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垣针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疗效及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2022-06-16董莹慧张立杰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2年9期
关键词:针法功能障碍缺血性

董莹慧,张立杰

(唐山市中医医院,河北 唐山 063000)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突发、凶险的脑部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具有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的特点[1]。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是缺血性脑卒中幸存者最常见的后遗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现阶段,缺血性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尚缺乏特别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西医常规康复治疗方案存在手段单一、短期效果不明显、康复疗程长、难以达到理想效果等缺点[2]。近年来,中医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展示出明显优势,疗效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中医学认为缺血性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病因病机为本虚标实、脑髓亏虚、痰瘀内阻,导致脑窍闭塞、经络失濡而发病,故单纯下肢康复训练并不能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3]。东垣针法以“引经导气”的理论为指导,具有醒脑开窍、调畅气血、濡养经络之功效[4],用于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能否进一步增加患者的临床获益,改善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有待商榷。对此,本研究探讨了东垣针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及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纳入标准 ①年龄50~80岁;②首次发病且处于稳定期;③意识清楚,能配合针刺治疗、康复训练和院后随访;④下肢Brunnstrom 分级Ⅱ~Ⅳ级。

1.2排除标准 ①因其他原因导致下肢运动功能障碍者;②既往行颅脑手术者;③合并严重的重要脏器功能不全、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者;④具有针刺治疗禁忌证者。

1.3一般资料 选择唐山市中医医院2020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136例缺血性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8例。对照组男45例,女33例;年龄50~79(65.8±6.4)岁;病程1~4(1.85±0.74)个月;下肢Brunnstrom 分级:Ⅱ级32例,Ⅲ级37例,Ⅳ级9例。观察组男47例,女31例;年龄51~78(64.8±6.3)岁;病程1~4(1.92±0.71)个月;下肢Brunnstrom 分级:Ⅱ级30例,Ⅲ级38例,Ⅳ级10例。2组上述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ts202108022)。

1.4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根据《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予以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营养神经、抗氧自由基、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感染等基础性治疗,逐渐开展下肢功能训练,如开展坐位训练、床上单腿搭桥、脚跟、患肢关节活动,渐进至在保护下开展下床活动、平衡运动,直至独立站立、行走。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东垣针法治疗,以天柱、大杼、足通谷、束骨、少府、太白为主穴,以百会、昆仑、中脘、章门、足三里为配穴,使用0.25 mm×25 mm无菌针斜刺天柱、大杼,使用0.25 mm×25 mm无菌针直刺足通谷、束骨0.5~0.8寸,平刺百会穴0.5~0.8寸,直刺其他穴位0.3~1.0寸,针刺得气捻转30 s,留针30 min,每隔15 min行针1次,待局部出现酸胀感后,以边捻边提的方式缓慢出针,每日1次,每周针刺治疗6次,休息1 d。2组疗程均为8周。

1.5观察指标 记录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1 d临床痉挛指数(CSI)、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Holden步行功能分级(HFAC)、Tinetti步态评估量表(TGA)评分;使用南京科进KJ-2V6M型超声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检测大脑中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峰值流速(Vs)、平均流速(Vm)、血管阻力指数(RI);治疗结束后1 d评估2组疗效。其中CSI评分范围0~16分,评分项目包括腱反射(0~4分)、肌张力(0~8分)、阵挛(1~4分);下肢FMA评分范围0~34分,评分项目包括跟腱、膝腱反射、髋关节屈曲、伸展等;BBS评分范围0~56分,评分项目包括站起、坐下、独立站立等;MBI评分范围0~100分,包括上下楼梯(10分)、洗澡(5分)、活动(15分)等10项;HFAC分为0~5级,记0~5分,分级越高,评分越高,步行功能越好;TGA评分项目为步态测试(12分),评分越高,平衡功能越好[5-7]。

1.6疗效判断标准 根据下肢Brunnstrom分级改善幅度评估疗效[8],下肢Brunnstrom分级提高2级及以上为显效,下肢Brunnstrom分级提高1级为好转,下肢Brunnstrom分级无提高或下降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2 结 果

2.12组治疗前后CSI评分、下肢FMA评分比较2组治疗后CSI评分均明显降低,下肢FMA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CS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下肢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2组缺血性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治疗前后CSI评分、下肢FMA评分比较分)

2.22组治疗前后BBS评分、MBI评分比较 2组治疗后BBS评分、MBI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表2 2组缺血性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治疗前后BBS评分、MBI评分比较分)

2.32组治疗前后HFAC评分、TGA评分比较 2组治疗后HFAC评分、TGA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3。

表3 2组缺血性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治疗前后HFAC评分、TGA评分比较分)

2.42组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2组治疗后大脑中动脉的Vs、Vm均明显增快,RI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大脑中动脉的Vs、Vm均快于对照组,RI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4。

表4 2组缺血性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2.52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高于对照组的87.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2组缺血性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治疗8周后疗效比较 例(%)

3 讨 论

缺血性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均与脑损伤导致的感觉传导通路受阻有关,康复训练治疗的关键在于恢复正常的神经冲动传导[9]。西医常规康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存在治疗周期长、近期效果不明显等缺点,在恢复下肢运动功能上仍有进一步恢复的潜能。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显示中医针刺治疗在缓解下肢肌肉痉挛方面具有西医难以媲美的优势[10]。基于肢体麻木是缺血性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典型症状,由此认为此病属于中医学“偏枯”范畴,病位在经筋,责之于肝肾,多从气血理论探讨其病机[11]。古代医学文献关于“偏枯”的论述较多,如《兰室秘藏》记载:“偏枯乃气血不行。”《类证治裁》有载:“偏枯,乃血不运、气不行。”而就缺血性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特点,考虑病机为突然遭受情志失调、外邪侵扰等,致使脏腑阴阳失衡,气血逆乱,脉络痹阻,肢体不用;其发生多以肝肾亏虚为前提[12]。因此,在治疗此病时应重点通络散瘀、行气解痉,从而濡养肌肉筋脉,舒筋利节,恢复逆乱经络之气。

东垣针法记载于《针灸聚英》,认为气机升降逆乱致中风,当取各脏之腧穴以引经导气。历代医家认为东垣针法运用缓慢进出的针刺手法,能有效恢复逆乱经络之气,平和其气血。本研究观察组在西医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东垣针法,强调得气后平补平泻,在留针期间配合肢体进行抬举运动,令感传顺畅,气至病所,使机体气血调和、经络疏通和阴阳平衡。在东垣针法治疗过程中,刺激天柱穴使脑窍受经络之气血濡养,滑利筋骨;大杼穴能调节督脉,通髓到脑,与天柱穴共同将气血津液输送至下肢;足通谷穴、束骨穴、昆仑穴均位于膀胱经,能共同振阳通络,濡养筋骨;少府穴位于心经,能益气调神,平息心、肝、肺逆乱之经气;太白穴位于足太阴脾经,补气为主,与章门穴配合,促进局部气血流通;足三里穴能舒筋活络、扶正培元;中脘穴性属阴,百会穴性属阳,刺激两穴,使阴平阳秘。通过东垣针法刺激上述诸穴,进一步激发经气,增强气至病所的效应,使机体气血调和、经络疏通和阴阳平衡,与西医康复训练缓解肌肉痉挛、降低肌张力和促进运动协调的这一观点相契合。从本研究结果可知,观察组治疗后下肢运动功能及整体康复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说明东垣针法可促进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

中医学认为,气出于脑,四肢百骸均受控于脑,对于缺血性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其病位在脑,在针刺治疗中宜以调理髓海作为治疗重点[13]。东垣针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重点针刺头部腧穴,涉及足太阳经腧穴最多,具有推动气血输布全身,宏观调控机体脏腑及气血的功效,起到调理髓海的作用。国外研究表明,脑皮质运动区的血流灌注量降低是缺血性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始动因素,而大脑皮质在功能和结构上是动态可变的,改善脑血流动力学被公认为是提高患者运动控制能力的关键所在[14-15]。然而关于东垣针法改善脑血流动力学,促进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研究鲜有报道。对此,本研究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大脑中动脉的Vs、Vm均快于对照组,RI低于对照组,与王雪等[16]报道针刺治疗能促进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缺血、缺氧病灶侧支循环的建立,增加脑血流量,修复运动中枢的观点相契合,提示东垣针法改善脑血流动力学可能是其发挥疗效的途径之一。基于本研究结果及临床实践经验,认为东垣针法的特色及创新之处在于不拘泥于常规针刺疗法,取穴严谨有序,重用特定穴,明确规范手法操作、刺激,针刺时间和补泻强度,可重复性好,操作性强,安全可靠,更易于临床推广。

综上所述,东垣针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疗效确切,可显著提高下肢运动功能,改善脑血流动力学可能是其发挥疗效的途径之一。应当指出的是,本研究样本量不多,未观察东垣针法的长期效应,在施用东垣针法及下肢功能评估时需患者配合,不能排除霍桑效应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下一步研究需扩大研究规模,延长观察时间,深入分析其远期疗效及作用机制。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针法功能障碍缺血性
白芍-甘草药对及其主要成分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漫谈令中老年女性难堪的“社交癌”——盆底功能障碍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董氏奇穴动气针法治疗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肿胀的疗效观察
揿针穴位埋针法在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便秘中的干预价值
手指飞舞 编出玲珑花边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继发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缺血性脑白质脱髓鞘病变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