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误诊案例联合CBL 教学模式在中医儿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2-06-20李玲慧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13期
关键词:儿科学医学生病例

李玲慧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辽宁 沈阳 110001)

中医儿科学是一门临床主干课程,因小儿本身与成人在生理以及病理上具有较大的区别,且本身理解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即使生病也无法准确表达病情,就诊时多表现为啼哭,无法保证就诊过程的顺利进行,为儿科医生诊疗带来了较大的难度,这也对中医儿科学的医学生教学质量及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当前较为常用的教学方法包括了CBL 及PBL 等,这些教学方法相比于传统教学方法更加注重临床诊断能力的培养,但仍然存在一些弊端[2]。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相当有效的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激发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加深了医学生对某些经典及特殊案例的理解,极大程度地提高了教学质量[3]。本研究就误诊案例联合CBL 教学模式在中医儿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自2018年6月—2020年6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学习中医儿科学的医学生120名,共实习3 个月,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名。对照组中男45名,女15名;年龄19~24 岁,平均年龄(22.58±1.46)岁。观察组中男42名,女18名;年龄20~25 岁,平均年龄(22.63±1.55)岁。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教学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教学法:按照课程安排,并选择临床典型案例进行教学[4]。

观察组给予误诊案例联合CBL 教学法:选择病案时以“误诊案例”为主,同时结合多媒体教学、课堂讲解,小组讨论等形式进行教学。(1)建立误诊案例库,首先请工作及教学经验丰富的中医儿科学专家指导编纂,并对案例库不断地完善。在每个类型疾病中选择1 个“误诊病例”进行CBL 教学,例如在肺系疾病中,以小儿哮喘较为常见,选择其中1例误诊病例[5]。误诊病例的应用:将误诊病例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引导医学生寻找并总结其中出现的错误,随后给予纠正,总结如何采取正确的方法避免这些常见错误的出现。误诊病例教学的效果评价:在每次教学之后进行随堂测验,并以作业的形式引导医学生就课堂所学习的内容做小结。(2)由带教教师提前3 d 将误诊病例发放给学生,首先由学生自行查阅相关资料,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课堂讲解时共同对问题进行讨论并将其解决。(3)带教教师在讲解时以误诊病例作为线索,围绕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总结,并选择多媒体的方式实际教学。(4)归纳总结:归纳误诊案例特点,总结常见疾病的诊断要点,最后由带教教师总结。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对比2组医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基础知识成绩、操作技能成绩、总考试成绩以及医学生对不同教学方法的满意度。(1)调查医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情况,评价项目包括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兴趣、提高鉴别诊断能力、提高临床思维能力、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统计医学生所占比例。(2)采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自制的医学生教学满意度调查量表评价,满分为100分,得分80~100分为非常满意,得分60~79分为满意,得分59分以下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人数/总人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取t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医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对比观察组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兴趣、提高鉴别诊断能力、提高临床思维能力、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医学生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医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对比 [人数(%)]

2.2 2组医学生考试成绩对比观察组基础知识成绩、操作技能成绩、总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医学生考试成绩对比 (,分)

表2 2组医学生考试成绩对比 (,分)

2.3 2组医学生对不同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对比观察组医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96.67%(58/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5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医学生对不同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对比 [人数(%)]

3 讨论

由于医学教育本身具有其特殊性,且随着医学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医学生的素质能力培养要求的不断升高,既往教学工作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已经被常规教学方法所替代,原因是既往实施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讲授,医学生接受教师传授、灌输的知识及信息,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6,7]。案例教学法本身是一种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具有较强针对性、启发性以及典型性的教学案例进行讲解的方法,可较好地帮助医学生培养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8]。而误诊案例联合CBL 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通过利用误诊病例更好地激发出了医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更好地掌握疾病相关知识,帮助医学生在今后的临床实际工作中更好地掌握某些疾病的诊治基础,同时还可帮助降低疾病误诊率[9]。另外,误诊病例的应用也是案例教学法的补充,更加符合医学教学的特点,保证医学生的思维能力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10]。

本研究就误诊案例联合CBL 教学模式应用于中医儿科学教学效果进行探讨,结果显示,实施了误诊案例联合CBL 教学模式的观察组与实施常规教学的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兴趣、提高鉴别诊断能力、提高临床思维能力、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医学生所占比例较高,基础知识成绩、操作技能成绩、总考试成绩较高,且医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较高,提示该教学方法的应用不仅可提高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帮助医学生提高疾病诊断及鉴别的能力,表现在了各项成绩的明显提升;另外,此种教学方法在医学生中具有较高的认可度,非常容易被接受及认可[11,12]。

综上所述,误诊案例联合CBL 教学模式应用于中医儿科学教学能够提高医学生的各项能力,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医学生对此类教学方法的满意度也较高。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进一步完善“误诊病例”相关题库的撰写及更新,从而为中医儿科学临床工作者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

猜你喜欢

儿科学医学生病例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稿约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稿约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稿约
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对减肥与断食晚餐认识的比较研究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稿约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病例”和“病历”
本土现有确诊病例降至10例以下
以医史学史料为载体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