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9年龙岩市居民死因分析

2022-06-24周志鹏池雪萍陈建森陈益林李土荣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2年10期
关键词:龙岩市顺位死因

周志鹏 池雪萍 陈建森 陈益林 李土荣

改革开放以来,龙岩市人民健康意识及生活方式不断改变,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也发生了改变。通过死因分析可以了解龙岩市居民死亡模式,分析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变化趋势,从而找出危害人们健康的疾病,为制定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为了解龙岩市居民死因监测情况,本研究对2019年龙岩市7个县(市、区)《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上报的死亡病例资料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从《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中调取2019年龙岩市户籍居民死亡信息;从福建省龙岩市公安局调取2019年户籍人口数据资料。

1.2 方法

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编码,并所有调取的2019年死亡数据资料进行诊断及死因链进行双人复核、查重、补漏等质量控制。同时,对2019年龙岩市居民死亡原因、死因顺位及重点疾病的死因进行横断面研究分析。采用EXCEL 2003、SPSS 20.0进行描述性统计学分析,采用2000年全国标准人口计算标化死亡率。

2 结果

2.1 2019年龙岩市总体死亡水平和分布

2019年我市共报告户籍死亡17 767例,报告死亡率为557.67/10万(标化率416.19/10万);各县(市、区)报告户籍死亡率为(513.66~611.30)/10万。全市婴儿死亡率3.33‰。诊断不明占总死亡的比例为1.14%。见表1。男性死亡10 189例,报告死亡率为616.16/10万(标化率540.50/10万);女性死亡7 578例,报告死亡率为494.55/10万(标化率297.79/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是女性的1.25倍。

表1 2019年龙岩市死因监测结果

2.2 2019年龙岩市居民死因分析

2.2.1 不同性别死因顺位及构成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伤害、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和传染病依然是龙岩市人群前10位死因,占死亡数的95.71%。男性前10位死因与全人群死因完全相同,而女性前9位死因与全人群相同,但死因顺位不同,其中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疾病代替传染病成为女性第10位死因。男性消化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高于女性,男女死亡率比值分别为2.28%、2.01%、1.63%和1.60%。见表2。

表2 2019年龙岩市死因监测系统居民前10位死因

2.2.2 不同年龄组死因顺位及构成 本次研究按死亡年龄分为儿童组(0~14岁)、青壮年组(15~44岁)、中年组(45~64岁)和老年组(≥65岁)4个年龄段,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段的死亡率和顺位均有较大差别。其中,儿童组前3位死因依次为伤害、围生期疾病和先天异常,占儿童组总死亡的63.85%;青壮年组则以恶性肿瘤和伤害为主,占青壮年组总死亡的63.18%;中年组的前3位死因依次为恶性肿瘤、伤害和脑血管病,占中年组总死亡的70.84%。值得注意的是老年组死因与其他年龄组不同,主要以慢性病为主,相比其他人群,主要死因较分散,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脏病和呼吸系统疾病为前4位死因,占老年组总死亡的80.99%。见表3。

表3 2019年龙岩市不同年龄段人群前10位死因顺位构成比分析

表3 (续)

3 讨论

3.1 死亡率情况

死亡率是衡量人群生存和健康最直接、最重要的指标[1]。刘佳等报道,目前我国大陆居民粗死亡率在504.01~655.98/10万波动[2]。本次调查结果显示2019年龙岩市城乡居民粗死亡率为557.67/10万,与报道基本相符。

3.2 死因顺位情况

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迅速,各国人民生活方式也发生变化,随着疾病分布与居民生活行为方式逐渐发生变化。根据调查,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随之而来的是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其他国家一样,居民死因也由原来传染病为主逐渐转变为意外事件和慢性非传染病为主。死因顺位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导致人口死亡疾病及疾病变化的重要标准,以此确定导致国家或地区人口死亡的疾病,从而保证医疗部门能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避免人口死亡率过高[3]。本研究结果显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伤害成为威胁龙岩市居民健康的前5位死因,这种死亡模式与2016年龙岩市居民死因顺位相似[4]。恶性肿瘤病死率高于脑血管病和心脏病病死率,但脑血管病和心脏病合并病死率占比最高,这与国家死因监测结果[5]一致。龙岩市已呈现老龄化社会,慢性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生率明显升高,而龙岩市地处闽西山区,医疗资源分配尚不均衡,中心城区与周围县市区、乡镇医疗水平差距较大。对于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病急性发作或出现心脑血管卒中等严重并发症,乡镇常常来不及救治或延误诊治,导致这些疾病病死率居高不下。因此,如何提高乡镇卫生院医疗水平以及医疗资源更合理分配,提高慢性病救治率,依然是龙岩市今后慢性病防治的重点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女性死因顺位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疾病进入第10位,可能与目前医务人员对结缔组织病的认识提高以及各县市死因登记工作较前规范有关。

3.3 各年龄段死亡原因情况

不同年龄组死亡原因也应引起重视[6]。0~14岁儿童死亡原因前3位死因依次为伤害、围生期疾病和先天异常。伤害是青少年的主要死因,2016年,男性青少年道路伤害和溺水的死亡构成比高达44.0%,女性为28.0%[7]。因此,做好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及防溺水、家电安全教育至关重要。同时,我们也看到新生儿死亡率虽然随着优生优育政策施行后整体有所下降,但目前相关文献显示前五位死因依然是早产/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窒息、先心病、其他先天异常、新生儿肺炎,说明各级政府要加大投入,医疗机构要提高保健技术,加强婚前医学检查,提高产前诊断技术,加强新生儿复苏技术培训,及时发现高危产妇并加强管理,降低早产及出生缺陷发生率,降低新生儿死亡率[8-9]。本次研究显示15~44岁青壮年组主要死因为恶性肿瘤和伤害,45~64岁中年组前3位死因为恶性肿瘤、伤害和脑血管病,说明龙岩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年龄有年轻化趋势。恶性肿瘤已经被证实与大气污染、长期食用腌制及油炸熏烤食品、不良工作生活方式(如长期吸烟饮酒、缺乏体育活动、巨大心理压力等)有关。随着医疗科技水平提高,很多恶性肿瘤早期治疗效果非常好。现在认为,控制其暴露因素,鼓励居民定期体检,各级医院开展早期筛查,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等都是控制癌症发生、发展的有效途径[10-11]。同时资料显示45岁以后人群死因以慢性病为主,慢性病危险因素广泛存在于经济、农业、环境、气象等方面,如何制定有效改进措施对降低慢性病发生和降低死亡率有潜在的积极影响[12-13]。只有切实提高患者对慢性病自我管理水平和改善居民生活工作环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有效降低慢性病病死率。例如:如何将心脑血管疾病三级预防思想普及广大老百姓,提高居民对心脑血管病日常治疗保健和突发状况的认识,自觉纠正不良生活习惯,避免外源性刺激因素等均可有效预防该类疾病。对于呼吸系统疾病,现已证实其发生主要和年龄、吸烟、二氧化硫、PM10、PM2.5、呼吸道感染有关,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可以控制其发生和发展。因此在今后工作中应进一步完善慢性病示范区建设,加大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教育,合理分配医疗资源,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对慢性病诊疗水平。

综上所述,当前我们面临着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挑战,尤其是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是威胁龙岩市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如何建立有效的慢性病综合防控体系,是龙岩市今后慢性病防控的重点。龙岩市各级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协调合作,制定强有力措施,全力打造慢性病防控示范区,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从而降低龙岩居民发病率和死亡率。

猜你喜欢

龙岩市顺位死因
法医病理学死亡原因分类及死因分析探讨
龙岩市妇联打造社会服务“心品牌”
龙岩市社前村天后宫山门舞楼及舞台题记考述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社前村天后宫山门舞楼
第二顺位最高额抵押相关法律风险及防范
抵押前顺位作展期是否要后顺位同意
对“学生惧怕阅读理解题”现象的再思考
死因
音乐和家庭都是第一顺位!两者才是他要的“爵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