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中项羽缺乏远见的几种表现
2022-06-23武刚
武刚
在历史上,“鸿门宴”可以说拉开了楚汉之争的序幕,也是项、刘集团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正式交锋。在《鸿门宴》中,作者详细描写了這场宴会上的种种细节,为读者展现了心思各异、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项羽在军事方面有绝对的优势,在鸿门宴上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但是,随着情节的推进,他渐渐失去了主导地位,最终没有控制住局势,让刘邦成功出逃,失去了一次重要的决胜机会。可见,项羽是一个缺乏远见的人,注定成不了天下之主。下面,笔者就谈一谈《鸿门宴》中项羽不成熟的几种表现。
一、听说刘邦“欲王关中”后“大怒”
项羽在听说刘邦“欲王关中”的消息后不禁“大怒”。仔细思考一下,此时的他其实完全没必要“大怒”,反而应该“大笑”。因为随着秦朝的灭亡,天下的局势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昔日并肩作战的盟友势必会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双方争夺土地、兵戎相见是迟早的事。此时,只要抓住刘邦“欲王关中”这个把柄,项羽就可以堂而皇之地发兵攻打刘邦,还能做至“师出有名”。而且在军事上自己这一方也有明显的优势,打败仗的几率很低。借此除掉刘邦这个对手,一劳永逸,难道不应该“大笑”吗?听说刘邦“欲王关中”的消息,无疑是天赐良机。可惜,项羽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由他“大怒”,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缺乏远见的人,勇猛有余而智谋不足,为后来的战败留下了伏笔。
二、轻信项伯,轻易改变决定
项伯是项羽的叔父,和项羽是同祖同宗的关系,因此深得项羽的信任。但是,项伯却没有从大局出发,无视了项氏家族集团的利益,把“项羽要攻打沛公军”这么重要的情报轻而易举地告诉了刘邦集团的谋臣张良,甚至还轻信了刘邦的话,和刘邦结为儿女亲家。回到项军大营后,他还劝说项羽“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作为四十万士兵的头领,项羽对项伯的转变没有感到丝毫诧异,既没有仔细地问清楚前因后果,也没有派人去暗中调查,而是仅凭项伯的几句话,就轻易地改变了攻打刘邦的决定。他缺乏君王本该具有的才智和能力,没有远见卓识和警惕之心,太过重情义,将血缘关系看得太重,容易轻信身边的人。这也是他的一个弱点。
三、出卖了情报人员曹无伤
沛公军的左司马曹无伤并不是项羽事先有意安插在刘邦军营中的眼线。可以说,曹无伤的叛变是非常可贵的,也非常的隐蔽,常人往往难以发现。如果项羽能够谨慎用之,他将会成为一个很好的眼线。可是,在得到了曹无伤的帮助后,项羽不仅没有想办法拉拢他,还轻易地忽略了他的利用价值,出卖了他。简简单单一句“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便断掉了曹无伤这条线。曹无伤为什么“身在刘营心在项”呢?或许是因为他想选择一条明路。毕竟“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就当时的情况看,孰胜孰败,一目了然。曹无伤并不觉得刘邦有获胜的可能。此外,项羽力能扛鼎,手握重兵,是英雄,当时受到很多人的敬重。曹无伤或许对他心生敬佩,想转而投至项羽麾下,为其效力。可惜,曹无伤冒着生命危险送出的情报就这么轻易地被项羽浪费了。单从这一点来看,项羽就不如刘邦。面对前来报信的曹无伤,项羽没有珍惜;面对前来送信的项伯,刘邦却能“兄事之”。这也是二人之间的差距。
四、对座位的安排欠妥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古代人在喝酒、吃饭时对座位的安排颇有讲究。按古时礼仪,君臣相对,君面南,臣面北;宾主相对,宾面东,主面西;长幼相对,长面东,幼面西。在《鸿门宴》中,项羽留沛公一起喝酒,自己坐在西边,让范增坐在北边,让刘邦坐在南边。如果按照宾主的礼仪,刘邦作为客人,应该“面东”,即坐在西边。项羽是主人,应该“面西”,即坐在东边。很明显,这场宴会的座次并不是按照宾主的礼仪来安排的,而是按照君臣的礼仪来安排的。但是,其中还有一个问题。“臣面北”,刘邦坐在南面,是正确的。但作为未来的君主,项羽却没有坐在北边,而是让范增坐在北边,这明显是不合理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项羽非常尊敬范增。他是楚国的贵族,内心深处依然有着根深蒂固的旧式贵族思想,不能摆脱旧思想的束缚,无法摆正自己与范增之间的关系。因此,二人看似关系亲密,实际上早已有了嫌隙。想要成为君王,却缺乏远见,不会御下,又怎么能成就一番大业呢?
五、项羽对范增和项庄的举动不配合也不阻止
范增和项庄决心除掉刘邦。对于他们的举动,项羽是既不配合也不阻止,听之任之。他一生刚愎自用、嫉恶如仇,又恩怨分明,但也只是把暴秦当成了死敌。秦王室覆灭后,他一时难逢敌手,并未将刘邦放在眼里。项羽对范增和项庄的举动听之任之,说明他既觉得刘邦此人不足为虑,不想此刻在宴会上痛下杀手,又觉得刘邦如果死了也是一件对自己有利的事情。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他选择不置一词,静观事态的变化和发展。没想到在项庄就要成功时,项氏内部生出了变故,项伯挺身而出,屡屡护着刘邦,不惜舍命相救。原本由范增策划的刺杀变成了自家人之间的对决,真是可悲可叹。项庄虽然比项伯的武功要高,但是不得不顾忌项伯的身份。项伯铁了心要保护刘邦,项庄投鼠忌器,只能放弃刺杀的任务。之后,樊哙闯帐扭转了局势,为刘邦死里逃生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一点也是项羽未曾想到的。他在听之任之和犹豫不决之间失去了一次除掉刘邦的大好机会。
六、项羽对刘邦的出逃不予追究
“沛公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很好地诠释了什么叫“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刘邦非常信任张良。当张良极力劝说刘邦逃走时,刘邦果断出逃了。其实,他也看出来了,就算项羽的杀心并不十分坚决,但是难保范增不会想尽办法除掉自己。所以,他当机立断,立刻逃走。得知刘邦逃走了,项羽竟然没有生气,也没有派人追击,只是简单接受了“刘邦不胜酒力的说辞”,接受了张良献上的用来赔罪的“白璧”,对此事不予追究。在宴会开始之前,项羽可以说是绝对处于上风,可是随着事情的发展,他屡屡受牵制。先是被刘邦摆了一道,被其忠诚、无辜的表象欺骗,说出了刘军中的奸细乃是左司马曹无伤;然后在刺杀刘邦的时候又被自家人搅了局,后来还被樊哙责备,颜面尽失;最后,刘邦不顾礼数,不告而别。如果不是心怀鬼胎,他为何要逃跑呢?此时派兵把他请回来问清缘由,也并非是一件难事。只可惜,项羽没有这样的远见,完全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最后,他也为此次疏忽买了单,自刎于乌江。
总而言之,“鸿门宴”时项羽的六个反常和失策的举动让他最终失去了天下。项羽作为宴会的主导角色,由于自己的犹豫不决、轻信项伯以及在刘邦逃跑后也不追究等原因的促使下,将一盘好棋辜负了;反观刘邦,作为连性命都可能丢掉的劣势方,虽然过程凶险,却最终化险为夷,成为了最后的赢家。通过分析项羽的六个反常和失策之举,学生也能对项羽优柔寡断的性格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更加了解为什么项羽在天下的争夺中错失了良机。719D8189-C83B-4DA1-9864-9C0E99FD3F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