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1 世纪重要医学成就及2021 年度重要医学进展发布
2022-06-20文图中国医药导报
文图/《中国医药导报》 主 笔 潘 锋
由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办的“2022 年中国医学发展大会”于4 月16 日至17 日在北京召开。大会以“构建国家医学卫生健康战略科技力量”为主题,与会专家会议围绕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基础医学与生物学、药学、卫生健康与环境、生物医学工程与信息学、医药产业转化和医学史等领域,就学科发展与创新进行研讨,以进一步明辨机遇挑战,凝聚发展共识,进一步明确国家医学卫生健康战略科技力量内涵,探讨建设路径,为助力我国医学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为展示我国重要医学科技成果,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引导我国医学科技创新的方向,中国医学科学院在本届大会上发布了《中国21 世纪重要医学成就》和《中国2021 年度重要医学进展》。“朗格汉斯细胞生物学功能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 等4 个项目入选《中国21 世纪重要医学成就》;“确立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控制目标”“发现新冠肺炎康复者远期临床结局及危险因素” 等31 个项目入选《中国2021 年度重要医学进展》。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詹启敏教授主持发布仪式。
探索科技评价新模式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教授表示,在临床、药学、口腔,基础研究、公共卫生、环境等领域遴选出对国计民生、对老百姓的健康有支撑和维护作用的成果,是我们评选最重要的标准。
沈洪兵院士发布年度重要医学进展
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咨询执行委员会秘书长王健伟就《中国21 世纪重要医学成就》和《中国2021 年度重要医学进展》遴选的目的、标准、方法及程序作了详细说明。
王健伟介绍说,《中国21 世纪重要医学成就》聚焦我国自2000年以来具有显著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且同行高度认可的重要医学与卫生成果。在遴选程序上,首先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学部委员、领域专家、学术组织、学术期刊、公众等多渠道推荐,再由医学信息学研究团队逐项进行支撑材料的补充完善,并基于“五元价值”对每项成就进行多维量化分析。经同行评议、学部委员推荐、审核委员会审核、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咨询执行委员会审定,最终产生“朗格汉斯细胞生物学功能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中国血液净化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的创建、实施与引领”“脊柱畸形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及临床应用”“首次揭示人类生殖细胞与胚胎发育过程的遗传和表观遗传调控规律,诞生世界首例高通量测序单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筛查试管婴儿”4 项中国21 世纪重要医学成就。
《中国2021 年度重要医学进展》聚焦该年度产生的具有一定学术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和促进学科发展、改进“促防诊控治康”实践、推动健康产业进步潜力的医学科技进展,遴选采取“多元化计量指标”与“多主体研判”相结合的分类评价方式,无偏倚纳入多源数据。包括我国研究者在2021 年度发表的医学研究论文、获授权的国际专利、获批上市的国产药物产品、批准注册的国产创新医疗器械产品,收集总计多达27.6 万余条数据作为遴选基础数据。研究团队进行量化分析、专家评价和综合研判,形成77 个备选项。经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推荐、审核委员会审核、执委会审定,最终产生31 项中国2021 年度重要医学进展,并由学部委员樊嘉院士、张志愿院士、林东昕院士、丛斌院士、沈洪兵院士和骆清铭院士,分别代表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咨询委员会临床医学部、口腔学部、基础医学与生物学部、药学部、卫生健康与环境学部和生物医学工程与信息学部予以发布。
王健伟表示,中国医学科学院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推进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积极探索科技评价新模式,把每年研究发布《中国21 世纪重要医学成就》和《中国年度重要医学进展》 作为发挥高端智库作用的一项重要举措,期望与全国同道一起推动我国医学领域高水平创新发展。
4 个项目入选中国21 世纪重要医学成就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志珍教授发布了入选《中国21 世纪重要医学成就》的4 个项目。
成就一:朗格汉斯细胞生物学功能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洪铎、高兴华、齐瑞群等人,在国际上首次发现朗格汉斯细胞是重要的免疫细胞;系统研究了朗格汉斯细胞的来源、分布、转换、抗原表型、免疫功能和病理生理功能等;发明设计了可控波红外线皮肤病温热治疗设备,提出创新临床干预治疗方案“3+2 温热疗法”。该研究成果显著地推动了免疫生物学的发展,为器官移植、感染性皮肤病的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是免疫学领域的重要突破,为肿瘤和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开辟了新方向。发明医疗设备及创新的治疗方案,成功治愈了多种顽固性病毒感染性疾病,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及广泛的社会意义。
成就二:中国血液净化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的创建、实施与引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陈香美、蔡广研、孙雪峰等人,首创血液净化诊疗技术与医疗质量控制相结合的三级管理实时在线血液净化病例信息登记系统,制定中国首部《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以及多项血液净化新冠肺炎防控指导建议,显著提高中国血液净化诊疗和医疗质量控制水平。该重要医学成就创建了中国血液净化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制定了国家血液净化行业规范,引领并实施了中国血液净化医疗质量控制,推进中国血液净化创新发展,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成就三:脊柱畸形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及临床应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复旦大学邱贵兴、吴南、吴志宏、仉建国、张锋等人,牵头建立了“系统解析脊柱畸形及相关合并症” 研究协作组,构建我国首个国际领先骨骼畸形遗传研究体系,揭示了先天性脊柱侧凸最重要的遗传学病因,定义了一种全新的先天性脊柱侧凸疾病亚型,被称为“中国模型”。该重要医学成就实现了中国脊柱侧凸患者的“早筛”“早诊”,标志着从分子遗传学研究走入临床应用的国内首个骨骼畸形遗传咨询门诊模式的成功落地,显著促进了我国脊柱畸形筛查、预防、诊断及治疗的标准化、均质化。
成就四:首次揭示人类生殖细胞与胚胎发育过程的遗传和表观遗传调控规律,诞生世界首例高通量测序单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筛查试管婴儿。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乔杰、汤富酬、谢晓亮等人,揭示了人类生殖发育过程中基因表达与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完整绘制了人类生殖细胞及早期胚胎的高精度单细胞转录组图谱;通过“单细胞基因组扩增”技术,在国际上率先完成了人类单个卵细胞的高精度全基因组测序;成功诞生世界首例高通量测序单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筛查试管婴儿。研究团队多年致力于揭示人类发育过程中基因表达与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创新研发了全基因组扩增技术,提高疑难不孕患者的治疗成功率,攻克了“出生缺陷”重大生殖健康难题,使我国胚胎着床前遗传诊断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大力推动了我国优生优育,为改善女性生育力、防治遗传性出生缺陷以及我国生殖健康科研事业发展均作出了重要贡献。
2021年度临床医学领域重要医学进展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樊嘉教授负责发布了7项临床医学领域《中国2021 年度重要医学进展》。
进展一:确立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控制目标。老年高血压是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蔡军等通过大队列研究首次证实老年高血压患者强化降压治疗,收缩压目标110~<130 mmHg,可以显著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且不会增加不良后果,为老年高血压降压的靶目标值提供了中国证据,惠及国内广大高血压患者。
进展二:发现新冠肺炎康复者远期临床结局及危险因素。中日友好医院、武汉金银潭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曹彬等,首次系统、全面评估了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发病6 个月至一年内的临床结局,评估内容涵盖症状、运动能力、生活质量、脏器功能等,明确了住院期间不同疾病严重程度新冠肺炎患者的远期预后及相关危险因素,首次发现49%的患者一年后仍有后遗症症状。这是迄今为止对新冠肺炎出院患者进行的最大纵向队列研究,为认识新型冠状病毒的远期影响提供了循证医学证据。
进展三:发现PD-1 抗体联合化疗可显著延长晚期食管鳞癌患者的生存时间。中国是食管癌发病大国,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等研究发现PD-1 抗体联合紫杉醇和顺铂用于一线治疗,可显著延长晚期食管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并取得了目前一线治疗最高的有效率,达到72.1%。该研究为食管癌的免疫联合治疗增添了新方案,改写了食管癌的治疗指南。
进展四:无创的计算生理学技术指导冠脉介入治疗改善临床预后。此项在中国本土完成的、基于中国原创技术的高质量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开创性地构建了计算冠脉生理学技术临床应用的循证医学证据,证实我国原创的冠脉生理学评估技术QFR 指导PCI 可降低35%的术后风险,标志着中国原创的心血管诊疗新技术和高质量临床研究得到国际同行认可。该研究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徐波等共同完成。
进展五:鼻咽癌放化疗后使用卡培他滨节拍化疗辅助治疗改善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生存期。该研究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等共同完成,该研究是全球第一个明确辅助化疗可使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获益的大型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打破了传统化疗的疗效瓶颈,建立了鼻咽癌国际领先、高效低毒且简单易行的治疗新标准,为提供中晚期鼻咽癌疗效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且该方法方便科技易于向基层推广。
进展六:基于乳腺癌基因图谱开发三阴性乳腺癌精准治疗方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邵志敏等研究通过分析晚期难治三阴性乳腺癌的“基因图谱”,首次开发了三阴性乳腺癌的精准治疗方案,疾病客观缓解率由10%提高至29%,其中部分亚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获得100%缓解。研究同时提出了针对三阴性乳腺癌特异代谢特征的治疗策略,为三阴性乳腺癌的药物开发、临床试验提供了数据和证据支持。
进展七:验证雾化接种重组新冠疫苗(Ad5-nCoV)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由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陈薇等完成的这一研究,是首个报道的雾化接种新冠疫苗临床试验,结果显示,雾化吸入接种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具有良好的耐受性,雾化接种两剂疫苗激发的SARS-CoV-2 中和抗体反应与肌肉注射一剂该疫苗相似,肌肉注射疫苗后第28 天进行雾化吸入加强免疫可诱导高水平中和抗体,这种有效且经济的免疫方式值得开展更大规模人群的评估。
此外,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张志愿教授发布一项口腔医学领域中国2021 年度重要医学进展。由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徐欣等完成的一项研究,揭示了白色念珠菌在促根面龋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研究人员通过建立根面龋患者临床队列,结合体外研究与动物疾病模型验证,揭示了白色念珠菌在促进根面龋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在致龋微环境下定植并调控牙菌斑微生态的关键因子,为根面龋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基础医学与生物学领域年度重要医学进展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林东昕教授负责发布8 项基础医学与生物学领域中国2021年度重要医学进展。
进展一:揭示新冠病毒mRNA加帽、基因组复制矫正、逃逸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的分子机制。由清华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娄智勇等共同完成的这一研究,首次明确了新冠病毒mRNA 加帽成熟的关键 “转录复制复合体”(replication and transcription complex,RTC),阐明该分子在各突变株中的高度保守性。同时发现新冠病毒以“反式回潮”的方式“剔除”RNA 复制过程中的错配碱基和抗病毒药物,为瑞德西韦等药物效果不良提供了分子机制,为优化针对聚合酶的抗病毒药物提供了关键科学依据,为发展安全广谱的抗病毒药物提供了全新靶点。
进展二:揭示转录前起始复合物识别启动子及动态组装机制。复旦大学徐彦辉等解析了首个结构与功能完整的转录起始复合物(pre-initiation complex,PIC),及该PIC 与中介体组成的转录起始超级复合物的三维结构,系统展示了该转录机器识别不同类型启动因子并完成组装的动态过程。该研究是近年来转录领域的重要突破,在分子水平上揭示了高度动态的转录起始过程,为后续研究基因表达调控奠定了基础。
进展三:揭示下丘脑中枢对肝脏糖代谢的昼夜节律调控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复旦大学陈丽等基于小鼠模型,研究揭示了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uprachiasmatic nucleus,SCN)区GABA 神经元的REV-ERB 基因控制胰岛素抑制糖异生的昼夜节律,显示REV-ERB 基因敲除小鼠只在觉醒时表现出糖代谢异常,提示特异性抑制SCN 区GABA 神经元可改善觉醒时的糖耐量受损。该研究为“糖尿病患者在一天内的大部分时间内血糖可控且平稳,但在黎明时分尤其是早餐后呈现高血糖”的生理现象提供了分子解释。
进展四:揭示DNA 同源重组过程中3’-单链DNA 保持完整的机制。北京大学孔道春等揭示了DNA 同源重组的关键机制和新干预靶点,该研究推进了对DNA 同源重组事件分子机制的理解,有望推进解决癌症治疗等方面的问题。
进展五:发现皮肤成纤维细胞在白癜风发病中的作用。由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北京医院陈婷等完成的这一研究,阐明了γ 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引起成纤维细胞响应招募自身免疫CD8+T 细胞攻击黑色素细胞,促进皮肤白斑的病理机制,解析了白癜风发病位置特异性和对称性的分子机制,首次发现成纤维细胞在自身免疫性皮肤病发病、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对自身免疫病病理研究和治疗方案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进展六:发现志贺氏菌逃避蛋白酶caspase-4/11 介导的细胞焦亡的机制。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北京大学邵峰等研究发现,志贺氏菌通过介导一种全新的翻译后修饰来抑制caspase-4/11 的功能以避免宿主细胞凋亡,从而逃逸了这一重要的天然免疫防御机制对细菌的识别和清除,为探索病原菌感染以及炎症疾病等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该研究不仅揭示了志贺氏菌如何逃逸宿主的天然免疫,也开辟了蛋白质翻译后修饰领域这一全新的研究方向。
进展七:揭示人体正常组织中体细胞突变积累及克隆演化规律。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吴晨等,通过低起始量的深度全基因组/外显子组测序技术,首次探索性地研究了正常组织中体细胞突变图谱,揭示了相同种系背景及生活史下人体正常组织中体细胞突变积累及克隆演化规律,为理解癌症发生发展和细胞衰老等相关过程奠定了重要基础。
进展八:发现IL-27 信号调控肥胖和2 型糖尿病的新机制。暨南大学附属珠海市人民医院、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尹芝南等研究首次发现,IL-27 通过直接作用于脂肪细胞导致白色脂肪棕色化,并激活了UCP1 介导“脂肪燃烧”产热通路,通过燃烧脂肪以减轻肥胖和改善2 型糖尿病。该研究为治疗肥胖和代谢性疾病提供了新的靶点,并在动物试验中初步验证了IL-27作为治疗药物的潜力。
此外,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丛斌教授发布了8 项临床药学领域中国2021 年度重要医学进展。分别为中和抗体联合治疗药物安巴韦单抗和罗米司韦单抗获批;双靶点抗艾药阿兹夫定获批;小分子人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海曲泊帕乙醇胺片获批;胆固醇吸收抑制剂海博麦布片获批;第三代Bcr-Abl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奥雷巴替尼片获批;靶向MET 激酶的小分子抑制剂赛沃替尼片获批;多激酶抑制剂类小分子抗肿瘤药物甲苯磺酸多纳非尼片获批;抗体偶联药物注射用维迪西妥单抗获批。
卫生健康与环境领域年度重要医学进展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沈洪兵教授负责发布了3 项卫生健康与环境领域中国2021 年度重要医学进展。
进展一:武汉血清流行病学研究揭示武汉新冠肺炎感染率及感染者血清抗体动态变化规律。该研究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等共同完成。研究人员在武汉全部13 个辖区,以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3556 个家庭共计9542 名居民的代表性样本进行了新冠病毒抗体检测,是首个在武汉居民中开展的长期血清流行榜学研究。该研究揭示了武汉人群的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水平动态变化,对深入理解新冠病毒诱导的抗体应答持久性和变化规律有重要作用,为新冠疫苗研发和制定疫苗保护策略提供了重要依据。
进展二:发现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PV)检测更适合我国子宫颈癌初筛。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郎景和、乔友林等,通过多中心大样本子宫颈癌筛查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证实在我国城市和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现有服务能力条件下,采用高危HPV 检测作为子宫颈癌的初筛技术,具有较好的筛查效果和成本效益,是满足我国妇女子宫颈癌筛查巨大服务需求的最优选择。该研究为正确选择客观、简便、高效的新技术,解决全国数亿适龄女性的子宫颈癌筛查难题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进展三:证实短期NO2暴露可增加死亡风险。复旦大学阚海东等多地点研究评估了全球多个国家/地区NO2与总死亡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之间的短期关联,提供了关于短期暴露于NO2与增加的总死亡、心血管死亡和呼吸系统死亡风险之间的独立和线性关联的关键证据。该研究证实了NO2对健康的负面影响,为加强NO2的控制和监管限制标准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利于通过加强对环境因素的控制来改善全球健康水平。
此外,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校长骆清铭教授负责发布了4 项生物医学工程与信息领域中国2021 年度重要医学进展。分别是上海微创心脉医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分支型外科手术专用支架系统获批;苏州同心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研发的植入式左心室辅助系统获批;北京米赫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研发的纯人造材料合成人工角膜获批;赛诺医疗科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颅内药物洗脱支架系统获批。(封面图为发布仪式主持人,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工程院士詹启敏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