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成瘾与青少年学习倦怠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2022-06-24王金睿周姿言吴庆春辛素飞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2年5期
关键词:心理韧性学习倦怠网络成瘾

王金睿 周姿言 吴庆春 辛素飞

摘 要 将资源保存理论应用于青少年学习倦怠发生机制的探索中,采用网络成瘾量表、心理韧性量表、生命意义感量表和中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对1141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网络成瘾不仅直接正向预测中学生的学习倦怠,而且通过生命意义感间接作用于学习倦怠。(2)网络成瘾对中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影响受到心理韧性的调节。结合该结果,从“资源消耗”的视角理解青少年学习倦怠的发生机制,探讨对实践预防的重要启示。

关键词 青少年;网络成瘾;学习倦怠;生命意义感;心理韧性

分类号 B844.2

DOI: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22.05.002

1 引言

青少年处于个体品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关键发展阶段,而青少年阶段也是问题行为的高发期(常淑敏等, 2019; Huang et al., 2012)。在这一时期,青少年除了面临生理与心理的重大变化,还承受着来自学校、家庭乃至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压力,尤其是日益增加的学业压力(楼玮群, 齐铱, 2000)。学习是青少年阶段的主要任务,然而各种压力极易使青少年对学习产生情绪上和生理上的双重耗竭,进而对学习感到厌倦、沮丧和挫折,甚至产生逃避学习行为, 即出现学习倦怠(胡俏, 戴春林, 2007; 杨丽娴, 连榕, 2005)。长期处于学习倦怠状态下的学生自我效能感低下,师生关系紧张,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胡俏, 戴春林, 2007)。本研究探讨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机制,为中学生学习倦怠的干预提供决策依据。

以往已有许多学者从个体(应对方式、人格变量)和环境(家庭环境)等多个角度探讨中学生学习倦怠形成的机制(程思傲, 孙亚菲, 2012; 李露等, 2019),但仍然存在以下局限:一方面,多关注个体的情感与认知因素或环境因素对学习倦怠的影响,鲜少关注行为因素对学习倦怠的影响。社会认知理论(Bandura, 1986)认为,人们对自己行为的控制影响着主体自身的认知、情感和生理状态。也就是说,行为因素同样可能对中学生的学习倦怠产生重要影响。而网络成瘾作为一种行为失控现象,是青春期高发的一种成瘾行为,很可能是影响中学生学业的重要风险因素(林绚晖, 2002);另一方面,鮮少对上述影响因素进行整合讨论,更少从倦怠的理论模型出发,对其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资源保存理论(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theory)作为研究倦怠的重要理论基础,从“资源消耗”视角解释了倦怠产生的原因(Hobfoll & Lilly, 1993)。本研究将资源保存理论引入青少年学习倦怠产生的机制探索中,从“资源”和“动力”视角理解青少年学习倦怠问题的产生,为干预调节这一问题提供决策依据。

1.1 网络成瘾与学习倦怠的关系

网络成瘾是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对互联网产生极强烈的依赖感,并伴随使用冲动的失控行为(林绚晖, 2002; Young, 1998)。媒介依赖理论(Ball-Rokeach & Defleur, 1976)认为, 个体越依赖媒介(如网络),媒介对其影响越大。众多研究表明,个体对网络的依赖感越强,网络给其带来的负面影响越多(雷雳, 2012; 张阔等, 2009)。并且,网络成瘾一般通过改变认知给中学生带来学业消极表现及其他生理与心理健康问题(Milani et al., 2009; Spada, 2014)。高网络成瘾的个体容易对学业丧失兴趣,这会直接导致学业成就下降,催生学习倦怠等问题(魏萍等, 2007)。此外,根据资源保存理论,个体将时间认知为有价值的能源性资源(Hobfoll & Lilly, 1993)。充足的时间资源可以支持学生有效处理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网络成瘾的中学生往往把有限的时间资源消耗于互联网,进而没有充足的时间应对学习中的问题和困难。这可能导致他们学业压力增大,更有可能产生学习倦怠。综上,提出假设1:网络成瘾显著正向预测学习倦怠。

1.2 生命意义感的中介作用

如前所述,个体自身资源的改变可能是引起学习倦怠等问题的关键因素。而生命意义感是个体基于多种资源对生命意义产生的认知与评估,低生命意义感的个体具有更低的自我效能感,可能缺乏追求学业进步的动力(罗畏畏等, 2018)。生命意义感(meaning in life)指的是个体认为自己生命存在价值感与目标感的主观体验(王鑫强, 2013; Steger et al., 2006)。生命意义感的丧失可能会导致个体缺乏完成现阶段学业目标及任务的动力。已有研究表明,生命意义感是影响学习倦怠的重要因素,个体生命意义感越强,体验到学习倦怠的水平越低(李露等, 2019)。与此同时,资源保存理论指出,资源的缺乏可能是阻碍个体产生目标和获得生命意义的重要原因。结合生命意义感的维持和流动模型,对意义感的获取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体的关系结构(赵娜等, 2017),个体的社会关系资源越充沛,获得的关系支持越多,关系结构就越好。网络成瘾的中学生很可能没有精力在现实中进行社交,进而造成社会关系资源的损失,影响生命意义感的获得。不仅如此,由于网络承载信息的多样化,个体的认知资源也在无形中被消耗(林绚晖, 2002),认知资源的缺乏可能阻碍个体生命意义感的获得,进而影响个体对学习的态度。因此,近年来研究者更多关注生命意义感的中介作用(孙洪礼, 2022; 张金勇, 赵守盈, 2021)。已有研究证明,网络成瘾能够负向预测生命意义感,生命意义感与学习倦怠呈负相关(李露等, 2019; 梁家凤, 李炳全, 2017)。但是目前鲜有研究探索生命意义感在网络成瘾与学习倦怠之间的中介作用,而实际上,生命意义感这一积极体验的产生一般以其他资源为基础,相较于时间、知识、社会关系等资源丰富的个体,资源缺乏者更可能无力产生生命意义感,以应对学业难题与学习倦怠。由此推论,生命意义感可能是网络成瘾引发学习倦怠这一关系的关键中介变量。综上,提出假设2:生命意义感在中学生网络成瘾和学习倦怠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BF31ABF1-A5C5-4197-9858-2C569ACF40C2

1.3 心理韧性的调节作用

生命意义感的降低是个体资源损耗的后果,根据生命意义感的层次模型,外界刺激只有与个体化的解释结合起来才能产生意义感(赵娜等, 2017)。在该模型中,生命意义感是最复杂、最抽象的层次,包含认知、情感和动机成分,是个体在经历外界刺激并加工的结果。而根据资源保存理论,中学生对外界刺激(网络成瘾)的加工可能是调动自身资源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调节后的过程。因此,我们推测,在网络成瘾引起中学生生命意义感降低这一路径中可能存在重要的调节因素。

资源保存理论认为个体对资源损耗的敏感程度远高于收益(段锦云等, 2020),当感知到资源受损这一风险时,个体会首先采取行动防止资源损失,避免陷入资源损失循环。也就是说,面对网络成瘾带来的资源损失威胁,中学生不是被动接受,而是努力调动自身资源抵御威胁。除此之外,个体对风险因素的评估不同,也会导致对生命意义感的影响程度不同。因此,中学生对风险因素的评估和抵抗能力,即其面对风险的适应能力可能在网络成瘾降低生命意义感这一过程中起重要调节作用。相较于低适应能力的个体,高适应能力的个体能够对生命意义产生更积极的体验。心理韧性作为个体面对逆境、创伤或压力时的良好适应能力(Connor & Davidson, 2003),指的是曾经历或正经历压力或風险因素的个体仍能很快恢复或维持其正常心理功能(贾林祥, 王保健, 2018; Luthar et al., 2010)。根据心理韧性补偿模型,心理韧性这一保护性因素能够调节风险因素对个体产生的消极影响(Garmezy et al., 1984)。在面对网络成瘾带来的风险时,高心理韧性的个体可能依然有较好的应对与适应能力,进而削弱网络成瘾对生命意义感的负面影响。结合资源保存理论的观点,个体在面对风险因素时,心理韧性提高了其有效调动资源的能力,进而弱化了网络成瘾的不良影响。由此推测,心理韧性很可能是网络成瘾这一危险因素影响生命意义感、进而降低学习倦怠的保护因子。综上,提出假设3:网络成瘾对生命意义感的影响受到心理韧性的调节(如图1所示)。

2 方法

2.1 被试

采用方便取样法,于2021年5—6月对湖南省、四川省、云南省、河南省和山东省的13所中学的在校学生随机发放1163份问卷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141份,回收有效率为98.11%,被试平均年龄为14.88岁(标准差为1.56),其中男生504人、女生637人,初中生443人、高中生698人。

2.2 研究工具

2.2.1 网络成瘾量表

采用Young(1998)编制的网络成瘾量表,该量表共八个项目,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分数越高说明网络成瘾水平越高。该量表中文版现已广泛应用于青少年群体的研究中,在本研究中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6。

2.2.2 中学生学习倦怠量表

采用胡俏和戴春林(2007)编制的中学生学习倦怠量表,该量表共21个项目,包括情绪耗竭、生理耗竭、师生疏离、学习低效能感四个维度。量表采用5点计分,其中学习低效能感维度为反向计分,各题目总分相加,分数越高则学习倦怠程度越严重。该量表在本研究中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1。

2.2.3 生命意义感量表

采用王鑫强(2013)修订的生命意义感量表,该量表共十个项目,分为拥有意义感和寻求意义感两个维度,1~7级计分(1=“完全不符合”,7=“完全符合”),分数越高代表个体生命意义感越高,本研究中Cronbachs α系数为0.82。

2.2.4 心理韧性量表

采用Connor和Davidson(2003)编制的心理韧性量表,该量表共 25个条目,采用5点计分,总分越高代表心理韧性水平越高。该量表现已广泛应用于中学生群体的研究(丁慧思等, 2017)。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2。

2.3 数据处理

以班级为单位,使用统一纸质版问卷进行集体测试,施测结束后问卷全部当场回收,整理和剔除无效数据。采用SPSS 26.0进行描述统计分析,并使用SPSS宏程序PROCESS 3.5对中介效应和有调节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

3 结果

3.1 共同方法偏差的检验

采用Harman单因子检验法对可能存在的共同方法偏差进行检验,共析出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12个,最大因子方差解释率为26.26%,比40%的临界标准小,说明不存在明显的共同方法偏差。

3.2 各变量间的描述性统计及相关分析

如表1所示,网络成瘾与学习倦怠呈显著正相关,与心理韧性和生命意义感均呈显著负相关;学习倦怠与心理韧性及生命意义感均呈显著负相关;心理韧性与生命意义感呈显著正相关。

3.3 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检验

首先,采用PROCESS的Model 4检验生命意义感在网络成瘾与学习倦怠之间的中介作用。控制性别和年龄后,网络成瘾能显著正向预测学习倦怠(β=0.57,t=23.41,p<0.001),即总效应显著;纳入生命意义感为中介变量后,网络成瘾对学习倦怠的直接效应仍然显著(β=0.46,t=19.64,p<0.001),验证了假设1。此外,网络成瘾显著负向预测生命意义感(β=-0.32,t=-11.14,p<0.001),生命意义感显著负向预测学习倦怠(β=-0.33,t=-14.58,p<0.001)。因此,生命意义感在网络成瘾对青少年学习倦怠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比为19.30%),验证了假设2。

然后,采用SPSS宏程序PROCESS的Model 7检验心理韧性对前半段路径的调节作用,需要对三个回归方程的参数进行估计。结果如表2所示,方程1显著,网络成瘾对中学生学习倦怠有正向预测作用;方程2显著,网络成瘾对中学生生命意义感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心理韧性与网络成瘾的交互项对生命意义感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方程3中,网络成瘾对中学生学习倦怠的正向影响仍显著。以上三个方程显著,说明存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且心理韧性调节网络成瘾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验证了假设3。BF31ABF1-A5C5-4197-9858-2C569ACF40C2

另外,为了更清楚地解释网络成瘾与心理韧性交互效应的实质,将心理韧性进行高低分组,进行简单斜率分析(见图2)。结果表明,当中学生心理韧性水平较低(M-1SD)时,网络成瘾对生命意义感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Bsimple =-0.14, t=-4.33, p<0.001,95%的置信区间为[-0.21, -0.08]);当中学生心理韧性较高(M+1SD)时,网络成瘾对生命意义感没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Bsimple =-0.02, t=-0.48, p>0.05,95%的置信区间为[-0.09, 0.05])。即相对于高心理韧性的个体而言,网络成瘾对低心理韧性个体的生命意义感影响更大。这一结果表明,心理韧性在网络成瘾对生命意义感的损害过程中扮演“保护者”的角色,削弱了网络成瘾对生命意义感的消极影响。

4 讨论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探讨了网络成瘾对中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结果表明,网络成瘾、生命意义感与学习倦怠三者构成了一个中介模型,该模型的前半段受到心理韧性的调节。该结果为应对中学生学习倦怠、促进其积极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了新的理论思路。

4.1 网络成瘾对学习倦怠的影响

网络成瘾能正向预测中学生学习倦怠,这与以往研究結果一致(魏萍等, 2007; Gong et al., 2021)。需求-资源模型认为,个体拥有的资源受到威胁或资源损失是造成个体情感耗竭的直接原因(Gene, 2011)。根据该理论,网络成瘾消耗了中学生的心理资源,而心理资源的缺乏可能影响其学习时的专注力和判断力,导致学业自我效能感降低,最终产生学习倦怠。除此之外,结合资源保存理论,资源损失可能是个体产生学习倦怠的直接原因。网络成瘾带来时间资源消耗会导致中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投入学业,进而可能使其在学习上感到沮丧和挫折,最终产生一系列非适应性逃避学习行为。心理资源的损失使中学生难以专注于相对单一、枯燥的学业刺激,如难以集中精神完成作业、在老师上课时无法集中注意力等,最终导致学习倦怠。综上所述,网络成瘾带来多种资源损失与资源损失的后效,进一步使中学生陷入学业失败循环,加速情感耗竭,最终导致学习倦怠。

4.2 生命意义感在网络成瘾与学习倦怠间的中介作用

生命意义感在网络成瘾和中学生学习倦怠之间起中介作用,即网络成瘾通过降低中学生生命意义感而加剧其学习倦怠。一方面,网络成瘾的学生容易效能感低下,他们在顺利完成学业任务、实现目标等方面缺乏自信,这种消极的态度会影响其对人生的看法(魏萍等, 2007)。学生感知到生命意义感较低时,就会缺乏学习动机,进而产生学习倦怠。另一方面,生命意义感作为一种高层次体验与追求,以一定的资源为前提(Lavigne et al., 2013)。结合资源保存理论中的资源消耗模型(段锦云等, 2020),网络成瘾会消耗个体多种资源(如心理资源、身体健康资源、社会关系资源等),进而可能影响个体生命意义感的获得。因此,生命意义感较低的个体可能会因为完成学业目标的动力不足而放弃追求学业成功。综上,生命意义感在网络成瘾对学习倦怠的影响中起“牵线搭桥”的作用。本研究对生命意义感这一中介作用的探索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减缓学习倦怠不仅可以从戒断网络成瘾这一源头入手,还可以从培养其生命意义感的角度切入,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减缓学习倦怠。

4.3 心理韧性在网络成瘾与生命意义感间的调节作用

心理韧性在网络成瘾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网络成瘾对生命意义感的消极影响随着心理韧性水平的上升而受到削弱。该结果验证了心理韧性的补偿模型理论,即心理韧性对网络成瘾这一风险因素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Garmezy, 1984),从而减少了网络成瘾对生命意义感的不良影响。除此之外,该结果进一步支持了前文有关资源保存理论的假设。高心理韧性的中学生因为调动自身资源抵御风险的能力更强,更能够缓冲网络成瘾带来的威胁。当网络成瘾带来时间资源的损耗时,高心理韧性的个体可能会通过提高时间利用能力来弱化其负面影响。而低心理韧性的个体更容易感知到风险因素带来的压力,继而出现一系列适应不良的结果。面对网络成瘾难以戒断的痛苦,低心理韧性的个体不能够及时调节并控制负面情绪,最终形成了对生命意义的消极体验。低生命意义感的中学生难以充分意识到学习的必要性,从而逃避学习,最终产生学习倦怠。而高生命意义感的中学生对学业有更清晰的规划,也更愿意主动学习、实现目标,所以在学业上体验到的倦怠感较少(赵娜等, 2017)。因此,要改善学习倦怠,需关注中学生的心理资源与调用能力,着力培养其心理韧性。

4.4 研究意义与局限

综上,本研究证明了生命意义感在网络成瘾与学习倦怠中起中介作用,以及心理韧性在网络成瘾与生命意义感之间具有调节作用。为深入了解网络成瘾中学生的学习倦怠形成机制、解决中学生学习倦怠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中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刚刚觉醒的阶段,对生命的意义正处于开始思考与探索的时期(张金勇, 赵守盈, 2021)。结合本文研究结果,生命意义感的提高有助于中学生主动克服学习倦怠。这启示我们应该在中学生中开展一些团体辅导活动,对其进行职业规划教育,最终激发中学生的生命意义感(石阳等, 2021)。除此之外,心理韧性是一种可以改变的个体能力。对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的中学生,应该给予他们充分的理解、尊重与肯定,培育其利用资源、抵御风险的能力。总之,在今后制定改善学习倦怠的方案时,不仅可以从减少网络成瘾入手,还可以作用于中间环节,从个体内部心理因素入手,提高个体生命意义感,干预其心理韧性,以达到最佳效果。

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以后需要进一步完善:(1) 为横断研究,无法准确考察中介变量对学习倦怠的因果影响,今后需要通过纵向研究设计来弥补;(2)采用单一评价方式,所有数据基于中学生的自我报告,未来可以考虑结合重要他人报告的方法,以获得更为客观全面的数据资料;(3)更多关注个体因素对于中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未来可以结合环境因素进一步考察资源保存理论对学习倦怠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扩充该理论。BF31ABF1-A5C5-4197-9858-2C569ACF40C2

5 结论

(1)中学生网络成瘾后,通过降低生命意义感产生学习倦怠;(2)心理韧性作为一种积极的心理资源,可以调节网络成瘾引发的生命意义感降低。根据以上结果,本研究将资源保存理论应用于学习倦怠产生机制的探索中,从“资源消耗”视角说明青少年学习倦怠产生的原因及网络成瘾的消极影响,并在该视角下讨论了各因素的具体作用方式,以期更有效地改善青少年学习倦怠问题。

参考文献

常淑敏, 张丽娅, 王玲晓 (2019). 发展资源在减少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中的累积效应及关系模式. 心理学报, 41(11), 1244-1255.

程思傲, 孙亚菲 (2012). 中学生学习倦怠研究综述.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34(6), 55-58.

丁慧思, 韩娟, 张敏莉, 王燕玲, 雷鸣, 王开桥, … 余晓敏 (2017). 青少年抑郁症状与儿童期创伤、心理弹性的关系.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31(10), 798-802.

段锦云, 杨静, 朱月龙 (2020). 资源保存理论: 内容、理论比较及研究展望. 心理研究, 13(1), 49-57.

胡俏, 戴春林 (2007). 中学生学习倦怠结构研究. 心理科学, 30(1), 162-164.

贾林祥, 王保健 (2018). 大学生乐商和生活满意度的关系: 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 心理与行为研究, 16(1), 88-95.

雷雳 (2012). 青少年“网络成瘾”干预的实证基础. 心理科学进展, 20(6), 791-797.

李露, 叶宝娟, 杨强, 范楠楠, 李紫菲, 彭招花 (2019). 家庭亲密度与中职护理生学习倦怠的关系: 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7(5), 1002-1005.

梁家凤, 李炳全 (2017). 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社会性无聊感与学习倦怠的相关性.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5(2), 222-226.

林绚晖 (2002). 网络成瘾现象研究概述.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0(1), 74-80.

楼玮群, 齐铱 (2000). 高中生压力源和心理健康的研究. 心理科学, 23(2), 155-159, 253.

罗畏畏, 方杰, 孙雅文 (2018). 网络被欺负与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关系及生命意义感的调节作用. 心理技术与应用, 6(4), 211-217.

石阳, 何艳丽, 钟建军 (2021). 现实疗法团体辅导改善初中生学业倦怠的效果. 心理技术与应用, 9(9), 549-556.

孙洪礼 (2022). 家庭亲密度对大学生自尊的影响: 生命意义的中介作用.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30(4), 626-631.

王鑫强 (2013). 生命意义感量表中文修订版在中学生群体中的信效度.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1(10), 720-729.

魏萍, 杨爽, 于海滨 (2007).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学习倦怠的关系.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5(6), 650-651.

杨丽娴, 连榕 (2005). 学习倦怠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6(2), 54-58.

张金勇, 赵守盈 (2021). 社会支持对初中生心理韧性的影响: 生命意义感的中介作用.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學版), 39(6), 109-114.

张阔, 林静, 付立菲 (2009). 青少年网络成瘾机制的交互系统模型. 心理研究, 2(2), 60-64.

赵娜, 马敏, 辛自强 (2017). 生命意义感获取的心理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心理科学进展, 25(6), 1003-1011.

Ball-Rokeach, S. J., & Defleur, M. L. (1976). A dependency model of massmedia effect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3(1), 3-21.

Bandura, A. (1986).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Upper Saddle River: Prentice-Hall.

Connor, K. M., & Davidson, J. R. T. (2003). Development of a new resilience scale: The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 (CD-RISC). Depression and Anxiety, 18(2), 76-82.

Garmezy, N., Masten, A. S., & Tellegen, A. (1984). The study of stress and competence in children: A building block for developmental psychopathology. Child Development, 55(1), 97-111.

Gene, M. A. (2011). A meta-analysis of burnout with job demands, resources, and attitudes.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79(2), 549-562.

Gong, Z., Li, C. Q., Jiao, X. N., & Qu, Q. Z. (2021). Does resilience help in reducing burnout symptoms among Chinese students? A meta-analysis.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2, 707792.BF31ABF1-A5C5-4197-9858-2C569ACF40C2

Hobfoll, S. E., & Lilly, R. S. (1993). Resource conservation as a strategy for community psychology.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21(2), 128-148.

Huang, D. Y. C., Lanza, H. I., Murphy, D. A., & Hser, Y. I. (2012). Parallel development of risk behaviors in adolescence: Potential pathways to co-occurre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 36(4), 247-257.

Lavigne, K. M., Hofman, S., Ring, A. J., Ryder, A. G., & Woodward, T. S. (2013). The personality of meaning in life: Associations between dimensions of life meaning and the big five. The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 8(1), 34-43.

Luthar, S. S., Cicchetti, D., & Becker, B. (2010). The construct of resilience: A critical evaluation and guidelines for future work. Child Development, 71(3), 543-562.

Milani, L., Osualdella, D., & Blasio, P. D. (2009). Qualit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in adolescence. Cyber Psychology & Behavior, 12(6), 681-684.

Spada, M. M. (2014). An overview of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Addictive Behaviors, 39(1), 3-6.

Steger, M. F., Frazier, P., Oishi, S., & Kaler, M. (2006). The meaning in life questionnaire: Assessing the presence of and search for meaning in life.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53(1), 80-93.

Young, K. S. (1998). Internet addiction: The emergence of a new clinical disorder. Cyber Psychology & Behavior, 1(3), 237-244.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et Addiction and Adolescents Learning Burnout:

A Moderated Mediation Model

WANG Jinrui; ZHOU Ziyan; WU Qingchun; XIN Sufei

(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s, Ludong University, Yantai 264025,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theory,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et addiction and learning burnout, which was mediated by meaning in life and moderated by the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A total of 1141 students from thirteen middle schools were recruited. To assess the level of Internet addiction, learning burnout, meaning in life and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this study used the Internet Addiction Scal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Learning Burnout Scale, Meaning in Life Scale and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 corresponding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Meaning in life partially medi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et addiction and adolescent learning burnout. (2)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Internet addiction and meaning in life was moderated by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The results were  discussed to explain the occurrence mechanism of adolescent learning burnou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source consumption, which is usually an approach for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after Internet addiction occurs.

Key words: adolescents; internet addiction; learning burnout; meaning in life;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基金項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CSH070)。

通讯作者: 辛素飞, E-mail: xinsufei2005@163.comBF31ABF1-A5C5-4197-9858-2C569ACF40C2

猜你喜欢

心理韧性学习倦怠网络成瘾
中国留守儿童研究趋势述评
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倦怠原因分析及对策探究
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倦怠现状分析
大学生学习倦怠与专业承诺的关系研究
高中生网络成瘾及其相关因素探究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自尊异质性的关系研究
通过体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耐挫力的策略研究
高危学生心理韧性研究
构建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五重”预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