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放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2-06-17

健康之友 2022年11期
关键词:放化疗专项症状

张 静

(菏泽市立医院/放疗科 山东 菏泽 274000)

护理是临床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辅助治疗工作的开展,并且可以给予患者良好的医疗服务体验,是连接患者与医院关系的重要桥梁[1]。早期人们仅是将护理工作作为医疗辅助部分,并不重视相关工作开展,但随着人们对于护理重要性认识日益提升,意识到护理工作开展情况直接关系到患者的住院体验与依从情况。在护理工作开展中,放化疗患者是护理干预中较为特殊的护理服务对象,病情严重,治疗期间并发症多,生活质量不佳。放化疗患者护理工作开展目的是通过放化疗专项护理干预措施让其感受到社会、家属的关心,减轻患者的疾病痛苦[2]。放化疗患者需要接受放化疗专项护理干预,提高其住院期间的生活质量,让其感受到生理与心理上的舒适。基于此,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21年5月研究期间收治的12例放化疗患者进行放化疗专项护理干预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

1.1.1患者资料

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21年5月研究期间收治的12例放化疗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研究,男8例,女4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67.15±0.12)岁,肺癌3例,胃癌2例,乳腺癌2例,肝癌2例,胰腺癌1例,卵巢癌1例,子宫内膜癌1例,卡氏评分40-59分,平均分值(48.69±0.11)分;预期生存期1-3个月,平均时间(2.01±0.11)个月;学历,小学4例,初中4例,高中3例,专科1例,本科0例。纳入标准:①符合放化疗患者诊断指南标准;②所有放化疗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此次护理干预研究内容。排除标准:①彻底陷入意识昏迷状态;②生存期<3个月;③精神疾病;④传染病。

1.1.2研究人员

此次护理干预工作开展中共有4名护理人员参与到此次护理干预护理工作开展中,女4名,男1名,年龄34-49岁,平均年龄(41.36±0.17)岁;工作时间7-21年,平均工作时间(10.12±0.17)年;学历,专科2名,本科2名。纳入标准:①所有护理人员知情同意此次护理干预护理内容;②工作考核连续三次优秀者。排除标准:①护理干预开展期间累计请假≥3日者;②中途调离肿瘤病房者。

1.2研究方法

12例放化疗患者均接受放化疗专项护理干预,具体开展方法如下:①为放化疗患者指派责任护理人员,向家属介绍护理干预开展方式,协助其签订知情同意书,确保护理干预工作能够顺利开展;②详细查阅放化疗患者的个人信息资料,对放化疗患者的疾病期望与生活医院有所了解,制定护理干预开展计划;③为放化疗患者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保障病房安静,让其选择生活中喜欢的物品陪伴在身边;每日实施翻身、腹部按摩、饮食护理等各项疾病护理工作,让其感到舒适;帮助放化疗患者整理好个人衣物,保持个人卫生;④对放化疗患者实施心理安抚,通过平等、鼓励、认同的态度与放化疗患者进行交流,让其感受到周围人的关心;⑤对放化疗患者家属进行情绪安抚,让其共同参与到放化疗患者护理工作中,及时表达对放化疗患者的关心,为放化疗患者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⑥主动开展有纪念意义的主题活动,让放化疗患者感知他人的关心,获得更好的护理体验;⑦注意观察放化疗患者住院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当放化疗患者症状显著时,护理人员及时将相关信息反馈给主治医生,根据其要求为放化疗患者提供对症治疗药物,缓解不良反应症状对患者的影响,提高其住院生活质量。

1.3研究指标

生活质量(SF-36)、焦虑评分(SAS)、抑郁评分(SDS)各项国际标准量表进行评估,分别在护理干预开展前与开展30日后完成数据调查评估工作。

满意情况:不满意;较为满意;十分满意。在护理干预开展30日后进行满意度调查工作。

症状评分:失眠;腹泻;便秘;食欲丧失;气促。各项均为0-3分,严重3分,一般2分,轻症1分,无0分。在护理干预开展前与开展30日后完成症状评分工作。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24.0软件处理放化疗患者在护理干预研究中的各项数据,并用t检验、卡方检验完成护理干预研究中计量资料、计数资料研究指标数据。护理干预研究中P<0.05,则表示统计学差异值大。

2 结果

2.1生活质量

放化疗患者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高于护理干预前,P<0.05,如表1。

表1 生活质量分

2.2满意情况

放化疗患者在护理工作开展30日后0例(0.00%)不满意,3例(25.00%)较为满意,9例(75.00%)。

2.3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

放化疗患者护理干预后焦虑评分(54.36±4.12)与抑郁评分(55.36±2.12),低于护理干预前焦虑评分(68.36±4.02)与抑郁评分(65.36±2.18),t=8.4251、11.3918,P<0.05。

2.4症状评分

放化疗患者护理干预后症状评分(1.54±0.12)低于护理干预前症状评分(2.45±0.19),t=14.0276,P<0.05。

3 讨论

放化疗患者疾病快速进展,再加上放化疗的治疗不良反应,患者往往感到疼痛难忍,生活质量不高,心理健康差。放化疗患者更需要全面、高效、科学、人性化的护理措施,希望能够通过有效的护理缓解不良反应症状,并得到尊重与理解,改善负性心理状况[3]。放化疗患者护理干预开展中,需要为其提供生理与心理全面的人文关怀护理服务,将患者的护理体验放到首位,其目的是提高患者放化疗阶段舒适性,减轻治疗过程中的不良症状反应。多项研究表明,放化疗专项护理干预有助于放化疗患者症状改善,提高放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4]。

研究中选择12例放化疗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研究,可以发现放化疗专项护理干预后放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满意情况、症状评分各项指标均有十分明显的优势。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是对放化疗患者心理健康评估的主要指标,能够反映出护理干预对患者负性情绪的直接作用。生活质量共计8项,是从多个角度对放化疗患者住院期间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症状评分能够直接反馈放化疗患者护理干预后对症状的改善情况。满意情况是放化疗患者对此次护理干预的整体评价。数据说明了放化疗患者接受放化疗专项护理干预后可以直接改善由病情等多种因素所影响的负性情绪,并提高放化疗患者生活质量,让其获得更好的住院体验,减轻疾病的痛苦,得到尊重,从而认可护理工作开展。此次研究同谢东香等人研究观点相一致,均认同护理干预对于患者生活质量与疾病的积极影响,研究可信性高[5]。

综上所述,对放化疗患者实施放化疗专项护理干预,可以缓解放化疗期间不良反应症状,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放化疗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让大多数患者认可护理工作价值。

猜你喜欢

放化疗专项症状
Don’t Be Addicted To The Internet
有症状立即治疗,别“梗”了再抢救
“七选五”阅读专项训练
可改善咳嗽症状的两款药膳
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等等再看”能否成为主流?
夏季猪高热病的症状与防治
高危宫颈癌术后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的随机对照研究
肝内胆管癌行全身放化疗后缓解一例
晚期NSCLC同步放化疗和EGFR-TKI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专项巡视”,打虎上山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