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共同体”视域下教师专业发展路径与策略

2022-06-24蔡丽平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2年5期
关键词:发展需求工作机制学习共同体

蔡丽平

摘 要: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完善的过程。文章基于学校现状的分析,提出构建“学习共同体”的意义,并从以唤醒主体自觉提高教师自我效能感、以创新工作机制激发教师内涵发展力等方面阐述“学习共同体”视域下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与策略。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教师专业发展;发展需求;工作机制

一、本校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江门市蓬江区紫茶中学教师共84人。本校5年以内教龄的教师占比最高,达到51.2%;6—10年教龄的教师占比7.1%;11—20年教龄的教师占比20.2%;20年以上的教师占比21.4%。在教师面临的专业发展障碍方面,教龄5年以内的教师主要困惑于无法调节专业发展与工作的冲突;教龄10年以上的教师中,32%的教师因为工作时长而难以投入精力提升专业素养,17.9%的教师既因工作时长和照顾家庭而难以提升专业素养;还有10.7%的教师缺乏明确的成长动力。在教师渴求获得专业发展的维度方面,教龄5年内的教师倾向于获取具体的教学方法;教龄5—20年的教师倾向于具体的教学理论指导以及教科研水平的提升;20年教龄以上的教师倾向于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基于以上数据分析,可知本校教师专业发展存在以下主要问题:年轻教师多、平均教龄短、骨干层缺口大、发展需求各异等。

二、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意义

(一)学习共同体拓宽教师专业发展空间

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依托合作交流和扶助心灵的学习共同体,实现教师主体与共同体发展效能最优化。教师是学习共同体的主要角色,共同发展是学习共同体的核心目标,包容与归属是学习共同体的氛围,协商与对话是学习共同体的运行方式,共同的规则与愿景是学习共同体的规范。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既有利于拓展教师的专业发展空间,又有利于教师间的互促共进,实现个人价值与集体价值最大化。

(二)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的内涵发展

教师在共同体中为了完成任务、解决实际问题而与同伴相互交流和协作,在学习关系中形成精神共同体,最终形成共生共建的生态圈。教师主体在共同体中汲取养分的同时,通过个人创造为共同体带来新的信息、新的资源并得到共同体的承认与共享,进一步强化和共享价值观念,达到知识与情感的沟通和分享,促进自身在共同的专业文化和成长环境中的内涵发展。

三、“学习共同体”视域下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与策略

基于本校教师专业发展现状以及学习共同体的内涵发展路径,紫茶中学以建设广东省基础教育校本教研基地为契机,创新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和路径,打造有效运作模式,形成“读书积累+实践 / 情景+外界引导+反思写作”的专业发展路径。

(一)以唤醒主体自觉提高教师自我效能感

1. 加强教师对职业的认同和热爱

通过师风师德建设,帮助教师感受职业的崇高感和使命感,促进教师主动提升专业素养和专业智慧,主动追求“内生自觉”成长,主动探寻专业发展的生命价值,从“要我发展”转变为“我要发展”。紫茶中学以“慧生于爱,美成于行”的“慧美”教师文化感召教师成长。在每学期末,学校为了鼓励先进,树立榜样,展现教师立德树人的精神风貌,开展“慧美”先锋教师、“慧美”教坛新星等“慧美”系列人物评选和表彰活动。

2. 提高教师自我效能感

教师自我效能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紫茶中学在每学月的“紫慧”成长沙龙中,鼓励教师将教学情景与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通过服务于实践的有效反思,最终实现教育技能的提高,进而将其转化为自身的教育信念和专业发展内源动力。

(二)以创新工作机制激发教师内涵发展力

1. 教研与集体备课机制

紫茶中学作为广东省基础教育校本教研基地学校,全力开展“一核双翼八路径”项目研究。学校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星级备课组建设与管理为突破,以先进教研组创建为方向,大力开展全员教研与集体备课,探索教研机制的实效性。

(1)教研模式。有效教研,主要针对学科教学所出现的教学现象及问题,从微观角度分析,再根据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并在教学中实施。因此,教研能力是有效体现教师专业能力的关键部分。紫茶中学倡导“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的学术科研文化,建构全员参与、同伴互助的教研体系,探索课题引领、主题驱动、课例研讨,任务跟进的序列化教研模式,引导教师跳出日常事务、切换研究视角,解决真实问题。全校教师通过各级课题的研究,形成学术研究氛围,促进教研工作的学术化开展。

(2)创新集体备课制度。由传统的听课、评课研讨深化为“自备+研改”的每日教研活动,以“优化作业设计”为教研重点,形成常态化研讨氛围,形成“个人准备—集体探讨—个人完善(求同存异)—课堂实施—课后反思”研备流程。

2. 激励与评价机制

(1)激励教师个人成长。学校制定改革培训方式等举措,激发教师个人专业成长活力。学校还可以利用年轻教师的成长激励中年教师,形成相互促进和共同进步的教学氛围。

(2)打造星級备课组。备课组作为教研共同体的最小单位,充分发挥着教师在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师团队发展的作用。学校在每个学期工作总结时,依据团队发展、团队活动、课堂评价、教学监控、学业成就、科研质量、团队特色等指标考核各备课组建设的措施和成效,并给予评价考核建议,推荐评选星级(进步)备课组。

(三)以不同学习平台对接各成长阶段教师发展需要

1. 根据个人成长规划,给予差异化的专业发展支持

对于工作在5年以内的年轻教师,引导其做好短期成长规划,延长培训时限,加强教师专业培训,通过较为持久的关系和稳定互促的共同体学习氛围,提供不断成长的动力。对于工作10年左右的骨干教师,需要通过各种形式拓宽教师视野,激发成长的内在动力;对于工作20年以上的资深教师应提炼教学风格,鼓励向名师、专家迈进。E424324A-90C5-4D43-84C9-FA7B04F2E1CE

2. 根据个人与团队需要,提供多层次的成长空间和展示平台

为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打造一支理念新、素养高、专业硬的教师队伍,紫茶中学聚焦教师专业素养,全力推进教师专业成长。通过开展“青蓝工程”“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竞赛课”“青年教师成长营”等活动,建立青年教师培养机制,充分发挥校本教研基地的引领作用和辐射效应。

3. 根据学校发展需要,推进名师队伍建设

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紫茶中学高度重视名师队伍的建设。目前学校有2个区级名师工作室,13位区级以上名师,4位人才引进优秀教师。名师发挥传、帮、带作用,更新教学理念,引领学科建设,开展课程改革,培养骨干教师。

(四)以构建文化环境优化教师发展空间

1. 构建“平等、开放、和谐、共享”的“紫慧”文化

紫茶中学在办学理念“紫慧教育”的指引下,构建“紫慧”文化,引导每位教师以学校整体发展为共同目标,以平等开放、和谐共享的心态融入学习共同体,铸就共荣、共生、共促的教师发展文化。

2. 提供良好的软硬件环境和学习渠道

建立健全的考核制度,提高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真正激发教师的能动性。加大对教师培养的投入和支持,完善学校图书、电子资源建设,为教师教学科研提供学习渠道。

四、结语

教师专业发展,是国家教育改革宏观背景下与微观层面上的政策指引与实践策略。在学习共同体视域下,强调共学共研的教师队伍培育,在外在力量的塑造提升中转为内在的构建生长,逐步构建基于需求的自我专业信念、认知、情感、意志力、素养,探寻专业发展的路径,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由“散兵作战”转变为“协同成长”,实现教师个人价值与集体价值的最大化,最终成长为乐业、敬业、勤业的新时代优秀教师。

参考文献:

[1]杨伊.基于学习共同体建构的师生互动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21.

[2]陈静静.学习共同体:走向深度学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3]周兴国.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谋划及其理论反思[J].教师发展研究,2021(03).

[4]馬贺丹.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能动性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21(13).

[5]刘鑫.基于新课改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研究[J].成才之路,2021(30).

[*本文系广东省基础教育初中校本教研江门蓬江基地建设项目“一核双翼八路径”的阶段性成果]E424324A-90C5-4D43-84C9-FA7B04F2E1CE

猜你喜欢

发展需求工作机制学习共同体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失地青年后续发展研究
基于“微信群”的大学生英语学习共同体建设
浅谈检律良性互动关系中检察机关工作机制的构建与优化
翻转课堂中“学习共同体”构建初探
“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机制研究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
论学习共同体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民族院校家庭经济困难生社会价值人际交往发展需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