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皮微创钉内固定技术治疗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2-06-23肖灿梁萧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8期
关键词:压缩性椎弓螺钉

肖灿梁 萧戟

人体的支柱和中轴被称为脊柱,其主要作用是保护内脏、平衡、负重等,脊柱一旦受到暴力冲击,就会发生压缩性骨折,而脊柱压缩性骨折会使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消化、呼吸系统功能障碍,同时还会存在脊柱失稳定、肌肉力量失衡、活动功能受限、后凸侧弯畸形改变等情况,非常不利于其日常工作与生活[1]。脊柱的生理结构极具特殊性,所以临床上治疗脊柱压缩性骨折具有较大难度,以往主要采用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虽具有一定疗效,但术中会造成明显创伤,不仅患者的疼痛程度得不到明显缓解,术后还需要花更多时间才能得以恢复,且对受损椎体高度、矫正畸形等具有一定局限性,所以导致临床效果不够理想[2]。随着生物力学、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微创内固定术在临床中获得了广泛运用,基于此,本文对经皮微创钉内固定技术治疗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效果进行分析,并将其与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得出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0 例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X 线、CT 检查后确诊为脊柱压缩性骨折;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显示骨折椎体高度丢失>1/3,且伴成角畸形,椎体后缘骨块突入椎管<1/3;由外伤所致;无脊髓、神经受损等症状存在;脊椎发育正常且无椎管内肿瘤发生。排除标准:合并凝血功能障碍、心脑血管障碍、类风湿性关节炎、椎体病理性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者;存在严重精神障碍者;哺乳期妇女。根据患者意愿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5 例。对照组中,男21 例、女14 例;年龄26~59 岁,平均年龄(46.87±6.96)岁;创伤至入院时间1~5 h,平均时间(3.20±1.54)h;致伤原因:交通事故21 例、压砸伤9 例、摔伤5 例。试验组中,男22 例、女13 例;年龄25~60 岁,平均年龄(46.25±2.34)岁;创伤至入院时间1~5 h,平均时间(3.37±1.25)h;致伤原因:交通事故20 例、压砸伤9 例、摔伤6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采用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操作步骤:指导患者俯卧于手术台,对其行全身麻醉,麻醉生效后将腰桥置于胸腰处,通过C 臂机对伤椎位置进行定位,确认后行常规消毒铺巾,为保护机体皮肤需贴皮肤护膜。以受损脊椎为中心,然后于腰背后正中作一切口,将皮肤的皮下浅筋膜和腰背筋膜逐层切开,并对椎旁肌进行钝性分离,使伤椎及其上下位椎体棘突、椎板、两侧关节突关节得以显露,于椎体两侧相应的上关节突外下方进行钻孔,并将椎弓根螺钉旋入,最后将纵连杆安置好,撑开达到伤椎高度后,将螺钉尾帽拧紧即可。通过C 臂机的透视功能对内固定位置及上椎的复位情况进行观察确认,无误后即可对手术切口进行冲洗,然后分层缝合切口,最后敷料包扎。术后对患者行抗感染、止痛、止血等常规治疗。

1.2.2 试验组 患者采用经皮微创钉内固定技术治疗,操作步骤:指导患者俯卧于手术台,并垫胸腹枕,对其行全身麻醉,麻醉生效后行常规消毒铺巾。通过C 臂机对伤椎位置进行定位且确认后,于伤椎的正中间旁3 cm 处作一2 cm 切口,双侧椎弓根后开口则将套管置入,并由套管置入导针,运用透视功能检查确认后即可利用导针开口,经皮依次将椎弓根螺钉拧入,最后经皮下隧道将纵连杆连接,将受损椎部复位后拧紧尾帽。通过C 臂机的透视功能对内固定位置及上椎的复位情况进行观察确认,无误后即可对手术切口进行冲洗,然后分层缝合切口,最后敷料包扎。术后对患者行止痛、止血等对症治疗。

1.3 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包括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②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6 个月的伤椎前缘高度、Cobb 角和矢状位指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情况对比 试验组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情况对比()

表1 两组手术情况对比()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伤椎前缘高度、Cobb 角和矢状位指数对比 治疗前,两组伤椎前缘高度、Cobb 角和矢状位指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 个月,两组伤椎前缘高度、Cobb 角和矢状位指数均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 个月,两组伤椎前缘高度、Cobb 角和矢状位指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伤椎前缘高度、Cobb 角和矢状位指数对比()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伤椎前缘高度、Cobb 角和矢状位指数对比()

注:与本组治疗前对比,aP<0.05

3 讨论

手术是治疗脊柱压缩性骨折的首选方法,手术治疗的目的是恢复机体脊柱的骨性结构,使脱出椎体对脊髓神经的压迫能够得以解除并重新构建受损的脊髓功能,但采用何种术式才能够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一直是临床的重点研究课题。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是以往治疗脊柱骨折的主要手段之一,而经皮微创钉内固定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微创手术,两者都可以改善患者的伤椎前缘高度、Cobb 角和矢状位指数,令机体受损机体的椎体高度获得恢复,同时对畸形情况进行矫正[3-5]。本文研究结果也证实,治疗后6 个月,两组伤椎前缘高度、Cobb 角和矢状位指数均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伤椎前缘高度、Cobb 角和矢状位指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结果与吴然[4]的研究结果数据相似,说明这两种术式都能够达到恢复机体脊柱的骨性结构、解除脱出椎体对脊髓神经的压迫和重建受损脊髓功能的目的。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具有操作简单的优势,但是为了能够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对患者做较长的手术切口,将伤椎节段暴露出来,以使医生在清晰的视野下进行手术操作。由于该术式要广泛地剥离椎旁肌肉,加上手术切口较长,所以势必会增加患者的术中出血量[5-8]。同时,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在广泛地剥离椎旁肌肉时还会损害脊神经后支和关节囊血管网,令后方肌肉韧带的复合体稳定性遭到破坏,促使肌纤维的瘢痕、水肿情况加重,不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从而延长了住院时间[9-11]。经皮微创钉内固定技术是在C 臂机的透视作用下对伤椎椎弓根进行确认,并且根据所确认的穿刺点对螺钉长度进行选择,不需要对椎旁肌肉进行广泛剥离,所以其手术切口较小,不会对腰背部的肌肉韧带复合体及结构功能等造成严重损伤[12,13]。由于该术式所做切口较小,对患者的机体损伤程度较轻,所以术中出血量可以得到良好的控制,更有利于术后引流量的减少及住院时间的缩短,还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经皮微创钉内固定技术治疗脊柱压缩性骨折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但是由于本次研究的随访时间较短,对该术式的远期疗效尚未进行探究,还需进一步加大样本量、延长随访时间方可对其推广价值进行确定。

猜你喜欢

压缩性椎弓螺钉
健康国人腰椎三维结构数据分析*
脊柱骨折患者应用短节段椎弓根钉棒固定手术的应用效果观察
3~6岁儿童寰枢椎椎弓根在3D打印技术下的测量研究
侵彻弹体尾部联结螺钉失效的影响因素
椎板螺钉在胸椎内固定中的临床应用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微创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中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急性脊柱创伤患者的临床效果
内固定螺钉要取出吗?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