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民汉双语预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以兴义民族师范学院为个案
2022-06-18吴胜伟
吴胜伟 向 红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 贵州 兴义 562400)
民汉双语预科专业属于民族预科性质的招生范畴,这是高校落实国家民族政策的具体体现。民族预科班是指对当年参加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适当降分、择优录取的少数民族学生,实施高等学校本、专科(高职)预备性教育的一种办学形式[1]。另外,报考民汉双语预科专业的考生还须参加贵州省统一组织的少数民族语言口试,成绩要合格[2]。从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民汉双语预科专业近年来的招生章程上来看,其招生对象为贵州省少数民族考生,学生经过一年的预科学习后,根据其志愿、预科学习成绩以及综合表现录取到校内相关专业。
一、民汉双语专业的办学现状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也包含享有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贵州省的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和水平尤其是民族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这直接造成贵州省民族地区适龄人员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较之东部地区偏少。为解决这一问题,贵州省民宗委联合部分省内高校设立了民汉双语服务基地,以此来带动民族地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兴义民族师范学院从2015年开始招收民汉双语预科生,截止目前共招生了7届,其中2015年—2016年每年招生1个班,每个班计划招生50人,2017年—2021年每年招生2个班,每个班约60人。七年来,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共为国家培养民汉双语专业人才约700名。纵观七年来的民汉双语专业办学实践,具有以下特点。
(一)报到率高
从各届少数民族双语预科班计划招生人数和学生实际报到情况来看,学生报到率较高。其中,2015年计划招生50人,实际报到学生49人,报到率为98%。2016年计划招生50人,实际报到学生50人,报到率为100%。2017年计划招生120人,开设两个班级,实际报到学生115人,报到率为95.8%。2018年计划招生120人,开设两个班,实际报到学生116人,报到率为96.6%。2019、2020、2021三年学生报到率均在97%以上。
(二)生源地集中
少数民族双语预科专业面向贵州省境内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招生,从生源地情况来看,大多数集中在黔东南、黔南、黔西南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州,毕节、安顺、六盘水等地也有少量生源。其中,2015级少数民族双语预科共有学生49名,黔东南州有20人,黔南州18人,黔西南州9人,毕节地区2人。2016级少数民族双语预科50名学生中,黔东南州有21人,黔南有14人。2017—2021级来自黔东南州和黔南州的学生超过70%。
(三)布依族、苗族学生多
据统计,在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已招生的7届少数民族双语预科班中,布依族和苗族学生最多。比如,2015级少数民族双语预科班49名学生,其中苗族21人,布依族16人,水族6人,侗族5人,彝族1人。2016届少数民族双语预科班50名学生,其中苗族25人,布依族10人,水族9人,侗族6人。2017届、2018届四个班共231名学生中,集中为布依族、苗族、侗族,且这三个民族学生人数相当,其他像水族、彝族学生很少。同样,2019、2020、2021三级学生也是布依族和苗族相对较多。
二、民汉双语预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完善
少数民族双语预科专业是兴义民族师范学院独具特色的办学模式,2015年在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民宗委的支持下,开设了首届少数民族双语预科班,面向贵州省少数民族考生进行招生。双语预科班的课程设置是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在开设汉语公共课程的同时,还开设有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课程。该校如今已经进行了7届双语预科班学生的招生和培养工作,前6届的学生已经全部顺利升入了他们所向往的专业继续深造。
(一)人才培养目标
民汉双语预科专业主要是通过一年预科阶段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其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确保他们顺利过渡到本科学习阶段。具体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着重夯实民族预科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通过普通话、英语、少数民族语言等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语言运用能力上有所提高;二是突出专业特色及民族地区学生自身的优势,通过民族文学、民族体育、民族音乐、民族文化等课程的研修,加强民汉双语预科学生对民族理论、少数民族文化的了解,为下一步完成本科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设置
民汉双语预科专业的生源结构绝大部分地处偏远民族地区,其基础教育水平相对城市比较薄弱,这一点从学生的入学成绩也可以看出。从本质上来讲,“预科”是从高中教育到高等教育的过渡。换句话说,学生通过一年的学习,为本科阶段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民汉双语预科专业两学期共开设10门课程,包括“语言习得理论”“英语”“少数民族文化心理”“布依族语言与文化”“苗族语言与文化”“普通话”“民族传统体育”“少数民族教育政策与法规”“少数民族音乐欣赏”“民间文学”,基中“布依族语言与文化”和“苗族语言与文化”两门民族语言课“二选一”即可,实际上学生只需要完成9门课程的学习。从开设的课程来看,以民族类课程为主,只有“英语”“普通话”为基础性质的课程,“语言习得理论”“民间文学”虽然不属于民族类课程,但与民族类课程紧密相关。这样的课程设置一方面能够突显民族类课程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会凸显“预科”的专业属性。
(三)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总蓝图,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是教学管理的重要文件,是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具体体现。针对少数民族双语预科班学生的情况和国家对预科学生的教学要求,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组织教师就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进行了专门的讨论与研究,对其内容进行了反复论证,明确了培养目标、培养要求、课程设置、考核规定以及教学计划。在认真总结各级人才培养方案执行情况的基础上,文学与传媒学院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深入研究人才培养模式,深化学分制改革,认真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并明确了专业负责人,及时了解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问题。针对上一届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该学院进行了认真的修改与完善,如将民族语言类课程由之前的每周2节课增加到每周4节课,少数民族音乐赏析课程改为只开设一个学期,为了平衡各学期学生考试科目以及缓解学生学习压力,将原本在第一学期开设的二语习得理论基础课程调至第二个学期开设。
(四)增设特色课程
围绕少数民族语言主干课程,文学与传媒学院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开设了一系列与“语言”“少数民族文化”相关的课程。如“布依族语言与文字”“苗族语言与文字”“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普通话”“英语”和“少数民族音乐赏析”“民族传统体育”“民间文学”“少数民族教育政策与法规”“西南少数民族文化心理”等。这些课程对提高学生的双语能力、理解民族文化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为了弘扬和传承民族语言文化,根据黔西南州和班级学生民族构成等实际情况,设置了2门主要少数民族语言特色课程,分别是布依语和苗语基础课。授课的内容有民族语言的发展史、语音(声母、韵母、声调)、词汇、语法等语言基础知识,同时还教授学生民族语言的书写规则和日常用语。以达到使不会民族语言的同学学会书写简单的词汇,其中有一定语言基础的同学要会书写民族语言,能读懂用民族语言书写的民族古籍文献,达到能熟练运用民族语言进行交流的教学目标。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
在开设双语教学的同时,为继承、发展和繁荣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在全校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每年均要开设少数民族工艺、少数民族服饰、少数民族体育、少数民族语言等特色培训班,并为少数民族双语预科学生举办少数民族工艺品、少数民族服饰等展览以及少数民族原生态歌舞晚会等。通过举办各种活动使学生们受益匪浅,如少数民族服饰展览,该专业学生踊跃报名,展现布依族、苗族、侗族、水族、瑶族、彝族等民族的服饰。在展示服饰的同时,还要求选手讲述其所展示的民族文化以及风俗的文化内涵。通过举办原生态民族歌舞晚会,让同学们和当地各族人民群众感受到各民族丰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和不同的风土人情。
三、民汉双语人才培养的成效
学生通过一年预科阶段的学习,其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一方面,通过普通话、英语、少数民族语言等课程的学习,着重夯实民族预科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使学生在语言运用能力上有所提高;另一方面,通过民间文学、民族体育、民族音乐、民族文化类等课程的学习,加强民汉双语预科学生对民族理论、少数民族文化的了解,突出专业特色及民族地区学生的自身优势,为下一步完成本科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学习成绩有了显著提高
下面将以2019级和2020级民汉双语预科班学生的第一学期成绩为例进行说明,两级学生在第一学期均开设了6门课程,将从总分最高分、最低分、不及格情况等方面来初步分析两级学生的成绩状况。
2019、2020级民汉双语班入学第一学期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统计表
从上表的数据分析可以得知,整体上来说,2020级学生成绩较均衡,6门课程总分500分以上的超过57%,400至500分之间的人数也占43%左右,其中最高分536分,最低分458,尚未有学生不及格。而2019届学生之间的成绩差距较大,最高分为556分,平均每科达到了90分以上,而最低分只有412分,而且还出现了1名学生考试不及格的现象。因此,2019级学生中涌现出了成绩特别突出者,同时也出现了学习成绩不理想者,学生之间的差距较大。而2020级学生整体学生成绩较均衡,没有特别优异者,也尚未出现不及格者。
另外,从前两级学生的考试情况来看,2017级、2018级这两级学生整体情况一致,只是在英语学科上出现过极少数学生不及格的情况。
(二)学习态度端正
该专业学生全部来自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单纯朴素,学习积极认真,态度端正。通过向学院相关部门和该专业任课教师了解,该专业学生能够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按时上下课,按时作息,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等。从相关任课教师反映该专业学生参与课堂讲解的情况来看,学生参与率高,每次都用不同的方式完成教师的要求,课堂气氛较活跃,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较高。存在的明显问题是预科学生在文化知识结构层次上稍显单薄,基础薄弱,缺乏创新意识。其中,每一级的学生中都会涌现出各方面综合素质较高、责任心强、工作能力强的学生,这些学生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作为班干,能够协调班级同学的各项事务,服务同学,当好老师的参谋助手。
(三)顺利升入本科
1.学生升本去向
经过一年的预科学习,经过考核、考试等途径,2015级—2020级这6级学生均已顺利升入本科学习。其中,2015级民汉双语班共有49名学生,45名学生选择了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文学与传媒学院2016级汉语言文学1班的主力军,其它4名学生选择了其他专业。2016级民汉双语预科班共有50名学生,43人选择了文学与传媒学院的相关专业,其中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8人,汉语言文学专业15人;另外6名学生选择了其它专业,其中政史学院政治专业1人,教科学院4人(学前教育1人、小学教育3人),经管学院财务管理专业2人。2017级—2020级少数民族双语预科班大部分学生升入文学与传媒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部分学生选择就读汉语国际教育、广播电视学专业,少部分学生选择了民族学、思政、财务管理、英语、学前教育等专业学习。
2.学生升本后的学习情况
从升入各专业各级少数民族预科生的学习情况来看,这些学生能够很好地适应教师的教学,与班上同学融洽相处,责任心较强,服务意识较强,大部分学生主动竞选班干,在学校各社团中也积极应聘相应岗位锻炼自己。据统计,该专业的学生升入本科以后,所在班级的班长、学习委员等班干大部分为少数民族双语预科班学生承担,他们在学习上也能起到积极的带头作用。
四、关于民汉双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一)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经过六届的教学实践与教学管理,在少数民族双语预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下,民汉双语班的教学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绩。但通过座谈研讨、实地调查、个别访问等形式向该班任课教师、具体学生进行了交流,了解到目前人才培养方案仍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以及教学计划等方面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二)巩固学生文化基础
少数民族双语预科学生进校时分数普遍较低,文化基础较薄弱。预科阶段依据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着重提高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学生通过一年的普通话、英语、少数民族语言、民族文化及文学等课程的学习,在语言运用能力、文化与文学欣赏评判能力、读写、听说、表达能力上均有所提高,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拓宽了他们的知识视野,促使学生文化基础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三)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民汉双语预科学习阶段,教师在注重夯实学生文化基础的同时,还应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终身学习理念,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心等方面综合发展与提高。为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开列读书清单并督促其实施,为下一步完成本科阶段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适当增加选修课程,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拓展知识视野,为专业选择提供雄厚的知识储备与多种发展空间。通过预科一年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为培养优秀的本科生做准备。
(四)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该专业学生长期生活在少数民族地区,对自己民族的历史、风俗习惯和文化价值有着比较朴素的认知。在预科学习阶段,文学与传媒学院一方面通过开设民族语言、民间文学、西南少数民族文化心理等课程,使学生对民族的认知得到升华;另一方面,组织学生参加民族村寨调研、民族服饰解说、民族歌舞展示、民族手工艺制作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让学生真正领悟到少数民族文化同样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明是由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56个民族都为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