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下电视纪录片编辑的创新研究

2022-06-24马骁

科学导报 2022年36期
关键词:电视纪录片创新路径新媒体

摘要:当前我国媒体行业发展迅猛,尤其是在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加持下,新媒体方兴未艾,这对传统的电视媒体生态造成了不小的挑战。电视纪录片作为电视媒体的重要组成,其在新媒体背景下如何通过有效的编辑创作出更多优质的内容,从而吸引众多的观众,成为电视纪录片编辑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上述分析,对当前新媒体下电视纪录片编辑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其创新路径进行研究。

关键词:新媒体;电视纪录片;编辑;创新路径

电视纪录片是我国电视生态的重要组成,其属于记录型的电视专题报道类节目,运用专业的设备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进行完整系统的纪实报道。真实性与纪实性是电视纪录片的生命所在,也是吸引观众收看的重要筹码。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媒体不断出现,传统电视纪录片已经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但是这并不意味电视纪录片就失去了生命力。因此,在新媒体下如何对电视纪录片进行编辑,通过提升编辑的思维和手段来迎合时代的需要,这是电视纪录片工作者需要审慎思考的问题。

一、新媒体下电视纪录片编辑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电视记录片鲜少出现“爆款”“现象级”作品

相比较電视剧、电视综艺、电视新闻节目等电视生态类型在观众心目中的地位和市场中的表现,电视纪录片的生存状态比较尴尬。当前在新媒体环境下,热点不断,但是电视纪录片却鲜少有“爆款”作品出现。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横空出世,因其“公众化”“生活化”的特点,加之优秀的编辑思维和手段在社会中迅速掀起热议,改变了我国电视纪录片叫好不叫座的现象,后来形成系列[1]。2016年《我在故宫修文物》制作播出,从平民视角揭开尘封的文物,又受到观众的广泛追捧。除上述两部系列纪录片外,在很长时间内都未出现“爆款”“现象级”的作品,这对于媒体节目来讲,是十分不利的。

(二)电视纪录片发展速度迟缓

我国电视纪录片编辑制作的部门大体上分为央视和地方电视台。其中央视因为资源、设备、资金、人员的齐备,所以目前我国大部分优秀的电视纪录片都是央视编辑制作出来的。而地方电视台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电视纪录片方面的投入的精力不足。首先,是因为电视纪录片对资金、人员等要求比较高,而且拍摄时间长,一般的地方电视台力量不足,因而就敬而远之。其次,地方电视台对电视纪录片的重视不到位,一般就是将地方新闻作为主要工作内容,另外开办一些民生类栏目,其他类型如电视纪录片等很少涉及。第三,地方电视台的生存压力比较大,因为更加注重经济效益,而电视纪录片经济效益转化难度比较大,所以得不到发展。

(三)电视记录片发展途径狭窄

电视纪录片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其发展途径显得有些狭窄,与新媒体表现形式相比,电视纪录片的语言相对严谨,画面质感欠佳,内容比较严肃,电视观众需要一定的文化水平才能够收看。上述种种情况对于电视纪录片的发展起到了严重的阻碍作用。

二、新媒体下电视纪录片编辑的创新路径研究

(一)思维创新

新媒体着重强调一个“新”字,这就要求电视纪录片编辑工作应随时代发展而进行实事求是的变革。而其中首先要进行变革的就是思维,进行思维创新。这要求电视纪录片编辑人员将市场和营销的思维引入到编辑制作当中来,比如在纪录片的选题环节,就要关注到老百姓关心到的事情,寻找到能够表达广大人民群众情感的切入点,找到观众需求与电视传播的有效结合点,从而使电视纪录片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兴趣,提升电视纪录片的市场卖座程度[2]。这一点从《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就能够体现出来,这部纪录片以中国各个地域的民族美食作为关注点,与观众的生活密切相关,通过中华美食生态的构建,与观众建立了共鸣,从而达到了既叫好又叫座的结果。

(二)策划创新

文化产品能够获得观众的喜爱,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策划创新。在电视纪录片编辑工作中,首先要做到创意资源的收集和积累,策划的创新是建立在丰厚积累基础上的,要从中理清优秀的电视记录片的发展思路,从而积累丰富的资料,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点就是要整合运用电视纪录片编辑制作的多种元素,不断尝试多种组合方式,让观众感知到编辑人员的努力,让观众自身迸发出强烈的新奇感,从而吸引自己去观看。

(三)编排创新

电视纪录片只有在编排上进行创新,才能够适应时代需求,创造出“爆款”。这就要求采用最新的编排技术和编排手段,进行编写文案和制作视屏的工作,确保观众认可和接受。另外,在编排的过程中,要保证作品情感表达流畅,节奏顺畅,使电视纪录片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将观众循序渐进的带入到电视纪录片场景当中去,使观众感同身受,从而确保电视纪录片具有影响力和吸引力。

(四)科技创新

科技改变生活,传媒行业受到科技发展的影响的深远。当前新媒体的出现,就是受益于科技的发展。因此,电视纪录片要想获得更加长远的发展,也需要积极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首先自身的发展。因此,在电视纪录片的编辑中,要利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手段提升纪录片的制作精良度,提高画面之感,增强电视纪录片的观赏性[3]。另外,电视纪录片的编辑要借助先进的艺术表现形式,增强艺术性和美感,变革传统记录片呆板、孔洞的印象。最后,可以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对纪录片进行包装,用技术补充内容上的不足,从而使电视纪录片更加鲜活和生动。

三、结语

在新媒体背景下,电视纪录片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但是,电视纪录片仍然拥有巨大的发展机遇,这就要求用发展的眼光进行变革。为了提升电视纪录片的品质,需要从编辑层面进行思维、科技、策划和编排的不断创新,提升艺术与技术的融合度,提高电视纪录片的形象和品质,制作出更多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电视纪录片作品,促进电视纪录片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莉.新媒体背景下纪录片的发展创新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6(4):119-121.

[2]张亚东.新媒体时代电视纪录片编辑创新路径[J].科技传播,2018,13(22):2.

[3]刘家欣.探讨新媒体时期电视纪录片编辑的创新之路[J].新闻传播,2019,10(20):30-31.(作者单位:黑龙江广播电视台 ■ 马骁)

猜你喜欢

电视纪录片创新路径新媒体
电视纪录片解说者应具备的素养及风格的形成
电视纪录为载体的中医文化传播新范式
极致新闻:回归受众本位的创新路径
以网络为载体的政府管理模式创新路径分析
新形势下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创新路径研究
我国电视纪录片国际传播的路径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