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汉语方言在英语语言习得中的迁移作用
——以兴义方言发音特点为例
2022-06-18张倩
张 倩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 贵州 兴义 562400)
一、母语迁移与语音习得研究
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颇具影响力的对比分析假说(Contrastive Analysis Hypothesis)中,对母语迁移现象作过这样的解释,“学生在接触一门外语时会发现该语言的有些特征相当容易,而另外一些特征则及其困难”[2](Lado,1957:2),也就是说受母语的影响,“二语与一语相似的语言特征容易习得,而不相同的特征难以习得”[3](陈桦,2011:12)。这些特征的不同之处则为“标记性”(Markedness),而这一概念最初就是用来描述区分性语音特征的[4](许菊,2004)。
母语迁移研究领域普遍认为二语中相对于母语形式的标记性程度决定了母语迁移发生的可能性,因为学习者在接受二语中不熟悉或难以理解的语言形式时倾向于求助母语[5](Zobl,1983)。按照Odlin(1989)的总结,母语对目的语负向迁移的结果一般表现为四种,即“过少运用”或者“回避”(Avoidance)、“过度运用”(Over-Production)、“运用错误”(Production Errors)以及“误解”(Misunderstanding)[1]。其中“运用错误”在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中是十分常见的,其包括的“替代”、“仿造”和“结构修改”都可以用来描述中国学生因母语迁移而常见的英语语音错误。
就中英两种语言的语音差异性来说,母语对二语习得的正向迁移不如负向迁移那么显著,更不用说汉语中各地方言语音系统对英语语音习得的影响。随着普通话的推广与普及,各地方言在学习标准普通话的过程中展示了不容忽视的迁移作用,人们也由此增加了对各地方言语音影响英语语音习得的关注。仅在贵州省,就有不少针对各方言片区的英语语音习得的讨论与研究[6-9](李筑娟,2009;周林,2011;覃薇,2011;王晓芸,2016)。在对比分析假说的影响下,这类研究聚焦英语元音、辅音与汉语方言声母、韵母中部分音段音位及超音段音位(语调、韵律等)的差异性,论述了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语音过程中所受汉语方言迁移影响,并提出语音教学中针对性的教学建议,研究成果对国内的大、中、小学阶段的语音教学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二、兴义方言语音的标记性
在黔西南境内,除部分布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居民仍然在讲历代沿袭下来的族内通用语言外,当地大部分居民所讲语言均为兴义汉语方言[10](熊正辉&张振兴,2008)。根据刘亚光(1986)对贵州省内汉语方言的划分,兴义汉语方言属黔西南片中的兴普小片[11]。
(一)兴义方言语音中辅音音素的标记性
以国际音标(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以下简称“IPA”)为标音标准,结合幸嫚(2013)对兴义方言语音系统的整理[12],本文中所列兴义汉语方言发音中的辅音音素一共有19个,如表3.1所示①。
5.用[l]代替[n]/n/。在普通话中,“农”nong、“能”neng、“难”nan等汉字读音中的辅音音素均为[n],即声母/n/,而在兴义方言中这些汉字的发音中辅音音素一律为[l],即声母/l/,读作long、len和lan。
除此之外,在兴义方言中,还有两种特殊的发音:第一,当元音音素[u],即韵母/u/,自成音节时,根据汉语拼音拼读规则添加的音头/w/用/v/来代替。在普通话中,“屋”、“无”、“误”等汉字都读作wu,但在兴义方言中这些汉字都读作vu,其他元音音素/韵母自成音节时,如“为”wei、“温”wen、“袜”wa等字中的/ei/、/en/和/a/,在兴义方言中它们的发音音头不发生变化。
另外,进攻龙游的鬼子今天刚得手,骄兵必松。加上这一带又是你们二十八军的游击区,假如遭遇上鬼子没准还多一些照应。”
第二,[x]用[f]来代替。在普通话中,“忽”、“胡”、“户”等汉字读音中的辅音音素均为[x],即声母/h/,但在兴义方言中这些汉字发音中的辅音音素一律为[f],即声母/f/,但这种情况仅出现在[x]与元音音素[u]相拼的情况下,如在“花”hua、“魂”hun、“黄”huang等汉字发音中,辅音音素/声母在兴义方言与普通话一样,均为/h/。
除了辅音音素的替代以外,兴义方言发音中存在有普通话中没有的特殊辅音音素--[η],即声母ng。该音在普通话中只作为韵母后鼻音出现,如“行”xing、“能”neng、“零”ling等读音中的/ng/音,但在兴义方言中,该音出现在声母位置,与可自称音节的韵母相拼,如“安”an、“欧”ou、“额”e等零声母的汉字,在兴义方言中分别读成ngan、ngang和nge。
(二)兴义方言语音中元音音素的标记性
以IPA作为标音标准,结合幸嫚(2013)对兴义方言语音系统的整理[12],兴义方言的元音音素有30个,如表2所示②。
表2 兴义方言语音中的元音音素表
对比普通话,兴义方言的元音音素中体现标记性的共有9种发音现象:
1.将[y]发成[i]、[iu]或[u]。在普通话中,“雨”yu、“徐”xu、“娶”qu、“女”nü等汉字读音中的元音音素一律为[y],即韵母/ü/,而在兴义方言中这几个汉字的读音分别为yi、xi、qi和li;此外,汉字“曲”qu、“桔”ju、“育”yu在兴义方言里分别读作qiu、jiu以及yiu,“绿”lü读作lu。
2.将[yε]发成[io]。在普通话中,“学”xue、“略”lüe、“约”yue等汉字读音中的元音音素一律为[yε],即韵母/üe/,而在兴义方言中这几个汉字的读音分别为xio、lio、以及yio。
3.将[yεn]发成[iεn]。在普通话中,“全”quan、“选”xuan、“原”yuan等汉字读音中的元音音素一律为[yεn],即韵母/üan/,而在兴义方言中这几个汉字的读音分别为qian、xian以及yian。
4.将[yn]发成[in]。在普通话中,汉字“运”yun、“群”qun等读音中的元音音素一律为[yn],即韵母/ün/,而在兴义方言中这两个汉字的读音分别为yin和qin。以上所列四种发音现象是兴义方言区别于其他西南片方言的主要特点,即韵母无撮口呼/ü/的音,在普通话里,凡发此音的字的读音都用齐齿呼/i/或合口呼/u/来代替。
7.将[iη]发成[in]。在普通话中,“晴”qing、“听”ting、“英”ying等汉字读音中的元音音素一律为[iη],即韵母/ing/,而在兴义方言中这几个汉字的读音分别为qin、tin以及yin,根据汉语拼音表对声母韵母的区分,不做声母的前鼻音/n/和后鼻音/ng/被划为韵母中的前、后鼻韵的尾音,它们仅与其他元音音素组合出现。
8.将[eI]发成[uei]。在普通话里,“类”、“累”、“泪”等汉字发音中的元音音素均为[eI],即韵母/ei/,都读作lei,但在兴义方言中这几个汉字的读音为[luei],即luei。
三、兴义方言语音的标记性对英语语音习得的迁移作用
二语习得中的母语迁移理论主张学习者会在习得二语的过程中下意识地在母语和二语之间搭建桥梁,用“求同寻异”的方式获得二语的输入,两种语言中的等同点会为二语的习得起正迁移作用,而二者的不同之处则会引起母语的负迁移。事实的确如此,如两种语言具有等同点,即知识内容无标记性,会帮助学习者收获较好的学习成果,而具有标记性的知识内容则会耗费较多的精力来消化。
就两种语言的语音系统来说,某两个语音单位相等的情况不多,更多的是音位上的“相似”或“相近”,但正是这些在大体上相同却不完全相等的语音单位,给很多学习者带来了深深的困扰,有的甚至是难以突破的瓶颈。事实上,在英语语音教学的实践中,大部分教师也发现真正的语音难点并不在于那些与学生所使用方言存“大异”的音位,而是那些“大同小异”的音位。因为从人们的认知顺序和思维习惯的角度出发,养成一种习惯总比改正一种习惯来得更快、更容易,从英语语音习得的角度来说,学习一个母语中完全没有的音位要比辨别母语和二语中两个相似的音来得简单。因此,要找出兴义方言中对于英语语音习得有负迁移作用的语音单位,关注点要更多的放在以下这些“大同小异”的发音上。
(一)兴义方言语音中对英语语音习得有迁移影响的辅音音素
在兴义方言语音向英语语音习得迁移的过程中,一些英语辅音的习得展现了方言的正向迁移作用。就音素类别来说,兴义方言和英语一样,都有塞音、鼻音、擦音、塞擦音、边仅音和近音六类,且所有辅音音素的发音过程是共通的,都要经历成阻-持阻-除阻这三个阶段。英语中所有的塞音都可以在兴义方言中找到对应音,且这些音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式是一致的,如两种语言中都有双唇塞音、齿龈塞音和软腭塞音,且都有送气和不送气之分,因此在这些音素的习得过程中,兴义方言是起正向迁移作用的,这种母语迁移还体现在两种语言中的唇齿擦音[f]和齿龈擦音[s]、双唇鼻音[m]、双唇近音[w]以及齿龈边近音[l]的类同中。
相比较而言,兴义方言对英语语音的负迁移影响较大。总的来说,兴义方言语音里的辅音对英语语音的辅音习得产生的负迁移影响主要有以下两大类:
第一,“替代”迁移。英语语音里有,但兴义方言语音里所缺失的几个辅音是二语习得过程中易发生“替代”迁移的地方。首先是英语中的齿龈鼻音[n]这个音,对于讲兴义方言的学习者来说容易与齿龈边近音[l]混淆,甚至完全发成[l],如西南官话区很多学生发“nice”这个单词时听起来近似于“lice”,仅这个辅音的错误就把话语的意思完全改变了。在发这两个辅音的时候,舌头的最前端都是需要触碰上齿龈的,这一点对于学生来说不是问题,发音错误发生的地方在于气流输出的方式,让气流从舌边输出比从鼻腔输出要来得轻松,稍有放松就会误发这个鼻辅音,这一点同样普遍存在于南方人学习普通话的常见错误中,该发音错误是西南地区方言对英语语音的习得产生负迁移影响的一大标志。针对这一语音负迁移现象,教师在教授[n]和[l]这一对易混淆的辅音音素时,可以让学生试着用手捏住鼻孔,然后舌尖抵住上齿龈发音,如果觉得发音受阻且耳膜产生耳鸣现象,就是鼻辅音[n],而如果发音不受阻也无耳鸣现象,则为舌边音[l]。
英语语音中的齿间擦音[θ]和[e]也是兴义方言里没有的,甚至在汉语里也没有这两个辅音,是两个发音比较费劲的音。学生在学习这两个音素的时候处于零起点,需要要逐渐适应发音时舌尖与上下齿间一定程度上的磨合。有少数人会用汉语里的齿龈擦音[s]来替代这个音。在引导学生发[θ]和[e]这两个齿间擦音的时候,很多教师会不准确地将这两个辅音称为“咬舌音”,让学生误以为发这两个音的时候需要用上下牙齿把舌尖咬住。事实上齿间擦音正确的发音过程中上下牙齿并不对舌尖产生压力,反而是舌尖对上齿加力触碰,在发后面的元音音素时快速收回舌头。
(二)兴义方言语音中对英语语音习得有迁移影响的元音音素
四、结语
语音结构的不同只是母语和二语之间的比较和分析的一个表面层次,即语音生理研究,语音迁移现象还涉及语音认知心理、语音意识与激活等多种深层因素,即语音心理研究。本文对兴义方言语音在英语语音习得过程中易出现迁移作用的语音问题研究仅为初步探讨,在后续研究中,系统的、具体的教学策略、纠音方法以及学生心理因素对语音迁移的影响都是值得再深入挖掘的问题。
注释:
①表1中分别为每一个辅音音素列举了普通话拼音中对应的声母及例字作为发音关联,而对于在普通话拼音中无对应发音及例字的音素,暂以英语辅音音素和兴义方言里语义对等的汉字作为关联,汉字标记为斜体,音素标记为“(英)”。
表1 兴义方言语音中的辅音音素表
②表2中分别为每一个元音音素列举了普通话拼音中对应的韵母及发音中有该韵母的汉字作为发音关联,而对于在普通话拼音中无对应发音及例字的音素,暂以英语元音音素和兴义方言里语义对等的汉字作为关联,汉字标记为斜体,音素标记为“(英)”,另用下划线区分写法一样但发音不同的音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