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小学美术课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方法

2022-06-26陈超群

智慧少年·故事叮当 2022年6期
关键词:美术思维课程

陈超群

美术以视觉形象表达和承载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及审美情趣,丰富人的精神与物质世界。美术课程不但可以培养审美品味、形成人文素养,还能培养创造思维。创造思维就是以不同于常规或定式的方式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突破惯常的思维界限,打破常规,超越常规,甚至采用与常规完全相反的思维方式。创造思维往往能够提供出不同的解决办法,而产生新颖的、独特的、有独立意义的创作成果。那么,在美术课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作为美术教育者,我们不仅要传播美术文化,更要注重美术教学活动对每一个学生思维方式的影响。美术课作为一门艺术课程,本就是一种创造思维的活动,所以更应该注重学生在学习中开拓思维、激发思维,积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力求中小学美术课程臻于尽善尽美的境界。

一、创造思维的重要性

创造思维对个人的成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创造思维能影响人思考问题的方式,决定思想成就的高度。有一次,爱因斯坦询问他的老师明科夫斯基:“一个人,怎么样才能在科学领域或者是人生道路上留下自己闪光的足迹,作出自己杰出的贡献呢?”他的老师说自己要思考一下这个问题,等三天之后再告诉爱因斯坦。三天之后,老师带着爱因斯坦向一处建筑工地走去,老师踏上了刚刚铺平的水泥地面,爱因斯坦不解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明科夫斯基说:“看到了吧,只有尚未凝固的水泥地面才能留下深的脚印,那些凝固许久的老路面,那些被无数人走过的地方,你别想再踩出脚印来。”听到这里,爱因斯坦沉默思考了许久,然后意味深长地点了点头。自此之后,爱因斯坦开始使用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开拓意识,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从来不记忆和思考词典、手册里的东西,我的脑袋只用来记忆和思考那些还没有载入书本的东西”。爱因斯坦也是靠着自己的创造思维和开拓创新的意识为人类科学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科学史册上留下属于自己的深深足迹。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鼓励学生勇于打破常规,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具有创新性的创造活动。

二、目前美术教学课堂存在的问题

美术教学课程中的创新思维培养主要障碍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来自教师,由于传统教学方法的限制,教师对于美术示范作品复杂的讲解,讲解得过于分割。过细的分析,会限制学生的自主想象力和创造力,会造成学生思维的闭塞。另一方面,来自于学生,由于生活环境并不能时刻联系到艺术文化,在学生心中并不重视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形成了对艺术文化的轻视,面对艺术文化时容易思维狭窄,依赖于教师的讲解,对艺术文化、艺术作品没有自己的主观想法、兴趣不大等问题。对教师来说,走出传统授课习惯,需要提高本身的职业道德素养,认识到保护学生创造热情的重要性,对学生多运用鼓励的评价方式,努力探究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方式,积极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美术课堂氛围,既要完成教学目标,又要激发学生对艺术文化的学习兴趣。对学生来说,首先要把美术艺术这个宏观的文化变得生活化,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把深奥的绘画技法简单化,让学生在心里接受起来更容易,才能更轻松地学习和思考。当学生在学习活动时敢想敢说之后,教学才能變得更有意义,才更有利于学生突破常规思维,产生创新思维。

三、培养创造思维的方法

(一)激发学习兴趣,是培养创造思维的第一步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生掌握知识和获得技能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复杂认识活动,培养学生兴趣是推动这种复杂的认识活动的重要动力。”在美术课程中,我们更应该积极地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引起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兴趣是培养创造思维的重要方式。随着越来越丰富的多媒体设备走入课堂,激发学生兴趣的方式也越来越丰富,在开始讲授美术课前利用丰富的多媒体教学工具,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美术学习的兴趣。激发兴趣,教学的第一步导入就很重要,好的导入能更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在上剪纸课之前,先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各种各样的剪纸作品和剪纸动画,学生就能对接下来的内容更充满兴趣,从课程开始之前就充分地打开思路。通过多媒体设备,丰富课堂,并引发学生的好奇。当学生心里住进了一只“好奇的猫”,他们就有了去创作、去创造的冲动。课堂上的创造思维就是通过激发兴趣开始的,在主动思考的时候,思维便有了开拓性,从而才能开拓出更多有创造性的想法。教师的引导是学生开启美术课的一扇窗,好的引导便如同美丽风景的一角,能够吸引学生愿意主动去探索更多的风景。对于美术课程来说,各种各样的图片资料、历史名作的展示、著名画家的人生故事等等,都是引起学生学习欲望的有效手段,也是扩展学生知识内涵、培养创造思维的基础。

(二)创设开放性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创造激情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学活动建立成一种包含独立观察、动手操作、引起思考的实际活动。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是为了讲课而上课,这样会使学生感到乏味,并不会有好的学习效果。一个好的问题应该是开放性的,它能够引导学生大胆去想,大胆去说,从而大开思路,产生创造思维。教学中尽量创设多种问题情境,引导每一名学生都有兴趣、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也可使学生敢于表达出自己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对存在的问题勇于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教师创设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操作、绘画、实践和感悟,探索课外知识,了解艺术情怀,才是真正地打开了创新学习思维。

在传统模式的教学中,多是教师问学生答的固定模式,在这种模式里,学生的思维被定势,缺乏了主动思考的能力,不能主动运转自己的思维。在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回答的同时,也可以大胆发问。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是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带着自己的学习欲望,正在积极思考、积极探索的一个表现。教师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创新思维也就成功地培养出来了。学生们在这种设有问题情境的学习中,思维的大门会就此打开,积极地对正在学习的对象进行观察、分析,经历了独立思考得出的问题答案和结论,更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美术课中也是如此,通过学生自己对画作的探究、美术颜料的应用和实践操作后的美术技法,会促进学生思维的多元化,提高个人审美水平,提高美术综合素养,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引导学生进行研究式学习

教师的教学过程从来都不是单一传授知识和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全面发展的过程。美术教学也是如此,美术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当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就是提高审美情趣、丰富人文知识的过程;当学生拿起画笔在进行绘画创作之时,多种绘画工具的使用、不同类型艺术作品的表达方式,都在促进着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另一方面,在学习艺术知识的同时,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的创造性思维方法和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具体内容以及材料。基础知识与技能教学只是为培养创造性思维提供有利条件,教师还需要在授课活动中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并根据学情,采用适合本班的教学计划。有计划的培养,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教学目的是为了学生习惯于思考问题,而不是习惯于接受间接的知识,避免“只读书,不思考”。

创造思维的培养,是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重要内容。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不是一件可以一蹴而就的事,而是需要从多方面、长时间地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教师鼓励学生采用探究式学习,锻炼学生独立思考,使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不是要求学生像发明家、科学家一样发表多少创造理论和科学发明,而是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勇于突破常规思维,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美术是一门艺术与人文相结合的学科,天然具有更多的便利条件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美术教学者更应注重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给学生提供发问、回答、实践的机会,培养每一位学生都能全面发展,都能多元化进步。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新区吉大慧谷学校)

猜你喜欢

美术思维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美术篇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自行车的发明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