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十年《古汉语研究》词汇研究综述

2022-06-16何辰瑞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疑难古汉语词义

王 虎,何辰瑞

(辽宁师范大学 文学院,辽宁 大连 116081)

《古汉语研究》是由湖南师范大学主办、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语言学核心期刊,是目前学术界唯一一家专门研究古汉语的学术期刊。其创刊于1988年,主要设有古籍探讨、教学研究、语法研究、词语训诂等专栏,是本领域最核心的期刊之一。《古汉语研究》一直处于学术期刊的前沿,在词汇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1年至2021年十年间《古汉语研究》中关于实词词汇研究的文章共发表114篇。本文依据文章研究内容的类型将其进行归纳梳理,《古汉语研究》中关于实词词汇研究的文章主要包括词义考释研究和词汇分类研究两大类型。其中词义考释研究涉及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两种文献类型,词汇分类研究涉及常用词历时演变研究、疑难词研究、方俗词研究、语源研究、复音词与构词法研究五种类型。

一、词义考释研究

词义考释研究是研究古汉语词汇的第一步,对古汉语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词义考释是《古汉语研究》近十年词汇研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从文献的类型上看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类:

(一)传世文献

传世文献一般指流传下来的资料。其蕴含了丰富的词汇,反映了当时的语言现象,对研究过去的词汇现象是尤为重要的。《古汉语研究》所刊的文章中传世文献主要包括笔记小说、辞书、佛经和禅宗语录以及先秦传世文献。

1.笔记小说。笔记小说反映了当时的语言文化面貌,是研究词汇的宝贵资料。近十年来关于笔记小说的研究侧重于词语考释。

赵红梅、程志兵《〈杜骗新书〉词语补释》[1]纠正了曾昭聪《〈杜骗新书〉词语札记》一文对“条编”“水城”的误释,同时对《杜骗新书》中未曾讨论过的词语“鏪”“做苦春”“伐”“鋾”等字词义进行了考释。唐贤清、凌宏惠《宋代笔记语言学资料研究价值刍议》[2]一文,通过列举众多例子研究宋代笔记中的一些名物语词。

此外关于笔记小说的研究还涉及方言词的研究,如陈泽平《〈闽都别记〉语料的词汇史价值》[3]一文,考释了《闽都别记》中的“梅洗”“公祖”“洋客”等词汇,指出研究《闽都别记》这一类南方方言区白话作品的语言,对白话发展史的研究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2.辞书。辞书是字典、词典、辞典的统称。为了读懂古书,历代都有辞书出现,为大家解读书籍提供帮助。时值《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修订时期和《辞源》110周年重编时期,随着这两项重要工作的开展,辞书的研究得到了进一步地深入。

《汉语大词典》正在开展第二版的修订工作,关于《汉语大词典》的很多问题得到了深入的探究。如董志翘《〈汉语大词典〉(第二版)第一册刍议》[4]一文,通过考释第一册中“七宝花”“七宝华”“七宝庄严”“七宝车”“三侯之章”“五荤三厌”等词,针对《汉语大词典》(第二版)的编写体例、词义训释、义项分合以及书证选取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恰逢《辞源》110周年重编时期,很多细心的学者对《辞源》中出现的词义不确或漏收的地方进行了更正和补充。杜朝晖《〈辞源〉“纳”字补义》[5]一文,对《辞源》《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中“纳”字有关针线缝补义的义项仅有“粗缝”“补缀”“通‘衲’”有所质疑,列举了很多例子来说明《辞源》等辞书中对“纳”字义项的漏收,指出“纳”字应该再增加“刺绣”和“一种质地细密、有纹理的织物”两个义项。郑贤章《〈龙龛手镜〉疑难注音释义札考》[6]一文,认为《龙龛手镜》的释义来源广泛,其中疑难的释义较多,作者对其中“懮”“恀”“诿”等一些疑难字进行了考证,并总结了字书疑难释义产生的原因。

此外关于辞书研究的还有陶玲的《〈辞源〉“逐鹿”条考辨》,曹瑞芳的《“肚(dǔ)”的辞书释义辨析》,蒋冀骋的《〈说文解字〉注音释义小记》,熊加全的《〈四声篇海〉释义失误考正》,胡世文、胡莹的《〈尔雅〉释义小笺》。

3.佛经和禅宗语录。近十年来关于佛经和禅宗语录中词义考释的文章也很多,其中有几篇对词义的研究有很重要的影响。

郑贤章《汉文佛典疑难俗字札考》[7]一文,首先对“汉文佛典疑难俗字”中的“疑难字”进行界定,说明研究其中的“疑难俗字”的意义,随之考释了“馟”“鏴”等很多疑难俗字,其中或是考证它们的读音、意义,或是辨析它们的形体、识别它们的正体,或是补充它们的书证、例证,或是为大型字典增补俗字。这些研究对于汉语俗文字研究、大型字典的完善、佛典的校勘整理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李维琦《佛经释词三续》[8]一文,通过引用《大正藏》和《道行般若经校注》等讨论《道行般若经》中“自然”“恍惚”“佛种”这三个词语的意义。

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还有李国英的《〈大正藏〉疑难字考释(二)》,王长林的《禅宗文献字词续札》,王栋的《日本杏雨书屋藏“说文解字残简”考释》。

4.先秦传世文献。近十年来《古汉语研究》中关于《诗经》《论语》等书的研究不是很多。

杨逢彬《〈论语〉语词琐记》[9]一文,通过列举众多例子对《论语》中“‘思无邪’的‘思’”“所以”“所由”“所安”“得而”“‘笃志’的‘笃’”等词进行了考释,指明了其在那个时代的意义。刘兴均《汉语“异名同实”词汇现象研究——以〈礼记〉用器类名物词为例》[10]一文,研究《礼记》中“异名同实”的词汇现象,对词汇的表现形式、形成原因做了深入的探析。肖娅曼《汉语原初“是”为“是”指代词——对早期金文和〈诗·颂〉中“是”的研究》[11]一文,通过全面考察西周、春秋金文和《诗经·颂》的“是”,分析其指代对象,发现原初“是”是指代词,除具有指代性以外,还含有“是非”之“是”义。表现为专门指代神灵、祖先、尊贵者等,即“是者”,不指代卑贱丑恶者,即“非者”。而“兹”“之”“此”“斯”都可指代“非者”。原初“是”不能被“兹”“之”“此”“斯”所替换。

此外关于《诗经》的研究还有汪维辉的《〈诗经〉“谁适为容”“谁适与谋”解》,陈祝琴、岳秀文的《〈诗经〉中的单音节状态形容词》。

(二)出土文献

出土文献一般包括金文简帛、石刻碑文、甲骨卜辞、敦煌吐鲁番文献等。本文在这里主要探讨简帛文献以及石刻碑文中的词汇研究。

1.简帛文献。近年来随着简帛的大量出土,简帛研究成了词汇研究的一个热点。简帛可以分为秦简、楚简、汉简等。

关于秦简。齐继伟《秦简“冗”“内”“穴”辨误——兼论秦至汉初隶书的规范化问题》[12]一文,就“冗”“内”“穴”三个字在秦汉简帛文献中的使用以及误释情况做出辨析,并结合传世文献对秦至汉初隶书规范化作出讨论。姜慧、张再兴《秦汉简牍文献用字习惯考察三则》[13]一文,基于秦汉简牍文献语料库,以“殹”和“也”、“五”和“伍”、“节”和“即”三组用字为例,从历时发展和文献类型的角度探讨了文献用字习惯的发展过程及其原因。

此外关于秦简的研究还有楼兰的《秦楚简文构形差异比较研究》、龙仕平的《里耶秦简量词研究》。

此外关于楚简的研究还有张峰的《利用战国楚简形近易讹文字校读古书举隅》,蒋德平的《从失传的楚简新出字看战国时期的“文字异形”》,匡鹏飞、廖媛媛的《楚简文字与甲骨文、金文之间的形体演变特点》。

关于汉简。徐正考、王景东《〈居延汉简〉字词札记三则》[16]一文,根据《居延汉简》的图版、《居延汉简》的释文以及敦煌汉简等相关简文,改释“斧”为“蚤”,释“堵黑”义为涂漆,释“纬”义为捆束弩弦于弩身的线绳,且“弩”与“絗”和“缴”同中有异。王锦城《释西北汉简中的“冒”——兼论“皮冒”“草萆”及相关词语》[17]一文,通过研究汉简指出西北汉简中原释作“皮窅”和“皮删”的“窅”“删”字,其实是“冒”的误释,并探讨了“皮冒”“草萆”等相关词语。

此外关于汉简的研究还有王挺斌的《汉简中的“孝”“李”讹误及相关释文校订》,黄敏、李明龙的《三国吴简行钱、具钱的解读及相关探讨》,李洁琼的《西北汉简文字考释二则》。

2.石刻碑文。近年来出土文献涉及面比较广泛,除了汉简、楚简等以外还涉及六朝石刻文献。

梁春胜《六朝石刻典故词语例释》[18]一文指出六朝石刻多用典故,考释其中的典故词语能够为现代读者阅读理解六朝石刻提供帮助。梁文对六朝石刻中的“罢祖”“前和”“推墙”“委水”“佩觿佩韘”“居半”“解张”“纻漆”八个典故词语进行了考释,其研究可以促进《汉语大词典》中相关词义的补正,也有助于读者知晓语源进而更好地理解其含义。毛远明《典故破解与石刻文字考证》[19]一文,通过对“康”“次”“拔篆”等字词的考释纠正了已有石刻成果中的一些错误,其研究为石刻文献的科学整理提供了思路。

此外还有吴继刚、毛远明的《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研究的几个问题》,章红梅、毛远明的《六朝石刻疑难字考释四题》,赵家栋的《〈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典〉补正》。

二、词汇分类研究

词汇的分类研究对词汇的专项研究很重要,近十年《古汉语研究》中词汇的分类研究主要包括常用词的历时演变研究、疑难词研究、方俗词研究、语源研究、复音词与构词法研究五种类型。

(一)常用词的历时演变

汪维辉曾对常用词进行了界定:“我们所说的常用词主要是指那些自古以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都经常会用到的、跟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词,其核心就是基本词。”[20]常用词研究是词汇研究中最为基础的一项,由于常用词和社会发展紧密相关,因而常用词也经常发生变化。《古汉语研究》近十年中关于常用词研究的文章很多,内容也很丰富。

汪维辉《说“困(睏)”》[21]一文,认为方言表示“睡”义主要有“睡”和“睏”两系,依据文献考察“睏”的历史,得知在现代方言中“睡”和“睏”的分布格局大概形成于宋代以后。尹戴忠《“目”、“眼”、“眼睛”历时演变研究》[22]一文,通过各个时期的例子来说明“目”“眼”“眼睛”三个词在“眼睛”这一义位上不是同时共存的,而是有先后和主次之别的,并指出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眼”代替“目”、“眼睛”代替“眼”都是朝着有利于人们交际的方向发展的。刘宝霞、张美兰《近代汉语“丢弃”义常用词的历时演变与地域分布》[23]一文,通过引用古书例证追溯了具有“丢弃”义的“丢”“撂”“扔”义的产生及发展轨迹,同时结合现代汉语方言考察了在明清时期“撂”“扔”对“丢”替换的时间先后及地域分布的差异,指出“撂”和“扔”在明清时期的发展是截然不同的。

此外还有叶桂郴的《“买”、“市”、“购”的历时演变》、陈顺成的《亲属称谓词“耶”、“爺”的历时考察——附论“孃”、“娘”》。

(二)疑难词研究

疑难词是阅读古书和词典编纂的一大难题,考释研究疑难词有很重要的作用。

雷汉卿、李家傲《“忍俊不禁”考辨》[24]一文,首先罗列了《汉语大词典》《近代汉语大词典》等辞书中“忍俊不禁”的释义,其次提出疑问并通过《左传》《北史》等文献中的例子来说明“忍俊不禁”的本义,作者认为其本义为抑忍不住才智、能力而做某事,最后作者又分析了“忍俊不禁”是如何产生“忍不住笑”义的。詹绪左、周正《禅籍疑难词语考四则》[25]一文,在梳理分析古文献的基础上,对禅籍中“逻沙”“不顾占”“椀鸣声”“看楼打楼”四个疑难词语进行考辨,考证的结果可以弥补大型辞书中相关词义的缺失。

此外还有王云路、黄沚青的《“寒暄”问候义产生年代考——中古礼仪词语考释之一》,汪维辉的《词汇史札记二则》,曹瑞芳的《“如丧考妣”辞书释义辨析》,王启涛的《吐鲁番出土文书疑难词语新考》。

(三)方言俗词研究

方言俗语词是词汇研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方言俗语词的研究可以充实汉语辞书的词汇,也可以促进汉语词汇的系统研究。

徐时仪《〈朱子语类〉方俗口语词考》[26]一文,在与今存宋刻本《池录》、朝鲜古写徽州本以及明成化本《朱子语类》等各本对勘的基础上,考释了其中“老草、潦草”“搉、阁、局”“转、转语”等方言俗口语词。周志锋《论〈越谚〉方言俗字》[27]一文,对《越谚》方言俗词的来源、使用特点以及方俗词对辞书学的价值进行了讨论。

此外,关于方言俗词的研究还有雷汉卿的《试论禅籍方俗词的甄别——兼论汉语方俗词的甄别》。

(四)语源研究

语源研究是研究词的来源的一门学科,致力于揭示词的历史。研究词的语源在考释词义的同时促进词汇系统化的研究。

叶玉英《论“二”、“次”不同源》[28]一文,认为“二”“次”同源说在中外音韵学者中颇受认可,作者指出古文字资料显示“次”与“二”在形、音、义上都没有关系,所以“次”与“二”不同源。文章通过分析“二”“次”不同源总结出在归纳声系时要充分利用古文字资料,且不能仅仅局限于一个声系的资料,可以充分利用通假资料中关系密切的几个声系。

此外还有曾良、江可心的《佛经异文与词语考索》和张中宇的《“巴”字本源考》。

(五)复音词与构词法研究

古代以单音词为主,但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出现复音词。近年来有学者进行了关于复音词和构词法的研究。

王云路《试论复音词的结构关系与成词理据》[29]一文,认为中古以来产生了大量的复音词,作者通过分析“草”“隐”“绩”三个词构成复音词的例子,讨论了其结构关系和成词理据,并阐明了在形音义三者互求的基础上,结构分析是复音词研究的重要途径之一。

汪维辉《近代汉语中的“~老”系列词》[30]一文,首先分类列出了直至今天所知的“~老”系列的全部词语,排除了一些不属于这个系列的例子。其次深入讨论了“老”的性质,认为应该把“老”分为“名词后缀”和“实词语素”两个部分。最后通过分析名家释义,对存在分歧的“训老”“孤老(姑老)”“顶老(鼎老)”三个词做了释义辩证。

此外关于复音词和构词法的研究还有洪帅的《复合词历时结构变异的分类描写与成因考探》。

三、词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近十年来,《古汉语研究》中所刊发关于词汇研究的文章研究内容不断丰富、涉及面不断拓宽、研究方法更加多样化,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古汉语词汇研究的发展。

(一)词汇研究内容

近十年来词汇的研究内容十分丰富,不仅有词义考释,更有语源探究、构词法等其他方面的内容。与此同时,词汇研究的涉及面也十分广泛,不但对各种传世文献、出土文献进行了深入的探究,还对域外文献展开了研究。

词汇的研究虽然比较侧重于词义的考释,但是近十年的研究还涉及词源探究和复音词构词法的研究,这使得词汇研究的内容更加丰富。王云路、刘潇《论汉语的同步构词——以“把别”为例》[31]一文,从“把别”常出现的语言环境分析,认为“把别”是“握持手臂告别”的意思,又根据同步构词规律认为“把别”是由“把臂”或“把臂告辞”“把臂而决”等短语紧缩而来的。刘智锋《同族词孳乳的认知研究及其启示》[32]一文,探究了汉语语源学中的诸多理论疑惑,阐明了同族词孳乳的认知原理,探究了孳乳的主要方式,描述了孳乳的动态过程并修正了“语根”“根词”“源词”“同源词”“同族词”等重要术语的理论内涵。这些研究为汉语语源学的科学发展提供了帮助。此外还有冯赫的《语源、形成与变化——问数词“几所”“几许”的历时考察》,赵家栋、殷艳冬的《古代戏曲词语探源二则》,万业馨的《谈汉字形声化与汉语词汇双音化》。

在词汇研究中涉及各种各样的历史文献、出土文献,近年来通过域外文献来考释汉语词汇成为一个很大的亮点。日本、越南、朝鲜等国家所存的汉文文献近年来成为词语考释的热点。刘正印、李运富《越南少数民族汉籍及其俗字释例》[33]一文,对越南少数民族汉籍的俗字进行了考释,总结了此文献中的俗字主要有形近讹混、简省变异、草书楷化、音近借用以及符号同化五种类型,并指出研究越南少数民族汉籍的价值。冯璐、王平的《朝鲜时代汉文词典收汉字词的价值——以〈古今释林〉为例》[34]一文,研究了《古今释林》中“不托”“除是”“骨董”“皮卢”“白丁”等词语,其研究对汉字的形音义研究、汉语白话口语词研究以及汉语词汇域外传播研究都具有很大的价值。此外还有姚尧的《古代日本汉文对汉语典故词的吸收与改造》、王栋的《日本杏雨书屋藏“说文解字残简”考释》。

(二)词汇研究的方法

近十年来词汇研究的方法更加多样化,在研究词汇时增加了考察来源、替换对比、参照现代方言等方法。同时研究的方法也更加科学化,考释词义时不仅依据文本本身,同时兼顾形音义三方面综合分析以及文献对照等其他方法。

词汇研究的方法更加多样化,不仅限于对文献本身的研究,而且运用文本对勘、参照现代方言、考察历代文献等方法。雷汉卿《试论禅籍方俗词的甄别——兼论汉语方俗词的甄别》[35]一文,通过禅籍俗语词的具体词例归纳出禅籍文本对勘、参照现代方言、考察历代文献等确认方言俗词的方法。

词汇研究的方法更加科学,不仅单纯地从文献中进行词义考释,同时还运用三重分析法、文献关联法等方法进行研究。如黄御虎《“耳孙”新探——兼论〈尔雅·释亲〉后世子孙的名称与排列》[36]一文,在充分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归纳和评析了清代以前关于“耳孙”词义的各种说法,运用文献关联、世系查考等方法分析了其他人的错误说法,用出土文献证实了“耳孙”的古今词义演变情况。除此以外还从文献探源、音义分析、系统参照等多种途径对《尔雅》的后世子孙条文加以探讨。

四、古汉语词汇研究展望

从《古汉语研究》近十年所刊发的文章来看,可以发现国内古汉语词汇的研究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从中也可以看出国内词汇研究发展的不足之处。针对其不足之处应进行提升改进,进一步加强词汇系统性的研究、扩大词汇的研究方法、充分关注域外文献。

(一)加强词汇系统性的研究

近年来词汇研究做得越来越好,其中词义考释研究占大多数,对各种书籍中的很多疑难字考究得不错,但在研究词汇的时候需要注意词汇系统性的研究,注意词汇发展的内在规律。近十年的文章中关于词汇研究如何开展的理论性知识较少提及,空缺明显。在以后的研究中需要多观察总结汉语词语发展的内在规律,注意词汇研究的系统性。

(二)扩大词汇的研究方法

近年来古汉语词汇研究中,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应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探究词汇,这给以后的词汇研究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在以后的研究中既不能脱离经典文献的梳理分析,也不能局限于文本本身,而是要充分运用与其相关的其他文献、现代汉语方言、形音义三者互求等方法,以便更加全面地分析词汇、研究词汇。

(三)充分关注域外文献

近年来,国外有很多学者尤其是日本的学者对汉语词汇进行了研究。十六、十七世纪日本的一些学者出版了一大批解释汉文词语的著作,这些著作对研究古代汉语词汇都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此外,日本、越南及朝鲜等国家还有大量汉文文献、出土文献等待考察研究,在以后的研究中不仅要重视我国的各种文献,同时也要充分关注域外文献。

总之,《古汉语研究》所刊发的有关古汉语词汇的文章体现了国内这一领域较先进、较前沿的科研成果。近十年来《古汉语研究》中关于词汇研究的内容十分丰富,研究方法更加多样。期望以后《古汉语研究》期刊能够刊发更多优秀的学术成果,促进相关领域学术的进一步发展。

猜你喜欢

疑难古汉语词义
西行学院成语班
根据认知语义学浅谈英语单词记忆法
面向课堂疑难的翻转教学设计探讨
高等师范院校古汉语教学改革的思考
标话词汇限定成分的后置
谈古汉语主语隐去对韩国语教学的启示
见于《说文解字》的晋江、石狮闽南方言上古汉语词汇
大少不同
新目标九年级Units 13—14疑难解析