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性研究
2022-06-24吴建纯
摘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思考,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历史学习效率的提升。本文主要针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策略进行了研究,提出教师可以有效运用信息化技术,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信息化技术,同时利用史料进行辅助教学,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初中历史;问题意识;有效性
初中历史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对于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学习有积极促进作用。因此,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开展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采取有效的方式,不断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利用问题引导学生,并开发拓展学生的问题思维,从而来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有效运用信息化技术
信息化辅助教学技术已成为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利用信息化技术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融入信息化技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历史知识。初中历史教材中具有很多的图片,这对于学生而言是重要的学习信息,不同的图片与文字传达着不同的信息。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对这些图片进行二次创作,将图片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创新合理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多媒体图片的播放中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1]。以《原始的农耕生活》為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视频的方式来为学生展示原始农耕环境,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更为深入的理解。教师随之提出问题:让学生结合课文思考河姆渡居民与半坡居民之间存在怎样的区别,之后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去寻找答案,解决问题,有效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知识理解水平,同时这对于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也有积极意义。
二、结合生活实际开展教学活动
知识源自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初中历史教学中很多知识都与生活实际相互联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生活化元素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这需要教师找到历史学科与生活化内容切入点,将抽象的历史知识与生活结合,直观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站在生活的角度上来思考问题。以《青铜器与甲骨文》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去联系生活,主动思考:青铜器的制造工艺、现在社会中的存在的青铜器、甲骨文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以及甲骨文与现代文字之间的演变等问题,这样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学习积极性得到提升,自身的发散思维也将得到锻炼,在主动进行问题的思考中,学生会不断产生新的疑问,并主动去解决,这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有积极意义。
三、创设史料历史情境
史料对于历史教学而言是一种极为重要的素材,同时利用史料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也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可以借助史料,教师创设丰富的史料历史情境,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深入理解,并不断激发学生的问题素养。教师在进行秦朝历史知识讲解中,可以帮助学生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兵马俑的观察,探讨秦朝的社会环境。这样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思考,在对兵马俑的学习中,了解秦朝社会中推行商鞅变法等一系列政策,从而来了解秦朝的变化。这样教师结合史料创设问题场景,充分促进了学生问题意识的提升,学生能够不断开拓出新的问题,自主进行知识的拓展学习,从而掌握更为丰富的历史知识。
结语: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生问题意识,问题意识不仅能提升学生历史学习兴趣,更能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从而促进学生形成历史思维,提升历史素养。
参考文献:
[1]常俊红.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探究[J].学周刊,2022,(17):169-171.
(作者单位: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镇中学 ■ 吴建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