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玻璃-空气隔层结构对水下爆炸能量输出的影响
2022-06-17汤有富李志敏
张 军,汪 泉,2,汤有富,李志敏,李 瑞
(1.安徽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2.安徽省爆破器材与技术工程实验室,安徽 淮南 232001)
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水下爆破工程逐渐增多,海上军事防护亦愈发重要。为了防止水下冲击波对建筑、舰船等造成破坏,需要采取一些保护措施[1]。水下爆破工程中,常采用气泡帷幕法[2-3]来抑制冲击波的传播。
虽然气泡帷幕对于水下爆炸冲击波的传播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此技术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且不适用于较窄的作业面,且由于目前气泡生成技术的局限性,导致此法的应用及成效并不理想。另外,气泡帷幕衰减作用仅对水中爆炸振动中频部分能量较为明显,对低频和高频区间能量的衰减作用较弱[4-5]。
正因如此,贾虎等[6]提出利用纤维爆炸索制造气泡形成气泡帷幕的方法,从而达到衰减水下爆炸能量的目的,并发现此法对于水下爆炸冲击波低频区间的抑制作用较为明显。樊自建等[7-8]利用单车内胎充气得到的空气隔层来研究对水下冲击波的抑制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此法能够明显衰减爆炸峰值压力。但此法中的轮胎为橡胶制品,易因压力变化而产生形变,导致其中的空气分布不均,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不利于研究冲击波衰减规律。
基于上述原因,本文选择不易发生形变的有机玻璃作为制作隔层结构的材料,采用水下爆炸实验方法,研究其对水下爆炸能量输出的影响。
1 基础理论
炸药于水中瞬时爆轰生成高温高压爆轰产物,产物急速膨胀,对水进行挤压从而形成冲击波,此过程消耗一部分爆轰能量。另一部分能量则用于爆轰产物完成气泡脉动[9]。有限水域中,脉动次数较少,且第1次脉动所耗能量最大。一般认为水下爆炸的总能量约为冲击波能与第1次振荡的气泡能二者相加[10]。
1)最大气泡半径Rm可由下式[11]得到:
(1)
式中:Rm为最大气泡半径,m;Qv是炸药爆热值,MJ/kg;m为药量,kg;h为装药深度,m。
2)水下爆炸比冲击波能Es可由下式[12]得到:
(2)
式中:ρ0为常压下水介质密度,kg/m3;C0为水中音速,m/s;m为药量,kg;d为传感器与装药间距,m;k为仪器的放大因子;θ为冲击波压力由pm衰减至pm/e经历的时间(e=2.718),s;p(t)为冲击波压力,MPa;t为时间,s。
3)比气泡能Eb可由下式[13]计算而得:
(3)
其中,标准气泡脉动周期Tb计算公式:
(4)
式中:Tb为标准状况下的理论气泡振荡周期,ms;tb为实测气泡振荡周期,ms;pH为装药所处位置的实际静水压强,Pa;pH0为装药所处位置的标准压强,Pa。
4)水下爆炸总能量Et计算表达式[14]如下:
Et=kf(μEs+Eb)
(5)
式中:kf为装药校正因子,取1;μ为冲击波损失系数,取1.92。
5)水下爆炸冲击波正压区冲量I按下式[15]计算:
(6)
式中:I为冲击波正压区冲量,kPa/s。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实验共设计4种尺寸的有机玻璃-空气隔层结构:φ160 mm、φ120 mm、φ80 mm、φ40 mm。所选材质为有机玻璃,中心管壁厚1 mm,隔层结构厚2 mm,装药中心与结构中心处在同一水平位置,如图1所示。实验爆炸水池直径5.5 m,高3.62 m。
图1 空气隔层结构
2.2 实验过程
实验以8#工业雷管作为爆炸源,在爆炸水池中进行水下爆炸实验,获得不同测试距离下水下冲击波参数。水下爆炸测试系统如图2所示,装药中心与W138A05型ICP传感器(美国PCB公司)的敏感元件入水深度均为2.4 m,1#传感器距装药中心0.3 m,2#传感器距装药中心0.5 m。装药爆炸后产生压力,由传感器采集并转换为电信号输入F482A05型恒流源(美国PCB公司),再由LeCroy HDO4034型存储示波器(美国力科公司)记录波形。
图2 水下爆炸压力测试系统
实验共分3种工况:工况1使用单发雷管;工况2将单发雷管加入空气隔层结构;工况3将单发雷管装入充满水的隔层结构。欲实现对空气隔层影响水下爆炸能量的定量分析,必须考虑雷管破碎壳体所耗能量,故设工况3以作对照,对比同条件下工况2、3所得数据差值,即可得出空气隔层消耗的能量。
3 结果与分析
3.1 边界效应分析
一般认为,炸药距池底需超出2倍的最大气泡半径,距池壁不小于5倍的最大气泡半径[16]。本实验爆炸源采用单发8#工业雷管,装药量按1.07 gTNT当量进行计算[17],爆热值为4.225 8 MJ/kg,入水深度2.4 m。
根据式(1)计算得出Rm=0.168 m,而装药距池底h=1.22 m > 2Rm,装药距池壁d=2.75 m > 5Rm。因此,本文实验无需考虑池底池壁的边界效应,实验工况可视为无限水域。
3.2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实验获得典型的水下冲击波波形(工况2,空气隔层φ40 mm,0.3 m处),如图3所示。其中,pms为冲击波峰值压力;pmb为二次峰值压力(又称第1次气泡脉动压力)。
图3 φ40 mm时0.3 m处实测波形
实验得到了不同工况下在0.3 m和0.5 m测量处的冲击波和气泡脉动参数,如表1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相对于工况3中充水隔层,当工况2中空气隔层尺寸为φ40 mm、φ80 mm时,脉动周期较小,当空气隔层尺寸为φ120 mm、φ160 mm时,脉动周期较大,且随着空气隔层尺寸的增加,脉动周期持续增长。
表1 水下爆炸实测数据
处理表1数据,可以得到峰值压力衰减率与空气隔层尺寸的关系(见表2),其中总压力指工况3中冲击波峰值压力实测数据,隔层消耗压力为工况3冲击波峰值压力与同条件下工况2峰值压力之差,实测衰减率为隔层消耗压力与总压力的比值,消除壳体影响的衰减率为隔层消耗压力与标准雷管压力的比值。
表2 空气隔层尺寸对冲击波峰值压力衰减率影响
由表2可知,存在空气隔层时,距装药中心0.3 m与0.5 m处冲击波峰值压力均出现衰减,且当空气隔层结构尺寸增加时,衰减效果增强,实验测得0.3 m处峰值压力衰减49.57%~75.93%,0.5 m处峰值压力衰减59.36%~75.09%,对比工况3消除壳体影响后,0.3 m处的衰减达到54.14%~92.47%,0.5 m处的衰减达到80.47%~100.87%。
处理表1数据,得气泡脉动峰值压力占冲击波峰值压力的比重,如图4所示。由图可以看出,空气隔层对气泡脉动峰值压力的衰减影响更为明显,脉动峰值压力于冲击波峰值压力的占比在0.3 m处约由20%~32.9%降为3.9%~6.5%,0.5 m处约由15.2%~28%降为6.4%~7.7%。
图4 气泡脉动峰值压力占冲击波峰值压力比重
工况3中隔层充水后,随着隔层结构尺寸的增加,2种测试距离下的气泡脉动峰值压力占比均提高。认为隔层结构对爆炸能量有一定的约束作用,削弱了冲击波的冲击效果,加强了气泡脉动作用。
根据式(2)、式(4) 、式(5)及表1数据,计算得出4种隔层尺寸、2种测试距离下比冲击波能Es、比气泡能Eb、总能量Et,如图5、图6所示。
图5 空气隔层对能量输出布局的影响
图6 水隔层对能量输出布局的影响
由图5可知,随着空气隔层尺寸的增加,0.3 m处比冲击波能从0.223 MJ/kg减少至0.044 MJ/kg,比气泡能从1.321 MJ/kg增加至2.395 MJ/kg,0.5 m处比冲击波能从0.210 MJ/kg降低至0.062 MJ/kg,比气泡能从1.313 MJ/kg增加至2.289 MJ/kg。其中,当空气隔层结构尺寸为φ40 mm、φ80 mm时,0.3 m处比气泡能衰减比分别为17.4%和11.6%,0.5 m处比气泡能衰减比分别为17.9%和13.3%;空气隔层尺寸为φ120 mm、φ160 mm时,0.3 m处比气泡能分别增长1.9%和41.4%,0.5 m处比气泡能分别增长13.9%和35.1%。
对比图5、图6,发现空气隔层结构的存在,影响了水下爆炸能量输出布局。比冲击波能于总能量中占比在0.3 m处由29.89%~28.13%降至12.75%~1.77%,0.5 m处由28.02%~21.39%降至12.24%~2.57%;比气泡能占比则相应提高。且相较于工况3中充水隔层,当空气隔层尺寸为φ40 mm、φ80 mm时,Es、Eb均较小,当空气隔层尺寸为φ120 mm、φ160 mm时,Es较小,Eb较大,但总能量Et依旧小于充水隔层。说明隔层中的空气消耗了水下爆炸能量,抑制了冲击波的传播,即有机玻璃-空气隔层对水下爆炸能量有衰减作用。
水下爆炸毁伤作用同时也表现在水下爆炸冲击波正压区的冲量值,依据式(6)进行计算,得到冲量如图7、图8所示。
图7 0.3 m处冲量
图8 0.5 m处冲量
由图7、图8可以看出,空气隔层的存在明显降低了冲击波正压区的冲量值。4种尺寸的空气隔层φ40 mm、φ80 mm、φ120 mm、φ160 mm,对应0.3 m处衰减率分别达到64.48%,77.10%,76.28%,82.99%,0.5 m处衰减率分别达到50.75%,73.68%,62.96%,67.24%。对比上述结果,发现隔层尺寸为φ80 mm~φ120 mm时,冲量值的衰减率较大。
4 结论
1)空气隔层作用下,0.3 m与0.5 m处冲击波峰值压力、比冲击波能均出现衰减,且随着空气隔层结构尺寸的增加,衰减效果逐渐增强,0.3 m处峰值压力衰减率最高达到92.47%,比冲击波能衰减率最高达到96.12%;水下爆炸冲量值明显降低,0.3 m与0.5 m处的冲量值衰减率最大值分别为82.99%和73.68%。
2)空气隔层对气泡脉动峰值压力的衰减影响更为明显,且随着空气隔层结构尺寸增加,气泡脉动峰值压力衰减效果增强,气泡脉动周期持续增长,比气泡能衰减效果减弱,如空气隔层结构为φ40 mm、φ80 mm时,0.3 m处比气泡能衰减率分别为17.4%和11.6%,空气隔层结构为φ120 mm、φ160 mm时,0.3 m处比气泡能却分别增长1.9%和41.4%。
3)空气隔层影响了水下爆炸能量输出分布,比冲击波能于水下爆炸总能量占比在0.3 m处从40.98%~37.85%降低至13.89%~1.64%,0.5 m处由37.46%~26.37%降低至13.33%~2.55%,比气泡能占比则相应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