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下新疆高校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以新疆某高校为例

2022-06-22王立文王晓朱爱荣刘凯辉

科学咨询 2022年10期
关键词:非全日制导师研究生

王立文,王晓,朱爱荣,刘凯辉

(新疆农业大学,新疆乌鲁木齐 830052)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得到了国家的空前重视。研究生培养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培养质量越来越高,培养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祖国乡村振兴事业输送了大量亟需的各类人才。在职人员提高学历水平的愿望也越来越迫切,各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学历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在职人员提高学历水平报考研究生人员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并轨招生的情况下,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变得越来越普遍。因此,在全国脱贫攻坚取得伟大胜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新疆高校如何主动面向乡村振兴实际需求,提高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一、学校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特点

(一)应届毕业生比重增大

2016年国家并轨招生以来,学校非全日制研究生中应届生比例增大。这与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统筹招生之前的差异较大。一是因为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全国联考取消后,相关工作纳入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招生。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招生依据国家统一要求,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1]。对于毕业年限较长,工作时间较久的人来说难度太大,他们的学习时间有限,英语基础薄弱,与全日制学生统一考试竞争力不大,因此人数较少。二是由于非全日制研究生教学形式灵活,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攻读非全日制研究生具有更多的选择,可以同时兼顾学业和事业;三是由于并轨招生后非全日制研究生可以获得学位证和毕业证,学位的含金量更高,使学生少了很多后顾之忧。

表1 该校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本科毕业年份统计表(单位:人)

(二)工作单位或家庭住址分布较广泛

从表2可知,该校招收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工作单位或家庭住址分布在全国各地。其中疆外生源有342人,占总人数的58.89%,比重非常大;新疆本地生源中,本市生源学生79人,只占总人数的13.84%,其余都分布在全疆各地。广阔的生源分布使得学生集中授课非常困难。

表2 该校非全日制研究生生源分布情况表(单位:人)

(三)年龄跨度广

从表3可知,该校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年龄跨度较大,31-40岁人群最多,为325人;25岁以下人群最少,只有6人;41-45岁有28人。)

表3 该校非全日制研究生年龄分布情况表(单位:人

二、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学习时间难统一

《通知》中明确指出: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质量坚持同一标准。各培养单位须根据研究生学习形式和生源特点,制定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方案,坚持同一标准,保证同等质量,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将纳入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范围,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也将纳入抽检范围[2]。在这种形势下,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保障显得尤为重要。由于非全日制研究生生源分布在全国各地,而新疆又地处偏远,幅员辽阔。造成了集中授课的时间较难选择,按照内地高校的经验,选择在周末集中上课在新疆高校难以实现。以新疆农业大学所在地乌鲁木齐市为例,周边最近的城市昌吉市离该校有42.5公里,驾车需要1小时,而最远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距乌鲁木齐1775公里,需要乘坐28个小时的火车后,还需乘坐汽车。遥远的路途使周末集中上课成为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在统筹规划前,该校的非全日制研究生集中安排在五一、十一上课,但这种短期集中学习又无法满足质量保障的要求。

(二)非全日制研究生选择导师困难

非全日制研究生是以在职非脱产的形式参加学习的,在时间上无法保障。因此难以参与导师的课题,没有参与课题,论文的选题就会比较困难,导师就很难指导学生做论文,在这种恶性循环下,学生的论文质量就难保障,但教育部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论文质量要求和全日制学生相同,在《通知》中明确指出了: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也将纳入抽检范围。学生的论文如果抽检不过,对导师的影响也非常大,因此,导师们都不愿意指导非全日制研究生。由于是近年来,高校扩招,研究生数量急剧增加,但导师增加的规模不大,因此每个导师招生的学生就越来越多,指导研究生成为了导师很大的负担,尤其是在需要保质保量的情况下,导师的压力很大,形成了导师数量和研究生招生数量不平衡的结果。

(三)年龄跨度大且成分复杂

该校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年龄分布跨度较大,在25岁至45岁之间。研究生大多数已经在岗工作,甚至有一些已经成为行业的骨干,为了提升自己而选择继续深造。但仍有一部分是刚毕业的应届本科生。无论是年龄还是工作阅历都有巨大的差异,学生构成复杂导致教师上课困难较大。学生的基础知识上也有巨大的差异,有些学生跨专业,本科和研究生专业不同,研究生专业是零基础;有应届本科生,也有毕业十几年的学生;有学生在本专业已经工作了很多年,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而有些学生从未进行过实践训练。复杂的构成给研究生培养带来了巨大的难题。尤其是一些研究生在单位的工作业务量很大,由于日常工作时工作繁忙,即使是线上课程也很难保证质量完成,对研究生培养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四)学生管理有待加强

由于大部分非全日制研究生都是在职人员,甚至很多都有家庭,学生难以平衡工作、学业和家庭之间的关系。加之学生长期不在学校,因此给学校管理带来了很多不便。很多通知的上传下达相对滞后,学生收到通知后由于缺乏监督,对通知内容完成情况不佳,学校管理难度加大。由于学生长期不在学校,导师和学生联系不够紧密,学生很容易放松,对学业缺乏主动性,增加了毕业难度,降低了学校的毕业率。很多学生不能按时参加开题、中期考核等环节,造成最终无法按时毕业。甚至有些研究生在最长学习年限内都没能毕业,严重影响了培养质量。同时,由于学生经常不在学校,对学校各项工作的安排都有影响。

三、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

(一)积极探索线上教学

对于非全日制研究生这样一个复杂的学生群体,用忽视差异性、特殊性、复杂性的一刀切、统一化、单一性的教学和管理显然是不适合的,甚至会引起他们的抵触和反对[3]。线上教学由于其不受地域限制的优点,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新疆幅员辽阔,学生课堂授课时间无法保障的问题,通过一台电脑、一部手机就可以开展教学活动,师生在家就可以完成教学任务[4]。同时很多平台都是直播加录制的方式,可以进行课程回放,如果在教师直播时无法上课,可以在课后通过回放上课视频,自主学习。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到更多优质的教育资源,对学习效果的提升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尤其是近两年,在疫情影响下,线上课程大力开发,老师们也获得了越来越丰富的教学经验,各类学习平台也越来越多,很多优质课程和案例库资源都被放在该校的网络教学平台上,学生只需要在有网络的地方进行视频教学,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线上教学也成为了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方式。

(二)明确研究生培养目标,科学制定培养方案

研究生培养方案是研究生培养的纲领性文件,是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重要指导性文件,是研究生管理部门、研究生导师指导研究生的主要依据[5]。它涵盖了研究生教育的所有环节,充分体现了研究生培养单位研究生教育管理的水平、学科建设的状况和特色,决定了研究生培养的内容和形式,最终决定了研究生培养的质量[6]。因此高校要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大力推进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依据产业发展和行业需求变化,每三年修订一次人才培养方案,并建立健全公共学位课、学科平台课和专业方向课“三级联动”的一级学科课程教学管理体系,同时明确培养目标,有力地保障了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三)加强培养过程管理,保障培养质量

随着国家对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查的力度越来越大,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管理也更需要强化过程管理,要紧扣培养环节,严把培养过程,加强研究生开题、中期考核、分流、答辩、论文盲审、教学实践等培养过程的监管力度,不断推动研究生教育水平提高。要加强日常督促,不能在快毕业时强调,导师要在日常多关心学生,保障学生学习质量。

(四)探索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

非全日制的管理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模式,学校应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管理。明确导师第一责任人制,加强导师对研究生的管理。同时制定适宜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的相关制度,依规管理,科学管理。同时要让学生体会到学校的温暖与关心,不能一味强压。

(五)促进校企合作,建立双导师培养模式

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具有学习时间紧迫、学业任务繁重、理论基础差、工作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显著特点。目前,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面临的主要困难就是工作和学习之间的矛盾,因此,研究生必须制定能够兼顾学习和工作,同时提高学习质量和自身工作效率的培养模式。由于非全日制研究生多为在职,因此工作经验较丰富,单一导师指导制不能满足学生教学。学校需建立完善以校企合作项目为主导的双导师负责制,以校企、校地深度融合为着力点,加快校外专业实践基地建设步伐,强化非全日制研究生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培养,鼓励支持学院开门办学,切实发挥行业协会和专业组织在培养方案与学位授予标准制定、教学模式改革、教育质量评价等方面的指导作用。

四、结束语

在当前形势下,以“服务需求、优化结构、彰显特色、提高质量”为内涵建设要求,聚焦乡村振兴和新疆产业发展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需求,大力发展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通过深化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改革,形成结构布局合理、规模数量适应需要、培养模式特色鲜明、培养质量显著提升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体系,培养更多留得住、扎下根的高层次人才来助力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非全日制导师研究生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我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被歧视问题研究
排斥非全日制研究生 学历偏见要不得
V eraW an g
导师榜
我国非全日制用工制度完善研究*
爱情导师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
军事科学院招收1995年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