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双减”成了标签
2022-06-23赵劲松
当下,我国教育界最热的一个词,非“双减”莫属。
政策出台伊始,关于“双减”的各类活动、讲座、文章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似乎不与“双减”关联,就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
“双减”政策,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对于我们究竟要培养怎样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作出的纲领性引领。我们当然全力拥护,进而研究如何落实。教育行政和科研部门已经就课后服务、作业管理等多方面出台了具体的配套方案。但要警惕的是,在研究层面,政策刚出来,相应的讲座、文章就有了。试问,这是我们用了多长时间去思考和实践获得的成果?这其中多少有些“一拍脑袋”和“贴标签”的嫌疑。教研活动挂上“双减”的条幅,内容是否真的就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向课堂要效益、优化作业设计,本就是我们一贯的追求,并非“双减”背景下才做的事。
贴“双减”的标签,成了教研生态中的乱象。
更新教育观念,让研究不断深入当然是好的,怕的是仅仅赶个时髦,蹭个热度。当热度退却了(注意,不一定代表问题彻底解决了),概念不再“时尚”了,研究就中止了。我们有必要思考:到底什么是应该坚持并始终如一去追寻的?
“双减”之于教育规律,是底线,是给教育界画下的一条不能逾越的底线;是保障,是对教育回归正轨的有力的制度保障。明确底线,依托保障,我们真正要研究的是教育规律,比如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学习是什么、学习是怎样发生的等等。这些才是始终不变的,今天如此,昨天如此,明天也是如此。
很佩服邱学华老师,他一辈子就做了一项研究——尝试教学法。几十年初心不改,致力于更深地挖掘与完善,更广地实验与普及。那么,是他跟不上时代吗?不,这项研究放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过时,与任何一个时代所贴的“标签”都相吻合。因为,它契合学习的本质。
然而,“邱学华”毕竟是少数,教育教学最终是由广大一线教师来完成的。“双减”能否在真正意义上落地,必然也取决于我们大多数。教师这个职业有一个显著的特点:99.9%的时间都是关起门来上自己的课,典型的“我的课堂我做主”。问题在于,每一个师范生尽管学习了一些教育的理论,但刚走上讲台的时候,绝大多数是不会教书的(特别是当下,没了实习,没了跟岗,抓壮丁一样就进了课堂)。那么,单兵作战,是否一定会从青涩走向成熟呢?这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能不能“打开门”,取决于专业再学习的落地。
事实上,教育主张不太容易真正落实——那是远方,没有眼前的分数来得实在。所以,纷繁变化的理念很难会影响到我们,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这好像也是好事,少了些跟风与多
变。只是,一旦教师的教育观念本身是錯的,对于学生来说就将是致命的,且会一直致命下去。比如,布置作业这件事。为什么有的教师会布置大量的作业?是因为他们认定更大的作业量有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练习是必需的,但如若没有了“度”的约束,对学生来说就是灾难。效率不够,时间来凑;质量不行,刷题就灵。“刷”这个字用得真好,一种机械而快速的即视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研究方面就会少下很多功夫。这是一种“勤劳的懒惰”,是对学生的漠视,也是一种根源上的缺失。
有了“双减”这条红线,大量“刷题”的路被封死了。与此同时,课堂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有的教师教学进度变快了,早早就能结束整个学期的新课教学。究其原因,不考试了,又没有了教辅,省下了做试卷、讲解、订正的时间。把这些时间都用来上新课,进度自然就快了。可是,上完新课后做什么呢?只是“减”了,却没有将原先缺失的补起来。如此,只治了“标”,没有根源上的改变,政策一旦松动,势必还会反弹。
“双减”之下,我们的教育教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课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才是我们应当持续关注的。印象中,上一次看到如此密集的报道还是二十多年前。当时,我刚走上工作岗位,经历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素质教育与减负。而事实上,几十年来关于“减负”的呼声就未曾停止过。
孩子们的“负”到底是谁施加的呢?这是一场多种因素彼此影响、互相裹挟的社会反应。但毋庸置疑,教育的改变最终必然需要落脚于每一个教师的每一节课上,成就于教师群体的学习与成长中。这是个人、学校、培训、教研部门共同的责任,也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话题。
我坚信,教育是科学,指引我们教学的,应是教育的客观规律。然而,事实上起作用的往往是评价的方式。评价引领教师的教学,引领教师的学习与研究。所以,如何评价教师的教学成果,如何评价教师,或许是当下迫切需要改变的。
(赵劲松,安徽省蚌埠市教育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