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玩转课程中的音乐游戏

2022-06-22卢璐

科学咨询 2022年10期
关键词:打击乐蜘蛛图谱

卢璐

(昆山开发区夏驾幼儿园珠江御景分园,江苏昆山 215300)

在比较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中,常常是以我们成人作为主导,往往会忽略孩子才是活动的主人。回望刚参加工作的那一年,依稀记得每次带领幼儿进行音乐教学的那幅景象——反复弹奏钢琴,带领幼儿一遍又一遍地练习演唱,演唱的过程中还时不时停下来纠正他们的错音……一节音乐教学过后,连我自己的状态都不是很好,不少幼儿也无比吃力。歌曲虽然是会唱了,但是整体感觉不是那么美好,幼儿玩到了什么?趣味性在哪里?我不断询问自己,好像暂时找不到合适的教学方法了。

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积累了些许经验,发现不管是什么活动都必须结合相关的实践,否则永远都只是纸上谈兵。既然传统模式的音乐教育越来越没有现实的意义,那么为何不顺应时代做出一些改变呢?

音乐游戏一般是指在音乐伴奏或歌曲伴唱下,按一定规则和音乐要求进行各种动作的游戏。让幼儿在音乐游戏中学习音乐那情况就会完全不同,它大大提高了幼儿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愉快的情绪中,轻松、自然,饶有兴趣地学习,从而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因此教师可以抓住他们这一特点,将音乐元素贯穿孩子的一日生活中,通过各种音乐来激发他们充分地参与进来,一方面可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他们对节奏、韵律的感悟。

一、将音乐游戏贯穿生活中,同时要利于幼儿理解和表演

(一)趣味爬爬“小蜘蛛”,充分锻炼手指的灵活性。

案例:越越今天在阅读区的窗台上发现一只小蜘蛛,她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地跑过来告诉我,并且表示自己很害怕,希望能有人把蜘蛛清理掉。我走过去一看,原来小蜘蛛正吊了一根细细的蜘蛛丝,并且它是不会咬人的。于是我马上组织了一次简单的谈话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了常见的蜘蛛图片,并且告诉他们蜘蛛的习性,消除了孩子们对蜘蛛的恐惧。

在睡觉之前,我给孩子们放了一段音乐,并且取了一个名字叫作《蜘蛛溜溜往上爬》,利用两只手的大拇指和食指交叉相对的方式,跟随着音乐的节奏慢慢往上爬,随后再往小脚上爬。音乐的节奏简洁明快,孩子们容易掌握手指上的动作,虽然乐曲还没有歌词,但是看见他们手上的“小蜘蛛”一个个都如此的灵活,相信他们以后看见蜘蛛都不会害怕啦!

(二)“滴滴叭叭”小汽车,有效强化训练孩子的方向感

案例:在小班日常的教学中,我发现孩子们常常会分不清楚左和右,其实这对3~4岁的孩子来说很正常,但与此同时我也在思考: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激发他们进一步掌握左和右呢?能不能用既有趣又有效的方式来达到目的呢?

这一天我找到了一段很有意思的音乐,并且鼓励孩子们跟着我进行《开汽车》的游戏。当音乐开始的时候,大家就转起了方向感,在“交警”的指挥下孩子们进行了向左和向右的转弯练习。通过几次有效的指正,孩子们对左和右的概念似乎有进一步的提升了。我还根据他们对方向掌握的程度,将活动延伸到户外,为他们提供了更加宽阔的游戏空间,避免了“小汽车们”在行驶中发生碰撞。可能真的是因为场地比较大的缘故,孩子们的方向感比在室内好了很多,有的孩子彼此之间还产生了互动,《开汽车》的音乐游戏趣味性十足,我准备在后期增添更多的动作,例如:给汽车加油、下雨了打开雨刮器等动作,不断拓展孩子们的生活经验。

二、尝试变换音乐游戏的形式,激发幼儿不断积极地参与

(一)跟着琴声来一场椅子交响曲

小班刚开学不久,孩子们的常规才开始建立,很多环节都需要我们手把手地教授。每当这个时候我总是会发现,他们搬小椅子的时候总会出现各种情况:木头椅子的磕碰声、放下椅子后还有几名孩子滞留在原地、磨磨蹭蹭地搬……于是不禁开始思考:该用什么方法来激发孩子们好好地、有效地搬椅子呢?我利用简单的旋律鼓励孩子们起立、转身、搬椅子、移动等。刚开始练习的时候,孩子们就觉得很好玩,可以一边听着音乐一边搬椅子,有的孩子会踩着节奏迈起步子,有的孩子听到音乐开始咯咯咯笑起来,练习完几次我还发现,他们为了不给音乐制造出多余的噪声,大都会轻轻地把小椅子放下来呢!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孩子们形成了条件反射,每一次的节奏都掌握得比较准确。

(二)选择合适、有趣的《奥尔夫音乐》,让活动室充满音乐的氛围

在餐前准备活动中,除了手指游戏和讲故事以外,孩子们还可以做什么呢?《奥尔夫音乐》着重关注于孩子内心的开发,它不是以单一的形式存在,也不是只利用嘴来唱和耳朵听,孩子们可以边唱边跳边演奏,而演奏的乐器也不局限于实体乐器,只要能够发出声音,都可以用来奏乐。这一天我给孩子们放了一首《我的身体都会响》,音乐中从小脚、肚子、小手、嘴巴、舌头、牙齿和鼻子都发出了相应的声音,其中有一部分是拟声词,孩子们一下子又被吸引住了,一个个都听得很仔细。“原来我们的身体会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啊!”孩子们低声地讨论着,“身体小乐器”好玩又好听,空余时间还能和小伙伴彼此互动,选择适合孩子的音乐真的很重要!

(三)多多运用图谱,引导孩子发挥联想与想象

对幼儿园的孩子来说,图片加上标记可以引起他们的注意力,相对于教师教授的歌词和旋律,前者似乎更容易让他们接受。在利用图谱教学的过程中,孩子们接触到的是具体的、形象的视觉刺激,原本抽象的旋律和音乐被图谱具象化了,孩子们在欣赏感知图谱的时候,注意力也更集中了,对将要演奏的打击乐的概念理解也更深了。

例如,小班有一首简单好听的歌曲叫作《蝴蝶花》,歌曲略长,歌词内容也较多,在第一教时结束后,我看见不少孩子掌握得不是特别理想。在第二天的特色活动中,我向孩子们展示了这首歌的图谱,当看见蝴蝶和花儿的标记,惠惠就高兴地说:老师,这是蝴蝶花吧!我觉得很好看!在孩子们的掌声中,我试着带领他们认识图谱中的内容,没想到他们表现得特别积极,整首歌曲基本上可以演唱起来了。在后续的音乐区活动中,我把《蝴蝶花》的图谱投放在区角中,孩子们自由地欣赏和使用,我还为他们投放了不少乐器,让他们在演奏的过程中对这首歌曲有更进一步的理解。

(四)利用各种活动,发掘孩子探索打击乐的兴趣

我园的特色是“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音乐活动游戏化的实践与研究”,而我们班去年的特色重点是打击乐,因此在每次月月演活动中,我们班的节目都是偏向于打击乐。在来园活动中,孩子们会主动地挑选自己感兴趣的乐器来进行敲敲打打,从刚开始的漫无目的,逐渐变成可以通过彼此之间的交流探讨,最后可以跟着音乐独立地进行演奏。

例如,《小红帽》的故事熟为人知,我们班的孩子不仅仅熟悉故事的内容,他们还能够跟着故事的伴奏音乐进行打击乐表演呢!在刚开始练习的过程中,孩子们手里的铃鼓、碰铃、三角铁等乐器常常会发出非常不和谐的声音,于是我就用语言来引导他们:小红帽个子小小的,迈着轻快的步子走在树林里,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声音呢?孩子们面面相觑,此时珵珵说:她的脚步是轻的,不会很响……说完就试着敲了敲自己手中的三角铁,边上的孩子也跟上了。随着音乐的起伏跌宕,珵珵说:大灰狼来了,大灰狼走路很重很重,可以敲鼓!说完,拿着鼓的孩子们“咚咚咚”地敲了起来,倒是很像一只只大灰狼出场的声音。

三、多元化的音乐游戏,帮助孩子发展音乐创造能力

1.在进行打击乐活动中,我先鼓励孩子们运用身上的“乐器”发出声音,例如:拍手和跺脚,通过自身的练习和巩固,慢慢地延伸到使用真正的乐器来演奏。其实不论身体乐器还是其他乐器,孩子们都很享受这一演奏的过程。

2.在平时的打击乐活动中,我常常激励孩子们自己去选择,也可以自带乐器,甚至自制乐器,将音乐游戏活动建立在他们的自主意识之上,也可以根据区角中的音乐来进行相应的乐器匹配演奏。《指南》的艺术领域指出: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在孩子演奏的过程中,我试着去当一位聆听者、欣赏者,将活动的主导地位留给孩子们,让他们自己来决定演奏什么、如何演奏。

案例:最近我们开展了“一区两用”的活动,根据日计划来进行学习性区域或者角色性游戏。我在区角内为孩子们设置了一块演奏板,上面有我和孩子一起绘制的节目名称图和节奏型,只需将演奏板靠在墙边,每天就会有孩子主动地去搬出来放在区角中间,根据今日的游戏内容来进行更换和增添,整个过程我把主导权交给了孩子,他们的独立意识在逐渐形成,从而更加投入地进行打击乐活动。每当有小客人经过音乐区的时候,总会默默地驻足欣赏,并且在下一次游戏中也加入进来。久而久之,孩子们的打击乐就变得丰富多彩,在探究和练习中,他们的音乐创造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四、创设符合幼儿年龄段的情境表演,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提升幼儿的音乐素养

在带领小班幼儿进行音乐游戏的时候,我发现他们对有情境性的活动内容特别地感兴趣,并且比较容易融入进去。

1.例如,近日,我有一节小班的音乐《甜甜糖果屋》在班级中开展活动了。在活动的一开始,我便以“一起去森林”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意识,不少幼儿的注意力被我吸引住了,并且跟着我预想的计划来一步一步进行游戏活动。由于我选择的《啤酒桶波尔卡》音乐,本身就有作为情境游戏的成分在里面,幼儿们都乐意快乐地进行韵律活动。随着音乐节奏的快慢和音调的起伏,幼儿几乎可以主动地跟着图谱进行游戏。

2.在开展户外表演区的时候,我们给幼儿提供多种乐器和表演道具,旨在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从而提升相关的经验。

例如,在做前期铺垫的时候,我们先给幼儿播放了一些他们比较熟悉的音乐,鼓励他们尝试着去唱、跳、演……当然,这对小班幼儿来说难度是非常大的,想办法先打破他们常规意识中音乐活动才是关键,不去尝试又如何提升呢?刚开始,幼儿大多数是比较胆怯的,就算是已经掌握的表演内容,他们也迟迟不敢主动表达。后来我们带领幼儿一边熟悉音乐,一边将表演内容画成了图画,并且组成了一张清晰明了的节目单,以最形象的方式来激发他们继续参与活动。在这个准备的过程中,菀毓小朋友渐渐地开始主动了起来,她认识每一个节目的图画,并且其表现力也比较强,每当表演节目的音乐响起时,她都乐意举手上台表演。在《拔萝卜》的音乐游戏中,她带领着其他几位小伙伴辰辰、小铭、沐沐还有可欣一起上台,跟随着音乐的节奏做出了比较完整的动作,惹得台下的小观众们不断拍手称赞。

有了户外表演区的经验基础,我们在组织室内区域活动的时候就有了底气。幼儿会主动来跟我们说:老师,我想表演×××节目,你可以给我放一下音乐吗?在表演的过程中,幼儿开始尝试自己组织表演队伍,还形成了初步的“小主持人”的模式,一些其他区域的幼儿也忍不住驻足观看节目,就连开展角色游戏的时候,大家都争先恐后地要参与进来呢!

五、在音乐游戏进行中挖掘孩子的闪光点和品质,体现活动的意义与价值

生活中的音乐游戏到底属于谁?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幼儿园所有的活动都始于孩子,忠于孩子,但并不一定需要终止。音乐游戏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我们只需要给孩子们提供相应的活动空间,选择他们感兴趣的游戏内容和形式,作为一位引导者,激发他们勇于表现自己,尝试大胆地体验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让孩子们自由自在地欣赏音乐、理解音乐,在动静交替的表现过程中进行各种趣味游戏。我们不只把音乐游戏当作一项任务来完成,这是一件让人心情舒畅的活动,在活动中我们还可以观察孩子们的一举一动,有的孩子善于主动表现自己,而有的孩子内敛害羞,可能会默默地进行游戏活动。但游戏的本身便没有标准答案,孩子们的行为才是我们活动的归宿。“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坚持将音乐游戏渗透于他们的生活,不但能促进孩子对音乐的兴趣,还利于他们对音乐、节奏、旋律、乐感等经验的掌握,在自然而然的活动中达到艺术领域的发展目标。

音乐游戏的形式多种多样,也没有固定开展的模式和时间段,我们要善于观察孩子感兴趣的内容,将活动贯穿一日活动,活动目的可以用来让孩子安静休息,也可以用来加强孩子的运动量。在活动中,我们要遵循孩子的特点和个体差异,借助合适的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猜你喜欢

打击乐蜘蛛图谱
绘一张成长图谱
西洋打击乐和民族打击乐的异同及融合
小蜘蛛冻僵了,它在哪儿呢?
蜘蛛
黄河金三角打击乐协会(津宝)古典打击乐教室成立仪式在山西举行
“2016津宝第二届蓝魔(美国)行进打击乐表演培训”开班
补肾强身片UPLC指纹图谱
主动对接你思维的知识图谱
大蜘蛛
打击乐配器及节奏编配在音乐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