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经汤配合灸法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临床观察
2022-06-20姜娜雷海燕
姜娜 雷海燕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中医科,上海 201999)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之一,多发生于年轻女性,主要表现为妇女正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则剧痛晕厥等,常伴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出冷汗等症状,严重者无法进行正常的学习、工作与生活,甚至影响到患者的心理健康。现代医学针对痛经的发病机制总结了多种方法进行治疗,其中选用前列腺素拮抗剂、性激素、解痉药等较为多见,但这些疗法并不能从根本上祛除病因,与此同时还会伴有不同程度的不良作用。中医药既有镇静、镇痛、缓解应激、调节激素分泌和调整免疫机制的功效,又有调节精神情绪和维持机体内平衡的优势,因此,在治疗痛经方面,既能快速止痛又可持效长久,且不良作用小、安全可靠[1]。今运用温经汤配合灸法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56例患者均为2018年6月—2020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门诊病例,其中年龄16~37 岁,平均年龄28 岁;病程最短2 个月,最常10年。56例患者均为寒凝血瘀型痛经。采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8例,经统计处理,2组的年龄、月经周期、经期、痛经史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学诊断标准参照《妇产科学》[2]原发性痛经的诊断标准。妇女经期或经期前后出现下腹疼痛、坠胀,痛时常伴有腰骶部酸痛、面色发白、冷汗、恶心呕吐或腹泻、四肢厥冷等,伴随月经周期反复发作,且经妇科检查无明显器质性病变。
1.2.2 中医学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妇科学》[3]中寒凝血瘀型痛经的诊断标准。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热则痛减,经血量少,色黯有块,畏寒肢冷,面色青白,舌黯、苔白,脉沉紧。
1.3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痛经发作次数在3 个月经周期以上者。排除标准:存在子宫器质性病变、盆腔炎症患者;对本次使用药物过敏者;肝肾功能异常者;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其他内分泌、免疫、代谢性疾病患者;精神病患者;腹部皮肤患病不能使用艾灸者;中医辨证不属于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医嘱遵从能力差者。
1.4 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温经汤(吴茱萸3 g,桂枝9 g,当归9 g,白芍9 g,川芎9 g,牡丹皮12 g,麦冬9 g,法半夏6 g,党参9 g,生姜3 g 等)配合艾灸治疗。于经前3 d 开始口服中药,每日1 剂,分2 次水煎口服,连服7 d,3 个月经周期为1 个疗程。其中,小腹冷痛甚者,加艾叶6 g;腹胀甚者,加香附9 g;经血不畅者,加益母草15 g。同时配合艾灸疗法,选穴关元。操作方法:将艾条点燃后置于艾灸盒中,放置于关元穴上,控制温度以患者所能承受为度,灸感传到腹部而无灼痛感为宜。于经前7 d 开始治疗,20 min/次,每日1 次,月经来潮即止,治疗3 个月经周期后判定疗效。
对照组:布洛芬缓释胶囊0.3 g(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0900089),口服,每日2 次。于经前1 d 开始服用,连服3 d。治疗3 个月经周期后判定疗效。
1.5 疗效判定标准每次月经期后,记录患者痛经的程度及伴随症状、舌苔脉象,选用视觉模拟评分表(VAS),评分指标在治疗前、治疗后及停药3 个月经周期后进行测量。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痛经评分标准拟定。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后3 个月评价。治愈:治疗后腹痛及其它症状消失,停药3 个月经周期未复发,VAS 评分恢复至0分。显效:治疗后腹痛明显减轻,其余症状消失或减轻,不服止痛药能坚持工作,VAS 评分降低至治疗前的1/2 以下。有效:治疗后腹痛减轻,其余症状好转,服止痛药能坚持工作,VAS 评分降低至治疗前的1/3 以下。无效:治疗后腹痛及其它症状无改变。
1.6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资料均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 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4%(27/2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2.1%(23/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痛经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及停药3个月后的VAS评分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VAS 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均比治疗前VAS 评分明显降低(P<0.01);停药3 个月后,对照组VAS 评分比治疗后明显升高,治疗组VAS 评分与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痛经患者治疗前后及停药3 个月后的VAS 评分比较(,分)
表2 2组痛经患者治疗前后及停药3 个月后的VAS 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痛经作为妇科常见病之一,长期困扰着广大女性患者,由于痛经发作时疼痛剧烈,有些患者甚至会出现晕厥的现象。因此,很多女性对痛经这一疾病心存恐惧。现代医学认为原发性痛经的发生与月经时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含量增高有关,与子宫平滑肌不协调收缩,造成子宫供血不足,导致厌氧代谢物积贮,刺激疼痛神经元也有一定关系。因此治疗上多采用非甾体抗炎药或口服避孕药等对症止痛处理,治疗见效较快,但疗效短暂,且不良作用较大[5]。布洛芬缓释胶囊是有效的环氧合酶抑制剂,能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具有解热镇痛抗炎的作用,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治疗痛经的西药,它虽然能够缓解痛经中的腹痛症状,但并不能使痛经得到根本上的解决,病情容易出现反复,同时还会带来不同程度的不良作用,治疗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中医学认为,痛经的发生与冲任、胞宫的周期性生理变化密切相关。主要病机在于邪气内伏或精血素亏,更值经期前后冲任二脉气血的生理变化急骤,导致胞宫的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或胞宫失于濡养,“不荣则痛”,故使痛经发作[3]。《景岳全书·妇人规》曰:“经行腹痛,证有虚实。实者或因寒滞,或因血滞,或因气滞,或因热滞;虚者有因血虚,有因气虚。然实证者,多痛于未行之前,经通而自减;虚症者,于既行之后,血去而痛未止,或血去而痛益甚。大都可按、可揉者为虚,拒按、拒柔者为实”。中医学认为痛经常见的分型有肾气亏损、气血虚弱、气滞血瘀、寒凝血瘀和湿热蕴结等。其中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为主要中医证型[6]。此类分型多为素体阳虚,或经期、产后胞脉空虚,摄生不慎或感受寒邪,冒雨涉水或为生冷所伤,损伤机体阳虚,致寒客胞宫,血寒则凝,致寒凝血瘀,胞脉阻滞致本病[7]。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温经汤可有效改善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的疼痛程度,降低患者炎性反应状态,促进内分泌趋向平衡,促进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水平,达到减轻疼痛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高[8]。徐丁洁等[9]观察加减温经汤对寒凝血瘀模型大鼠子宫性激素及内膜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其可以调节卵巢激素分泌,增强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表达,改善子宫功能。上述研究结果为温经汤能够有效减轻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的疼痛程度提供了更加有利的依据。
本次临床观察所选用的温经汤出自《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其主要功效为温经散寒,祛瘀养血。方中吴茱萸味辛、苦,性大热,入肝胃肾经,功效散寒止痛,温中助阳;桂枝味辛、甘,性温,入心、肺、膀胱经,能温通经脉,助阳化气,二药合用为君药,更增加其温经散寒止痛,通利血脉之效。当归、川芎、白芍均入肝经,能活血祛瘀,养血调经;牡丹皮味苦、辛,性微寒,入心、肝、肾经,可活血祛瘀,共为臣药。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入心、肺、胃经,养阴清热,并可佐制吴茱萸、桂枝之温燥。党参、甘草味甘入脾,益气补中以资气血生化之源。法半夏辛温,入脾、胃经,与党参、甘草配伍,健脾和胃,更有助于祛瘀调经。生姜温里散寒,与半夏合用,温中和胃,共为佐药。甘草味甘,性平,益气补中、缓急止痛、调和药性,为使药。全方配伍,温经散寒以活血,补养冲任以固本,则瘀血去,新血生,虚热退,月经调而病自除[10]。另外,艾叶味苦、辛,性温,善于温经散寒调经;香附味辛、微苦、微甘,性平,长于理气调经止痛;益母草苦泄、辛散,主入血分,善于活血祛瘀调经,为妇科经产要药,必要时均可酌情加减。
基于临床用药时间问题,众医家所选用的时间略有差异。全国著名中医妇科专家蔡小荪教授认为,痛经乃是本虚标实之证,治其不可取活血化瘀,应宜养血和血,妇人以血为本,以通为用,疗妇人之疾,先顾护精血,一味攻伐,取效一时,必伤精血,气机失畅,瘀血不去。此外,蔡小荪教授特别重视服药时间,强调应在行经前3 d即开始服用中药,连服7 剂,使血块不易形成而经血畅通,否则效果不显[11]。故本次临床观察参照蔡小荪教授用药经验,将中药口服时间设定为行经前3 d 开始,连服7 剂。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艾叶中含有的多种药物成分及挥发油,在燃烧时可透过皮肤、肌肉渗入体内,从而起到温经通络,活血化瘀的作用[12]。宋云娥等[13]研究表明,关元穴为原发性痛经热敏高发穴,艾灸关元穴可通过调节中枢镇痛机制而有效的治疗原发性痛经。中药温经汤内服与艾灸外用相结合,临床上更能增强其温经散寒止痛之功,二者相得益彰。
综上所述,温经汤配合艾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疗效确切,且无明显毒副作用,远期疗效较好,持续时间较长,有临床指导意义,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