臂垂于体侧。左菩萨戴单重腕钏,双手上托一物于身体右侧,面向主尊;右菩萨左手置于胸侧,右手置于腹侧,二菩萨右侧各有一菩提树。
正壁上方左右两侧各刻一单重檐庑殿顶房屋,均风化严重,脊饰鸱吻,屋下有祥云承托。房屋两侧各有一飞天,均风化严重,仅存轮廓。内龛顶部中央有一塔形建筑,仅存轮廓,塔形建筑物左右两侧似各有一建筑物,残损不识。内龛顶部左右两侧各有两朵祥云,祥云上各有三坐像,皆风化残损严重,仅存轮廓。
内龛正壁上半部主尊两侧自上而下共有4排小像,均坐于莲座之上,座下有莲茎伸出。第1、2排各十一尊,第3排十尊,第4排十三尊。
第1排左起第四、八、九身结跏趺坐,余皆游戏坐。第一身双手捧物于胸前,身右扭;第二身左手置于胸前,右手持一物于右腿上;第三、十一身均作思惟狀;第四身双手合十于胸前;第十身双手置于胸前。余皆不识。
第2排左起第一、三、八、十身结跏趺坐式,第五身呈跪坐状,余皆游戏坐。第一身着袒右袈裟,双手持念珠于腹前;第二、四身双手似捧物于胸前;第三身着通肩袈裟,双手笼袖置于腹前;第五身双手合十于胸前;第十一身似作思惟状。余皆不识。
第3排左起第二、六、十身呈跪坐状,第三、四、七身游戏坐,余皆结跏趺坐式。第一身似坐于花苞中;第六身双手捧物于胸前。余皆不识。
第4排左起第一、四、六、七、九、十一身游戏坐,余皆结跏趺坐。第一至三身着袒右肩袈裟;第一、十一身作思惟状;第二身左手戴单重腕钏;第五身双手似合十于胸前;第六身双手抱左腿;第七身双手抱右腿;第九身双手捧一物于胸前。余皆不识。
内龛左壁上部居中造一佛,结跏趺坐于束腰仰覆莲座上,像高20cm、座高10cm,头残,有尖桃形头光及椭圆形身光,颈部二道蚕纹,着通肩袈裟,双手托一圆形物于腹前。佛像上方有一单重檐庑殿顶房屋,脊饰鸱吻,房屋左侧有一飞天,面朝龛内,袒上身,下着裙,腰束带,帔帛绕双臂飘飞。
佛像左右两侧自上而下有5排立像,面部均风化严重,第1排八身,第2、5排各六身,第3排五身,第4排七身。
第1排内起第一、二、五至七身均束髻,着交领广袖长袍,双手拢于胸前。第三身三头六臂,似戴冠,腰束带,帔帛自肩部垂于身侧,上两臂各持规、矩于头侧,中二臂分托日、月于头侧,下两臂皆戴单重腕钏,双手合十于胸前;第四身着战甲,腰束带,右手持宝剑倚于右肩。
第2排内起第一身束髻,颈部三道蚕纹,着交领广袖长袍;第二身身左扭,袒上身,腰束带,下着裙,右肩趴伏一兽,尾部下垂;第三身着袒右袈裟,腰束带,右手置于胸前,面向龛外;第四身腰束带,双手捧一物于胸前,面向龛内;第五身缯带自双肩垂下,着交领广袖长袍,双手笼袖置于胸前;第六身着袒右袈裟,双手持一长方形物于胸前。
第3排像双手均捧一物于胸前。第一、二、四、五身着交领广袖长袍,第一、二、五身面朝龛外,第三、四身面朝龛内。
第4排第四至六身似着袈裟,余皆着广袖长袍。第一至六身双手捧物于胸前;第一至三身面向龛外;第四至七身面向龛内。第七身腰系带,双手持长笛作吹奏状。
第5排内起第一、四、五、六身着广袖长袍,第二、四、五身腰系带;第一身双手弹竖琴;第二身双手弹奏琵琶于胸前;第三身双手持一竖笛状乐器作吹奏状;第四、五身双手捧物于胸前。
内龛右壁上部居中造一佛,结跏趺坐于方形台座上,像残高约21cm、座残高6cm,风化残损严重,仅余轮廓,仅可见尖桃形头光及椭圆形身光。佛像头顶可见一房屋痕迹,风化严重。佛像左右两侧从上至下残存5排立像,第1排残存四身,第2、5排各残存六身,第3、4排各残存五身。
第1排像均束髻,着广袖长袍,第一至三身双手拢于胸前;第四身似持一瓶于胸前。
第2排内起第一至五身均束髻,着广袖长袍。第二身右手持一杖形物于身侧,杖形物上端呈椭圆形,上翘双耳。余皆风化不识。
第3排像均束髻,着广袖长袍,均似持一物于胸前,细部不识。
第4、5排像皆风化残损严重,细部不识。
内龛下方环三壁造5重围栏,每重围栏上各有一排造像。第1、2、4重各残存三十一身,第3重残存三十三身,第5重残存二十六身,右壁部分造像皆残毁不识。从上至下第4重围栏左、中、右侧各有一拱桥。内龛底部正中有一半圆拱形廊桥与龛底相连,廊桥左右两侧各有一方形莲池,池内造像残损严重,仅余轮廓。左右两侧近龛壁转折处各有一拱桥。
第1重围栏正壁部分均为半身像,风化严重,姿势各异,或双手持物,或作思惟状。左起第五身着袒右肩袈裟,余皆不识,居中有四级宝塔一座。左壁部分左起第一、三、七身为全身立像,余皆半身像。第一、七身为力士像,袒上身,腰束带,下着裙,飘带绕双肩垂于身侧;第二身着广袖长袍,面向龛内,双手捧物;第三身跣足立于龛底,下着裙,身右扭,左手下垂,右手举于头顶,左腿微屈;第四身双手高举一盘置于头顶,盘上置一圆形物。余皆残不可识。
第2重围栏皆为半身伎乐像,姿势各异,各执笙、箫、琵琶、竖琴等乐器作演奏状,其余乐器残损不识。
第3重围栏正壁部分左起第一至六、十三至十五身立于拱桥之上;第十二、十六身游戏坐于莲台上;第八至十二、十六身像双手捧物于胸前,余皆残损不识。左壁部分皆为半身像,姿势各异,执竖琴、古琴、笛等乐器作演奏状。
第4重围栏均为半身像。正壁部分左起第一、二、三、六、八、十、十一身皆似双手捧物于胸前,第五身着交领广袖长袍,余皆不识。中部拱桥栏杆左侧有一飞天,双手平伸,双腿微屈。左壁部分左起第五身像作思惟状;第六身手持环状物于胸前;第七身着通肩袈裟,双手合十于胸前,余皆不识。BA4DB87E-0F9F-43E9-B55E-D0EA2AFD65E5
第5重围栏正壁部分左起第一至四、十五至十七身位于拱桥上,第九至十一身为全身像,余皆为半身像,多双手持物或合十于胸前,第六身着袒右袈裟,余皆不识。左右壁部分造像皆风化不识。
内龛龛外有二力士跣足立于山形台座上,有圆形头光,袒上身,肌肉隆起,腰束带,下着裙,裙腰外翻,飘带绕头后一周自双肩垂下经腰带垂于身侧。左侧力士头部及双手残,像残高63cm、座残高9cm,身右扭,双脚各戴一环,左手执飘带垂于身侧,右臂上举于体侧。右侧力士残损严重,像残高58cm、座残高12cm,身左扭。
外龛左右壁内侧刻“十六观”,左右各分八格,右壁八格已不存。左壁从上至下第一格造两像,左像不存,右像仅存轮廓,坐于龛底。第二格造三像,左像不存;中像结跏趺坐于束腰仰覆莲座上,着袈裟,残损严重;右像着交领衣,坐于莲座上,座下有莲茎伸出。第三格造三像,仅存轮廓,中像似结跏趺坐于仰莲座上;右像面朝龛外,束髻。第四格造二像,似坐于龛底,左像仅余頭部;右像仅余胸部以上,着通肩袈裟。第五格造一像一房屋,左侧为单重檐房屋,脊饰鸱吻,房基残损;右像束髻,着交领广袖长袍,跪坐于龛底,面向房屋,双手合十于胸前。第六格造二像,对向跪坐于龛底,均束髻,着广袖长袍,双手拢于胸前,右像右手戴腕钏。第七格造二像,跪坐于龛底,均束髻,腰束带,左像帔帛绕双臂垂于体侧,双手合十于胸前;右像着广袖长袍,面朝左像,双手似托一物于胸前。第八格造二像,左像跪坐于龛底,束髻,着广袖长袍,面朝右像,双手捧一物于胸前;右像结跏趺坐于龛底,有肉髻,着通肩袈裟,双手笼袖置于腹前。
外龛底部中央有一长方形台座,长107cm、宽18cm、高7cm。台座中部有一长方形凹槽,宽6cm、长26cm、深3cm。台座上左右两侧各趴伏一瑞兽,仅存轮廓。
外龛左壁外侧有一则竖长方形题记,残宽15cm、残高138cm,有残文9行,楷书,字径约2cm,全文为:
…… 阿弥 陀佛龛,诸弟子名字 于前 ,身数于后。僧智捷(?)卌身、杨朝五十身、周翰五身、周六娘二、周兴二身、冯成十身、冯海廿身、/……九二身、张晖二身 、□□□身、辛奴一身、陵先四身、姚胜一身、谢问二身、张大娘一身、陈玉二身、陈灵五身、赵婆四身、白林一身、母成五身、/……少□二身、谭金□ 身 、□□二身、唐进二身、文林二身、张九二身、赵兴一身、唐用一身、蒲奴一身、母立二身、李公一身、李颜二身、陈满一/ 身 、……□□一身、邓果一 身 、□□二身、邓氏一身、邓□一身、□奴一身、焦琴一身、邓国五身、郑光一身、郑昕一身、郑贵一身、□林一身、唐□一/ 身 、……杨健二身、□□□一 身 、□□一身……二身、□□二身、邓付一身、赵子一身、邓甫三身、张□二身、唐子一身、陈□一身/……□九二身……一身、□元二身、王□一身、文□二身……/……李均二身……李□一身/……/……
4. 第18龛
第18龛位于崖面最西端,第17龛右。双层方形龛,外龛顶部及左壁残损严重。内龛平面呈弧形,龛顶及左壁中部残,正壁及左壁有一横向裂缝,龛内壁面风化严重。外龛宽255cm、高230cm、深43cm;内龛宽220cm、高195cm、深58cm,龛向189度。龛内造像风化严重,部分造像有烟熏痕迹(图8、9、10)。
内龛正壁下部中央造一主尊二胁侍,均经现代改塑。主尊居中,结跏趺坐于方形台座上,着袈裟,身后有梯形靠背,靠背顶端有波浪形搭脑。台座下方有一向前突出的长方形平台,平台左侧置一瓶,束颈鼓腹,右侧置一双鞋。主尊头后造一房屋建筑,顶部已毁,屋内左右可见二半身小像,左像为男像,戴幞头,着圆领广袖长袍,双手拱于胸前,面向右侧;右像为女像,齐耳短发,着交领广袖长袍,左手伸向前方,右手置于胸前,面向左侧。二胁侍均立于圆形台座上,左像着袈裟,下着裙;右像着俗装,下着裙,腰束带。
主尊周围环三壁浮雕僧伽变相,根据造像层次和组合关系可大致分作25组场景,从左至右、从上至下依次编号为第1—25组(图11)。
第1组:左侧二像皆束髻,均着广袖长袍,双手皆笼袖置于胸前,面向龛内。中间一像着袈裟,左手执棍状物伸向左下方,右手置于胸前,面向龛外。右侧一像立木筏上,着短裙,身左扭,手持长篙,作撑船状。
第2组:左侧一身立于圆形台座上,像高26cm、座高7cm,似着袈裟,右手似持棍状物倚于身侧,面向龛内。居中一身,面向龛外。右侧二身,皆立于木筏上,均着短裙,身左扭,手持长篙,作撑船状。
第3组:分上下两层,上层左侧一身脱落无存,居中一身,高26cm,似着袈裟,下着裙,足着鞋,左手执一棍状物置于体侧,右手置于胸前,面向龛外。内侧龛壁转折处刻一树,枝叶繁茂,树下刻一像,像高32cm,胸腹脱落,下着长裙,足着鞋,似悬于树下。下层刻四立像,均面向上层树下人像,左起第一身像高26cm,着圆领长袍,腰束带,左手拽拉第二身像左臂,右手置于第二身像颈部,似擒拿状。第二身像高29cm,似着交领袈裟,下着长裙,足着鞋,腰左扭,左臂背于体侧,似被第一身像擒拿。第三、四身像均高30cm,均束髻,着交领广袖长袍,第三身左手似抚第四身左肩,第四身双手笼袖置于胸前。
第4组:横跨正壁、左壁,左壁部分刻一菩萨像,游戏坐于覆莲座上,像高35cm、座高3cm,头部残损,似有多面,戴连珠纹项圈,斜披络腋,下着长裙,腰束带,裙腰外翻,跣足,帔帛自两肩下垂绕双臂垂于身侧。左手执一物置于左腿上,残损不识;右手置于胸前,面向正壁,左足踩于云形台座上,右足内盘。正壁部分刻二立像,均头戴幞头,身着广袖长袍,腰系带,足着鞋,皆双手拱于胸前,欠身微躬,面向左壁菩萨,作揖状。
第5组:分上下两层,上层左起第一身高28cm,束髻,着交领广袖长袍,双手笼袖拱于胸前,面向龛内。居中二身像均高28cm,均着圆领广袖长袍,腰束带,相向而立,作交谈状。右侧一身像高34cm,似着交领袈裟,下着长裙,双手笼袖于胸前,面向龛外。下层左侧一身像高29cm,似戴风帽,着袈裟,下着长裙,足着鞋,右手执棍状物置于身前,面向龛内。居中一身像高29cm,着圆领广袖长袍,下着长裙,腰束带,双手似笼袖拱于胸前,面朝左像。右侧刻牛车一驾,高25cm,可见车辕、车盖及车轮,车顶有一小兽,蹲坐状,左前肢上抬。牛头部向下,呈行走状,牛背上刻半身像一身,着圆领长袍,双手笼袖拱于胸前,面朝龛外。BA4DB87E-0F9F-43E9-B55E-D0EA2AFD65E5
第6组:刻庑殿顶楼阁一座,下部风化严重,高45cm,脊饰鸱吻,屋下有云座。檐下二开间,开间内各造一坐像,皆风化不识。建筑右侧墙壁外造一立像,风化严重,左手似持一棍形物立于身体左侧。屋顶右侧鸱吻上造一立像,面向右侧,仅存轮廓,右手持一圆首棍状物斜指前方。
第7组:分上下两层,上层刻六身像,左起第一至三身均束髻,双手似拄一棍状物置于身前,腰束带,腹微鼓。第四身似着袈裟,左手持一棍状物于身前,余皆不识。下层似刻四身像,皆残毁不识。
第8组:刻高台庑殿顶楼阁建筑一座,脊饰鸱吻,连台通高85cm。檐下三开间,内造一卧像,头向右横卧于一长方形台座上。卧像着袈裟,左手置于身侧,右手倚于头下。卧像腿前造一坐像,结跏趺坐于圆形台座上,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双手置于腹前,台座上部装饰叶脉纹。卧像头部下方刻立像一身,立于圆形台座上,着广袖长袍,下着裙,腰束带,双手拱于胸前,面向坐像。建筑右壁造三立像,分两层,均着广袖长袍,面向龛外。上层一身及下层内侧一身均束桃形髻,双手拱于胸前,下层外侧一身立于圆形台上,残毁不识。
第9组:造五艘船,风化严重,仅识轮廓,可见亭台状船舱及船帆等,帆随风飘动。左起第一艘船尾翘起,上坐一人。第二艘船尾翘起,上有三人,船首之人躬身向左,作划船状,余者不识。第三艘船上有二人,船尾一人作划船状,余者风化不识。第四艘船上有三人,船首一人似戴帽,身体侧立,面向左前方,第二人双手置于胸前似作划船状,余者不识。船首下方刻一人,双手朝下,身体背部与船底相接,似落水状。船周围分布鱼形兽两只,顶部有蛇形兽一身,皆风化严重。第五艘船船首翘起,上有一人,立于船头,作划船状,面向右侧。船右侧有二鱼形兽,左侧一兽较大,双足似抓船右侧板,尾部呈鱼尾形,右侧一兽较小,双足似抓船底。
第10组:仅可见二身残像,左像残毁,右像似束髻,着广袖长袍,双手似捧物于胸前。
第11组:刻八人一碑,碑向右倾斜,圆首,二层叠涩碑座,通高30cm。碑左侧第一、二身均着广袖长袍,腰束带,下着裙,足穿鞋,第一身双手置于胸前,面向碑;第二身上身前倾,双手持一绳状物拉拽碑首。碑下部左侧一身着交领袈裟,下着长裙,左手置于胸前,右手持一棍状物斜立于身前,面向右前方。中间及右侧一身均着圆领广袖长袍,下着长裙,腰束带,中像双手捧一物置于胸前,面向左像;右像拖拽一马,双手拉缰绳,面向龛外,马头毁。碑右侧三身均似上身裸露,下着短裙,腰束带,面向左侧。左部一身双手扶碑身,作推动状,右部二身均持棍状物,置于碑下,作撬动状。
第12组:刻四人一马,头部均残,马身向左,四足交叉,作行走状。左侧一人面向马头,着交领袈裟,下着裙,左手置于腹前,右手执一棍状物置于身前;余者皆着圆领广袖长袍,下着裙,腰束带,双手拢于袖中,身体左偏。第二身体格较大,身向左转,头部右转,回首望马。右侧二身体格较小,均侧身向左。
第13组:刻一攒尖顶式亭台建筑,下有云座,风蚀严重,正面有蜂窝状孔洞,通高55cm。亭台中央正壁开一圆拱形龛,龕内造一结跏趺坐像,仅存轮廓。亭台左下方有一长方形平台突出壁面,残不可识。
第14组:刻四人抬一肩舆,众人围绕,向龛右行进,肩舆上置一攒尖塔,塔中央开一圆拱形龛,龛内造一像,似结跏趺坐,面向龛外。轿夫及龛中坐像皆风化严重,细部不详。肩舆前方造一立像,着圆领袈裟,双手置于胸前,头左扭朝向肩舆。左侧轿夫后刻一立像,塔上方刻二像,塔下似刻五身像,皆风化严重,仅余轮廓。
第15组:刻三层小像,上层似三身,残毁不识。中层刻六身,均高约30cm,左侧二身下半身皆毁,第二身着广袖长袍,双手似执笙吹奏,面向右侧。第三身着长袍,双手似执一乐器,残损不识。第四至六身均束髻,着铠甲,第四、五身左手均托物置于腹前,右手执一棍状兵器立于身体右侧,第六身风化不识。下层刻二小像,皆着长裙,似相向而立,牵手作舞蹈状。
第16组:刻二身像,头部均残,左像着交领袈裟,下着长裙,足穿鞋,左手置于腹前,右手执一棍形物置于右像头部左侧。右像为半身,着广袖长袍,左手置于头顶左侧,右手垂于体侧。造像下部为一方形平台,呈方盒状,下部左右两侧各雕一圆形物,似车轮。
第17、18组均位于一方形庭院内,庭院四面围墙,左下部风蚀严重,左上角及右下角各造一阙。院落内造庑殿顶房屋二座,脊饰鸱吻。
第17组:位于庭院内上半部,右侧为一较小房屋,檐下二开间,内各造一像,呈坐姿,双手似拱于胸前。房屋左侧造三像,右侧一身双手似置于头下方,头朝下,面向小屋,做跪拜状。左侧二身仅存轮廓。围墙上方似造一像,面朝小屋,坐于云上,云尾延伸至龛顶,残损不识。
第18组:位于庭院下半部,为一稍大房屋,高40cm,檐下三开间,开间内均有造像,皆风化严重。明间造一像,似结跏趺坐,束髻。左次间造二立像,风化残损严重,细部不详。右次间内造一主尊一胁侍,主尊结跏趺坐,朝向左侧,双手似置于腹前,身体左侧立一胁侍,双手似置于胸前,面向主尊。围绕房屋刻立像数身,均风化严重,细部不详。
第19组:刻十四身像,分四层。从上至下第一层刻二身像,左侧一身仅存轮廓,右侧一身戴帽,着广袖长袍,腰束带,双手持一长方形物置于身前,躬身朝向左侧像。第二层左侧像着长袍,下着战裙,腰系带,残毁严重,右侧像及第三层右侧像皆戴尖帽,着铠甲,双手持斧钺形兵器倚于右肩。第三层左侧三像皆着圆领长袍,腰束带,左起第三身左手执圆鼓,右手执鼓槌,作击鼓状。第四层刻四身像,均高24cm,左起第一身立于方形台座上,上身赤裸,下着长裙,腰束带,足着鞋,左手握拳横置于身体左侧,右手握拳屈臂于身体右侧,腰左扭,头顶一长杆,下细上粗,杆中央左右侧各有一小人,悬空立于杆两侧,作攀爬状。第二至四身均似戴幞头,着圆领广袖长袍,下着裙,腰束带,足穿鞋,皆面向左前方。第二、三身双臂微伸直于身体两侧,腰微左扭。第四身拄一棍状物于身前。BA4DB87E-0F9F-43E9-B55E-D0EA2AFD65E5
第20组:刻三身像,左侧一身似束髻,足着鞋,左手似置于胸前,左腿微屈,面向右侧。中间一身着广袖长袍,下着裙,足穿鞋,双手似持物于身前,双腿弯曲,躬身朝向右像。右侧一身似着交领袈裟,下着长裙,双手捧不规则长条形物于身前,面向龛内。
第21组:刻三身像,左侧一身立于圆形台座上,似着袈裟,左手持棍状物置于身前,头朝下。右侧二身皆束髻,似立于舟楫上,均面向龛内,风化严重,细部不详。
第22组:刻三人一马,左起二身皆似束髻,双手皆拱于胸前,左侧似有一马,可见马头及前足。右侧一身立于圆形台座上,着交领袈裟,下着长裙,足着鞋,左手持棍状物立于身前,右手置于胸前,面向龛内。
第23组:刻五人一马,左侧三身均着圆领广袖长袍,面向龛外。第一身腰束带,双手持一长条形物倚于右肩,身微躬。第二、三身均束髻,双手均拢袖拱于胸前。右侧一身仅存轮廓,似着袈裟,左手持棍状物立于身前。四身像脚下,刻一人一马,马在左侧,膘肥体健,身向龛内,回首望龛外,四蹄作奔腾状。右侧一人斜扑于地,头向龛外,似从马背摔下。
第24组:刻二身像,左像戴风帽,着交领袈裟,下着长裙,左手置于胸前,右手持棍状物立于身前,面向龛外。右像束髻,着圆领广袖长袍,腰束带,双手拱于胸前,面向左像。
第25组:刻三身像,右侧一身结跏趺坐于方形台座上,像高20cm,座高14cm,似有肉髻,着圆领通肩袈裟,双手笼袖置于腹前。左侧二身均束髻,着圆领广袖长袍,下着裙,腰束带,足着鞋,双手笼袖拱于胸前,身微躬,面向右侧佛像。
外龛左壁下侧有一圆首摩崖碑(图12),双层叠涩碑座,碑左上部残损,宽40cm、高100cm,碑文为楷书,残存7行,全文为:
□唐宝震、任/□□、□□□、罗阿竹、杨宝壹、程榳钦、陈/国翰、袁若惠、黄进朝、庞日钦(?)、罗何满、罗/国兴、姜如玉、姜阿心、赵仓玉(?)、金毋童、范/天赐、张国庆、何周、文宪、杨朝、张朏、文琳、/白琳、萧□、张国、阿谢、王进族、王俊、庞贵、/黎钦。
外龛右壁中下部有一摩崖碑,碑首毀,双层叠涩碑座,文字风化无存。
三 年代、题材及价值
1. 年代
长岭山摩崖造像开凿较为集中,除第1龛右壁打破第2龛左壁外,其余各龛无明显打破关系。调查发现,第2、11、12、16至18龛分布于崖面较开阔、平整的位置,规模较大、龛形近似,应属较早开凿的龛窟。第1龛打破第2龛,其年代应晚于第2龛,且其与第3至10、11-1、13、14龛皆位于崖面较高或较低位置,第15龛位于崖壁转折处,崖面平整度较差,位置局促,龛形较小,推测此十二龛开凿顺序应略晚。根据龛像特征、题材及上述开凿顺序,大致可将长岭山摩崖造像分为两组:第一组为第2、11、12、16至18龛;第二组为第1、3至10、11-1、13至15龛。
第一组中,第2、11龛内龛龛楣及龛面垂饰佛帐,此做法在川北流行于盛唐,川中地区稍晚。第2龛佛道合龛与众护法神的组合,始见于初唐,广泛流行在盛唐开元之后[1]。第12龛外龛右壁螭首碑形制与南充青居山大佛洞开元八年(720)T7碑[2]、安岳玄妙观天宝七载(748)《启大唐御立集圣山玄妙观胜境碑》[3]、安岳舍身岩第14龛天宝碑[4]等相似,故第12龛亦大致开凿于盛唐时期。第16龛观经变龛形及造像组合与仁寿牛角寨8世纪上中叶第3、7龛相似[5],但内容更复杂,排列更整齐,其时代应略晚于后者[6],约为8世纪中后期。第17龛与第16龛龛形、规模相近,位置齐平,当属同期开凿。第17龛正壁千佛有改刻和补刻现象,据造像风格等推断,或为晚唐五代所补。第18龛造像功德主之一“杨朝”同见于第16龛造像记中,“文琳”“白琳”二人亦似可与第16龛造像记中之“文林”“白林”分别对应,故两龛开凿时间应相差不大。另第18龛功德主中有名“张朏”者,考唐开元、天宝间,有襄阳人张朏曾拜“渠州刺史、涪陵郡太守”,但天宝十载(751),卒于新定郡(今浙江建德一带)太守任上[7],当非此人。建中年间,又有剑南西山兵马使张朏,袭成都为乱[8],其在四川活动的时代与第18龛开凿年代更接近,但此张朏是否即第18龛功德主之一,尚缺乏直接证据,有待进一步研究。据上述推断,第一组造像大致应始凿于盛唐,并持续至中唐早期。
第二组中,第14龛有建中二年(781)造像记,第15龛摩崖塔紧邻第14龛,或即第14龛造像记中所记之“化塔”。第8、10龛龛形与第14龛相似,且均饰佛帐,当为同期开凿。第1龛千手观音变的组合及造像风格与安岳圆觉洞五代第21龛[9]、庵堂寺天复七年(907)第10龛[10]、云峰寺五代第3龛[11]等属同一类型,其年代亦应相当。第7龛位置局促,系利用第6、8龛之间空余壁面开凿,年代略晚于第6、8龛。结合其余各龛位置、龛形及造像内容等推断,第二组造像大致应开凿于建中年间(780—783)至晚唐五代时期。
综上,长岭山造像活动最早或可追溯至盛唐,中唐最盛,并持续至晚唐五代。
2. 题材及价值
长岭山第2、8、10、11、14龛垂饰佛帐的做法,在川西及川中、川东等地中晚唐造像龛中亦有较多发现,或受巴中盛唐佛帐形龛的影响[12],但有较大程度简化。第1、5、14龛内龛龛顶装饰弧撑,此种龛形在川西自7世纪下半叶即已出现[5],川中和川东则主要流行于中晚唐至五代宋初,或受川西影响。
题材方面,可辨识的千手观音变、佛道合龛、观经变、千佛、三世佛、僧伽变、弥勒、天尊、五十三佛等题材均为川渝地区唐代造像常见题材。第1龛千手观音变规模较小、构图简单、眷属较少,此类简化型千手观音变在川渝地区晚唐五代造像中十分常见,与中唐开始流行的拥有多组眷属、构图复杂、规模较大的复杂型千手观音变明显不同,或由后者简化而来[13]。这种简化型千手观音图像在敦煌藏经洞亦有发现,为研究四川与敦煌两地佛教艺术交流,以及千手观音变图像在川渝地区的流布及粉本变化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实物材料。BA4DB87E-0F9F-43E9-B55E-D0EA2AFD65E5
第2龛佛道合龛中道教护法神与佛教天龙八部同龛出现,目前在川渝地区发现较少[1],为佛道造像组合及道教护法神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第16龛观经变主体图像以莲枝化现为主,西方三圣周围密集排列50余尊小菩萨,主体构图上仍保留有川北地区初盛唐一佛五十菩萨图像的痕迹。整体风格与邻近的仁寿牛角寨盛唐第3、7龛观经变相似,但有所增益,如“十六观”的表现形式由牛角寨莲茎填塞式变为条幅格子式[6]。长岭山第16龛观经变融合了一佛五十菩萨和一般西方净土变的特征,并借鉴川西地区同类题材的表现形式,形成了较为固定的布局结构,这种布局结构进而又为川中和川东部分同类题材所借鉴和延续,如资中重龙山第55龛[6]、内江翔龙山第74龛[14]等。此类过渡阶段的观经变实例,对于相关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此外,第16龛残存可辨识的功德主即多达六十余人,僧俗兼具、老少男女皆有,还有自铭为“奴”者,体现出长岭山造像活动具备广泛的信众基础,为研究当地信众构成、造像模式等问题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
第18龛僧伽变主尊为僧伽与二弟子,其中左弟子着袈裟,右弟子着俗装,当表现僧伽与其弟子木叉、慧俨的“僧伽三尊”组合。目前所见川渝地区唐宋僧伽变皆以僧伽或三圣为主尊,以“僧伽三尊”为主尊的僧伽变相尚属首次发现。“僧伽三尊”及三圣像是川渝地区僧伽造像的早期类型,主要分布在川西仁寿、夹江等地。至9世纪上半叶,融合僧伽行化神迹的僧伽变在川中简阳、资中、内江和川东安岳、大足、潼南等地大量出现,并成为晚唐至宋代最流行的僧伽造像类型[15]。与简阳邻近的仁寿牛角寨第30龛是目前所见川渝地区“僧伽三尊”造像的最早实例,约开凿于8世纪下半叶[5]。长岭山第18龛“僧伽三尊”的造像风格与牛角寨第30龛颇为相似,当受后者影响。因此,长岭山第18龛应是川西早期“僧伽三尊”造像与僧伽行化神迹相融合的产物,当属川渝地区僧伽变相的早期类型,对于相关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长岭山摩崖造像规模不大,但佛道兼备,题材丰富。盛唐至中唐早期是长岭山造像活动的兴盛期,佛道合龛、三世佛、观经变、千佛、僧伽变等题材深受信众欢迎。部分龛窟为僧俗合力开凿,造像功德主多达数十人,故龛窟规模较大、内容复杂。建中年间至晚唐五代,社会动荡,长岭山造像活动亦日趋衰落,天尊、化塔、千手观音变等救赎度亡的题材愈受欢迎,造像者多以家庭为单位,龛窟规模较小、内容及组合简单。该造像点部分龛形及题材明显受到川西仁寿等地盛、中唐造像的影响,并为川中资中、内江及川东安岳、大足等地晚唐五代造像所借鉴参考,对于研究简阳乃至川渝地区佛道造像艺术及宗教信仰的传布和流变具有重要意义。
调查:邓宏亚、罗洪彬、谈北平、李发金、王昱峰、刘志强、魏新柳、郭振新
绘图:王昱峰、罗洪彬
摄影:罗洪彬、谈北平
执笔:白 彬、罗洪彬、陈 军
参考文献:
[1]邓宏亚. 四川唐代佛道合龛摩崖造像初步研究[D]. 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101-117.
[2]蒋晓春等著. 嘉陵江流域石窟寺调查及研究[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282.
[3]陈云. 唐代安岳玄妙观道教碑文与造像研究[J]. 宗教学研究,2018(4):17-18.
[4]四川大学考古学系等. 四川安岳舍身岩摩崖造像调查报告[J]. 敦煌研究,2017(4):14-26.
[5]张亮. 川西石窟研究[D]. 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8:197-198.
[6]孙明利. 四川唐五代摩崖浮雕观无量寿经变分析[M]. 石窟艺术研究:第一辑. 北京:文物出版社,2016:174-
239.
[7]周绍良主编. 唐代墓志汇编[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1685.
[8]欧阳修,宋祁撰. 新唐书:卷127[M]. 北京:中华书局,1975:4445.
[9]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安岳县文物局. 四川安岳县圆觉洞摩崖石刻造像调查报告[M]//南方民族考古:第九辑.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365-449.
[10]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岳县文物局. 四川安岳县庵堂寺摩崖造像调查简报[M]//成都考古发现(2007).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608-617.
[11]四川大学国家级考古学实验教学中心,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安岳县文物管理局. 四川安岳人和云峰寺摩崖造像调查简报[J]. 文物,2019(4):73-87.
[12]雷玉华. 巴中石窟研究[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155-171.
[13]四川大学国家级考古学实验教学中心、安岳县文物管理局. 四川安岳来凤乡圣泉寺摩崖造像调查简报 [J]. 敦煌研究,2019(5):75-85.
[14]张婷. 内江翔龙山石窟调查与研究[D]. 西华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0:62-64.
[15]张亮. 僧伽变相的内容、演变及形成:以安岳、简阳两铺摩崖造像为中心[J]. 敦煌研究,2020(1):80-89.
收稿日期:2020-10-26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川渝地区柳赵教派考古遗存的调查与综合研究”(20CKG017)
作者简介:白彬(1966- ),男,四川省江安县人,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汉唐考古、宗教考古研究。BA4DB87E-0F9F-43E9-B55E-D0EA2AFD65E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