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西部地区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生产的结构化特征及趋势
——基于2010—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的统计分析

2022-06-21马桔红

甘肃理论学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社科社会科学学科

马桔红

(1.中国矿业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2.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兰州 730070)

一、问题的提出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1]。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发挥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国家通过加大资助力度来扶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国家社科基金是目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最高级别的基金资助项目。基金资助对科研活动具有导向和推动作用,资助项目往往代表着该学科研究的最新动向和趋势[2]。为推动西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2004年国家社科基金专门设立了“西部项目”,西部项目的启动是国家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抢抓“西部大开发”重大战略机遇的主动作为,有力地践行了社会科学研究服务于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使命。对西部项目立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能够较为全面、客观地反映出西部地区社会科学学术生产的基本情况。

当前,西部项目立项方面的研究主要表现为两个层面:一是针对立项项目不同学科类别的统计分析,虽已有学者开展过此类研究,但研究所涉及的学科类别有限,主要涉及政治学、文学等学科,而对统计学、人口学等学科的统计分析屈指可数。研究也发现这一现状与不同学科类别项目在立项数量上的差别有一定关系。二是针对西部项目的整体性研究,此类研究在时间跨度上限于西部项目设立之初的2004年至2014年间。要从整体上把握西部地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趋势有必要对西部项目进行长期追踪研究。

本研究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据库”中2010—2020年立项的西部项目为分析样本,首先通过数据归类、整理和数据清洗,统计获取了5394个研究样本;其次综合运用SPSS、ROST可视化文本分析方法对样本进行格式转换、词频分析及语义网络分析,试图通过一系列客观数据呈现西部项目研究的整体布局和基本特征,了解其研究热点及未来趋势。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据库西部项目立项名单中个别变量信息统计不完全,在文本分析过程中将个别变量信息做了样本缺失处理,因缺失样本数量极少所以并未对整体分析结果产生影响。

二、西部地区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生产的整体特征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科学也是一种重要的生产力[3]。西部项目的设立不仅是西部地区学术生产力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具体呈现,也体现出国家发展战略对西部地区学术生产的强力推动和影响。数据分析表明,近年来西部地区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生产表现出如下显著特征:

(一)项目立项规模不断加大且稳中有进,资助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大

从立项数量上看,项目立项情况可以分为起步(2004—2009年)、快速发展(2010—2012年)和稳步推进(2013—2020年)三个阶段。2004年西部项目设立之初,立项数量为198项。2009年增长至350项,年平均立项272项;2010年至2012年,立项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2012年增至542项,达到了一个最高峰;2013年及以后,立项数量虽较2012年有所减少,但整体来看,增减变化幅度并不大且呈现出稳步增长态势(见图1)。

图1 2010—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立项数量分布

从资助经费来看,项目资助力度在不断加大。2010年平均资助经费达12万元,到2012年资助经费增至15万元,2013年增至18万元,2014年至2020年资助经费均为20万元(1)数据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http://www.nopss.gov.cn/。按照相关政策,西部项目的资助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大(2)《国家社会基金专项资助西部地区社科研究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第四条:西部项目属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资助强度可略高于国家社科年度基金。。

(二)立项区域分布以西部地区为主,有向其他地区辐射的趋势

近年来,除兵团和军队系统外,共有18个省(区、市)获得西部项目立项(3)《国家社会基金专项资助西部地区社科研究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第二条:西部项目资助范围为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内蒙古、广西十二个省(区、市)以及湖南湘西、湖北恩施、吉林延边三个民族自治州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立项数量排在前10位的均为西部地区省(区、市)。数据显示(见表1):(1)立项数量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四川(564项,占比10.46%)、重庆(559项,10.36%)和陕西(555项,10.29%);(2)广西(8.71%)、内蒙古(8.73%)、云南(8.19%)和甘肃(8.06%)居于其后,再次分别是贵州(6.95%)、新疆(6.08%)和青海(5.32%);(3)同属西部地区的宁夏(3.62%)和西藏(2.22%)立项占比不足5%,吉林、湖南、湖北的立项数量较少;(4)此外,海南、江西、福建等地区的个别高校也获立了少量研究项目,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西部项目立项呈现出以西部地区为主并向其他地区辐射的显著特征。立项区域分布格局也从侧面反映出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对项目立项的影响,如四川、重庆、陕西等地,在经济、教育发展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优势,作为西部传统科研强省,这些地区高等院校较多,整体科研实力较为雄厚,因此立项数量较多。

表1 2010—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立项区域分布

(三)研究机构分属不同梯队,呈“金字塔”型结构分布

统计显示,5394个研究样本覆盖了379家研究机构,其中立项40项及以上的单位有44家(见表2),共计立项2381项,占西部项目立项总数的44.14%。这些研究机构可分为四个研究梯队并呈现“金子塔”型结构分布特征。其中,第一梯队包括了青海师范大学、宁夏大学和内蒙古大学,其立项数量均在70项以上,位居前三;第二梯队有重庆大学、青海民族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青海大学、兰州大学等7家单位,立项数量在60项以上,平均立项65项;第三梯队有广西师范大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陕西师范大学等12家单位,平均立项57项;第四梯队有新疆大学、贵州财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西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22家单位,平均立项46项。44个立项资助机构中高校居多,其中包括了10所师范类院校和7所民族类院校,这说明此类院校的学术生产能力和科研实力在不断增强。

表2 2010年—2020年西部项目立项40项以上的研究机构

(四)立项所属系统表现出高度集中性和不均衡性

从立项机构所属系统来看,西部项目立项呈高度集中性和不均衡性(见图2):(1)立项主要集中在高校系统,立项数量共计4371项,占西部项目立项总数的81.03%,这充分说明高等院校在西部地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优势地位及强烈集聚效应;(2)各级党校系统(447项)和省(市)社会科学院(393项)立项数量分别占西部项目总数的8.29%和7.29%,虽然在立项数量上与高校有一定差距,但作为国家“智囊团”,党校和社科院系统能够得到一定的国家政策支持,在社科研究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不可忽视。同时研究发现,党校和社科院系统立项项目多集中在省一级层面,地市级层面立项数量相对较少,亟需进一步整合其科研结构、强化科研力量;(3)部分科研机构和单位,如军队系统、各级党政机关等虽然立项数量较少,但在西部地区社科研究中也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应加强扶持力度。

图2 2010—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所属系统分布

(五)项目主持人结构分布不均、核心主持人规模不足

项目主持人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实施主体,其科研能力的高低对立项课题的研究成果有着直接影响[4]。项目主持人的科研能力主要体现在其所主持的项目数量、专业职称等方面。

从职称结构看(见图3),正高级职称人数占项目主持人总数的36.2%,副高级职称占43.12%,中级职称占19.84%,而初级职称占比仅为0.43%。正高和副高级职称人员接近80%,是西部项目的主要研究者,其中又以副高级职称居多;中级职称研究人员年度数据基本保持平稳,但总体人数不足20%;初级职称研究人员数量严重匮乏。结果表明,项目主持人在结构分布上存在明显不均,应进一步加强对初、中级职称研究人员的支持力度,鼓励更多青年学者致力于西部地区社会科学研究。

图3 项目负责人职称分布

核心主持人主要是指那些多次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对相关领域研究及学科发展产生较大影响的项目支持人[5]。借鉴相关研究中运用确定核心主持人的普赖斯公式的方法[6],通过公式N=0.749*sq rt(η)(4)公式说明:其中N代表项目立项数,η代表所统计年限中主持频次最多的主持人的项目立项数,只有立项N项以上才能成为核心主持人。计算确定出2010年到2020年间主持过2项及以上西部项目的主持人为核心主持人,共计168位,主持西部项目339项,涉及98家单位(见表3)。从核心主持人数量来看,168人的数量规模还有待提升,核心研究团队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核心主持人的区域分布差异明显,内蒙古地区核心主持人22人,云南、西藏、宁夏等地核心主持人数量都不足10人;从立项所属系统来看,核心主持人主要集中在高校系统,共116人,占核心主持人总数的69.05%。其次为各级党校(28人)、省(市)社会科学院(21人)及军队系统(见表4)。整体来看,西部项目核心主持人数量及规模不足,区域及所属系统分布不均。

表3 核心主持人基本情况

表4 核心主持人立项所属系统分布

(六)项目预期成果形式多样且有所侧重

因相关数据库中缺少2013年至2015年西部项目的预期成果形式,主要对2010至2012年间、2016年至2020年间的3884个项目进行了预期成果形式的统计分析。数据显示(见表5):以单独形式结项的有:专著1703项、研究报告1084项、论文(集)56项,这三种形式的预期成果合计占73.20%,构成主要成果形式;同时以专著、研究报告、论文(集)形式结合其他形式的有993项,占25.57%;其余少部分为译著、工具书、电脑软件等形式以及与之相互结合形式。就预期成果形式而言,应结合立项学科的基本特点、研究方法以及最终成果完成的难易程度来选择合适的成果形式,从而提高项目的结项率。

表5 预期成果形式

三、西部地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热点及特征

(一)学科分布呈现出不均衡性及两极分化现象

图4反映出西部项目23个不同学科立项分布情况:(1)民族问题研究(1019项)、中国文学(458项)、马列·科社(392项)位居立项学科的前三位,立项数量占到了西部项目立项总数的34.65%。中国历史(368项)、语言学(329项)、应用经济(290项)、社会学(270项)紧随其后。

图4 2010—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学科分布

以上学科立项数量合计占总立项数的57.95%,充分表明这些学科在西部项目中具有重要地位。特别是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人口集聚、民族成分较多,使得民族问题研究一直是西部社会科学研究的重点内容,这也和西部项目关注民族地区相关问题这一主旨相契合;(2)理论经济和应用经济(439项)也是西部项目研究的热点之一,这与进一步推进形成西部大开发新格局、持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发展战略相得益彰,既体现了国家社科基金紧跟国家经济建设中心任务、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又进一步凸显了国家发展战略对社会科学研究的导向作用;(3)体育学(97项)、外国文学(73项)、世界历史(73项)、考古学(73项)、人口学(56项)、统计学(25项)等学科立项数量均不足100项。研究表明,西部项目涵盖了国家社科基金23个学科类别下的不同研究主题和热点,各学科立项总体呈增长态势,但年度间的波动起伏较大,学科间的不平衡性和两极分化现象较为明显,民族学、中国文学、马列·科社、中国历史、语言学、应用经济学、宗教学等学科保持了其传统特色及优势,社会学、法学、管理学、哲学等学科发展势头强劲,体育学、考古学、人口学等学科仍有很大研究空间。

(二)研究主题更加突出,研究内容更加丰富

项目的研究主题、研究内容、研究趋势等一定程度可以通过项目名称来反映,因此研究进一步运用ROSTCM6软件对立项名称进行了关键词频共现分析,并通过构建网络语义共现知识图谱来了解和把握其研究热点及趋势。具体研究过程为:首先,对西部项目立项名称进行整合及文本处理;其次,运用ROSTCM6软件进行分词处理、词频统计,并通过“过滤词表”程序过滤了一些无实际意义的词,统计出排名前30的高频关键词组并得出高频关键词分布图(见图5)。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高频词组中“研究”一词出现了5081次,但所有的立项项目均为“研究类”课题,所以为了能够更好地呈现研究的热点和实际内容,“研究”一词并未出现在高频关键词分布图中;最后,根据立项名称和高频关键词,构建了“语义网络和社会网络”关系共现图谱,以观察和发现研究的热点及重点内容(见图6)。

图5 2010—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立项

图6 2010—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立项

图谱显示:民族地区、民族、文化、社会、发展、治理、机制、少数民族、生态保护、创新、经济等关键词构成了近年来西部项目研究的热点话题。为进一步聚焦研究热点,研究同时对168位核心主持人的339个项目名称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核心主持人的立项名称与整个研究样本立项名称在高频关键词和社会语义网络图谱上基本趋于一致,表明核心主持人的研究主题具有以点带面的辐射效应,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出西部项目的研究内容和主题,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梳理:

1.以国家发展战略为基本导向的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国家发展战略对社会科学研究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社会科学研究应积极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在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导向下,西部项目的研究重点聚焦在民族地区产业政策与经济发展、基层政权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城镇化与城乡发展模式、脱贫攻坚、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方面。

2.民族地区基层社会治理相关问题研究。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具体体现,是社会稳定、国家安全和人民幸福的内在要求[7]。从上述高频关键词分布可以看出,地区、西部、民族等主题词出现频次较高,研究内容一方面涉及民族边疆地区研究,如边疆治理问题、社会安全与稳定问题等;另一方面聚焦民族宗教工作、巩固民族关系、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等主题。

3.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研究。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拥有其深厚而又独特的传统文化底蕴。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物质资源及精神财富。文化、文学、文献等高频词反映出西部项目研究的另一主题主要涉及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少数民族文学史籍等文献资源,少数民族风土人情、民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交融和文化旅游等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对其进行挖掘、保护、传承等方面的研究,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断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也体现了西部项目研究的核心要义。

4.民族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研究。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资源,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民族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但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生态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只有深刻认识民族地区生态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并对其进行持续、深入研究,才能探索出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生态、保护等高频词反映出民族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了生态移民、生态价值观、生态伦理思想、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等。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民族地区进行社会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必须高度重视对民族成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8]。西部项目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培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等方面,这些内容无疑是提高民族成员政治站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巩固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抓手。

四、西部地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趋势及特点

立项主题不仅能够反映出西部项目研究的视角及热点变迁,也能够反映出西部地区社会科学研究的整体趋势和发展动向。

(一)凸显比较优势:进一步深化研究,增强竞争力

与东部及沿海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劣势”,其经济问题、贫困问题、三农问题、生态问题、民族宗教问题、社会稳定问题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西部地区社会科学研究在思维方式、问题意识、研究方法、研究视域等方面的竞争力。然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西部大开发、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国家方针政策背景下,在国家高度关注西部地区发展的历史机遇下,这种“竞争劣势”某种程度上成就了其“比较优势”。尤其是在国家社科基金的支持下,西部地区社会科学研究应从总体上找准自己的研究定位,凸显其民族性、区域性、政策性和应用型特点,将“比较优势”更好地转化为社会科学研究的独特竞争力。

(二)继续发挥学科优势:加强民族问题(民族学)研究

上述立项热点学科及高频词分布显示出民族问题(民族学)研究一直是西部项目研究的核心和重点领域。我国少数民族在具体分布上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交错而居的特点,加之复杂的历史、地理等因素,西部地区成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少数民族多、民族关系较为复杂。因此,民族问题(民族学)仍然是西部地区社会科学研究的重点范畴,要更加凸显其学科优势,使民族学研究服务于做好党的民族工作、服务于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与发展,服务于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

(三)注重具有区域特色的理论创新: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的紧密结合

从机制、建设、治理、路径、创新、制度、模式、理论等高频词可以看出,基础理论研究与现实问题研究的紧密结合已成为当下西部地区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模式。地方社会科学研究竞争力的提升,尤其是西部欠发达地区,应当在面向实际和注重应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抽象和升华出具有普遍性、全国性和世界性的理论、思想和方法,从而探寻和确立一种更加突出西部地方特色的社会科学研究范式[9]。

(四)进一步强化学科融合与协同:学科相对独立性前提下积极探索学科融合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西部地区社会科学研究不应仅仅局限于民族问题本身及民族学学科体系内部,而应在注重民族学学科自身发展并保持其相对独立性的前提下,秉承统筹兼顾的原则,在继续发展诸如历史学、语言学、宗教学等优势学科及特色领域的同时,更加重视在其他学科及领域的探索性研究,不断促进多学科多领域间的交叉融合与协同发展,从而推动学科研究视角的扩展、研究方法的创新以及研究范式的转换等,不断提升西部地区社会科学研究综合实力。

(五)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优势:进一步加强西部地区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体系建构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在于能够始终旗帜鲜明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10]。西部地区社会科学研究者,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遵循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社会现实问题”基本原则,立足西部地区实际进一步加强西部地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成果的现实性转化,将其运用到西部地区社会治理、扶贫开发、生态建设等现实问题中。要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话语体系的建构,充分利用其话语权承担起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西部地区,尤其是民族地区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4],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回应时代需求、解决时代发展问题方面的能力。

(六)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全面深化党史党建研究,挖掘西部红色文化资源

西部项目中党史·党建学科立项230项,从2010年的6项到2020年的22项,整体呈增长趋势,其中2016年立项35项,达到了一个高峰。可见,西部项目在促进党史·党建学科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西部地区近百年来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孕育了伟大的革命精神、形成了丰富的红色资源,西部地区社科研究者应当不断提升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全面深化党史党建研究,深入挖掘、转化和利用好西部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为地方党的理论知识传播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七)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积极推动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工作的具体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对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九大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式写入党章,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11]。由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学界的共识话语,相关研究方兴未艾。西部地区要在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积极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中,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与实践研究。就研究领域而言,应更加注重从民族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不同学科视角,充分展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价值;就研究范式而言,应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理论性和实践性两种路径,就“为什么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及“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问题展开深入研究[12],做到理论研究更加深入规范,实践研究更加具体精准。

五、结论及建议

本文以2010—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为研究样本,描述了西部项目在研究规模、地域属性、项目实施主体及预期成果等方面的基本特征,探讨了西部项目的研究热点和未来趋势,这也是对西部地区社会科学学术生产力分布格局的一次整体性总结与呈现,更是一次全新审视和体察反思。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年度立项数量的增长和资助力度的加大充分说明国家对西部地区社会科学研究的日益重视,力图通过基金资助的方式推动西部地区社会科学研究繁荣发展。这一方面体现了国家顺应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在政策和生产力布局方面给予西部地区的倾斜,另一方面也体现出西部地区科研人员从国家战略布局出发,坚持问题导向、立足地区实际,试图解决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的科研素质和能力。(2)立项区域分布、机构分布、主持人分布等的不均衡性反映出在国家社科基金的支持下,西部各省(区、市)、各单位(系统)以及各学科的社科学术生产力分布状况不尽相同,呈现出一种内力和外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即西部地区社科学术生产力分布状况不仅受到诸如地方经济、教科文区位优势等外部环境差异的影响,也与立项单位、主持人自身科研实力等内部因素有关。(3)项目学科分布、研究热点及趋势反映出西部地区社会科学研究的视角更为宽广、内容更加丰富、热点和主题更加突出,呈现出既注重研究的相对稳定性又突出其前沿性,既注重理论性研究又强调其应用性和实践性研究,既注重学科研究的独立性又追求多学科多主题的交融创新研究的显著特征。(4)源于国家社科基金的大力支持,西部项目研究整体上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对西部地区社会科学研究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进一步提升了西部地区社科研究水平,尤其是在培养少数民族学者、促进地区优势学科、促进具有区域特色的基础研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展。(5)西部地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还应当在重视和加强国家社科基金对西部地区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的前提下,找准研究存在的短板与不足,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西部项目及西部地区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术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鉴于此,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强化学术研究的使命和担当。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西部地区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社会科学研究者应不断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西部地区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性,坚持以重大现实问题为导向,立足西部地区实际,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于社会科学研究的整个过程中,加强对全局性、战略性及前瞻性问题的深入研究,切实推进研究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第二,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不断充实和完善研究主题和研究内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能够揭示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解释和描述社会现实问题,从而为经济社会变革指明方向,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与全面进步[13]。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一系列国家发展规划的深入实施,西部地区步入了实现经济社会转型和跨越发展的重要阶段,为西部地区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时代契机。西部地区社会科学研究者应积极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和国家战略目标,紧紧围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切实深入到西部地区现代化建设的浪潮中,不断充实和完善研究主题和研究内容,开展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研究。

第三,强化创新意识,促进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是社会科学发展的基本前提,从上文分析可以看出,西部地区社会科学学科发展尚不均衡,学科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因此,要不断强化创新意识,融入新思想、新理念,运用新方法、新途径,把西部地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推上一个新水平新境界。要有效整合西部地区科研力量和学术资源,对西部地区科研布局进行总体平衡,科学制定课题申报指南,在巩固和发展传统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的基础上,不断强化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建设,实现宏观调控下社会科学研究在不同学科专业之间以及与自然科学间的协调与融合发展,努力推进西部地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及学术话语体系建构;要进一步强化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的结合,立足西部实际,因地制宜加强学科人才队伍建设,尤其是作为西部社科研究主要力量的高校、各级党校系统、省市社科院,更应将学术生产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服务社会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创新意识、致力于科学研究的学术团队,积极推进和建设形成一批高水平的社科学术研究基地。

第四,不断完善西部项目体制机制建设,积极发挥项目外溢效应。继续加大对西部项目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强化对西部项目的全过程监督和管理,从项目申报开始就要确保立项的科学性和研究的可行性,通过严格年度检查、经费管理等环节,加强对立项项目的后期管理,实时掌握和跟进项目进展;项目主持人不仅要加强项目的实施力度,确保研究工作有效开展,更要严把项目结项的出口关,努力提高项目结项率和结项质量,不断提高项目资助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积极进行立项引导,通过合理、有效的科研布局调控使西部地区社科研究在整体布局上更加合理、在研究特色上更加突出,最终形成数量与质量兼顾、基础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并重、人才培养与服务社会结合的西部地区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猜你喜欢

社科社会科学学科
社科成果展示
【学科新书导览】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社科成果展示
西安交通大学社科三刊简介
“超学科”来啦
人文社科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