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纪录片解说者应具备的素养及风格的形成

2017-01-20陆荣盛

新闻世界 2017年1期
关键词:电视纪录片

陆荣盛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从事影视配音工作近二十年的从业经验,探讨了电视纪录片解说者应具备的素养,阐释了纪录片解说者风格的形成和发展,并对电视纪录片的解说形式进行了分类。

【关键词】电视纪录片;解说风格;解说形式

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节目里那句“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使中国的电视纪录片深深的打动了电视观众的心。老百姓的故事大多平平淡淡,但平淡的故事经声、光、色、影一调和,琐碎的柴米油盐变得生动了,枯燥的衣食住行变得滋润了,单调的家长里短变得丰富了,观众自然就被牢牢的吸引在荧屏前,看得亲切、专注而投人,也就不知不觉与屏幕中的老百姓同呼吸、共命运。这时候,电视纪录片的解说才真正做到放下身段,深入人心,与画面、音乐和同期声融为一体了。然而这种表达样式并不是纪录片解说唯一的风格,纪录片的表达样式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呈献给电视观众的纪录片总是包罗万象、五彩斑斓,甚至更深层次的影像世界。那么解说者如何做到在各种题材、各种类型的电视纪录片中驾轻就熟,游刃有余呢?这就不得不从解说者应该具备的综合素养开始说起。

一、电视纪录片解说者应具备的素养

良好的声音条件和语言表达技巧。笔者从事影视配音工作近二十年,这么多年的从业经验使笔者认识到,只有那些饱读诗书、兴趣广泛并且经过各种文体、各种题材和多种不同表达方式长期磨练的语言艺术工作者才能适应纪录片解说。

相当大的知识储备量。电视纪录片解说者要做“杂家”,尤其对文学、历史、政治、军事、外交、人文、国际战略等方面应有广泛的涉猎,甚至包括自然科学和尖端科技都要了解一点,让观众在观看电视纪录片时觉得解说者耐心、热情、内行。有时电视纪录片解说者还要具备播音员与演员的双重素质和语言功力,因为在某些特殊的片子里还需要扮演,比如在纪录片里模仿外国人说中文。

懂得一些电视的特点和规律。对解说者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解说要有画面感。电视纪录片中,解说要让位于画面,有时还要让音乐说话。解说者应该对纪录片有整体上的把握,不断增强驾驭大片的能力。

较强的情景再现能力。配音时如果可以看着画面,这样的解说就会有很强的现场感、贴近性。但有时解说者无法看到画面,或者只是看过少许画面但不能对着画面解说,仅凭脚本的文字信号就能想象出具体的意象,从而播出非常贴近画面的语言,给人感觉声音象是从画面里长出来一样自然、贴切。这就需要解说者对电视纪录片长期不问断的研究和欣赏,以及解说工作量的积累,进而实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对生活语言的追求。就是追求稳重、平实、质朴、平视角的表达特色,力求与片子的内容、立意、风格相统一。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生活化”不是简单的接近自然地说话,而是在艺术语言基础上的生活化。用声音量不大,小而实,以收为主。但声音里的抑扬顿挫、起承转合、重音的选择、语气的变化等技巧都蕴含在里面,只不过表现得含蓄、内敛,令人回味无穷。看似简单的接近自然的说话状态,实际上是生活语言和艺术语言的有机结合,是更高层次的控制。

二、纪录片解说者风格的形成和发展

纪录片解说风格的形成和发展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即:初学“武功”、学成“武功”、形成能力、废掉“武功”四个阶段。初学武功就是学好吐字、发声、呼吸、用气和播音的内外部技巧等播音学基本功。学成武功就是基本功练得比较扎实了,能够适应广播电视播音的各类节目,新闻、专题、评论、栏目都能应对,在实战中得到锻炼,受到受众和专家的一致认可。形成能力就是能够把平时练就的播音基本功同自己的学识水平、理论素养、艺术追求、个性特点紧密结合起来,呈现给受众带有鲜明个人特色的高水平的广播电视作品,各种题材、各类节目都能够熟练运用,从容面对。废掉武功就是忘记声音、忘记技巧、专注内容,完全把自己投入到纪录片解说创作中,把自己独特的创作手段和表达特色与片子的风格和解说词的写作风格融合在表达语言的基调中,使整个片子声画和谐、相得益彰,真正做到大音希声,尽显大家风范。这才是纪录片解说的至高境界。这样的境界需要长时间的理论与实践反复结合、不断琢磨的艰苦过程才能达到。

风格,是作者在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艺术个性。当然,风格不仅取决于作者的创作个性,而且要受到时代精神、社会风尚、民族传统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如何把握作品的风格是纪录片解说的重要环节,也是解说者解说风格体现和发挥的基础。不同的解说者解说同一部作品,都要把解说词的写作风格表现出来,并且配合音乐的风格,画面的拍摄风格,然后才是其自身的语言创作风格。纪录片解说中,需要把握三个风格:作品风格、解说词写作风格、解说风格。作品风格就是指一部纪录片作品的主题思想、拍摄风格和配乐风格等等。它决定着解说基调的选择,是解说准备工作的重要一环。在把握总的风格中,要以把握作品风格为主。需要注意的是,解说风格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解说者应该用自己的独特手段,去揭示某种艺术美的本质和规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著名播音员李易先生在各类大型纪录片的解说中就表现出一种高屋建瓴、游刃有余的气势。他有着近乎完美的吐字发声和雄厚的气息、宽广的音域,在数以千计的配音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富有时代感的艺术风格。从他的解说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古老的中国正踏着时代的节拍阔步前行的铿锵步伐,这种风格就是中国的声音、时代的声音,其影响是深远的。如果解说者只是强调创作手段的异样,而没有揭示和体现出美的本质,这种情况就不能称其为艺术风格。解说中应该着重抓内容、抓主旨,形式大于内容是难以形成风格的。

三、电视纪录片的解说形式

电视纪录片内容包罗万象,现实中的任何事物、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纪录片的表现对象。因此,电视纪录片的解说在形式上也是多种多样、不拘一格的。根据其表现形式的主要特征,大致可以分为议论型、讲解型、抒写型、白话型等等。

(一)议论型

这种解说往往出现在以政治、经济、军事等为题材的政论片中。解说往往是站在有一定高度的视角上,整体感觉严肃、庄重、大气。用声以实声为主,力度较强,吐字圆润集中,节奏多凝重或高亢。然而,在解说中,这种形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片子的风格以及解说者自身嗓音条件的不同做调整。不能一看到政论片就一味的拔高调,政论片也有解说平实、相对客观、语势较平缓的。现在的政论片也在向写实的纪录片靠拢,调子降下来了,更注重平等的交流。像厦门电视台制作的《风从大海来》,本来是介绍厦门市如何在改革开放中敢为人先、率先发展的故事,是典型的政论片,但却一改政论片的一贯风格,以故事化的情节为线索,将厦门改革开放的成就逐一展开,如话家常,娓娓道来,让观众接受主题思想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二)讲解型

这种解说多出现在以介绍科技、卫生、文体等领域知识为内容科教纪录片当中。这类纪录片所讲述的内容很多都是观众所不了解或者不熟悉的知识,所以,解说的主要任务是讲解说明。解说中,用声松弛自然、语言质朴、节奏平缓,表现出耐心、热情、内行,就像一位专家或向导带领观众走进一个陌生的殿堂参观一样。如果是科技方面的可以体现出智慧和深邃,卫生方面的可以体现出人性的温暖和关怀,考古方面的可以体现神秘色彩和人文精神。总之,不同的题材、不同的类型都会有不同声音色彩的解说语言相配,这样,我们的纪录片才能呈现出多姿多彩、风格各异的传播效果。中央台任志宏在纪录片《中国史话》之《汴京梦华》中的解说可圈可点,他声音的质感和北宋钧瓷的质感一样精致,做到了声音和画面的完美融合,其声音具有独特的品位和魅力,令人迷醉。

(三)抒写型

这种解说多出现在以展现某一地域风土人情、名胜古迹为题材的纪录片或者风光片中。这种纪录片的解说词一般来说描写的语句较多,也经常伴有抒情的色彩,并且经常引用名言诗句,多使用排比、对偶等修辞方式,所以解说主要起到描绘、说明和抒情的作用。解说中,吐字一般圆润轻柔,节奏舒缓,注重与音乐的配合,情感充沛而且真挚,但要避免声音凌驾于画面之上,喧宾夺主。比如厦门电视台制作的音乐电视纪录片《印象纳西》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笔者作为解说者突破了一般电视风光片的模式,开创了一种区别于传统播音的新的表达方式,感情更含蓄,意境更幽远,个性化的表达与画面和音乐融合,就像一个导游一样带领观众和纳西族人一起去看他们顶礼膜拜的玉龙雪山,低沉冷峻的声音中带着些许神秘,深深吸引着观众的心。当讲到美丽、飘渺的泸沽湖时,解说中又呈现了对摩梭族走婚习俗的好奇以及对摩梭女子纯洁美好心灵的赞颂,这就使解说蕴含了几多复杂的情感。

(四)白话型

现在有些人物传记类纪录片或者导演极度追求真实的纪录片中,经常使用一种更加通俗、生活、口语化的解说,就是追求日常说话的感觉,笔者称之为白话型。这种解说一般吐字、用声适中,没有任何雕琢、表达更接近生活中的白话语言,较为客观、恬淡。很多时候,这种类型的解说工作不是由专业的播音员或者配音员来完成,而是由普通话水平较好的编导或其他了解片子内容的人员承担。对于长期从事播音工作的人来说,这种类型的解说反而比较难把握。在日常练习中,多练习一些人物配音,尤其是国产电视剧的人物配音,对减少语言雕琢的痕迹、放松状态有很大帮助。

影视配音为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和声音爱好者们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他们内心蕴含的语言艺术天赋将会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无限的拓展。语言艺术创作的道路是漫长的,配音艺术的巅峰对决最终拼的是文化,让我们徜徉在文化和历史的海洋中,去享受这种无尽的滋养吧!

责编:周蕾

猜你喜欢

电视纪录片
浅谈电视纪录片中延时摄影的运用
浅谈电视纪录片剪辑的节奏把握
电视纪录片的摄影原则与相关问题
电视纪录片的摄像思维与创新
探析电视记录片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历程研究
论中国电视纪录片原型叙事中的奇石符号
全球化纪录片的中国之路
电视纪录为载体的中医文化传播新范式
我国电视纪录片国际传播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