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每个人都需要一个“惠子”

2022-06-23江雪松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2年5期
关键词:宋元石匠哲思

惠子是著名的“杠精”,在政治、学术等各个层面与庄子相对立,在情谊上却是庄子唯一的契友。惠子去世后,庄子曾跟随从讲过一个郢人斫垩的故事。这一故事从教育教学上来说,意味深长。

故事第一重,叙述郢人与石匠之关系。郢人心理素质高绝,面对鼻端挥动的大斧,可“立不失容”;石匠技艺精绝,挥斧运斤有着令人惊叹的分寸感。郢人面对斧头,无限信任,唯有一念:他会削去白垩。匠人面对郢人,无限自信,也唯有一念:我能削去白垩。两人相知久矣,郢人知石匠之技艺,石匠知郢人之胆识。这是将遇良才,棋逢对手,是高峰对决,

是华山论剑,其间毫厘之差,结局不是沦为笑柄便是惨不忍睹。

故事第二重,叙述宋元君与石匠之关系。宋元君听说石匠本领,便想一试。但,宋元君与石匠之间没有郢人与石匠之间的默契与相知。石匠依然是石匠,技艺未落,素养犹在;宋元君不是郢人却以为是郢人,自作多情,谬托知己。宋元君与郢人有着巨大的素养落差,他与石匠在境界上是不对等的,因此面对邀请,石匠以“臣之质(对手)死久矣”回之,言外之意“你不配质”。石匠知道自己的知己是郢人,而非宋元君,断然回绝这种没有任何意义的测试;重要的是,石匠的回绝是一种自傲,也是对知己的一种诉求。身怀绝技之人,比常人更渴望得到一个旗鼓相当的对手。

故事第三重,叙述庄子与惠子之关系。这是故事的落脚点。庄惠之间,既针锋相对,又相爱相杀。他们争执不休,渴望能驳倒对方,是对手;互相抬杠,互为对方的另一面,又是最好的朋友。他们在切磋中成长,在打磨中提升,始终是齐头并进的竞争对手。如果庄子是刀子,惠子则是他的砺石——惠子之存在不仅测试庄子之学识,也磨砺庄子之哲思,在惠子弘扬正名、辩明逻辑之时,庄子也成就了大道无为之思想。他们的抬杠、斜杠、反杠,赢得了彼此的尊重,也赢得了中国思想史的永恒点赞。惠子去世时日越长,庄子愈加体会到孤独与无趣。“吾无与言之矣”,这位“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活得逍遥洒脱的庄子,言语之间袒

露的竟是独孤求败式的无边的伤感与凄凉!后世为庄子之哲思鼓与呼,不吝赞美之辞时,也应对惠子投去欣赏的一瞥,没有他,也就没有今天所看到的庄子。

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无人可敌,开始或许喜悦,接着无趣,而后一定失落、悲哀。“高处不胜寒”,是有人与自己争夺高处的战栗,也是独立高处无人抱团取暖的孤独,前者可笑,后者可敬。庄子经过惠子之墓,思念之情油然而生,此情有着不一样的厚重与悲哀。世人眼中,庄子是大学问家,是深不可测的海洋,只有庄子自己知道,自惠子死,学问正僵化,海洋正缩小,生命将燃尽。

世间多少学科都有类似情形:一个学者提出某种理论,总有另一个站出来,或驳斥,或争辩,或修正,不断与之抬杠,终使理论完善。在机遇(有机会比拼)和压力(竞争却又不相上下)的碰撞下,他们站在了各自领域的顶端。

峙,山旁,表示耸立、屹立。“对峙”即如两座参天高峰在云烟之上竞逐争高,永无止境。此等境界,双方只有彼此,再无别者。或许只有当山之巅峰俯瞰众生之时,方可明白自己的高耸入云与对手的弥足珍贵。

惠子之存在告诉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甚至每個人,都需要一个“惠子”。没有磨砺与砥砺,没有谁能走得很远。你追我赶,对手往往能化为并肩的知音,一同“致千里”。

(江雪松,江苏省天一中学,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宋元石匠哲思
那山那茶中的人文哲思——读刘醒龙的散文《一座山,一杯茶》
Flying Forward
哲思
石匠
本期话题:石匠的故事
浅议《宣和遗事》体裁
哲人与石匠
胖石匠
神龟的智慧聪明的盲点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