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式足球的课程价值和实施要则

2022-06-23许志文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2年5期
关键词:校本课程小学体育

摘要:花式足球的趣味性、安全性、易行性等特点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实实在在地参与到足球运动中,可以作为小学体育的校本课程大力推广。作为校本课程,花式足球最基本的价值在于:与竞技足球相辅相成,助力良好足球运动基础的形成。具体实施要则有三:做好保障措施,让花式足球更安全;采用游戏化形式,让花式足球更有趣;交还学习权利,让花式足球更自主。

关键词:花式足球;小学体育;校本课程

众所周知,小学足球教学因为种种障碍(如学生年龄与个体差异、学校场地等),一直很难真正地面向全体学生进行。事实上,在小学推广足球课程,不适合追求大场地的技战术对抗或高强度的体能训练,而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培养学生的球感和对足球运动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并为国家整体足球运动水平的发展助力。

花式足球是区别于竞技足球的衍生运动,即在没有身体对抗的情况下,独立个体自由地用身体的各个部分控球或颠球。花式足球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如头部控球、站立花式绕球、地面拉球、花式颠球等。而花式足球的趣味性、安全性、易行性等特点,则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实实在在地参与到足球运动中。

一、 花式足球的课程价值

(一) 与竞技足球相辅相成

作为竞技足球的衍生运动,花式足球与竞技足球有着紧密的联系。很多职业球员在专业训练的同时也练习花式足球,而且是因为花式足球而真正喜欢上了足球运动。在小学阶段开设花式足球校本课程,其核心目标并不是培养竞技足球人才,而是激发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促进学生在积累足球运动经验、强化足球运动技能的同时,提高身体素质。当然,也可以渗透竞技足球相关技能训练,为竞技足球发现好苗子。

(二) 助力良好的足球运动基础的形成

国际花式足球联合会这样形容花式足球:“你只需要一个足球(All you need is a football)。”可见,花式足球简便易行:不需要专业的技战术,不需要专业的足球场,任何一个人在任何一块“空地”上,只要有一个足球,就可以开展训练。因此,很多专业人士将“花式足球”直接翻译成“自由式足球”。当然,简便易行并不意味着花式足球的课程价值就会降低。事实上,正好相反。花式足球鲜明而浓郁的观赏性、直观而强烈的趣味性非常契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相对于竞技足球机械、枯燥的训练方法以及明显的功利性目标,花式足球更能激发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兴趣,更能促进打下良好的足球运动基础。

二、 花式足球的实施要则

(一) 做好保障措施,让花式足球更安全

任何一项体育课程的实施,都指向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就与核心目标背道而驰了。事实上,花式足球更多地关注运动技巧,对速度、力量的要求并不高,属于安全系数相对较高的体育课程。但是,由于教学对象是小学生,他们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身心控制的能力相对薄弱,只要稍不小心,就会出现运动损伤,因此,教学中首先需要根据训练的具体内容,分别从软性和硬性等维度,做好学生的安全保障工作。

比如,花式足球中有一个基础性的训练,即头部颠球:两人一组,面对面站立,用各自的头顶分别做顶球和接球的动作,从而达成用头部传接球的目的。虽然这一训练相对简单,但也需要针对具体的动作要领,做好以下安全防范措施:首先,由于头部颠球时,学生对足球的控制能力相对薄弱,需要经常性、小范围地移动位置,教师需要选择相对宽敞的空间,并让同组学生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间,不同小组之间也保持一定的间隔,以避免训练过程中的碰撞;其次,在学生开展训练之前,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充分做好热身,尤其要对头和肩颈等部位做好相应的放松和拉伸,以规避受伤。只有真正从环境和身体的维度充分做好安全保障,才是真正为学生健康负责,才能让学生保持良好的运动状态。

(二) 采用游戏化形式,让花式足球更有趣

花式足球本身就有鲜明的趣味性,如果仍然采取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就会格格不入。因此,教师应该积极顺应、凸显花式足球形式多样、趣味浓郁的特点,采用学生喜爱的游戏化形式教学,推动相关训练的高效落实,以及学生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的稳步提升。

比如,花式足球中有一个训练项目是站立式姿态绕球,要求学生保持笔直的站立姿态,并尽可能地将身体保持在原本的位置不动,然后单只脚带球、绕球。这是花式足球中的一个经典动作,具有极强的观赏性,但同时,它对学生的协调性、平衡性等提出了较大的挑战。为了更好地训练学生单脚站立的平衡性,为另一只脚练习带球和绕球打好基础,教师可以针对性地设置“我是无敌破坏王”的游戏:当一名学生练习单脚站立绕球时,其他学生站在他面前,通过声音、虚晃动作等方式,在不产生身体接触的前提下,对他做相应的干扰。这种干扰和抗干扰的游戏,不仅增强了训练的趣味性,而且有效锻炼了学生的抗干扰能力,让学生更有成就感和自信心。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花式足球的教学需要突出趣味性,但也不能偏离应有的教学目标。也就是说,在彰显花式足球趣味性的基础上,要把教学重点放在动作要领和练习方法的传授上,提高学生的足球技能和身体素质。

(三) 交还学习权利,让花式足球更自主

新课程改革一直在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核心就是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站在课堂的中央。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延展与补充,应该有更广阔的自主性、开放性。而且,体育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必须在自主练习(实践运用)中学习。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有着勃发的生命气息和内在活力,也有着极强的模仿性和可塑性。因此,花式足球校本课程的教学,尤其应该把学习的权利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拥有自主学习的开放空间。

比如,花式足球中有一个训练项目是地面拉球,要求学生不将球颠起,而借助腿脚踩拉的动作控制和转移球,从而达到迷惑对手的目的。对小学生而言,这一技术动作的难度主要体现在对球性的掌握以及对力量的控制上。在组织学生训练这一动作时,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把握学生的学习基础,基于学生的已有经验,凸显学习的自主性、开放性。

首先,可以播放一段高水平花式足球运动员示范这一动作的视频,借助视频中快节奏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这一动作的动力。这时,还不要急于讲解动作要领和技巧,而要呈现并立足学情,组织学生探讨训练这套动作应该采用怎样的策略,尝试自主规划和构建学习路径。在交流过程中,有的学生从视频中看出,这个动作的核心在于脚步对足球的接触与控制力度,因此他们建议,在练习完整动作之前,强化脚部控球能力的训练,以增加球感,并将卸球的动作要领形成肌肉记忆。还有的学生建议,在熟悉了动作要领的基础上,播放与这一动作节奏相匹配的音乐,增强动作完成的节奏感、韵律感,提升动作的完成度。

在學生深入探讨之后,教师可以搭建相应的平台,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组织他们依照自己提出的方案开展自主训练。在合作学习方式下,小组内的成员相互提醒、彼此交流,课堂展现出勃勃生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观察,在保障学生安全的同时,对他们暴露出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点拨和指导。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原立宏.花式足球研究[D].北京:首都体育学院,2010.

[3] 康楠.花式足球在小学足球教学中的价值分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6(22).(许志文,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陈俊学校,扬州市特级教师。扬州市邗江区中小学体育名师工作室领衔导师。)

猜你喜欢

校本课程小学体育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