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性生活事件对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2022-06-24王晓萍全雪婷武雨晴李伟强
王晓萍 全雪婷 武雨晴 李伟强
摘 要 为考察负性生活事件对网络攻击行为的影响,以及公正世界信念的中介作用和情绪调节能力的调节作用,采用负性生活事件量表、公正世界信念量表、情绪调节问卷、网络攻击行为量表对34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 负性生活事件能够正向预测网络攻击行为,公正世界信念在负性生活事件与网络攻击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2)公正世界信念的中介作用受到情绪调节能力的调节,相较于情绪调节能力较高的大学生,间接效应对情绪调节能力较低的大学生更显著。研究结果丰富了关于网络攻击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以及对潜在作用机制的理解。
关键词 负性生活事件;公正世界信念;情绪调节能力;网络攻击行为
分类号 B844
DOI: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22.05.003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互联网进行交流。互联网使用给人们日常生活提供了便利,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其中网络攻击带来的消极影响尤为严重。网络攻击是指利用互联网和手机网络对他人进行故意伤害,例如人肉搜索、言语辱骂等,这种攻击行为是被攻击对象希望尽可能避免的(李冬梅, 邹泓, 2008)。计算机、智能手机、平板等现在较为普及的电子设备则是实施网络攻击行为的主要工具(Kessel et al., 2015)。另外,由于网络攻击行为发生在虚拟空间,通常是在匿名条件下,且传播速度快,因此,与传统的攻击行为相比,网络攻击更易发生、危害性更大。网络攻击行为会给受攻击者身心造成不良影响,如抑郁、焦虑甚至自杀等(Bonanno & Hymel, 2013)。据报道,有10%~21.9%的大学生有过网络攻击行为,55.3%的大学生受到过网络攻击(Gahagan & Vaterlaus, 2016),这严重危害了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讨网络攻击行为的产生机制,从而为减少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和营造良好的网络使用环境提供一些有益建议。
已有研究表明,不利的环境刺激是攻击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如,挫折攻击理论认为,个体在完成任务中经历挫折,因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而产生挫败感,进而产生不良情绪体验,最终引发攻击行为(Dollard, 1939)。负性生活事件或压力事件作为一种不良环境刺激,是一种客观事件, 包括父母离婚、 目睹或遭受暴力、 生病等(Compas, 1987),会
导致个体的生活模式发生改变,需要个体进行相应调整(Fink, 2010)。大量研究表明,負性生活事件会使个体产生较多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自杀意念等)(邓晓春, 2020; 王金燕, 2011; 王美萍等, 2019; 张岚等, 2011)和行为问题(如偏差行为、 暴力行为、 攻击行为等)(高峰强等, 2017; Eisenlohr-Moul et al., 2016)。近年来,诸多研究探讨了负性生活事件与攻击行为的关系,如Huang等人(2017)对中国农村青少年遭受负性生活事件与攻击行为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24.3%(13495名被试)的农村学生表现出攻击行为,并且人际问题、父母忽视等慢性负性事件会对青少年的攻击行为产生影响。Sun等人(2016)研究表明,负性生活事件使高神经质的个体产生较多的攻击行为。还有研究发现,负性生活事件可以显著预测个体攻击行为,随着网络发展产生的网络攻击行为作为传统攻击行为的延伸(Wong et al., 2011),负性生活事件能否对其产生影响,这在以往的研究中没有得到证实。因此可以推测,负性生活事件能够显著预测大学生的网络攻击行为。
另外,个体的公正世界信念水平也是其是否产生攻击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公正世界信念是指个体认为世界是公正的,人们得到他们应得的,并愿意使用公正的手段来实现其目标,在与他人互动中, 遵守行为准则, 做出更多亲社会行为(Lerner, 1978)。实证研究表明,负性生活事件对公正世界信念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个体经历较多的负性生活事件时,公正世界信念水平下降,最终导致主观幸福感降低(苏志强, 2013)。孙晓培等人(2016)研究发现,公正世界信念可以作为个人资源,在负性社会情绪和社会幸福感之间起中介作用。一般攻击模型理论认为,输入变量、路径过程和输出变量是攻击行为产生的主要过程,这里的输入变量是指对个体攻击行为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情境因素和人格因素(Anderson, 2002)。负性生活事件作为一种情境因素,会与人格因素一起对个体的攻击行为产生影响。当个体经历负性生活事件时,是否会将负性信息以输入变量的形式输入信息加工机制中,进一步对事件进行思考,从而降低大学生的公正世界信念,最终导致大学生产生更多的攻击行为?也就是说,需要考察负性生活事件是否是通过公正世界信念对网络攻击行为产生了影响。
认知-链接模型理论认为,个体攻击行为的产生不仅仅是由挫折引起的,挫折引起的攻击行为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种不良反应,比如个体的攻击性人格就能引起个体的攻击行为,但这不是挫折,而是一种人格定势。研究表明,个体身处能激发攻击行为的环境中的一些“攻击线索”(不良刺激、不良情绪等),是导致攻击行为产生的主要因素(Berkowitz, 1989)。此外,根据一般攻击模型理论的观点,情境因素和个体的人格因素会对个体的情绪、情感产生影响,进而引起生理唤醒, 即攻击前的准备状态(DeWall, 2011)。情绪调节指个体对体验到的情绪施加影响的过程(Gross, 1998)。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对有效促进个体的社会适应和社会的稳定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高红梅, 2022)。已有研究表明,情绪调节能力对攻击行为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衡书鹏, 2014; Roberton et al., 2012)。情绪调节能力较好的个体,可以有效减轻自身消极情绪体验,通常有较高的对周围世界的感知理解能力和较高的生活满意度,可以降低自身网络攻击行为,而情绪失调直接导致高而稳定的攻击行为(Hamilton, 2017)。基于此,可以推测,情绪调节能力可能在负性生活事件对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即负性生活事件对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的影响会随着情绪调节能力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对于低情绪调节能力的个体而言,负性生活事件对其的网络攻击行为起正向预测作用。8047C9C7-6FA2-4B4B-AD64-F7EF1998FAA6
本研究将探讨负性生活事件对网络攻击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公正世界信念的中介作用以及情绪调节能力在该中介过程的调节作用,以揭示负性生活事件影响网络攻击行为的过程及其发挥作用的条件,以期为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的干预提供理论指导。各变量关系的假设模型见图1。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调查了360名在校大学生,剔除5份回答不完整问卷和6份空白问卷,最终回收有效问卷349份,有效回收率96.94%。被试的平均年龄为 20.74 ± 1.58岁,其中男生192(55.01%)人, 女生157(44.99%)人; 一年级122(34.96%)人, 二年级109(31.23%)人, 三年级118(33.81%)人。
2.2 研究工具
2.2.1 负性生活事件量表
采用刘贤臣等人 (1997) 编制的负性生活事件量表 (Adolescent Scale of Negative Life Events, ASNLE)测量负性生活事件对个体心理和生理产生的影响。该量表共 26 题,包括受惩罚、丧失、人际压力、学习压力和适应问题五个维度。采用 6 点计分,0=“没发生,没影响”,5=“发生过,极重影响”,得分越高表明应激程度越大。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4。
2.2.2 公正世界信念量表
采用Dalbert (1999) 编制的公正世界信念量表(Belief in a Just World, BJW) 测量公正世界信念水平的个体差异。该量表共13题,包括一般公正世界信念和自我公正世界信念两个维度。采用6点计分,1=“完全不同意”,6=“完全同意”,得分越高表明公正世界信念水平越高。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3。
2.2.3 情绪调节问卷
采用Gross (2003)编制的情绪调节问卷(Emo-tion Regulation Questionnaire, ERQ)测量情绪调节能力。该问卷共十题,包括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两个维度。采用7点计分,1=“完全不同意”,7=“完全同意”,得分越高表明越经常使用相应的策略。本研究中,该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1。
2.2.4 网络攻击行为量表
采用赵锋和高文斌(2012)编制的网络攻击行为量表(Online Aggressive Behavior Scale, OABS)測量个体对他人实施网络攻击行为的频率。该问卷共15题,包括外显攻击和关系攻击两个维度。采用4点计分,1=“从不”,4=“总是”,无反向计分题目。得分越高表明个体实施网络攻击行为频率越高。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6。
3 研究结果
3.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采用Harman单因素方法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结果表明,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共有十个,且解释变异率最高的因子为23.46%,小于40%的临界标准,这说明本研究不存在明显的共同方法偏差问题。
3.2 各变量描述统计
负性生活事件、网络攻击行为、公正世界信念以及情绪调节能力的相关分析结果(见表1)表明,负性生活事件与公正世界信念之间呈显著负相关,与网络攻击行为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公正世界信念与情绪调节能力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与网络攻击行为之间呈显著负相关;情绪调节能力与网络攻击行为之间呈显著负相关。
3.3 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检验
根据Hayes (2013)的建议,采用SPSS宏程序,以公正世界信念为中介变量,情绪调节能力为调节变量进行模型检验。根据假设,仅检验中介链条的后半段是否受到情绪调节能力的调节,若回归方程既满足了中介作用,又证明了中介链条上的调节效应,则表明本研究提出的有调节的中介的理论模型成立。对各预测变量均进行了中心化处理,方差膨胀因子的得分均不高于1.36,这表明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检验结果见表2。
如表2所示,在方程1中,负性生活事件的总效应显著,负性生活事件与情绪调节能力的交互项对网络攻击行为的预测作用不显著。方程2和方程3中,负性生活事件对公正世界信念的影响显著,同时公正世界信念与情绪调节能力的交互项对网络攻击行为的预测作用显著。这表明,负性生活事件、公正世界信念、情绪调节能力、网络攻击行为四者之间构成了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公正世界信念在负性生活事件与网络攻击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其中情绪调节能力只在公正世界信念与网络攻击行为之间起调节作用。
为了更清楚地解释公正世界信念与情绪调节能力的交互项对网络攻击行为影响的实质,将情绪调节能力按照正负一个标准差分成高、低组进行简单斜率分析,探讨在不同情绪调节能力水平上公正世界信念对网络攻击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对于情绪调节能力较低的个体而言,公正世界信念对网络攻击行为的预测作用显著(β=0.15, SE=0.06, p=0.02)。而对于情绪调节能力较高的个体,公正世界信念对网络攻击行为的预测作用变得不显著(β=0.03, SE=0.06, p=0.59),详见图2。
4 讨论
本研究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考察公正世界信念在负性生活事件与网络攻击行为中的中介作用,以及情绪调节能力对这一中介过程的调节作用,发现负性生活事件对网络攻击行为有正向预测作用,即,负性生活事件越多,越容易产生网络攻击行为。以往对青少年的研究发现,负性生活事件对青少年的攻击行为具有正向预测作用(高峰强等, 2017)。对大学生的研究也发现,负性生活事件与攻击行为呈正相关(Guerra & White, 2017)。Dollord(1939)的挫折攻击理论也认为,日常生活中的挫折感会使个体对内产生自伤行为,对外产生攻击行为。而日常生活中的负性生活事件使个体产生挫折感,进而导致个体在网络使用中产生更多攻击行为。8047C9C7-6FA2-4B4B-AD64-F7EF1998FAA6
公正世界信念在负性生活事件与网络攻击行为的影响关系中起中介作用。换言之,经历较多负性生活事件的个体,其公正世界信念水平也会有所下降,导致自身对攻击行为的接受度提高,因而更倾向于使用攻击的方式处理问题,最终产生网络攻击行为。可见,公正世界信念在负性生活事件与网络攻击行为之间发挥重要作用。以往研究表明,公正世界信念有助于个体身心发展。因为公正世界信念有助于个体适应环境,所以它鼓励个体用有意义的方式去理解世界(姬旺华, 2013)。孙晓培等人(2016)研究发现,公正世界信念作为心理资源,能够抵消负性情绪对幸福感的消极影响。研究表明,相比于公正世界信念较高的个体,公正世界信念较低的个体在经历负性生活事件时,主观幸福感较低且个体的攻击行为较多 (Dalbert, 1999)。可见,经常经历负性生活事件会影响个体的公正世界信念,进而导致其产生更多的网络攻击行为。综上,负性生活事件通过公正世界信念对网络攻击行为产生间接的预测作用,这表明,网络攻击行为的出现是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此外,情绪调节能力可以作为调节变量影响负性生活事件与网络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及强度。调节效应分析揭示,不同情绪调节能力的个体在处于负性生活事件影响网络攻击行为的路径方式上存在差异。以往研究发现,情绪调节能力较高的个体,能有效缓冲消极情绪及消极生活事件的影响,不断提升感知理解能力和生活满意度,同时降低自身网络攻击行为(王力等, 2007)。本研究发现,对于情绪调节能力较低的个体,负性生活事件通过公正世界信念对其网络攻击行为产生影响,即公正世界信念的中介作用显著。但对于高情绪调节能力的个体,公正世界信念的中介效应不显著。高情绪调节能力的个体在经历负性生活事件时,会充分调用认知资源缓冲消极生活事件带来的影响,因此,即使他们反复经历负性生活事件,也不会轻易出现网络攻击行为。而低情绪调节能力的个体难以缓冲消极生活事件对自身行为带来的影响,因此,减少其经历的负性生活事件有利于其建立正确的公正世界信念系统,进而减少网络攻击行为。
5 结论
(1)负性生活事件能够正向预测网络攻击行为,公正世界信念在负性生活事件对网络攻击行为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2)情绪调节能力能够调节负性生活事件、公正世界信念、网络攻击行为所构中介模型的后半段路径。
参考文献
邓晓春 (2020). 负性生活事件对高中生焦虑的影响. 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高峰强, 杨华勇, 耿靖宇, 韩磊 (2017). 相对剥夺感、负性生活事件在羞怯与攻击关系中的多重中介作用.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5(2), 347-350.
高红梅, 仝宇光, 孙潇, 杨秀珍 (2022). 大学生心理弹性与人际适应性的关系: 情绪调节的中介作用. 心理技术与应用, 10(2), 94-101.
衡书鹏 (2014). 父母情绪表达、情绪教导对儿童攻击行为的影响——情绪调节能力的中介作用.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4(5), 24-30.
姬旺华, 张兰鸽, 寇彧 (2014). 公正世界信念对大学生助人意愿的影响: 责任归因和帮助代价的作用. 心理发展与教育, 30(5), 496-503.
李冬梅, 雷雳, 邹泓 (2008). 青少年网上偏差行为的特点与研究展望.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6(1), 95-99.
刘贤臣, 刘连启, 杨杰, 柴福勋, 王爱祯, 孙良民, 赵贵芳, 马登岱 (1997).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的信度效度检验.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5(1), 34-36.
苏志强, 张大均, 王鑫强 (2013). 高中生负性生活事件和主观幸福感: 公正世界信念的中介作用分析. 中国特殊教育, 153(3), 73-78.
孙晓培, 韦雪艳 (2016). 大学生社会情绪与社会幸福感: 公正世界信念的中介作用. 心理技术与应用, 4(5), 266-272.
王金燕 (2011). 中学生自杀意念与负性生活学习事件及家庭环境和成长环境关系的影响. 吉林医学, 32(29), 6152-6153.
王力, 张厚粲, 李中权, 柳恒超 (2007). 成人依恋、情绪调节与主观幸福感: 重新评价和表达抑制的中介作用. 心理学探新, 27(3), 91-96.
王美萍, 郑晓洁, 夏桂芝, 刘迪迪, 陈翩, 张文新 (2019). 负性生活事件与青少年早期抑郁的关系: COMT基因Val158Met多态性与父母教养行为的调节作用. 心理学报, 51(8), 903-913.
張岚, 范方, 耿富磊 (2011). 震后12个月都江堰地区青少年焦虑性情绪变化及影响因素的追踪研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9(3), 360-366.
赵锋, 高文斌 (2012). 少年网络攻击行为评定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6(6), 439-444.
Anderson, C. A., Bushman, B. J. (2002). Human aggression.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53(1), 27-51.
Berkowitz, L. (1989). Frustration-aggression hypothesis: Examination and reformulation.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06(1), 59-62.
Bonanno, R. A., & Hymel, S. (2013). Cyber bullying and internalizing difficulties: Above and beyond the impact of traditional forms of bullying.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42(5), 685-697.8047C9C7-6FA2-4B4B-AD64-F7EF1998FAA6
Compas, B. E., Davis, G. E., Forsythe, C. J., & Wagner, B. M. (1987). Assessment of major and daily stressful events during adolescence: The Adolescent Perceived Events Scale.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55(4), 534-541.
Dalbert, C. (1999). The world is more just for me than generally: About the personal belief in a just world scales validity. Social Justice Research, 12(2), 79-98.
DeWall, C. N., Anderson, C. A., & Bushman, B. J. (2011). The general aggression model: Theoretical extensions to violence. Psychology of Violence, 1(3), 245-258.
Dollard, J., Miller, N. E., Doob, L. W., Mowrer, O. H., & Sears, R. R. (1939). Frustration and aggressio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2(7), 1654-1667.
Eisenlohr-Moul, T. A., Peters, J. R., Pond, R. S., & DeWall, C. N. (2016). Both trait and state mindfulness predict lower aggressiveness via anger rumination: A multilevel mediation analysis. Mindfulness, 7(3), 713-726.
Fink, G. (Ed.). (2010). Stress consequences: Mental, neuropsychological and socioeconomic. San Diego, CA: Academic Press.
Gahagan, K., Vaterlaus, J. M., & Frost, L. R. (2016). College student cyberbullying on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Conceptualization, prevalence, and perceived bystander responsibility.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55(3), 1097-1105.
Gross, J. J., & John, O. P. (2003).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wo emotion regulation processes: Implications for affect, relationships, and well-be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Psychology, 85(2), 348.
Guerra, R. C., White, B. A. (2017). Psychopathy and functions of aggression in emerging adulthood: Moderation by anger rumination and gender. Journal of Psychopathology and Behavioral Assessment, 39(1), 35-45.
Hamilton, J. L., Burke, T. A., Stange, J. P., Kleiman, E. M., Rubenstein, L. M., & Scopelliti, K. A. (2017). Trait affect, emotion regulation, and the generation of negative and positive interpersonal events. Behavior Therapy, 48(4), 435-447.
Hayes, A. (2013). Introduction to mediation, moderation, and conditional process analysi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asurement, 51(3), 335-337.
Huang, J., Tang, J., Tang, L., Chang, H. J., Ma, Y., Yan, Q., & Yu, Y. (2017). Aggression and related stressful life events among Chinese adolescents living in rural areas: A cross-sectional study.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211(2), 20-26.
Kessel, S. S., Donnell, L., & Smith, E. (2015). Trends in cyberbullying and school bullying victimization in a regional census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85(9), 611-620.8047C9C7-6FA2-4B4B-AD64-F7EF1998FAA6
Lerner, M. J., & Miller, D. T. (1978). Just world research and the attribution process: Looking back and ahead. Psychological Bulletin, 85(5), 1030-1051.
Roberton, T., Daffern, M., & Bucks, R. S. (2012). Emotion regulation and aggression. Aggression and Violent Behavior, 17(1), 72-82.
Sun, J. W., Xue, J. M., Bai, H. Y., Zhang, H. H., Lin, P. Z., & Cao, F. L. (2016).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negative life events, neuroticism and aggression in early adulthood.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02(4), 139-144.
Wong-Lo, M., Bullock, L. M., & Gable, R. A. (2011). Cyberbullying: Practices to face digital aggression. Emotional and Behavioural Difficulties, 16(3), 317-325.
Effect of Negative Life Events on Online Aggressive Behavior:
A Moderated Mediation Model
WANG Xiaoping; QUAN Xueting; WU Yuqing; LI Weiqiang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Ningbo University, Ningbo 315211, China)
Abstract
To examine whether belief in a just world played a mediation role i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negative life events and online aggressive behavior and whether emotion regulation moderated between belief in a just world and online aggressive behavior. 349 college students participated in this study and completed four questionnaires, which included measures of negative life events, belief in a just world, emotion regulation, and online aggressive behavior. Result: (1) Belief in a just world mediated the relation between negative life events and online aggressive behavior; (2) Emotion regulation ability moderated the mediating path from negative life events to online aggressive behavior. Simple slope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low emotion regulation ability was more likely to promote online aggressive behavior than those with high emotion regulation ability.
Key words: negative life events; belief in a just world; emotion regulation ability; online aggressive behavior8047C9C7-6FA2-4B4B-AD64-F7EF1998FAA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