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文化产业与数字技术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2022-06-27王琴杨颖程欣炜

艺术百家 2022年2期
关键词:技术产业耦合度文化产业

王琴,杨颖,程欣炜

(1.南京理工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9;2.南京邮电大学 经济学院,江苏 南京210023;3.南京邮电大学 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3)

信息技术的新一代升级扩散促使产业向数字化、数据向产业化转变。文化产业在这一潮流中与新网络技术、新智能终端、新设施平台交互融合,推动了文化产品的数字化、数字文化产品化。[1]73-81以“南京文旅”视频号为例[2],其发布的《极美南京》视频将南京文化视觉化,从多个角度展现了南京的文化名片,如明孝陵、南京眼、固城湖大闸蟹等。该视频在24小时内的点击量超过10万次,提高了南京文化名片的美誉度。为发挥数字技术产业与文化产业相互融合对文化新产品供给力的培育作用、对个性化文化消费的推动作用,2020年文化和旅游部出台了《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文化产业要与数字技术协同推进、融合发展,驱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需要。

已有对文化产业与数字技术产业融合的研究文献主要侧重于数字技术对文化产业赋能的作用路径及其影响效应视角。首先,数字技术为文化产业的变革提供技术支持,如创意内容智能识别、营销新渠道、商业新模式。(1)数字技术改变了文化内容产品生产模式,由“B to C”转向“C to B”。例如网飞公司的热播剧《纸牌屋》,其成功的背后是影视剧制作方对300万次主题搜索、400万条评论、3000万用户选择等大数据分析得出的精准决策依据[3]3-8。数据整合、智能遥感以及信息分享等数字技术为文化交互性生产提供支持[4]48-54+108-109,文化生产从传统的生产者单面创造转向消费者参与其中的交互创造。(2)数字技术改变了文化产品的销售渠道。数字传播平台技术增加了更多拥有创新的文化产品的受众。2014年乐视网“我签C罗你做主”的项目众筹营销让C罗的支持者成为乐视网的免费会员。[5](3)数字技术改变了文化经济的商业模式。[6]6-8+5数字化出版领域,作者把作品提交给“内容平台”之后就可获益,大幅度缩短了出版周期,减少了出版成本。消费者可以同时具有投资者身份,从文创产品的生产销售中获得消费收益和投资收益,如2015年上映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众筹合计780万人民币,票房总计9.56亿人民币。[5]数字技术为文化创造消费提供新的商业模式。众筹模式改变了自媒体社群运营模式,盈利来源从原来主要依赖平台广告收入转变为粉丝供养,自媒体选题内容由运营团队和粉丝共同确定。其次,数字技术产业影响文化产业效应研究。数字技术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但存在区域异质性[7]120-121。数字技术产业的发展对文化产业效率具有提升效应。[8]75-84数字技术产业的发展促使文化产业结构升级,向高端化、高附加值、高效率转变。[8]54-64综上所述,已有文献多为定性描述,单一视角强调数字技术产业对文化产业的作用,缺少从量化角度测度文化产业与数字产业的融合程度。江苏是文化和科技大省,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拟运用“熵值法”工具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江苏文化产业与数字技术产业的融合发展现状,以期为提升两大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建议。

一、江苏文化产业与数字技术产业融合发展的机制

(一)融合发展的基础

1.文化产业基石稳固

江苏文化源远流长,拥有八大文化区,即四个主区(苏南地区的金陵文化和吴文化,苏北地区的楚汉文化以及苏中地区的淮扬文化)和四个亚区(海盐文化、江海文化、淮安文化以及京口文化)。例如南京历史文脉深厚,是六朝古都和世界文学之都。江苏文化企业数量众多,仅2020年1-11月份新增注册文化企业法人机构超11000家,其中数字文化企业超3500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数在2019年底有7315家。重点文化服务业企业从业者43.77万人,企业3743家,营业收入3436.11亿元。限额以上文化批发和零售业企业从业人数56154人,营业收入2142.90亿元。此外,江苏共有35家企业、11个项目入围《2021-2022年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比2017-2018年分别多了14家企业、4个项目。

2.数字技术产业较发达

江苏数字技术产业基础比较发达,其中电信业务收入968.37亿元,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从业者324288人,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3923万户以及移动电话用户数1.02亿人。江苏拥有40多个数字技术产业园区,例如中国(南京)软件谷、中国声谷-江苏信息服务产业基地、中国中小企业信息产业园等。江苏拥有一批先进的数字文化企业。成立于2015年昆山炫生活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累计超过1500亿元,客户超过108万家企业及门店,市场覆盖23个省市。5G和VR技术的应用使得沉浸式展览获得广泛的市场前景。南京市博物馆“玉堂佳器”馆藏精品展、扬州博物馆《峥嵘岁月——扬州地区革命文物展》、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VR密室等,给居民提供了互动式、沉浸式体验。

(二)融合发展的动力

1.政府政策推动

文化产业与数字技术产业相互融合发展是经济的新增长点。为鼓励两业融合,增强文化服务产品的科技含量,拓展数字、网络等高新技术的文化业态,江苏省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文化科技创新的意见》(苏政办发[2011]70号),《江苏省重点文化科技企业管理办法》(苏宣通[2012]76号)、《关于促进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的实施意见》(苏科高发[2020]120号)。这些政策从财政政策支持、税收政策优惠、人才政策扶植、金融措施支持等方面推动了文化产业与数字技术产业的融合。

2.市场需求拉动

数字技术的创新克服了文化产品服务的时间空间制约,培育了居民新的消费热点。居民对短视频、展览、游戏、旅游、娱乐、社交媒体等数字文化服务产品的需求进一步加大。2020年《中国数字行业统计报告》显示,当年中国数字文化产值达到15809亿元,较2015年的4000亿增加了300%。2019-2020年数字文化16 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年均增长24%。[10]“书香中国全民阅读大讲堂”一期节目有超过百万人次收看记录。[11]文化数字产品出口保持强劲增长,例如tiktok、U-dictionary、EduTok等产品在海外热销,受众突破亿级规模。未来国内外市场为我国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

二、江苏文化产业和数字技术产业融合度实证分析

(一)研究设计

1.数据来源

为研究文化产业与数字技术产业的融合情况,本文借鉴宋长善[12]84-91的文献选取了能体现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相关指标21个,并借鉴王亚飞等[13]16-27关于数字技术产业的相关指标5个(见表1)。数据来源于2016-2020年《江苏统计年鉴》《江苏文化年鉴》以及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

2.研究方法

耦合概念源自物理学,是衡量系统之间关联程度的指标。当系统之间相互促进属于良性耦合,而系统之间协调性差即为不良耦合。耦合度指标没有价值评判,仅用以反映作用程度的强弱。经济学中引入耦合、协调度指标测度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的能力。[14]3055-3070[15]232-240因此,本文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文化产业系统与数字技术产业系统的耦合度、协调度。在分析该指标的基础上评价这两大产业系统之间的协调水平。

(1)文化产业及数字技术产业发展水平测度方法

假设U1为文化业系统的综合评价值,U2为数字技术产业系统的综合评价值。综合评价值的测算借鉴龚艳等[16]74-84、李扬杰等[17]44-48的文献采用全局熵值法构建“区域—时间—指标”进行测度。以文化产业系统综合评价值为例计算方法如下。

设有m个省市,n个评价指标,T个年份,初始全局评价矩阵:

式中 :表示第t年第i个市的第j项指标值。

采用极差归一化的方法对原始数据矩阵进行无量纲标准化处理。对于越大越好的正向指标采用公式(2),对于越小越好的负向指标采用公式(3)

式中 :i=1, 2, …,m;j=1, 2, …,n;t=1,2,…,T。

式中 :i=1, 2, …,m;j=1, 2, …,n;t=1, 2,…,T。

熵值计算公式为:

式中:ej为第j项指标的熵值,1≤ej≤ 2 ;为第t年第i个指标值在第j项指标下所占比重;k=1/ln(mT),k由地级市的数量和年份数量共同决定。

权重公式为:

式中:Wj为 第j项指标权重,0 ≤Wj≤ 1;Wj=1;(1-ej)被称为差异性系数,常记为gj,gj值越大,表示指标越重要。

测算系统综合评价值得分公式为:

式中 :Ui为综合评价得分,i=1表示文化产业系统综合评价值,i=2表示数字技术产业系统综合评价值。根据上述公式计算所得的各指标权重见表1。

表1 指标体系及权重

?

(2)耦合度模型

文化产业系统与数字技术产业系统间的耦合度模型:

上式中,C为系统耦合度,且系统耦合度C∈[0,1]。系统耦合度指数越接近1,表明二者协调发展能力越强;越接近0协调发展能力越弱。

(3)耦合协调度模型

耦合度模型可反映区域文化产业与数字技术产业协调发展的一致性,但是这个指标无法区分出某地文化产业系统和数字技术产业系统都属于低区域耦合度高的现象。为解决这一弊端,更好地反映系统之间的协同效应,需要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

式(7)中,D表示文化产业与数字技术产业系统的耦合协调度;T表示文化产业与数字技术产业综合协调指数;a、b为待定系数,正常情况下a+b=1。文化产业系统与数字技术产业系统同等重要,故选定a=b=0.5。

借鉴宋长善[12]84-91的做法将耦合协调度区间划分为10个等级(具体见表2)

表2 等级量表

(4)收敛系数

为测度文化产业系统与数字技术产业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水平是否具有收敛性特征,借鉴已有文献[18]47-53采用的收敛系数、变异系数,测度两大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度指数的偏离程度及其动态变化。即σt和Vt均逐渐缩小,则说明存在地区收敛性特征。其中σt、Vt分别表示t年收敛系数、变异系数;Dtm表示t年m地级市的文化产业与数字技术产业的耦合协调度指数值;为年该指数均值。

(二)实证结果分析

1.耦合度及协调度的时序探析

从表3中可以看出,2015-2019年文化产业系统和数字技术产业系统的综合评分值均在逐年上升。除2015、2016年数字技术产业滞后于文化产业的发展外,其余年份均为文化产业滞后于数字技术产业的发展。从文化产业与数字技术产业的耦合度来看,2015-2019年处于上下波动状态,但两个系统的耦合度指数均接近与1,说明协调能力较强。为避免文化产业系统和数字技术产业系统发展水平都较低,而两大系统出现耦合度高的现象,再次利用耦合协调度等级检验。从表3中可以看出2015—2016年之间处于濒临失调状态,而2017—2019年均处于勉强协调的阶段,说明两大产业系统的协调能力得到改善。

表3 2015-2019年文化产业与数字技术产业的耦合度及协调度

?

2.耦合度及协调度的横向探析

从区域层面来看(见表4),苏南地区两大系统的耦合度、耦合协调度指数最高,处于初级协调等级;其次是苏中地区处于濒临失调等级;最低的是苏北地区,处于轻度失调等级。三大区域中,苏南和苏中地区处于文化产业滞后状态,而苏北地区处于数字技术产业滞后状态。从城市层面来看,苏州处于优良协调;南京处于中级协调;常州、南通和徐州3个地级市处于勉强协调;盐城处于濒临失调;镇江、扬州、泰州、淮安、宿迁、连云港7个地级市处于轻度失调。

表4 2015-2019年区域文化产业与数字技术产业的耦合度及协调度

3.耦合度及协调度的时空探析

表5 2015、2019年与数字技术产业的耦合协调度时空变化

?

从时空角度来看各地级市2015-2019年间耦合度及协调度的变化,13个地级市的情况均有所改善。2015年苏州处于中级协调;南京处于初级协调;无锡处于勉强协调;盐城处于轻度失调;镇江、扬州、泰州、淮安和连云港5个地级市处于中度失调;常州市、南通市和徐州市3个地级市属于濒临失调;宿迁处于极度失调。2019年扬州、泰州和淮安3个地级市由中度失调上升到濒临失调;镇江、宿迁和连云港3个地级市分别由中度失调、极度失调上升到轻度失调。常州、南通、徐州、盐城4个地级市分别从濒临失调、轻度失调上升到勉强协调;无锡由勉强协调上升到初级协调;南京和苏州分别由初级、中级协调上升到良好协调。从产业发展水平来看,2015年除南京市处于文化产业滞后外,其余地级市均处于数字技术产业滞后;但到2019年只有常州和淮安仍然处于数字技术产业滞后,其余产业已经处于文化产业滞后状态。

4.耦合协调度的收敛性探析

本文采用收敛系数进一步测算文化产业与数字技术产业之间的协调能力是否具有收敛性。结果如图1所示,文化产业与数字技术产业的耦合协调度的收敛系数呈现递减趋势,由2015年的0.1899下降到2019年的0.1158。变异系数同样呈现递减态势,由2015年的0.4446下降到2019年的0.2824。这说明区域间文化产业与数字技术产业协调能力之间的差距缩小。换言之,经过几年的发展,数字技术产业与文化产业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水平得到改善。原先处于落后的苏北地区正逐渐缩小与先进地区苏南、苏中的差距。

图1 2015-2019年收敛性

三、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本研究以江苏省为研究对象,测量了2015-2019年文化产业与数字技术产业的融合度。整体上看文化产业的发展滞后于数字技术产业。分时间段来看,2015-2016年数字技术产业滞后于文化产业的发展,2017-2019年两大产业之间的关系出现逆转。从文化产业和数字技术产业的区域协调能力上看,苏南、苏中、苏北都明显地得到改善。具体到地级市层面来看,苏州、南京两大产业的融合程度较高,其次是常州、南通和徐州3个地级市,再其次是盐城,而镇江、扬州、泰州、淮安、宿迁、连云港5个地级市的融合最低。但区域之间的协调性差异呈现收敛性趋势。

(二)建议

1.出台促进产业融合的措施

文化产业与数字技术产业的融合创新发展需要相关部门协调规划,尤其是对于传统文化小镇、人文景区的开发利用上离不开多个部门的综合协调。因地制宜、统筹协调有助于区域人文资源发挥优势。文化数字技术的研发创新离不开政府相关财政、税收、金融资源的支持,尤其是需要增加对中小文化科技创新企业扶持力度。

2.加强数字文化人才的培养

文化与数字技术的融合改善了文化产品的标准化状况,让每个具有文化创作、生产能力的人都可以接入到产业价值网络当中来,这极大地拓展了市场空间和社会价值。例如抖音平台发布的百姓自制视频,经常被市场追捧,降低了进入文化市场的门槛。但是,数字化基础技术的研发以及数字文化创意的研发离不开专业人才。因此,政府需要加大普及数字技术应用水平,让更多的人掌握数字技术,同时需要加大地域文化的宣传。

猜你喜欢

技术产业耦合度文化产业
中国北方蒸散-降水耦合度时空变化与水热因子的关系
双速感应电机绕组耦合度研究
辽宁省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性分析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应用研究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应用研究
浅论我国信息通信技术产业的经济增长效应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基于耦合度分析的家禽孵化过程模糊解耦控制系统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