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2022-06-23刘威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8期
关键词:阿替普出血性溶栓

刘威

近年来急性脑梗死患者逐渐增多,其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病死率的特点,目前在临床治疗中常用的方法是超早期溶栓治疗[1]。静脉溶栓治疗操作简单,在时间窗内进行治疗能快速开通梗死的脑血管,恢复局部血液灌注,挽救缺血半暗带的脑细胞,促进神经功能修复[2,3]。常用的溶栓药物是尿激酶和阿替普酶,其中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的效果已得到肯定,被许多诊疗指南推荐为首选静脉溶栓治疗方法。而脑梗死后出血是指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梗死灶或周边相关血管分布区域出现的出血事件,约有3.5%~22.7%脑梗死患者会出现自发性HT,也可由溶栓抗凝等治疗引起出血[4]。许多临床研究指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HT 发生率会上升2~3 倍,大大增加患者的治疗风险和不良转归风险,阻碍了阿替普酶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基于此,本文特对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深入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神经内科2019年5月~2020年12月收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40 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且有静脉溶栓治疗的指征;②发病到入院时间在4.5 h 内;③NIHSS 评分≥4 分;④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既往有颅内出血病史、颅脑外伤病史、严重胃肠道等大出血的患者;②临床症状提示有蛛网膜下腔出血者;③伴有凝血功能异常、有出血倾向或活动性出血的患者;④合并其他重要脏器组织功能障碍、颅内肿瘤等疾病者;⑤妊娠期、哺乳期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 例。对照组患者男39 例,女31 例;年龄42~76 岁,平均年龄(62.3±7.7)岁;发病到入院时间1~4 h,平均发病到入院时间(2.34±0.68)h。观察组患者男41 例,女29 例;年龄44~78 岁,平均年龄(62.5±6.5)岁;发病到入院时间1~4.5 h,平均发病到入院时间(2.38±0.80)h。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主要包括调脂、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脑细胞保护等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100~150 万U 尿激酶与100 ml 生理盐水混合进行静脉滴注,在30 min 内滴注完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剂量为0.6~0.9 mg/kg,总剂量<90 mg,首先在1 min 内静脉推注总量的10%,然后其余90%与100 ml生理盐水混合后进行静脉滴注,在60 min 内滴注完毕。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治疗效果,判定标准:治愈:治疗24 h 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生活能自理;显效:治疗24 h 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肌力增加≥2 级,部分生活自理;有效:治疗24 h 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生活无法自理,肌力增加1级;无效:治疗24 h 后病情依然持续加重。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②治疗前后NIHSS 评分,治疗前及治疗3 h、24 h、7 d 后采用NIHSS 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得分越高代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③出血性事件发生率:包括HT 发生率及其余出血性事件发生率。溶栓治疗后每24 小时复查一次颅脑CT,观察HT 发生情况,记录治疗7 d 内的HT 发生率;其余出血性事件包括牙龈出血、皮肤淤斑及消化道出血等。④不良反应发生率,主要包括心律失常、恶心呕吐、皮疹、胸闷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24 h 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NIHSS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NIH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h、24 h、7 d 后,观察组NIHS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NIHSS 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NIHSS 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3 两组出血性事件发生率比较 溶栓治疗7 d 内,观察组HT 发生率为5.71%(4/70);对照组HT 发生率为4.29%(3/70)。对照组其余出血性事件中发生2 例牙龈出血,1 例皮肤淤斑,2 例消化道出血,其余出血性事件发生率为7.14%;观察组其余出血性事件中发生1 例牙龈出血,2 例皮肤淤斑,1 例消化道出血,其余出血性事件发生率为5.71%。两组HT 发生率及其余出血性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0、0.119,P>0.05)。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发生2 例恶心呕吐,1 例皮疹,1 例胸闷,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观察组发生2 例恶心呕吐,1 例心律失常,1 例皮疹,2 例胸闷,发生率为8.57%;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31,P>0.05)。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因脑动脉血液供应出现障碍引起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的疾病,其主要是因脑动脉因血栓形成或粥样硬化病变引起的管腔狭窄、阻塞,导致局部脑组织血流供应中断而发病。临床研究指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早期救治中应尽快开通阻塞的脑血管,恢复脑组织血液灌注,挽救缺血半暗带病死的神经细胞,从而促进神经症状缓解,促进神经功能修复[5]。而静脉溶栓治疗是早期救治的主要措施之一,在溶栓治疗时间窗内对患者实施溶栓治疗疗效已得到肯定。

尿激酶是第一代溶栓药物,是从新鲜人尿中提取出的一种能激活纤维蛋白溶酶原的酶,其无选择性,因此不可避免的会引起出血事件发生。临床实践表明,在急性脑梗死发病后6 h 内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效果满意。阿替普酶是多个诊疗指南中推荐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药物,其是第三代新型溶栓药物,能通过赖氨酸残基与纤维蛋白结合,直接激活纤溶酶原转化成纤溶酶,快速溶解血块,促进闭塞血管的开通,改善脑组织的血流供应,促进神经功能修复[6,7]。阿替普酶主要成分为糖蛋白,其只有与血液循环中的纤维蛋白结合才能被激活,诱导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从而发挥溶栓作用,因此从理论上来说不会引起出血事件,但是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阿替普酶溶栓治疗也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事件,且随着用药剂量增加和疗程延长也会使出血事件发生风险提高[8]。循证医学证实急性脑梗死发病后4.5 h 内给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能明显改善预后。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HT 发生率及其余出血性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提示尿激酶与阿替普酶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安全性均较高,HT 发生率较低,在溶栓治疗期间需加强对患者的监测,合理把握用药剂量,避免HT 发生,保证用药的安全。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治疗3 h、24 h、7 d 后NIHS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提示与尿激酶溶栓治疗相比,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的效果更显著,阿替普酶能靶点作用于血栓部位,快速溶解血栓,开通血管,挽救濒死的神经细胞,促进神经功能修复。

综上所述,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且较安全,HT 发生率及其他出血事件发生风险均较低,更有助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修复,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阿替普出血性溶栓
超早期脑梗死痰瘀阻络证患者经活血化瘀法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出血性痔疮患者的临床有效性研究
PAI-1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rt-PA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和血管再闭塞的相关性
溶栓期血压变化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疗效及预后的关系
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时间窗内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阿替普酶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护理管理在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中的应用观察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探讨磁共振增强减影技术在颅脑出血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