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信息技术创新型作业的设计探究

2022-06-30钱球

山西教育·教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垃圾信息技术作业

钱球

布置作业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有效的作业布置不仅可以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反馈课堂教学效果,同时也具有启迪学生思维、发展综合能力、拓展发展空间的深远意义。根据《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信息技术教育要充分体现信息技术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的学科特征,发展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培养适应国家发展和国际竞争需要的信息技术人才打好基础。

探索型作业重在培养学生对未知事物进行搜集信息、寻求答案的能力,探索型作业的创设对于开拓视野、锻炼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是发展学生智力、才能和创造力的有效途径。好奇心是驱动学生积极探索的动力和前提条件,有了好奇心就会产生疑问,疑问促使着学生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布置探索型作业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其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七年级第一章第二节《有效获取信息》一课时,为了使学生进一步拓展获取信息的途径,掌握搜索引擎的功能,学会下载软件的使用方法,教师布置了探索性作业:小明同学即将和父母一起去内蒙古自治区自驾游,但是不知道路线,也不知道有哪些好玩的景点,你能帮助小明找到一些有用的信息吗?学生对于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强烈,对于旅游这个话题也十分感兴趣。

教师引导学生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搜集资料。学生搜索信息的方式各不相同:有的学生直接用互联网搜索信息,通过百度等搜索引擎获取了一些有关内蒙古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有的学生选择浏览旅游专题网站获取专业的旅游知识;有的学生想到使用迅雷等工具下载旅游视频;有的学生去图书馆查阅资料;有的学生通过观看电视上的旅游节目找到了相关信息。学生在交流和合作中拓宽了获取信息的渠道,充分锻炼了使用互联网搜索信息和下载信息的能力,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对这些信息进行了筛选和整理,锻炼了团队的合作能力,提升了信息鉴别和组织能力。

喜欢游戏是学生的天性,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信息技术和其他学科知识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有效激发和延续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热爱和兴趣,增强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和有效操作,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和逻辑能力。

游戏作业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来说具有先天的优势,教师应充分利用电脑游戏的互动性、娱乐性、竞争性和知识性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适量接触游戏,增强对电脑操作的熟练性,增加信息技术知识,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体验学习信息技术的乐趣。

例如,学生想要玩游戏首先要掌握搜索软件、下载软件、安装软件以及升级软件等相关技能,在玩太空大作战、金山打字通或者连连看等游戏的时候,能够锻炼学生的打字速度,让学生熟悉各种窗口操作、热键操作和键盘位置,教师也可以利用一些益智游戏奖励在课堂中表现出色的学生,开发学生智力,让学生在游戏中肯定自我、提升自我和娱乐自我。

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游戏观,提升学生对不良游戏的警惕心理,让游戏成为愉悦身心、互动交流和增长知识的平台,教会学生处理好游戏和学习之间的关系,让游戏成为陪伴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良师益友。

情境型作业是指让学生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社会角色进行观察、调研和模仿,获得生活经验和实践知识的作业形式。情境作业具有开放性、真实性和互动性等特点,能够为学生带来崭新的作业体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生活经验,塑造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人格特征,加速学生成长。

例如,在学习《数据统计与分析》这一课后,教师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信息的处理方式,设计了情境体验作业:假如你是环境保护局的工作人员,为了实现垃圾减排,局里决定对新华大街开展垃圾数据统计,通过分析不同垃圾的数量和重量,来研究街道垃圾减重方法。为了完成这个任务,你首先要与垃圾收购站的工作人员取得联系,获取街道垃圾的原始信息,然后将不同垃圾的数量和重量统计在Excel表格中进行数据分析,你能完成这个任务吗?学生将自己带入到了环境保护局工作人员的角色之中,将街道的原始垃圾分为一次性垃圾、厨房垃圾、可回收垃圾等不同的类型,然后输入Excel表格中开展进一步的数据分析,通过统计总的垃圾数量和各种类型的垃圾所占比重,最后得出了不同的结论。有的同学认为,一次性垃圾占总垃圾的百分之三十,应该通过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来进行垃圾减排;有的同学认为,厨房垃圾占总垃圾的百分之三十五,应该对厨房垃圾进行粉碎处理……

在情境作业的完成过程中,学生从象牙塔中走出来,体验到生活和工作过程中将会面对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将课堂上学习到的间接经验与现实生活中的直接经验相结合,将知识内化吸收,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加速学生的成长过程。

实践型作业旨在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掌握技能和操作技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水平。信息技术是一门技能型的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必备的信息技能,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在今后更好地适应信息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为了让实践型作业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要将信息技术学科与学生的学习实践、生活实践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让学生体验到信息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例如,在学习过图片、音频和视频的获取与加工后,为了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果,教师结合社会时政和学生的校园生活为学生布置了实践型作业:为了向建党一百周年献礼,学校将举办红歌晚会,组织全体师生精心编排了10个节目,你能不能根据节目的具体内容为红歌晚会编辑一个PPT(其中要包含与节目主题相对应的图片、视频和音频)?学生积极参与到PPT的制作中,并且认真分析了PPT中应该插入的信息,比如关于党史宣传的图片和文字,相关歌曲的背景音乐,诗歌朗诵的图片、视频背景等。

实践型作业促使学生从课堂走进生活、从理论走向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求得真知。在实践作业的完成过程中,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实现教与学的最优效果。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学生的思维水平和综合能力也获得质的提升。

综上所述,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要积极为学生提供各种具有自主性、开放性、创新性、实践性的作业平台,让学生体验到信息技术的乐趣和激情,在实践和交流中尽情施展个性、展现才能、实践创新,让充满光影的互联网世界激发学生的智慧和灵感,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突破自我,锐意创新。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市实验中学)

(责任编辑赵丹)

猜你喜欢

垃圾信息技术作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垃圾去哪了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快来写作业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倒垃圾
倒垃圾
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