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机应用基础》在中职学校差异性教学的应用

2022-06-18刘祥花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24期
关键词:差异性计算机应用基础中职

刘祥花

摘要:根据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在计算机课程中所表现出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对如何有效地实施“差异性”教学进行了讨论,认为针对每个学生所表现出的差异性,应制订相应的实施策略,开展差异性教学,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出发点,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有效地解决了班级授课制的固有缺陷和因材施教之间的矛盾。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中职;“差异性”教学

随着计算机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普及率越来越高,那么对于计算机的知识把握就显得尤为重要。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讲授课程是中职学校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其主要目的是使得学生对计算机有一定的了解,充实学生对计算机基本知识的空缺,通过对计算机基本知识的讲授,培养学生形成独特的计算机思维和意识,形成全新的、系统的计算机思维体系,成为信息化时代发展的先锋军。目前,在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过程中,很大一部分教师摒弃了以往的教学方式、教学理念,积极学习新的教学方式,并应用于实践教学中,通过长期的实践,教学方式、理念的改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课堂效率。该文阐述了对该课程教学现状的探析,并给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

1.教学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差异较大。来自不同地方的中学生有着不同程度的接受了《中学生信息技术》课程教育,但是对《计算机应用基础》学习水平是参差不齐的,有的学生比较熟悉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而有的仅仅会开关机,这必然导致了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兴趣差异较大。

1.2 教学内容多,教学时数少,学生操作能力不强。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内容既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发展、原理,又有Windows和office办公软件和网络基础等等,需要讲授的内容很多,相关的知识点也越来越细化,但我们开设的课时比较少,这样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导致教师讲不够,学生练习时间不够,造成学生的操作能力不强。

1.3 教学方式陈旧,教学效果不令人满意。《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基本采用“计算机+大屏幕投影”模式或“教师演示学生观看后练习”模式,但是在教学方式上仍然是老师在课堂上灌输知识,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即使有些采用PowerPoint课件形式在教室的投影仪上演示和讲授,虽然直观,但仍有不足之处,如学生的学习过程大多是以教师为中心,课件的信息量很大,授课速度快,学生只能被动学习,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调动。

总之,不同类型的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态度、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均有较大差异。如果对学生进行相同内容、同一进度、同一方式的教学,势必造成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丧失学习兴趣;基础差的又会吃不了,加剧厌学情绪,还直接影响中等学生的学习。

2.“差异性”教学策略

学生之间诸多的差异性使《计算机应用基础》学科采取“差异性”教学手段势在必行。这也是目前改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现状、全面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手段。那如何开展“差异性”教学,采取怎样的教学手段来促进“差异性”教学呢?我有以下一些观点。

2.1 根据学生不同特点进行弹性教学分组。针对基础、性格、兴趣、态度的差异,进行弹性教学分组。教师综合使用讲授、谈话、讨论、演示、练习等教学方法;学生们为达到学习目标进行协作式的小组学习。分组要注意对学生强调,并不是对他们进行等级划分,而是为了便于他们的学习和提高。

教学分组的方式就是让基础好的学生帮助基础差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因各种原因,知识接受能力会有差异性,有些学生接受快,动手能力强,有些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慢,动手能力较弱。这就可以让那些对计算机操作比较熟悉、学有余力、素质过硬的学生作为组长,而基础较差的学生作为组员。将全班学生进行分组,一个组长配2~3名组员,让操作能力较强些的学生做组长,并在上机座位上做相应的调整,尽量让每组集中坐在一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布置完任务后,小组合作完成,当学生有困难时,组长可在同组中进行指导。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出现了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时,教师再进行指导。通过这样,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交流,互相提高。实践证明,这样不仅可以使基础较差的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适应教学的进度,能力有较大的提高,而且也让基础好的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掌握知识,能力与自信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2.2 教材内容的整合的教学

计算机技术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应用性,由于所教的知识内容不同,可以任意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从很多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酿造学习氛围。通过对大型知识点讲授,可以将小知识点穿插于教学过程中,即使得各个知识点紧密结合,组成以一条大型知识点为线索的知识网络,通过对知识网络的讲授,可对一个单元的知识进行重点概括。例如,在进行Word基础知识中图文并茂制作的过程中,在进行版面创设讲解过程中,要涉及到对字体、分段设置、分栏设置、插图方法的基本知识;进行Excel讲述时,以做学生成绩单为例,指引学生深入把握表格的边框设计、单元格的设定、单元格的融合与删除等;在进行PowerPoint讲解时,可以用家乡、校园作为制作课件的资料。在进行基础知识教学过程中,要时刻保持主次清晰、重难点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充分利用上课时间,指导学生进行计算机上机实践操作。

2.3 教师根据学生差异进行辅导,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个别指导,让大部分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全面辅导,让个别学生演示给大家看,并指出优点和不足;教师巡回辅导,让学生们慢慢消化吸收所学知识;教师最后总结本节课重点、难点,让学生加深认识。

在这些步教学中,教师不再一味的灌輸知识,而是扮演了了引导的重要角色。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操作。因此,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会探索知识了,即学习的主动性起来了,渐渐地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加强了创新能力最终提高了教学效率。628C8EA6-48F1-4F50-BCFB-9A2FFB71D491

2.4 设置不同层次的课后作业。

根据学生课堂上的具体表现和教师平时的了解,教师布置科学合理的作业,主要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和操作技巧;增加知识领域;让学生所学知识理论与实践系统化;让学生利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预习,让学生学会学习。

3.学生完成效果检驗与差异性评价

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考虑学习者的差异,学习内容的不同,同时,在评价体系上也要相互协调补充,我们要针对每个学生进行富有激励性的差异评价,使评价成为激发不同层次学生学好这门课程的催化剂。“小组评价+个人评价”是不错的评价方式,符合多元特点,评价真实、全面。任课教师先对每一小组的完成情况和完成质量进行评价,然后对学生完成的作品进行审查,每一次评选出若干优秀小组和若干件优秀的作品,让全班学生共同学习参考,并布置若干个类似的新任务供学生完成。检验的过程,实际也是一个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理清学习思路的过程,一个帮助学生排疑解难的过程。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不单单能上好课,更重要的是如何使学生找到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来获得更多的知识。如果计算机教师基础扎实,能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做出及时的应答,那么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从而促使思维活跃,进入最佳思维状态。

4.结语

现代社会中,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提高对于计算机的应用、操作水平,是对中职学生计算机学习的基本要求。在中职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做出全方面考虑,对于传统教学方式的改造、营造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的氛围、改善之前的传统考察方式等,尽可能地提高学生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品质,提升中职学生的计算机知识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凯敏.大数据时代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创新教学探讨[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5):197.

[2]江瑾.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探讨[J].科技风,2019(12):33.

[3]华国栋差异教学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

[4]王晓莉,张梅.以职业为导向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设计与实践[J].鄂州大学学报,2019,26(2):96-98.

[5]张莉敏.高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J].电子世界,2019(8):105.

[6]赵晓波采用分层教学提高学生素质I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3).628C8EA6-48F1-4F50-BCFB-9A2FFB71D491

猜你喜欢

差异性计算机应用基础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因材施教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初中英语差异教学可行性探究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设计与制作实践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任务驱动和专题式相结合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