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镇痛镇静的疗效观察
2022-06-23吴六仔
吴六仔
随着近年来医学的不断发展,在近年来对高血压脑出血进行治疗时,相较于保守治疗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能够更彻底的清除患者的疼痛,高血压脑出血属于常见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高,同时患者病情进展比较快。有学者[1]指出,脑组织对缺氧、缺血所造成的损伤具有高灵敏度,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而言,发病后梗死位置处于缺血、缺氧状态,如果治疗及时,则梗死部位血流会逐渐恢复正常,从而避免神经功能、认知功能进一步损伤。临床实践工作经验证实,高血压脑出血不仅发病率高,同时病情进展快,快速实施手术治疗,可避免脑组织损伤持续进展[2]。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及时给予手术治疗,可快速改善患者病情,促进预后[3]。并且在临床上的准确性和疗效都明显更优[1],但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在开展过程中会导致患者受到较大程度的损伤,所以在患者接受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时,需要对患者进行有效的麻醉。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是临床上进行治疗的一种关键手段,但同时这种方案也是一种具有极强刺激性的操作,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机体功能,并且在对患者进行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时,容易导致患者体内致痛物质和炎性介质进一步释放,影响患者的正常机体功能,严重时还有可能导致患者的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无法顺利进行[4]。在对患者进行麻醉时,采用右美托咪定所获得的麻醉效果良好,并且不会导致患者出现明显的抑制状况,对于患者的后续恢复来说,有十分积极的促进意义[5]。本文选取2018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6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镇痛镇静的临床疗效,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68 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4 例。实验组年龄60~86 岁,平均年龄(72.8±4.6)岁;男女性别比为16∶18。对照组年龄60~85 岁,平均年龄(73.3±4.1)岁;男女性别比为19∶15。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经医务人员确认完全符合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诊断指标。
纳入标准:患者资料符合实验标准;患者知晓自身资料被调取可能性;患者在入院后按照要求接受相应的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具体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病情做出相应的调整;患者认知功能正常,可接受后续的随访调查。
排除标准:患者入院时存在严重原发性疾病或器质性疾病;患者基本资料不满足本次实验要求;患者由于主观因素可能无法进行后续的实验调查或参加后续随访。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接受麻醉诱导前,首先静脉泵入瑞芬太尼,将2 mg 瑞芬太尼加入到50 ml 生理盐水中稀释,微泵泵入用药。
实验组患者在接受麻醉诱导前,首先静脉泵入0.5 g/kg 右美托咪定,同时静脉泵入瑞芬太尼,将2 mg瑞芬太尼加入到50 ml生理盐水中稀释,微泵泵入用药,用药时间控制在10 min,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进行过程中,需要给予患者0.2 g/(kg·h)右美托咪定,在患者治疗结束前30 min 不停止用药。患者治疗时均需针对患者的实际状况,对右美托咪定的靶控输注浓度进行调整,始终保持患者的血压以及心率在基础值的20%以内进行浮动。
两组患者治疗完成后,需应用常规静脉自控镇痛泵,保障患者的术后疼痛控制。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各时间点疼痛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判定患者疼痛情况,评分越高患者疼痛情况越严重。对比两组镇痛镇静药物治疗后心率及血压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各时间点疼痛情况对比 两组进入病房时疼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体位摆放后、镇痛镇静药物治疗后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各时间点疼痛情况对比 (,分)
表1 两组各时间点疼痛情况对比 (,分)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2.2 两组镇痛镇静药物治疗后心率及血压情况对比治疗后,实验组HR、SBP、DBP 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镇痛镇静药物治疗后心率及血压情况对比 ()
表2 两组镇痛镇静药物治疗后心率及血压情况对比 ()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属于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发病率高,需要及时为患者开展对症治疗,以免患者病情持续进展而产生严重后果[6]。这种疾病的病死率高达35%~52%,绝大部分患者的脑出血都是由高血压所导致的[7],而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关键在于促进患者脑出血的吸收,缓解患者的脑水肿状况,而当患者出现脑出血状况后,患者的周围脑组织会受到血液中产生的损伤,出现继发性的病情进展,而在临床上采用脱水剂对急性脑出血进行治疗,产生的效果并不理想[8,9]。虽然这类药物能够有助于缓解患者在发生脑出血后脑水肿而引起的颅内高压,但并不能有效抑制机体内水肿的形成,同时也并不能在短时间内生效,对于患者的机体功能恢复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10-12]。
临床上芬太尼是常用的吗啡类镇静药物,而瑞芬太尼则是苯基哌啶类药物,在临床上也具有较高的应用率,属于芬太尼的N-4 位衍生物,这种药物具有良好的脂溶性,能够在进入人体后,快速通过血脑屏障,作用效果与芬太尼有一定的相似,并且这种药物在应用过程中的起效速度更快[13]。瑞芬太尼会通过阿片受体的作用对患者的呼吸产生抑制,所以相较于芬太尼来说,瑞芬太尼对人体产生的镇痛作用更为明显,而这种药物对患者呼吸产生抑制的时间更短,药效作用于人体的程度相对来说也较轻,所以这种药物对于患者心率等多方面因素产生的影响较小,患者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过程中出现心动过缓的可能性也会大大降低[14,15]。
右美托咪定在临床上属于一种较为常用的麻醉药物,这种药物能够通过作用于脊髓后角突触前神经元突触后膜α2受体的方式使患者的神经元疼痛信号传导得到抑制,这样能够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疼痛,起到良好的镇静效果[16-18]。瑞芬太尼配合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能够有助于节省患者在诱导过程中的右美托咪定整体用量,对于患者的康复和术后镇静来说,产生的效果良好。同时患者在应用过程中的整体疼痛感得到明显控制[19,20]。
综上所述,在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麻醉时,将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应用于患者的镇痛镇静中,产生的效果良好,并且能够改善患者的术后恢复,具有良好的可应用性,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